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通信技术和金融业务的融合与发展,ATM机、POS机、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成为电子支付的主要渠道.固网支付系统作为电子支付新渠道,具有应用场所广泛、业务灵活、易操作、安全性高等优点,本文分析并论述了固网支付的系统结构、安全特性及业务功能,并给出了固网支付与其他电子支付渠道的比较.  相似文献   

2.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电子支付需求的快速增长.在探讨固网运营商提供电子支付业务的技术实现策略的同时,提出了利用PSTN网络资源建立与银行(银联)连接的电子支付业务管理系统的目标架构和系统基本功能,并对电子支付平台的演进方向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固网支付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网支付是近年来电子支付市场新一代热点支付方式。通过在普通电话机上加载银行卡刷卡及加密设备,使电话POS这一固网支付终端既具有普通的数据通信功能,又可进行银行卡数卡支付,其安全、简便、稳定的特点为众多用户所青睐。固网支付系统分别连接合作单位、金融机构以及合作单位的用户,通过构建强大的终端网络,高效安全的电子支付平台和强有力的支撑服务体系,有效地搭建起三者之间的桥梁,可提供一整套完善的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解决方案。文章对固网支付的系统结构、网络结构、系统安全等重点问题进行了较为清晰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介绍固网支付的概念和演进过程以及固网支付业务使用的协议,简要分析协议栈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消息层,提出了一种固网支付系统的系统结构。通过对固网支付平台和终端的分析,简要阐述系统结构和业务功能。最后对固网支付业务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对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近日,主题为“固网支付开启电子支付新时代”的“2007中国固网支付应用论坛”在北京拉开帷幕,这是国内固网支付产业的首次盛会,来自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银联、中国电信等领域的专家及业内人士聚集一堂,共话固网支付发展现状,探讨固网支付前景大势。与会人士纷纷表示,只要能解决接入方式、商业模式等问题,固网支付将是用户、银行、银联以及电信运营商都乐于支持的一种便利的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6.
固网支付具有应用场所广泛、业务灵活、易操作、安全性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未来重要的电子支付渠道  相似文献   

7.
固网支付业务是基于电信级固网通信网络系统、银行卡信息转接交换清算系统,以及双方客户资源和商户资源实现的自助支付和自助金融增值业务。该业务具有交易安全、成本低、操作简便、业务扩展性强等特点,对个人、家庭、企业和行业用户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本文通过成功案例说明了联信永益固网支付系统所特有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8.
叶明  王彬 《现代通信》2005,(5):22-23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迅速普及,以及IP电话与即时通信业务的高速发展,通过固定电话实现的话务量占所有话务量的比重逐年下降。如今,固网运营商正在对传统电话终端进行一场新的转型革命,让普通话机在语音通信之外发挥新的应用功能。本文探讨的固网支付业务,正是众多固网终端创新中的一次探索。固网支付终端及业务介绍POS终端一直以来没有在中国市场完全普及开来,主要原因除了终端本身的成本较高,较难快速在中小商场铺开之外,许多百姓本身也缺少POS支付的观念与切身体验。随着国内银联卡与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能否有相应足够的POS支付渠道,…  相似文献   

9.
固网通信的发展速度不断减缓,尤其是在移动通信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固网通信的业务空间被不断压缩,市场占比已经越来越低。对固网通信终端进行业务转型,在固网通信终端上开发全新的业务,是实现固网通信重新占据市场的重要手段。支付业务就是固网通信终端业务转型的重点,如何实现固网通信终端支付业务的全面展开,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文章针对固网通信终端及业务做了简单介绍,分析了通信技术实现,探讨了支付业务的推进因素,以期实现固网通信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普通大众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方便快捷的支付渠道成为越来越强烈的需求。移动支付业务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渠道,它可以不受地理和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的满足人们的支付要求。本文首先简要介绍移动支付业务概念、分类,然后重点叙述移动支付业务模型以及移动支付的体系架构和接口,并给出支付业务流程示例。最后对移动支付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移动支付的技术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孟康 《移动通信》2002,26(11):20-21,29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准确地把握生活的脉搏,人们期望随时随地获得各类信息和更便捷地进行个人理财。如果利用目前成熟的银行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开发基于电子支付网关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和移动短信息技术的移动支付平台及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将是金融和移动通信业务相结合的又一成功应用。 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以手机为信息载体,通过手机为广大手机用户提供银行、证券、金融信息查询等各种增值服务,同时也为那些流动性很强的商户提供移动POS支付服务。将传统的业务在无线移动系统中实现,为手机用户提供更灵活更便捷的银行服务,享受现代通信科技带来的快捷和便利。  相似文献   

12.
云计算是企业级IT技术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一种"按需取用"和"按量计费"的计算模式,能带来各应用行业的成本和商业模式的巨大变革,与电子支付领域日趋快速发展的需求不谋而合。本文从电子支付变革需求和云计算相关概念出发,阐述了云计算将如何推动电子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并判断电子支付与云计算的结合是一个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子商情》2006,(5):14-15
一种全新的电信收费渠道正在安徽省长丰县迅速铺开。这个名为“中国联通缴费站”业务以安徽联通为主导、通过与手机支付平台运营商和银行深度合作.以手机支付话费为依托.迅速在农村建立起营销渠道,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地覆盖客户群相对离散的农村通信市场。据联通内部人士透露.这种新兴的农村业务拓展模式一旦试验成功,安徽联通将在全省农村市场大范围复制。这意味着,安徽联通将率先把营销渠道铺设到最底层的细胞级市场中。  相似文献   

14.
分析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和移动支付的现状、发展趋势和中国电信支付现状;着重分析中国电信业务网络域支付体系的现状和不足,包括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支付体系和翼支付体系的现状和不足;并初步探讨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创新中国电信支付业务的商业模式;并根据不同业务场景,就支持终端用户类型、合作商户类型、支付方式、业务类别等方面综合探讨中国电信业务网络域的不同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分析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状况出发,介绍了电视支付产业发展的背景,并进行了业务分析,最后就青岛有线开展电视支付业务的实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有线电视boss系统主要目标就是要对有线电视的业务提供支撑,提高运营商的效率和方便群众消费有线电视业务,缴费作为终端用户对消费业务的支付是有线电视业务中重要一个环节,传统的上门收费耗时耗力,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数字电视飞速发展的需要,各地运营商纷纷拓展各种缴费渠道,方便群众,下面本文就银行代收和在线支付两种方式实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通信》2006,(12):72-73
对中国电子支付产业而言,目前大约有五种电子支付产品模式,他们分别是支付网关、移动支付、拍卖公司内部的支付解决方案、PayPal拷贝和以YeePay易宝为代表的创新多元化支付模式。据YeePay易宝CEO唐彬介绍,电话支付就是源于支付产品创新理念而开发出来的,并且是继现金、刷卡、在线支付之后的一种新型的支付手段,电话支付将互联网、手机、固定电话整合在一个平台上,把每一部普通电话都变成了虚拟的POS机消费终端,真正实现了脱离互联网限制的电子支付。商家只需接入电话支付业务,便可为消费者提供一体化的购买、支付全套服务,拓展多维立体化的市场空间。作为在线支付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8.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7):I0006-I0006
手机支付缺乏法律保障只要你是手机用户,拥有银行账户,开通手机钱包业务并绑定个人手机,就如同随身携带了一个POS刷卡机,你就可以通过手机进行多种移动支付。手机支付的方式随着手机的普及和推广开始影响中国百姓的生活方式。可是老百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思想依然对手机支付的安全有所疑虑,因此有关人士建议为手机支付安全建立相关法律保障势在必行。快捷方便方兴未艾“与朋友约好一起看电影,却不需要提前到电影院买票,只需要用拇指发条短信就可以购买电影城的手机电子票。电子支付成功后,不到一分钟,你的手机即可收到一张‘二维码电子票’,该电子票含有包括影院名称、影厅、片名、日期、场次、时间、座位号及票价等信息,入场时只需将存储在手机里的电子票在电子票专用设备上扫描一下,即可入场观影。”上海某公司的白领吴小姐给记者讲述了手机支付的方便快捷。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手机支付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国移动和银联联合打造的“手机钱包”,另一种则是中国联通与和建设银行打造的“手机银行”。目前用户人数最多的“手机钱包”已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及交通银行、华夏银行、广发行、浦发行、光大、民生等9家国内银行达成合作,手机用户可通过短信、语音、WAP和GPRS四种方式完成彩票购买、数字点卡、购买报刊、金融理财、缴费和小额购物等业务,方便了手机用户的生活。而起步较慢的“手机银行”则仅可以完成用手机办理、查询、转账、交费、支付、汇款等业务,避免了柜台交费等待的烦恼。用户担心安全用手机付款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携带现金。但是,很多用户关注的是使用手机付钱时,银行卡或者手机付款的密码和账号等重要信息会被人偷窃,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手机钱包通常有两个密码来确保交易安全,一是申请开通的时候有一个查询密码,同时具体交易过程中还需要输入支付密码。这两个密码降低了手机盗用的风险。”建行“手机银行”客服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该公司在解决手机支付的流程和技术上设置的多重安全“关卡”。“手机银行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传输是经过多重加密的,并且系统还会自动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最重要的是使用手机银行的所有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不仅全程加密,而且其解密的密钥不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而是在银行的主机里,从而保证了信息和资金在交易过程中的安全。”建设银行北京分行的客服中心的负责人在解释手机支付交易行为安全性时如是说。此外短信的即时性也受到了手机使用者的质疑,由于目前手机支付一般采用双重确认方式,即在交费命令发出和接收时都需要回复密码进行确认。如果遭遇网络拥堵致使短信不能及时到达,难免影响支付的及时方便。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在实际工作开展中,都加强了对各种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应用。但是,大数据在帮助企业发展的同时,也给了不法分子可趁之机,如利用数据信息实施诈骗、欺诈等犯罪活动;如在银行渠道业务中POS、 ATM、电子渠道等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欺诈风险。欺诈风险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会造成客户资金损失,使客户对银行业失去信心。文章基于此展开分析,先简要阐述了银行支付背景下各渠道业务的风险,并结合社会时间,分别从分析层、决策层、技术层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期望能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梁辰 《通信世界》2011,(23):14-14
支付市场风云再起:银联快速推进无卡支付,欲夺取第三方支付市场份额;支付宝推广新产品进军线下支付,回击阻截。有第三方支付企业人士对记者感叹,银联推广无卡支付竟然如此之快。截至目前,中国银联已与157家银行签署业务协议,并已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等60家银行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