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密度法、DSC,偏光显微镜(PLM)和测定收缩率研究了1,2-二氯乙烷对不同纺速PET纤维聚集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纺速不同,溶剂诱导结晶(SINC)及其动力学过程不同。高速纺纤维系取向晶态结构,对溶剂扩散有抑制作用。低、中速纺纤维基本为非晶态结构,SINC过程易于进行,但中速纺纤维取向非晶态含量高,溶胀度和收缩率较小。从而印证了关于不同纺速PET纤维结构特征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化工简讯     
近年来出现了在PET纤维中存在着规整性介于晶态和无取向非晶态间的中介态或第三态的观点,并认为中介态对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有很重要的关系。但对中介态的测定是个相当困难的问题。本文应用计算分峰的原理,用系数不同的不对称高斯函数去分别表征PET纤维中的中介态和无取向非晶  相似文献   

3.
应用WAXD、DSC、声速法、密度法、双折射等,讨论了在提高卷绕丝纺速与喷丝头拉伸比后,纤维的预取向增大,对其在后加工中的拉伸性能及其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取向高的卷绕丝,在后加工一道拉伸过程中,除了非晶取向外,还产生了“应变结晶”(取向诱导结晶)。由此造成晶态、取向非晶态结构差异大,而导致强度、伸长不匀率上升,产生毛丝、缠辊,但可得到高强度纤维。调整拉伸浴槽温度、拉伸速度,可改变卷绕丝的拉伸性能。  相似文献   

4.
在NdFeB永磁体表面化学镀Ni-Cu-P合金镀层,研究了镀液配方对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层表面形貌呈致密的胞状结构,Ni,Cu,P元素分布均匀;随着镀层中Cu和P的质量分数的变化,镀层结构分别由晶态、混晶态和非晶态组成;晶态镀层的硬度最高、结合力最好,非晶态镀层的耐蚀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钨对化学镀Ni-W-P合金镀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不同的化学镀工艺配方,获得了4种不同钨含量的化学镀Ni-W-P三元合金镀层.研究了钨含量对镀层结构、硬度及在5%H2SO4溶液中耐蚀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化学镀Ni-W-P三元合金镀层的结构受镀层中钨含量的影响较大,非晶态Ni-W-P三元合金镀层所需磷含量较非晶态Ni-P二元镀层所需磷含量要低,并且钨含量越高,所需磷含量越少;镀层硬度随镀层结构从非晶态→混晶态→纳米晶态转变而增加;镀层的耐蚀性随镀层中钨含量增加而变好,且非晶态镀层较混晶态和纳米晶态镀层更易形成钝化区.  相似文献   

6.
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备聚丙烯腈(PAN)初生纤维,借助于X射线衍射仪、声速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小角X光散射仪等,研究了凝固浴温度、凝固浴浓度、喷丝头拉伸等凝固条件对初生纤维晶态结构、取向结构、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AN纤维的凝聚态结构和形态结构在初生纤维形成时已基本形成;PAN初生纤维的结晶度达40%以上,其结晶度和结晶尺寸受凝固浴温度和浓度的影响;PAN初生纤维和原丝的晶区取向和全取向随着喷丝头拉伸的增大而增大;PAN初生纤维具有沿纤维轴向高度取向的沟槽,通过改变成形条件,可以获得沟槽浅且规整性完美的纤维表面;提高凝固浴浓度,可以形成结构均质、致密的PAN初生纤维,避免皮芯结构及芯部出现较多孔洞。  相似文献   

7.
Ni-Co-P非晶态合金的电沉积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沉积Ni-Co合金不能形成非晶态结构,引入P元素后,镀层结构可变为非晶态.Ni-Co-P合金镀层中P质量百分比含量低于5%时为晶态结构;在5%~19%范围内为非晶态结构;高于19%时为金属间化合物(晶态)的结构.非晶态Ni-Co-P合金硬度高,耐磨性好,且有优良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8.
三、成纤高聚物的聚集态结构 1.引言 高聚物的分子结构具有分子量大、链状结构和柔性这三大特点,四十年代中已十分明确了。但是,对于高聚物聚集态结构的认识,更要困难一些。高聚物一般有四种聚集态:晶态、玻璃态、橡胶态和粘流态。根据相态的特点,后三种总称为非晶态。根据物理力学性质的特征,又把前三种列为固态。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非晶态向晶态的转变现象即是结晶。纤维总是部分结晶的,对于结晶高聚物聚集态结构的研究,一直都是高分子物理的中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 一 前 言 本文报道经不同条件补充热处理后阳离子可染改性涤纶超分子结构的变化。包括用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纤维的晶态结构;用透射电镜在高放大倍数下研究了试样晶区和无定形区分布的变化;用偏光显微镜和声速取向仪研究了纤维的取向度。得到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PAN纤维致密化过程对纤维晶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X射线衍射、声速法等研究了在PAN纤维制备中致密化过程对纤维晶态结构、全取向结构的影响规律,结合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纤维的拉伸-形变曲线,探讨了纤维致密化程度与纤维密度及纤维拉伸特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PAN纤维制备中,高于大分子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致密化处理过程中,随致密化温度的升高,纤维密度增大,拉伸强度降低,全取向结构降低,但对PAN分子侧氰基的热分解环化行为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利用动态力学分析、热机械分析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对聚丙烯腈(PAN)纤维在不同拉伸条件下的热物理收缩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拉伸有利于PAN纤维非晶区的取向,在热环境条件下,随着分子链运动活性的提高而生产解取向;拉伸倍数越大,PAN纤维解取向越容易发生,物理收缩量越大;沸水处理后,PAN纤维的物理收缩量随拉伸倍数的增加而减小,纤维晶态结构完善,非晶区相对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12.
前言高分子材料性能与其聚集态密切相关,而聚集态又有晶态和非晶态之分。考虑到结晶度、结晶形态及结晶在材料中的织态结构对于结晶高聚物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影响,人们对各类高聚物(特别是作为主要高分子材料之一的聚丙烯)进行了以球晶结构  相似文献   

13.
化学镀Ni-P与Ni-Mo-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镀层结构(非晶态、晶态)以及Mo、P含量对化学镀Ni-P和Ni-Mo-P合金镀层在0.5MH2SO4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合金镀层下,非晶态镀层具有较晶态镀层更好的耐蚀性能;镀层中Mo、P等元素的含量对镀层的耐蚀性能有着较大影响,其中P(非晶化元素)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正> 塑料的主要组成成份聚合物,可分为晶态和非晶态两类。晶态聚合物分子呈规则排列,而非晶态聚合物分子呈不规则排列。由于二者分子排列规整性不同,因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晶态聚合物耐热性高,机械强度高。非晶态聚合物耐热性较低、机械强度也偏低。晶态聚合物与低分子晶体虽然二者都是晶体,但是二者也是有区别的。低分子晶体结晶整齐,结晶度高;而聚合物晶体,结晶不整齐,结晶含度低。由于结晶度不同,其性质也是有差别的。例如聚合物晶体的熔化温度范围比低分子晶体较宽。  相似文献   

15.
2侧.12123.乙始./丝胶蛋白混合物的水报胶纤维的结构和物理性能Wang Su…;Nippon Sanshigaku Zasshi,1999,68,(1),P.1一7(日)聚乙烯醉(PVA)和丝胶蛋白混合物纤维的制取采用凝胶纺丝法,这样既适用于丝胶蛋白又能改进PVA纤维的功能。在纤维拉伸和加热后采用saku-rada法缩甲醛化时,研究了纤维有关结构和物理性能。仅靠凝胶纺丝法制取PVA纤维是困难的。对于经最大拉伸的纤维,其结晶度约40%,结晶取向为9。%.PVA非晶态链的取向低于一般的维尼纶纤维。未拉伸纤维在低于60℃的温度下溶胀后伸长约10%。由于结晶取向的增大,而使伸长随拉伸的进…  相似文献   

16.
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方法分析了高强型(HT)、高强低伸型(HTLE)、高模低收缩型(HMLS)3种涤纶工业丝的晶态结构与其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断裂强度最大的HT型纤维,结晶度大(37%)、晶粒尺寸大、结晶完善程度好;对于断裂伸长率小的HTLE型纤维,晶粒尺寸较小、非晶区取向度较大(0.91),结晶区对无定形区链段运动的限制程度大;对于热收缩率小的HMLS型纤维,晶区取向度高但非晶区取向度小(0.84),高温下不易发生解取向,尺寸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7.
分析测试     
20013274化纤生产的发展,第58部分—用拉受光谱法进行结构分析M lshra 5.P.;Asian Textile Journal,1999,8,(9),p.54一56(英)拉曼光谱法是用来记录分子官能团振动频率的方法。其采用强烈的辐射来激发聚合物振动。新的测试仪器已使拉曼光谱法适用于纤维表征。它使聚乙烯和聚丙烯这样的线型聚合物在晶态、非晶态、固态和熔融态之间的差异可以被观察到。拉曼光谱法的优点包括应用多通道技术对弱散射样品的干扰率增强信号、对双极化率的精确测量以及较特殊的频谱键盘打印。拉曼光谱法可提供对聚合物的构象分析、对取向聚合物分子取向度的定量…  相似文献   

18.
非晶态镍—钨—磷合金电沉积层的组织结构及耐蚀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非晶态镍-钨-磷合金镀层由于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而被广泛用作材料的防护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X射线衍射分析及腐蚀介质浸泡试验研究了镍-钨-磷合金电镀层的组织结构,成分及耐蚀性。试验发现,所得合金镀层呈非晶态。进行热处理,当温度达300℃以上时,镀层开始由非晶态向晶态转化;当加热至400℃以上,镀层已完全转变为晶态结构,腐蚀试验发现,镍-钨-磷合金镀层在85%H3PO4、10%H2SO4、20%H  相似文献   

19.
非晶态是相对晶态而言。众所周知,从结构的特征区分,前者具有远程无序、近程有序的原子排列,有时称为无序(disorder)固体,而后者具有周期性、有规则的原子排列。非晶态与玻璃态的含义并无实质上的差别,因此,一般地说,非晶态固体可以理解为玻璃。显然,除了传统的氧化物玻璃  相似文献   

20.
纳米SiC化学复合镀镍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Ni-B-纳米SiC及Ni-P-纳米SiC化学复合镀工艺的研究,发现纳米碳化硅微粒的共沉积对复合镀层的结构有影响,非晶态的合金镀层在纳米微粒共沉积的条件下向晶态结构转变,复合镀层基体以镍的晶态形式出现.通过镀覆工艺参数的调节,控制复合镀层基体结构,促使其逐渐向非晶态过渡.结合XRD、电子探针等检测手段,探讨了影响这一结构变化过程的工艺因素及其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