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南信阳平桥萤石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北部,紧邻栾川—维摩寺—明港断裂带。矿体呈脉状赋存于断裂构造破碎带内,形态、产状严格受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笔者研究了矿石的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矿石结构、构造,蚀变类型等,确定区内萤石矿石类型为石英—萤石型;指示了矿石在成矿期和成矿后均受到热液作用;同位素年龄值表明成矿时代属于早白垩世。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内的萤石矿床类型属于热液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2.
和平县金山堂萤石矿位于湘东—赣南—粤东萤石矿矿集区的中部,通过对矿区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在深部控制了萤石矿体的规模、产状、形态和空间位置.萤石矿体呈脉状产于F1断裂构造破碎带中,矿体形态、产状受断裂构造所控制,产状与其基本一致.矿脉为复脉型,局部有分支复合现象.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萤石型、萤石型、萤石—石英型,多呈致密块状构造、角砾状、网脉状构造及少量梳状构造.根据矿体产出特点,结合区域类似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3.
错草金矿床产于上元古宙老岭群大栗子组与珍珠门组接触部,矿体赋存在含金丰度值较高的珍珠门组上部含炭质硅化白云石大理岩中,具有层控和岩控特点;矿床受荒沟山"S"型韧性剪切带控制明显,矿体主要赋存在平行的次级构造内,矿体形态、产状与断裂构造相协调,具明显构造控矿特征,矿床附近有燕山期花岗岩体分布,矿体产出部位燕山中晚期中—基性岩脉较为发育;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物质的来源除来自地层外,尚有深部岩浆硫的加入。该矿床目前发现2个矿化系统,11条金矿体,矿床成因属中—低温热破碎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4.
七宝山金矿是典型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前人在已知铜金矿床中发现有有铅、锌、银矿化现象,但未发现有价值的矿体,为寻找有工业价值矿床,延续矿山生命期,开展外围找矿工作.近来在其外围的断裂构造破碎带中发现了铅锌矿化体,其中杏山峪矿化带铅锌矿化较强.以杏山峪矿段为重点,通过分析地质特征、矿体形态与断裂的关系、矿石矿物特征等方面,认为矿化带主要受"X"形断裂构造控制,矿床成矿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岩浆期后热液沿构造角砾岩带充填,形成多金属矿化角砾岩带,从矿石矿物特征来看,为中低温矿物,埋藏较浅,属中低温浅成热液充填矿床.  相似文献   

5.
对坪地萤石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矿床主要产于上侏罗统磨石山群大爽组和高坞组火山凝灰岩的断裂构造带中,控矿主断裂为NE向压性断裂,矿体产状、形态和规模受断裂构造控制;2矿床为浅层低温热液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围岩,成矿流体介质主要为大气降水,浙西南地区燕山晚期构造-火山活动,为萤石矿成矿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和容矿空间。基于上述结论,讨论了萤石矿成矿过程,并归纳了矿床的找矿标志,对于区内及类似区域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庙岭金矿位于河南省熊耳山金矿田,马超营含矿大断裂北侧的南北向构造带上.庙岭金矿F22金矿床金矿体的形成受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共同控制,多期次构造-热液作用使矿源层中的金活化、迁移和富集,形成了破碎带蚀变岩型浅成中低温热液金矿床.矿体形态复杂,受断裂构造控制,矿体一般聚集在断裂破碎带内,产状基本与断裂产状一致.作者通过对庙岭金矿F22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的系统研究,确定了找矿标志,从而对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黑金顶金矿床位于沂沭断裂带东侧,矿床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金矿化主要表现为绢英岩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矿体呈透镜状、脉状,规模相对较小,矿石结构及矿物组合特征显示其属于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泰宁洋发金矿渠高矿段福建省泰宁县朱口镇内。研究发现矿内断裂发育及破碎蚀变带是金矿主要的赋矿构造带,矿体受近南北向断裂或其次一级裂隙控制,以脉状、透镜状为主。与加里东期后至燕山期混合花岗岩化岩浆活动有关,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中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荣昌萤石矿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牧场境内,赋矿地层为二叠系林西组,围岩主要为碳质板岩、灰岩及花岗岩。矿体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控制,萤石脉体明显沿断裂构造破碎带充填,呈现出脉体产状与含矿断裂带产状近乎一致的特点,在平面上呈不规则透镜状或扁豆状产出,在剖面上显示为雁列状或串珠状产出。矿体在垂向上呈现一定的分带性,根据萤石矿脉形态、矿石组构、矿物组合和元素组分特征,荣昌萤石矿自上至下可划分为顶盖、头部、中部和尾部矿体。本文通过对该矿的地质特征及矿体特征的分析研究,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充填型,成矿时代为燕山期。区内断裂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地层中有富含钙的灰岩,为萤石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具备“断裂+侵入岩+灰岩”等大型矿床形成的“三位一体”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0.
东江口岩体属印支期花岗岩,位于商丹断裂带南侧,山阳—凤镇断裂北侧,主体侵位于中上泥盆统中。在岩体和围岩地层中发育一系列燕山期NE-NNE向断裂,其中上磨子沟断裂破碎带具明显断裂控矿特征,上磨子沟金矿床即严格受控于该NE向断裂。其成因类型属于热液石英脉型+断裂破碎蚀变岩型叠加改造矿床。北东向断裂破碎带对金、钼矿化富集控制明显,是秦岭地区燕山期成矿阶段的一类重要控矿构造,应引起矿田构造研究和找矿预测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新干县新衡萤石矿位于钦杭成矿南带的武功山—铅山亚带萤石矿集中区的中部,通过对矿区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在浅深部控制了萤石矿体的规模、产状、形态和空间位置,萤石矿体呈脉状、大透镜状产于F1断裂硅化破碎带中,矿体形态、产状、富集规律受断裂带所控制,产状与其基本一致,矿脉为复脉型,局部有分支复合现象,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萤石型。根据矿体产出特点,结合区域类似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火山热液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12.
休宁县五城地区脉石英矿为中低温热液型,主要分布在中新元古代的井潭组地层及韩家岩体侵入岩范围内,矿脉均产于断裂破碎带内及其附近,主要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空间上存在不同产状、形态,但受同一应力系统控制。对区内地层、控矿构造、侵入体、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及找矿标志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矿床成因,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念扎金矿位于冈底斯铜(钼)成矿带南部,产于强片理化及褪色蚀变超基性岩片与燕山期石英闪长岩体的接触边部。矿体主要赋存于含矿构造带蚀变破碎带,多呈脉状产出,厚度较稳定且矿化较均匀,矿区内地质构造复杂,矿体空间展布及富化主要受控于NW向断裂,NE向断裂则主要为破矿构造,矿区内褐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与矿化呈正相关。本文通过对矿床成矿背景及成矿规律的总结,表明矿化主要受地层岩性(围岩)、构造及围岩蚀变控制,属于构造蚀变型金矿床,并提出各含矿带深部、倾向延伸部分及石英脉集中地段找矿潜力较大,可为相似成矿条件矿段的地质勘查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紫金山矿田五子骑龙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五子骑龙铜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成矿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等方面的分析,认为本区成矿物质来自燕山晚期岩浆及其后的热液流体,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为主要的控岩控矿和导矿构造,多期次的蚀变分带与成矿密切相关,铜矿(化)体沿构造带向浅部迁移,在裂隙带及两侧沉淀富集成浅成中低温热液脉型硫化铜矿床。  相似文献   

15.
随—枣七尖峰岩体周缘金矿床特征对比及成矿过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枣北部环七尖峰地区为湖北省内的重要金矿成矿区带,典型矿床主要为新黄断裂附近的合河、黑龙潭金矿床以及吴山断裂附近的王家大山、吴山金矿床。前者主要控矿条件为北西向构造,金矿床类型以蚀变岩型为主;后者的控矿条件主要为近东西向构造以及地层,金矿床类型以蚀变岩型为主。通过对矿体及围岩的岩矿石微量元素分析,初步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而七尖峰花岗杂岩体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和部分成矿物质。同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史,认为矿床形成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1加里东期基性火山喷发和北西向韧性剪切带为成矿元素的初步富集奠定了基础;2印支期陆内造山运动以及伸展走滑构造体系为矿床的主成矿期;3燕山期七尖峰岩体的侵位既为金矿床的叠加富集提供了热源,同时也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16.
石龙沟重晶石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缘坳陷崤山—鲁山拱褶断束和渑池—确山陷褶断束的过渡地带内。重晶石矿体呈陡倾斜脉状赋存在中元古界熊耳群的断裂破碎带中,其形态受断裂构造带控制,成矿断裂主要为近南北向,为区内重晶石矿的导矿和容矿构造,在断裂破碎带膨胀部位,普遍有重晶石、石英脉充填,形成重晶石工业矿体,矿石类型可分为重晶石型、石英—重晶石型。本文以石龙沟重晶石矿床为研究对象,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石龙沟重晶石的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总结了本区重晶石矿的找矿标志,认为石龙沟重晶石矿床主要受地层、断裂构造和岩浆热液“三位一体”因素控矿,矿床成因属中低温热液型脉状重晶石矿床。  相似文献   

17.
张天运 《现代矿业》2020,36(9):22-26
干河坝金矿床是南秦岭南段勉略康构造混杂岩带内属受岩相和构造双重控制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该矿床的矿体集中产于古生界泥盆系金家河岩组金家河千枚岩与乔子沟火山岩的岩性—构造接触带附近,多呈似层状、透镜状。为进一步探讨该矿床成因,通过对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背景及硫同位素的系统研究,认为:①该矿床的赋矿层位就是其初始矿源层;②经区域变质变形和多期构造活动,初始矿源层中的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在近EW向张性裂隙中充填、沉淀而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8.
就河南省宜阳大河面金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进行了简单探讨,指出本矿床与岩体和断裂构造的时空关系密切,矿床受多种因素联合控制,认为宜阳大河面金矿床为蚀变破碎带型金矿。本区分布的花山花岗岩体同位素测年研究(K—Ar法)表明其形成时间介于127~99Ma,属于燕山晚期产物。  相似文献   

19.
大石门铅锌矿是安徽省南部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震旦系蓝田组上部的角岩化碳硅质板岩、大理岩化条带灰岩及灰质白云岩地层中,其次赋存于北东向构造破碎带中;矿体呈层状、透镜状产出,主要受北东向断裂构造、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及蓝田组地层控制。矿区围岩蚀变类型主要包括黄铁矿化、硅化、绢英岩化和绿泥石化。本文在分析矿床具体特征的基础上对该矿的成因和控矿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在研究区寻找此类矿床的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20.
嵩县杨山—车村及方城县一带萤石矿位于河南萤石矿北成矿亚带,为了解带内萤石矿山赋存地质特征,通过对比、分析、统计等方法研究嵩县大王沟、车村、南阳南召、方城萤石矿山矿体地质特征,表明:大王沟—车村萤石矿受鲁山—车村—庙子镇断裂构造带控制,矿体赋存于燕山期花岗岩断裂带中,成矿物质来源于燕山晚期花岗岩(合峪岩体、太山庙岩体等)热液,矿床成因属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南召—方城县独树镇萤石矿赋存于陶湾群和栾川群煤窑沟组,矿体受中汤—拐河断裂带和栾川明港断裂带控制,成矿物质中钙来源于陶湾群老李山组和栾川群煤窑沟组大理岩、片岩,氟来源于新元古代双山岩浆热液,经过运移—富集—交代形成了萤石矿床,矿床成因属沉积改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