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息报道     
消息报道压滤系统开车成功锦西化工总厂环氧丙烷装置压滤系统自1989年装置投产以来,一直未能正常开车,在生产负荷增大的同时,皂化残液打入南山大坑,皂化残液的流量由130米3/时增到150米3/时,日积月累残液严重淤积,污染环境、威胁生产。经过广大科技人...  相似文献   

2.
信息动态     
在乙酸生产中,系统水含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控制指标,在乙酸装置开车阶段或正常生产中都应将系统含水质量分数严格控制在15%以内。若水含量过高,会加重精馏系统中脱水塔的负荷,严重时会造成脱水塔液泛;在开车阶段会造成系统短时无法加量;在正常生产时造成系统减量,并产生大量不合格品。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由于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系统水含量过高,给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为此,分析了造成系统水含量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饶威 《江西化工》2010,(2):110-111
我公司为减少环境污染,回收尿素系统工艺冷凝液中的氨和尿素,2007年公司上了一套17m3水解装置。正常生产时,尿素系统产生的蒸汽冷凝液达17m3,水解装置废液排放量为20—25m3.蒸汽冷凝液、水解废液水质与脱盐水相似,其温度在100℃左右,原设计用其代替深盐水送往热电联产锅炉使用,但由于以下原因,只好现场外排。  相似文献   

4.
李连锁 《维纶通讯》2000,20(2):43-44
在精馏塔空塔开车时,用合格产品物料作回流液,可加速精馏塔向正常生产过渡,缩短开车时间,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5.
程世绪 《山西化工》2002,22(4):28-29
合成氨系统中因铜液质量问题导致铜塔带液,阻力大,从而影响正常生产,通过测定铜液的泡沫高度可有效监控铜液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泡沫高度产生的原因,测定所使用的仪器装置以及具体操作步骤,并从长期的分析结果中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对液液自动分离系统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分析讨论了该装置应用于间歇生产中时,两相分界面移动的原因及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再生系统或铜塔发生故障时,损失铜液较多,或是铜液中总铜很低。采取快速提总铜的方法,对迅速恢复正常生产有一定价值。过程如下:(1)将剪好5~10公斤左右的紫铜板,从再生器人孔加入再生器内(正常生产时将再生气放空,减低铜塔气液负荷,在折入孔加铜时带上防毒而具,停车15~20分钟将铜加入)。  相似文献   

8.
郭端华 《贵州化工》1999,24(4):39-40,43
通过对解吸塔窜液事故对蒸汽系统、高压系统、循环系统、解吸系统的危害进行分析,邮工况不正常时操作要仔细,避免判断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井安系统主要用于天然气井场,对井场地面设施实现安全保护。井安系统的可靠性对于油气生产至关重要,文章主要介绍液动控制井安的原理,说明如何处理井安系统在实际生产中出现的故障,维护液动控制井安系统,保证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0.
于俊涛 《中氮肥》2013,(5):33-34
我公司100 kt/a蒽醌法双氧水装置正常生产情况下系统氧化液流量为620~650 m3/h,双氧水日产量355 t。2010年4—6月,生产过程中萃取塔多次出现"液泛",被迫降低系统氧化液流量,最低降至500 m3/h,使得装置不能正常运行。根据萃取塔"液泛"的现象,分析了"液泛"发生的原因,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有效解决了萃取塔"液泛"问题。1生产工艺简述  相似文献   

11.
介绍铜洗工段开车的一些经验和生产,在系统开车过程中,应用CO在铜氨液中的还原原理,迅速提升铜比达正常生产的工艺指标,缩短铜洗工段的开车时间,对开车过程的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苯乙烯由于其容易自聚的特性,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添加必要的阻聚剂,以降低因聚合造成的设备、管线堵塞及苯乙烯产品损失。根据装置实际,某公司组织对PA-1型阻聚剂进行了试用,期间生产系统运行平稳,脱氢尾气回收系统运行正常,尾气压缩机未出现出口憋压跳停的情况。装置检修时,检查压缩机出口分液罐、管线及尾气冷凝器,未发现明显苯乙烯聚合物,未见设备堵塞。结果表明,尾气压缩阻聚剂PA-1阻聚效果良好,能够满足装置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己内酰胺回收的三效蒸发工艺,在己内酰胺单体回收三效蒸发过程中,通过添加新鲜己内酰胺,实现蒸发系统及聚合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讨论了添加新鲜己内酰胺对蒸发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新鲜己内酰胺添加量的增加,蒸发液中己内酰胺的含量迅速增加,导致蒸发液的电导率下降,低于液位计的正常工作值,液位显示失真,蒸发液浓度波动大;当添加新鲜己内酰胺质量分数在2%~5%时,二级蒸发塔蒸发液的电导率可控制在40~110μS/cm,蒸发液位和蒸发液浓度正常,蒸发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4.
在天然气生产及加工过程中,需要及时处理生产装置中排放的多余、有害、不平衡的废气,并能处理试车、开停车时产生的不合格气体,以及事故时瞬时放出的大量气体,保证装置正常、安全运行。所以天然气处理及加工过程中,均会设置火炬放空系统。同时,由于气田采用湿气输送工艺,进入处理厂的原料气中还有大量凝液,如分离不及时,在放空时会被带入放空火炬系统,严重时形成火雨,威胁生产及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本文主要从放空分液及火炬运行过程中携液量较大进行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此降低天然气处理厂放空火炬液体携带量,保证厂区安全放空。  相似文献   

15.
张福亭 《广州化工》2014,(20):197-199
本文针对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处理。合成氨变换装置在接气和正常生产时,变换催化剂床层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温现象,严重影响变换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因此在变换炉前增加放空管线,并在正常生产时增加气化水汽比,使催化剂床层温度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对粗煤气做带液处理时,由于V1501液位较高,容易将水带入变换炉使催化剂粉化,因此在V1501液相新增管线去气化澄清池,带液问题得到有效控制。由于系统中氨含量较高, E1506容易形成碳铵结晶,针对这个问题将去气化磨煤的尿素废液改成去气化除氧器,同时对内漏的尿素废液换热器进行更换。经过改造确保了装置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6.
正通选煤厂入洗原煤水分大,原煤仓下给煤机放仓时多次发生带有明水的煤仓窜仓、跑仓事故,导致生产系统无法正常生产,给选煤厂生产带来重大安全隐患。正通选煤厂通过对原煤仓下放仓系统进行技术改造,降低了入洗原煤水分,解决了煤仓窜仓、跑仓等安全隐患,保证了选煤厂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7.
钟友政 《气体净化》2006,6(C00):290-292
1问题的提出 我国现有众多的合成氨联产甲醇装置。联醇生产是:利用合成氨原料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氢合成甲醇,这样既可以生产合成氨,又生产工业甲醇。众所周知,联醇生产作为合成氨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合成氨及整个系统的生产。如甲醇合成塔后气液分离状况会影响铜氨液的组成,经甲醇分离器分离甲醇后气相中仍含有一定量的甲醇,正常情况下约为0.3%左右;如果甲醇水冷器温度高或分离效果差,则气相中的甲醇含量将更高,如我公司曾有:分离器出口甲醇含量高达0.7%~1%的工况。  相似文献   

18.
<正> 在小氨厂的原设计上,制备铜液是采用铜液制备槽。这在制备过程中,不仅造成NH_3、HAC 的挥发浪费,而且操作条件恶劣。因此,我厂采用再生器代替铜液制备槽;以在再生系统内制备铜液的方法来实现“完全封闭循环净氨法”快速制备铜液。近几年来,又将此法应用到正常生产中快速提总铜、或快速提铜比的操作方法上去。十余年来的实践证明,该法简便易行,速度快、效果显著。特别是当铜洗不正常时,如带液、冒液、检修中铜液减  相似文献   

19.
《气体净化》2005,5(4):152-153
福建三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合成氨厂煤造气采用湿法脱除H2S,脱硫剂采用栲胶+888,原采用“戈尔膜”过滤器来直接分离硫泡沫中的单质S,脱硫液回系统贫液槽,单质硫进熔硫釜间断熔硫,由于“戈尔膜”易堵、价格高,及设备中其它缺陷,导致不能正常运行生产。厂方与上海鸣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探索、研究,更换了PLC控制系统及过滤袋,  相似文献   

20.
宋伟  陈山 《小氮肥》2012,(11):11-12
0前言 蒽醌法双氧水装置中萃取塔出现“液泛”,轻者会造成大量双氧水带入后工序,系统被迫停车;重者会造成碱塔内的碱液被带入后工序白土床,甚至带人氢化塔,直接影响到装置的安全生产。因此,避免萃取塔“液泛”是系统操作控制重中之重,也是难点之一。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投产1套100kt/a蒽醌法双氧水装置。2010年4月至6月期间,萃取塔多次出现“液泛”现象,使得装置不能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