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MSP430F169控制视频解码芯片ADV7183B处理复合视频、S-Video和色差分量的视频输入源,从而输出8 bit/16 bit CCIR656的YCrCb型4:2:2的数字视频数据,再将其进一步进行格式转换、滤波等处理,通过DVI接口显示。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证铁路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性,提高视频数据的传输和处理速度,提出了基于AXI总线的视频数据传输处理的FPGA实现,将XSVI(XILINX Streaming Video Interface)视频格式滤除扫描信号,只处理数据,在数据处理传输结束后,通过视频时间控制器产生扫描信号,和视频数据时序对应后输出。XSVI和AXI的转换接口控制器在modelsim软件上实现功能仿真,在ISE软件上实现综合与应用,并在Sparten6开发板上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3.
基于DM642视频采集处理系统硬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琼  安涛  金钢  傅承毓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32):180-182
TMS320DM642是TI公司推出的一款具有专用视频接口(Videoport)的高性能媒体处理DSP,具有强大的?DSP内核和优化的总线结构。以DM642芯片为数据处理核心,建立了包含视频AD&DA模块、视频处理与通信部分的视频采集处理系统,实现了外部模拟视频信号输入、模,数转换、视频采集、视频处理、数,模转换、视频及目标信息输出的完整功能,并为后续控制平台提供了通用接口。系统使用整体编程化的开发方法,采用部分调试与整机联调的调试方法提高了调试效率,加速了系统的研制。  相似文献   

4.
针对CCD摄像头输出的模拟CVBS信号数据量大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并行处理能力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CCD摄像头+FPGA+ SDRAM+视频编解码芯片的采集与VGA显示系统设计方案.按照视频信号的处理过程,在FPGA中设计了I2C控制器,ITU656解码器、视频处理器、SDRAM控制器、色度空间转换模块和VGA显示模块,实现了对视频解码芯片的工作配置,视频数据的解析、处理、存储和显示.硬件验证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基于FPGA的视频采集及转换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技术,针对高精度单色CCD视频传感器1010_M的输出规范,结合高速视频接口标准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视频采集及转换系统。系统重点介绍了视频采集及转换系统硬件电路结构,软件设计流程,主要相关电路设计和FPGA逻辑设计,并给出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两片TI公司的专用视频处理芯片TMS320DM642设计了一种多路视频监控系统.其中,DSPI与视频采集芯片SAA7113共同完成多路视频的采集,并拼接成一路视频图像输出;DSP2完成对DSP1输出图像的采集、压缩和视频传输.该方案结构灵活、拓展性强,可以实现4路视频的实时采集与传送.  相似文献   

7.
针对视频多屏显示系统无法依据分屏数量进行超高清视频自适应分屏传输的问题,提出了异构多核的视频流传输方法。采用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实现多任务处理与实时监控;通过FPGA实现对视频流进行接收、转换、处理及分屏输出显示的硬件加速。系统可以根据输入信号实时配置FPGA的工作参数,实现分辨率大小、分屏数量可变的超高清视频流分屏显示。测试结果表明,4K视频多路分屏画面拼接无明显错位、同步一致,较好地满足了视频多路分屏显示要求。  相似文献   

8.
现如今,很多笔记本都拥有视频输出功能。但是由于显卡驱动和屏幕比例的问题,在使用视频输出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麻烦。接下来,笔者将为广大读者介绍玩转笔记本视频输出的三种技巧。16∶9搞不定播放软件来帮忙  相似文献   

9.
实时视频数据采集的FPGA实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一种在工矿监视系统中采用FPGA实现视频数据实时采集和显示的设计方案。系统中采用FPGA和视频解码器实现了高速连续的视频数据采集与处理。处理后的视频信号通过VGA格式转换,可以在现场VGA显示器上观看,也可以通过键控将数据存储在存储介质中,从而实现了实时视频监视。  相似文献   

10.
刘燕  王鹢  王栋  孙迎萍  高欣  王志斌 《测控技术》2022,41(12):78-82
为了获得高对比度、宽测量范围的InGaAs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输出的视频图像,结合成像型激光捕获系统原理分析设计了焦平面探测器与LM98640模数转换芯片的接口电路。首先确定了LM98640的采样模式,并配置其内部参考电平以满足探测器输出信号的转换范围,同时保留一定余量使ADC满足较强激光入射时探测器输出更大范围信号的转换区间。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系统能够实现波长532 nm、1064 nm和1550 nm的激光捕捉,利用软件对光斑图像进行处理可以获得入射激光的具体信息。系统可以实现空间可见光、短波红外范围激光信号的捕捉与识别,解决了较大范围波长内激光的识别问题,提高了输出图像对比度。  相似文献   

11.
介绍基于TMS320F2812和CPLD的数字视频采集系统的接口设计。该系统采用同步分离电路、TMS320F2812、EPM7128、TMS320C6416、IDE硬盘存储器以及显示器接口等芯片,利用TMS320F2812中的ADC采样速度和转换精度高的优点进行视频的A/D转换,可应用于智能防盗、电力系统、智能交通、银行、智能小区、医疗行业以及消防自动报警等视频监控系统中。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以FPGA为核心、针对自由立体显示器的立体视频格式转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构成和FPGA逻辑设计,包括DVI控制、视频格式转换以及数据缓冲系统等。  相似文献   

13.
基于FPGA的高清视频采集与显示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视频采集与显示系统的设计.系统以FPGA为核心,配合高分辨率CCD图像传感器、ADC模数转换、视频编码器等,实现了高清视频实时采集与显示.详细阐述了色彩插值与色彩空间转换算法和BURST传输的FPGA硬件实现.测试表明,该系统运行良好,能够满足高清视频实时监控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高速图像采集和显示,采用CamLink接口和DVI接口来完成视频采集和显示。详细介绍了基于FPGA采集和显示的系统组成,给出了CamLink接口采样模块和DVI显示模块的工作流程及硬件电路实现方式。该硬件电路基于CPCI总线设计,实现了计算机与图像电路之间的高速数据交换。设计中使用的FPGA是Altera公司的EP2S30F672I4,用该FPGA进行配置和验证,测试表明该设计不仅实现了图像高速采集和显示,且使图像清晰、系统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5.
多窗口显示屏控制采用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的多任务管理运行模式,各窗口视频数据由线程管理,Nios II 32位处理器作为显示屏控制器硬件系统的核心,软件系统控制多窗口任意显示。在1片FPGA上实现显示屏控制器的硬件系统,利用SOPC Builder软件定制系统所需的IP核,外扩存储设备实现视频数据的海量存储,解决了FPGA内部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通过重构视频数据,合理组织数据的存储方式,解决视频数据的灰度控制问题,减少数据处理过程,降低了控制系统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连续视频图像的空间冗余性较高,图像数据处理及时性较差的问题,设计了基于CPLD芯片控制的视频图像处理系统。将CPLD存储模块内提取的数据信息,平均分配至视频图像采集元件及图像边缘检测元件中,再借助信息传输信道,建立与VGA视频图像显示模块的物理连接,实现视频图像处理系统的硬件执行方案设计。利用分数像素差优化结果,规范子窗口的动态显示权限,控制连续视频图像在空间范围内的冗余化程度,完成图像源路数的智能控制处理。联合视频进程与多线程控制原理,实施数据包缓冲区的信息排序,再建立全新的视频流存储模式,实现视频流的完整播放。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多路视频处理手段相比,应用CPLD芯片控制处理系统后,图像数据帧缓存速率明显提升,而VGA信息转换指标却大幅下降,在抑制连续视频图像空间冗余能力的同时,解决了图像数据处理不及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With the matur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3‐D) technologies, display systems can provide higher visual quality to enrich the viewer experience. However, the depth information required for 3‐D displays is not available in conventional 2‐D recorded contents. Therefore, the conversion of existing 2‐D video to 3‐D video become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emerging 3‐D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presents a system which automatically converts 2‐D videos to 3‐D format. The proposed system combines three major depth cues: the depth from motion, the scene depth from geometrical perspective, and the fine‐granularity depth from the relative position. The proposed system uses a block‐based method incorporating a joint bilateral filter to efficiently generate visually comfortable depth maps and to diminish the blocky artifacts. By means of the generated depth map, 2‐D videos can be readily converted into 3‐D format. Moreover, for conventional 2‐D displays, a 2‐D image/video depth perception enhancement application is also presented. With the depth‐aware adjustment of color saturation, contrast, and edge, the stereo effect of the 2‐D content can be enhanced. A user study on subjective quality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promising results on depth quality and visual comfort.  相似文献   

18.
利用ARM和QT开发了一款基于WiFi网络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系统由远程视频采集端、WiFi网络和监控中心三部分构成.远程视频采集端采用 PXA270 ARM10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硬件平台,并在其上建立 Linux操作系统,完成视频的采集、H.264编码压缩和传送.监控中心使用QT利用多线程技术开发了客户应用软件,实现监控视频的解码和显示. WiFi网络实瑞视频采集端和监控中心间的视频传输.使用效果表明,该系统能稳定实时地显示一路或多路视频监控图像,很好地达到了设计的要求,在各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Real-time 2D to 3D video convers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present a real-time implementation of 2D to 3D video conversion using compressed video. In our method, compressed 2D video is analyzed by extracting motion vectors. Using the motion vector maps, depth maps are built for each frame and the frames are segmented to provide object-wise depth ordering. These data are then used to synthesize stereo pairs. 3D video synthesized in this fashion can be viewed using any stereoscopic display. In our implementation, anaglyph projection was selected as the 3D visualization method, because it is mostly suited to standard displays.
Ianir IdesesEm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