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建立高炉送风系统模型,模拟了风口尺寸对风口速度、流量和鼓风动能的影响,纠正了高炉操作认识上的一些错误。研究表明,缩小少数几个风口面积会减小鼓风动能,但却增大了其它风口的鼓风动能;只有减小多个风口的面积,才会增大所有风口的鼓风动能。减小少数几个风口的操作之所以能抑止边缘气流是其风量明显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高炉送风系统模型,模拟了风口尺寸和风口压力变化对风口速度、流量和鼓风动能的影响,并结合理论分析对风口尺寸调节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炉操作过程中,只有当多个风口的面积减小时,所有风口的鼓风动能才都会增大;在实际操作中,因为这些风口的风量明显减少,所以减小少数几个风口的操作能抑止边缘气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李洋龙  程树森  陈川 《钢铁》2015,50(6):26-34
 合理调整风口对大型高炉吹透中心、活跃炉缸十分重要。目前,实际操作常常认为增加风口长度、增加风口回旋区深度、缩小风口面积能提高风速,进而提高鼓风动能,以利于吹透中心。建立了调整风口参数的数学模型,并以某厂3 200 m3高炉为例,给出了在总风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1个风口长度、减小1个风口面积以及多个风口尺寸调整时,各风口风量、风速和鼓风动能的变化。发现增加部分风口的长度时,对应风口风量、风速、鼓风动能降低。缩小少数风口的面积,会降低对应风口的风量;只有在缩小多数风口的面积时,已调整的风口风速和鼓风动能才可能提高,而未调整的风口风量、风速和鼓风动能提高幅度更大。根据该数学模型,定量化给出该高炉调整风口的相关参数,可用于调整炉缸煤气流的均匀性,维持高炉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4.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典型的大中小3种不同容积的高炉的风口均匀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风口调节措施对鼓风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口鼓风参数分布规律与热风围管中各支管位置处的压力分布规律一致,高炉风口尺寸相同时,各风口鼓风参数也不同;高炉圆周方向各风口的鼓风参数存在最大及最小值,对于不同容积的高炉,达到最值的风口位置也随之变化;总风量增加时,风口不均匀性增加,大高炉鼓风动能不均匀性最大。总风量不变时,减小某风口的面积,该风口的风量、鼓风动能并未增加;风口长度的增加对高炉鼓风参数的调节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高炉鼓风动能与炉缸活性的关系,认为合理的鼓风动能不仅是保持炉缸活性良好的前提条件,更是高炉操作者调节炉况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研究合理鼓风动能的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发现高炉合理鼓风动能不仅需要随着高炉容积的增大而增大,而且需要有合理的风量和风口面积。通过比较不同容积高炉所对应的风量,提出了风量比和风量系数的概念;介绍了本钢新1号高炉通过调节风口面积探索合理鼓风动能的过程。对高炉在不同鼓风动能条件下所产生的各种直观现象和仪表变化进行了说明,针对这些现象就可以判断出鼓风动能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并进行相应的调节。因此,合理的鼓风动能需要适应高炉生产的各方面条件的变化,这就需要对合理鼓风动能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以形成应变的合理的送风制度,确保高炉生产长期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6.
关于鼓风动能对高炉风口的损坏作用,国内外至今未见报导。作者通过处理邯钢中型高炉风口大量损坏的生产实践、现场调查及其统计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有关高炉发生风口损坏的情况,定性地提出了高炉鼓风动能过大,是造成风口大量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就这个问题在理论上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操作上也阐述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对包钢8号高炉送风制度参数的合理选择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①8号高炉合理送风制度参数为回旋区深度1.845m,鼓风动能131.34kJ/s,风速253m/s,风口面积0.547 m^(2),理论燃烧温度2251.28℃;②现有回旋区长度和鼓风动能经验公式误差很大,对适合8号高炉回旋区长度和鼓风动能的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③高炉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论燃烧温度决定不了实际的炉热状态和趋势,必须以实际的燃料比和渣铁温度水平为依据进行操作;④扩大风口面积与增加炉顶无矿区面积相配合,可以为增加风量和提高产量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简要分析了高炉鼓风动能的影响因素及判定方法,基于鞍钢2号3200m^3高炉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重点探讨了2号高炉合理鼓风动能的范围和鼓风动能的控制方法。分析结果表明:高炉要取得低燃料比和高产量的效果决定于合理的鼓风动能,可以通过控制合理的人炉风量和送风比、控制合理的风口面积、调整富氧率,以及提高原燃料条件来获得合理的鼓风动能。针对鞍钢2号3200m^3高炉而言,合理的鼓风动能范围为110~130kJ/s,合理的送风比范围为1.75~1.80,合理的风口回旋区长度应在1.82m左右。  相似文献   

9.
《炼铁》2017,(2)
简要分析了高炉鼓风动能的影响因素及判定方法,基于鞍钢2号3200m~3高炉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重点探讨了2号高炉合理鼓风动能的范围和鼓风动能的控制方法。分析结果表明:高炉要取得低燃料比和高产量的效果决定于合理的鼓风动能,可以通过控制合理的人炉风量和送风比、控制合理的风口面积、调整富氧率,以及提高原燃料条件来获得合理的鼓风动能。针对鞍钢2号3200m~3高炉而言,合理的鼓风动能范围为110~130kJ/s,合理的送风比范围为1.75~1.80,合理的风口回旋区长度应在1.82m左右。  相似文献   

10.
唐顺兵 《山西冶金》2006,29(2):59-61
太钢3号高炉针对烧结矿品位提高后所引起的炉况变化实行低硅冶炼、全风温操作、缩小风口面积、提高鼓风动能、提高喷煤比和终渣碱度等一系列操作参数的调整,使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1.
陈川  程树森 《钢铁》2012,47(12):24-29
 高炉大型化是炼铁发展的趋势,随着高炉炉缸直径的不断变大,中心不活跃区域越来越大,如何引导煤气到达炉缸中心已成为炼铁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决上述难题,通过建立炉缸煤气流动三维模型,应用CFX数值模拟软件计算煤气流速,分别研究了炉缸直径、焦炭粒径、空隙度以及鼓风动能对炉缸煤气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炉缸内焦炭粒径及空隙度分布均匀,边缘煤气流速依然大于中心煤气流速,并且炉缸直径越大,中心煤气流越弱。炉缸内焦炭粒径和空隙度分布影响煤气流分布,提高炉缸中心焦炭粒径和空隙度有利于引导煤气到达炉缸中心。同时,为了保障高炉稳定顺行,鼓风参数必须和炉缸透气性协调一致,不能过于依靠提高鼓风动能吹透中心。  相似文献   

12.
根据气膜传质控制理论,在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的基础上,建立了O2高炉风口前燃烧带数学模型,模拟了不同鼓风速度和O2湿度条件下风口前燃烧带内气体各组分浓度场和温度场分布情况。模拟结果表明:改变鼓风速度可以调节风口前燃烧带气体温度和浓度分布,从而调节O2高炉软熔带形状及煤气流分布;增加鼓风湿度可以降低风口理论燃烧温度,增大还原煤气中H2含量。  相似文献   

13.
根据包钢6#高炉开炉生产6年来风口使用情况,分析了两种不同长度风口,在生产中的使用情况及风口破损的原因.通过调整风口长度及进风面积,处理上翘风口二套,稳定炉况顺行等措施,延长风口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以涟钢2200m^3高炉的送风系统为对象,按照1:10.6的比例建立物理模型,研究供风量、风口直径及风口长度等对风量均匀分布的影响。同时,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通过调整风口参数能获得均匀的煤气流分布。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梅钢4号高炉高利用系数低燃料消耗生产操作.通过操作实践认为,稳定上部布料档位及圈数、降低高炉设备故障休风率、减少风口小套损坏数量、休风后快速恢复、实现连续出铁、提高出渣系数、保证足够的鼓风动能、精确控制燃料比及低硅冶炼等方法,能够实现高炉生产的高利用系数低燃料消耗.  相似文献   

16.
随着首钢高炉技术经济指标的提升,原用的送风制度经验公式已不适应于目前的冶炼条件。结合首钢高炉冶炼现状,对送风制度方面的高炉入炉风量、实际风速、鼓风动能及炉缸煤气量、理论燃烧温度、理论实际煤气流速、透气阻力系数等计算公式进行了重新量化,提出了简化算式,由此也深化了目前冶炼条件下对高炉送风制度现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姜涛 《甘肃冶金》2012,(2):16-18,29
由于长时间连续滑尺崩料导致高炉料柱僵死,透气性急剧变差,边缘形成细小管道,处理不及时,最终导致高炉出现顽固性悬料,处理上采取休风堵风口,只留铁口两侧1#、14#风口,以增加鼓风动能,从局部逐渐烧出空间,待高炉顽固性悬料解除后由于炉缸长时间没有热量给予补充导致高炉出现炉凉,炉况顺行难以保证,后期大量集中加净焦尽快补充炉缸热量,并且采取小批重、轻负荷等措施恢复炉况,一周之后炉况逐步恢复,顺行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