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金泉 《酿酒科技》2009,(11):150-151
酿酒业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产业,中国酒酿造技艺和酒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中国具有最悠久的酿酒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国家;独特的酿造技艺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创造;古代酿酒遗址、古酒文化、古代酒文献最丰富,是祖国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应很好的加以保护,合理利用,积极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酒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实践中创造的有关酒事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成果,是中华优秀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华酒文化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蕴含的内涵博大精深、核心内容包罗万象,自从酒诞生以来,中国酒就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质形态,而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艺术、生态等形成了相互影响、互促互进的紧密联系,其内涵逐渐发展成为物质型、精神型以及行为型、制度型等基本形态,形式多样,作用领域广泛,其独有的功能渗透于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社会生活生态的各个方面。新时代在酒类企业、酒业协会、政府部门等主体的努力下,酒文化中的酿酒技术、酒肆文化、饮酒习俗、酒具文化、历史遗迹、酒礼文化、酒文学作品等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发展,但仍存在传承与发展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酒文化遗址保护理念有待加强、传统酿造工艺出现消逝现象、传承发展方式手段相对单一、酒广告体现酒文化还不够、酒文化传播力度还不够、中华优秀酒文化人才培养还不够、消费者酒文化失调等问题,市场利益驱使导致酒文化失去核心、企业对酒文化的重视度还不够、缺乏系统的酒文化研究、缺乏有效的酒文化传播、传统文化教育缺失、酒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还不够等是导致中华优秀酒文化传承和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新时代应通过树立正确的酒文化观念、继承中国白酒文化传统,吸收国外酒文化精华、积极推动中华优秀酒文化走向世界、加快推进酒生产技术创新、加大酒文化研究力度和深度、持续加大酒文化传播力度和广度、发展酒文化旅游、打造酒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以酒文化为底蕴,强化品牌建设、强化高校酒文化人才培养力度、加大白酒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加大政府对酒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支持力度、发挥酒业协会对酒文化统筹建设作用、强化酒文化遗产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举措,大力推动中华优秀酒文化传承和发展,让传承数千载的中华优秀酒文化焕发新活力、发展中华优秀酒文化独特魅力、助推中国白酒业实现转型升级和推动中华白酒文化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谢美英  钟小荷 《酿酒科技》2012,(8):116-118,120
"《中国酒文化研究第二卷》发行仪式暨中国白酒文化论坛"于2011年12月17日至12月19日在宜宾学院召开。与会代表深入讨论了"酒的历史"、"酒及其文化的内涵及价值""、酒文化的营销发展战略""、酒文化的物质基础探析"等问题,同时高度评价了《中国酒文化研究第二卷》。  相似文献   

4.
酒文化的四大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五林 《酿酒》2011,38(3):96-99
通过对编辑出版《中国酒文化研究——第一卷:"中国酒都宜宾"酒文化研究》的认识和感受的梳理,提出酒文化具有定位功能、催生功能、推动功能、挽救功能。结合酒类企业创立、生产、经营、销售、衰退的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饮料工业》2012,(1):2-2
宗庆后:食品行业永远是朝阳产业在日前举办的第六届人民社会责任奖颁奖盛典上,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获得"2011年度杰出贡献人物奖"。对于这个荣誉,宗庆后表示:"社会上每个行业都有比我贡献更大的杰出人物,我只能算是企业界比较勤奋的一个。"  相似文献   

6.
贵州茅台酒是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作为中国的国酒,已誉满全球。2000多年来形成的酿酒工艺和酒文化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能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茅台酒起到宣传和保护作用。研究茅台酿酒区域的遗产构成和遗产价值,并根据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标准对茅台区域遗址的综合文化价值进行评价和分析。贵州茅台酒酿造区域遗址文化丰富多彩,探讨其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可主要将酒文化和红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正确认识茅台酿酒遗址的文化遗产价值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前提,对其发展方向、开发利用、管理经营以及保护措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傅金泉 《酿酒科技》2012,(3):105-107,110
以关于酒文化的研究、建设及传播为中心,简介了国内外两次首届酒文化研讨会上相关问题的讨论,并以此索引,讲述了笔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身边关于"酒文化"所发生的一些值得回味的故事,指出"酒文化"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应该给予大力弘扬和传承。  相似文献   

8.
由于9.11事件的影响,国际网印及制像协会(SGIA)举办的有网印“奥斯卡奖”之称的“金像奖”评比活动2001年度被迫停止。2002年10月30日,2001-2002两个年度的SGIA金像奖评比活动一并在美国的圣路易斯举行,此次金像奖评比活动共收到44类、2393件网印品,来自154个公司,经过50  相似文献   

9.
江源 《酿酒科技》2007,(4):130-130
本刊讯:日前,由中国酒文化百强企业评选委员会主办的“2006年度中国酒业文化百强企业”评选活动揭晓,国酒茅台以其悠久的酒文化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在全国众多白酒行业中独树一帜,荣登“中国酒业文化百强榜”榜首。  相似文献   

10.
寿泉洪 《酿酒》2003,30(3):47-50
黄酒是我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酒种,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发展的结晶,是中国酒的国粹,是酒文化的代表,因此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浙江绍兴黄酒企业时指示:“中国黄酒天下一绝,这种酿造技术是前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好好保护,防止被窃取信制。”这实际上是对全国黄酒业的一大鼓励,要求我们黄酒工作者即要重视继承传统遗产,又  相似文献   

11.
程鹏 《酿酒》2004,31(1)
本刊讯  11月 4日 ,具有 6 79年悠久历史的“久香”牌泸州老窖“天下第一曲”这一中国酒文化的珍贵遗产通过了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保护审核验收 ,成为国家原产地标记保护对象 ,加上此前已获保护的泸州老窖特曲和国窖 15 73,泸州老窖集团已成为全国名酒企业中唯一获得两项原产地  相似文献   

12.
我国酒文化属于饮食文化的分支,同时具有物质和非物质的"双重文化遗产"属性,随着文博旅游的勃兴开始与文化产业相融合发展。为了适应酒文化旅游发展的文化体验诉求,有必要重视相应的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环节。通过对比中国国际博览会"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年度获奖作品信息,分析目前旅游商品开发的现状和趋势,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当前大众对酒文化及其产品的认知现状与需求。在此基础上,以川酒文化作为典型,围绕酒文化内涵创意挖掘出具体的设计提炼元素,并提出相应的开发策略,从而提升我国酒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体验价值,并与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等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日,作为中国羊绒产业的领军人物,中土畜雪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涛被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授予"建国60周年北京服装纺织行业杰出人物"。"雪莲"——一个有着四十五年历史的品牌,却越发青春时尚,是什么让它越来越年轻呢?我们请陈涛来揭秘雪莲的品牌年轻之道。  相似文献   

14.
《中国酒》2011,(10):42-43
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中国旅游电视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酒类媒体联盟支持举办,广州市海上丝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独家承办,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冠名的中国酒文化形象大使选拔大赛"酒鬼酒"沈阳选拔赛在2011年秋季糖酒商品交易会期间拉开帷幕,10月9日晚于沈阳北约克维景酒店如期举行,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2003年11月4日,具有679年悠久历史的“久香”牌泸州老窖天下第一曲这一中国酒文化的珍贵遗产通过了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保护审核验收,成为国家原产地标记保护对象,加上此前已获保护的泸州老窖特曲和国窖·1573,泸州老窖集团已成为全国名酒企业中唯一获得两项原产地标记保护的企业。“久香”牌泸州老窖天下第一曲,由中国制曲之父郭怀玉于元朝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始创,具今已有679年历史。其制曲发酵微生物种群,在泸州老窖制曲传统工艺保护下,受泸州独特土壤、水质、气候等环境资源的长期滋养,传承至今,成为中国酿酒界不可多得的稀缺制…  相似文献   

16.
田耀婷 《酿酒》2011,38(4):20-21
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介绍了中国酒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并研究了其深刻内涵,最后探讨了中国酒文化的现实意义,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酒文化研究的热情,继承和发扬中国酒文化。  相似文献   

17.
黄国柱 《酿酒科技》2007,(5):122-124
自魏晋到民国,屠苏酒一直是中国人民元旦共饮的一种时令酒.屠苏酒在我国民间流传了1000多年,其配制一般是将防风、山椒、大黄、桔梗、白术、桂心、菝葜、乌头8味药材切细,装入绢袋,于年三十沉于井底,元旦早晨取出,用酒提取其有效成分,制成屠苏酒.屠苏酒具有一定的医学保健功能,也是中国古代酒文化的遗产,对屠苏酒的起源、配制、饮用、药效等进行探索研究是对中国酒文化和酿酒技术发展的继承和丰富.(孙悟)  相似文献   

18.
国内酒文化旅游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宝  郭五林  尹奇凤  杨龙 《酿酒科技》2014,(11):104-110
酒文化旅游是当前文化旅游研究和实践的一大热点。通过文献检阅和分析,系统归纳了当前国内酒文化(白酒、葡萄酒、啤酒和黄酒)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酒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足;对酒文化旅游开发不够重视;酒文化旅游经济、社会效益不够突出;酒文化旅游开发缺乏国际化视野。未来的中国酒文化旅游需要加强对中国酒文化的系统研究,在借鉴和创新的基础上构建中国酒文化旅游的特色模式,实现把酒文化旅游打造成中国旅游一大名片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9.
彭瑛  张白平 《酿酒》2010,37(6):93-95
蛋门巴族是一个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峡谷古老而年轻的民族,有着独特的酒文化习俗,特别是其迎客的"三口一杯"习俗与新娘的"夫家三道茶"及婚礼上新娘的舅舅对酒的挑剔责难习俗饶有情趣。而门巴族的萨玛酒歌更是门巴族文学中一朵散发着浓郁酒香的文学奇葩,使门巴族的酒文化得到以升华。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仁怀酒文化专家周山荣撰写的"茅台酒文化"课题成功入选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教材,成为《中华老字号酒文化》课程之一。据悉,中华老字号酒文化课程建设,由四川财经学院主办,宜宾学院承办,是酿酒技术、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高职学生的一门公共课,适用于酿酒、餐饮等行业职业培训和广大社会工作者。课程属《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3年度立项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