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依据大量的开发取芯资料、动态监测资料、岩芯实验分析资料和测井资料,从宏观上开展对稠油油藏在开发中后期油层剩余油分布状态的研究。定量地分析了稠油油藏在开发中后期剩余油的分布规律。这些研究成果将为油田后期开发指明了方向,并为油田开发方案的设计、增产挖潜,提高采收率提供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西峰油田西259井区长32特低渗储层测井二次解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低-特低渗油藏已成为国内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之一,准确评价此类复杂油藏对油田稳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西259井区长32特低渗透率油藏的成因机理、四性关系研究。以岩心分析化验资料为依据,采用“岩心刻度测井”的研究思路,重新建立了研究区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制定了测井解释标准并进行了二次解释,满足了该油藏开发的需要,为特低渗透率油藏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低—特低渗油藏已成为国内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之一,准确评价此类复杂油藏对油田稳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西259井区长32特低渗透率油藏的成因机理、四性关系研究。以岩心分析化验资料为依据,采用岩心刻度测井的研究思路,重新建立了研究区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制定了测井解释标准并进行了二次解释,满足了该油藏开发的需要,为特低渗透率油藏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针对油田开发中后期油藏精细描述和开发调整中需要解决的有关问题,以Z12断块为例,以剩余油分布为核心,采取了地质、测井、开发研究相结合,静态预测与动态分析相结合,油藏动态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对ZW油田Z12断块Ezs1^4.5油藏进行网格划分,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对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对比和经济评价,为这类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油藏开发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该项研究成果依据大量的开发取芯资料、动态监测资料、岩芯实验分析资料和测井资料,着重研究储层注气开发前后物性的变化规律,从而为研究储层剩余油分布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些研究成果将为油田后期开发指明了方向,并为油田开发方案的设计、增产挖潜,提高采收率提供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外围"三低"油藏流体性质识别的"瓶颈"技术难题,实现对储层的精细评价,为此,我们充分应用录井新技术对储层进行精细评价,通过应用岩石热解分析技术判断原油性质,应用气相色谱分析资料识别油水层,并结合测井资料建立了源212区块扶杨油层油水层解释标准。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在油田开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油田开发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某油田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了预测油层钻遇率不高、油水分布预测与实钻结果差距较大、井网加密井的部署和实施难以实现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上述情况,在地震综合解释和储层预测的基础上,结合油田开发动态资料,开展了油藏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油藏模拟系统分析揭示出QL油田具有一定的开发调整及二次开发潜力;通过动态预测结果表明,采用井网加密将有效提高油藏的采出程度和采收率。模拟结果对油田生产动态预测及开发调整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推动了地震资料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8.
孙玉朋  万晶  展燕  王洋 《西部探矿工程》2010,22(7):59-60,64
众所周知,浅层稠油油藏岩芯胶结疏松,在早期的常规处理作业中,难以得到成型的岩芯样品,虽然后期对处理工艺作了改进,在取芯现场、室内加工等处理过程中采用冷冻、包封处理工艺,但在岩芯上抽过程中,依然易使岩芯破碎,由此造成浅层稠油油藏岩芯分析孔隙度多为总孔隙度值,而在岩芯油、水饱和度的计算方程中,孔隙度的定义为岩芯的有效孔隙度,用总孔隙度替代有效孔隙度,会使岩芯油、水饱和度的计算结果严重低于100。岩芯的油、水饱和度资料是油田开发的重要资料之一,对于油田的开发效果分析、潜力评价、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的验证等诸多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给出一套符合油田实际的岩芯分析饱和度的校正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应用延长油田368块密闭取芯样品,以渗透率为主线,开展储层启动压力梯度、覆压敏感性、孔喉中值半径、可动流体饱和度、水驱油效率等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把延长油田特低渗储层渗透率上线定为4.5×10-3μm2,致密储层渗透率上线定为0.5×10-3μm2是合理的;延长油田致密油储层渗透率小于0.1×10-3μm2,启动压力梯度1.5MPa/m,无法实现有效注水开发,水平井分段体积压裂天然能量开发是实现此类油藏有效开发的科学手段,最终采收率可得到6.4%。应用静态和动态指标把特低渗致密储层划分为4类,建立低渗致密储层评价标准,更能揭示其本质特征,符合延长油田异常低压中浅层油藏实际,对延长油田特低渗及致密油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应玉双 《西部探矿工程》2023,(4):107-108+112
地震解释是石油勘探常用技术之一,利用地震解释技术可以对目标油藏地下岩石物理特性以及油水气的分布进行详细的分析评估,为后续的生产开发提供重要的勘探数据。我国油田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以后,油藏开发开采难度逐步提高,对于勘探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课题研究由此出发,基于我国地震解释技术发展现状,结合新时期油田开发对勘探技术的实际需求分析研究地震解释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油田地质开发技术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刘义刚  钟立国  刘建斌  邹剑  张华 《中州煤炭》2020,(8):86-91,108
蒸汽吞吐是稠油油藏开发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但是对于海上油田的特殊条件,在进行蒸汽吞吐3~4轮后,即意味着进入蒸汽吞吐中后期。此时,如何调整注采参数,是海上稠油油藏高效开发的关键。针对LD27-2油田稠油油藏的开发特点,在地质建模和高度历史拟合的情况下,对LD27-2油田稠油油藏开发状况进行多轮次预测;基于生产历史拟合的油藏数值模型,开展了不同蒸汽干度、注汽强度、注汽强度递增等条件下A22H井和A23H井蒸汽吞吐至开采至10年的油藏数值模拟,明确不同注采参数的影响规律,优化了LD27-2油田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中后期注采参数。  相似文献   

12.
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中原油属性为轻质油藏,该油藏已经进入高含水时期,储采失衡加剧,综合含水率达到了80%以上,原油产量下降,经济效益变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减氧空气驱注气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提高原油采出程度。低温氧化反应为轻质原油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为了研究低温氧化反应的主控因素和提高原油的采出程度,针对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建立水平方向和纵向的一维条形地层,分析不同低温氧化反应的机理模型,不同温度和不同氧气摩尔浓度对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采出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油藏采出程度有一定影响,表现为温度越高,氧化反应越充分,反应速度越快,采出程度越高;不同的低温氧化反应机理模型对原油采出程度有略微影响,但不明显;氧气摩尔浓度的变化对原油采出程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8段致密油资源潜力巨大,为了获取致密油层系广泛发育的薄互层的砂地比准确计算值,对长8段的复杂岩性、薄层厚度以及含油性进行了特征分析,成像测井的高分辨率电阻率能更好地反映地层岩性的变化,有利于长8段复杂岩性的精细识别。通过对不同纵向分辨率内砂地比进行数值分析,建立了成像测井高分辨率电阻率砂地比计算模型,并利用电阻率各向异性,建立了利用感应测井和侧向测井等常规测井的砂地比计算模型,基于模型的应用结果分析,绘制了砂地比和电阻率的交会图。研究表明,成像测井砂地比计算模型和常规测井砂地比计算模型,能为研究区致密油开发、识别优质储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厄瓜多尔Oriente盆地是南美最大的产油盆地之一,但高含水已经成为了研究区Mariann油田的显著特征。为了提高油气产量,综合利用测井、岩心和地震资料,对研究区进行经典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根据沉积旋回转换面、地层叠加样式的转换等,将厄瓜多尔Oriente盆地东北部Mariann油田白垩系Napo组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细分为13个四级层序。在每个三级层序内部,海平面变化一般都经历了海退—海进—海退的过程,沉积物一般以加积—退积—进积沉积序列为特征,其中,低位体系域(LST)一般发育潮控河口湾沉积,海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发育潮控河口湾沉积。最后,结合全球海平面的变化特征,总结出了二级、三级以及四级层序的发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萨尔图油层大部分薄层砂处于原始状态,砂体厚度薄,钻遇率低,水淹程度差,是目前在油田生产研究系统中重要储藏油气类型之一,也是目前重点开发的部位。对杏八区西萨尔图油层进行精细解剖,对地层进行精细的划分与对比,建立了431口井6个沉积时间单元的层序地层格架,根据不同沉积微相的特点建立研究区三角洲前缘亚相16种测井微相模式,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薄层砂、席状砂、远砂坝等沉积微相,确定了6个沉积时间单元的平面微相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储层的特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义北油田大43区块沙二段是区内重要的含油层,沉积微相控制着砂岩的展布及物性的变化,同时又控制着区块油藏的分布,因而对该区沙二段沉积微相的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大43地区岩心和测井资料的分析,建立了沙二段地层格架和单井相模式。研究表明,该区沙二段沉积相主要为滨浅湖滩坝沉积体系,包括滩亚相和坝亚相2种亚相,进一步可分为坝主体、坝侧缘、滩席、碳酸盐岩滩和滨浅湖泥5种重要沉积微相。该区优势相为坝主体和碳酸盐岩滩沉积微相,其控制了优质储层的形成与展布。并在前述研究基础上优选出3个有利区:D43-324至D43-332井区域、D43-393井区域、D43-357井区域。  相似文献   

17.
薛小东  王涛 《中州煤炭》2021,(11):103-107
为了提高油井的出油率,同时加强油井内持续供液能力,针对延长油田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油井内动液面检测方法,并设计出相应的动液面检测系统,能够实现油井下动液面实施检测,介绍了油井内动液面浮筒检测法、压力计法、回声法,分析了动液面的检测原理和声波的选择,针对延长油田的特点,最终确定延长油田油井内动液面交叉偶极子阵列声波检测方法,并设计出相应的硬件系统。  相似文献   

18.
源距与屏蔽体厚度是直接影响可控中子孔隙度测井仪器测量准确性的重要参数。源距不仅影响测井仪器的测量误差,还影响测井仪器对地层孔隙度的灵敏度。屏蔽体厚度是保障测井响应完全反映地层的重要参数。从灵敏度、屏蔽率以及误差3个方面确定可控中子孔隙度测井仪器的源距与屏蔽体厚度。研究结果表明:近探测器源距越小,测井仪器灵敏度越高;近远探测器的间距对测量误差的影响随间距的增大,先减小再增大;当屏蔽率在70%以上且屏蔽率随厚度的变化较为缓慢时的屏蔽体厚度可作为屏蔽体最低厚度。  相似文献   

19.
肃宁油田下第三系沙一上亚段和东三段是主要出油井段,经过30余年的勘探开发,不断有新井获得油气显示,但是目前井控程度较低,开采效果不理想.为研究开发效果影响因素,特别是沉积特征和成藏规律,以井震结合为手段,在等时地层格架内部研究沉积储层的分布规律,总结成藏模式.研究成果表明,肃宁油田东三段沉积相是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沙一...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致密油储集层致密,孔隙结构复杂,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储集层微裂缝发育,盆地新安边地区长7油藏受沉积环境控制,砂体横向变化快,纵向隔夹层发育,主力贡献层识别难度大。综合地质研究认为,长7段页岩油具有砂泥储层大面积分布、储层致密但流体可动性较好、含油饱和度高、油质轻、气油比较高、埋藏较浅、资源量大等特点。针对新安边地区长7致密油储层,通过综合应用数理统计法和岩心观察、常规测井、核磁测井识别法,建立了主力贡献层纵向识别标准,以目前勘探成果为依据,多参数综合评价确定有利区、次有利区和不利区的阈值范围。评价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解决了储层单因素评价过程中出现的评价结果相互交叉、不唯一的问题,有利于对致密油储层进行合理评价。应用该结果指导水平井轨迹设计优化,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