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刷材料     
以往银粉、石墨粉、镍粉制得的测速发电机用电刷的接触电阻不稳定,影响输出性能的稳定性,究其原因是具有抛光作用的镍粉粒度与银粉、石墨粉粒度相同,因而镍粒子被银和石墨粒子所包围,不能发挥抛光作用。本发明将银粉、石墨粉控制在10 ̄40微米、镍粉控制在40 ̄70微米,使镍粒子成为磨光和支撑中心,保持低的稳定的接触电阻。  相似文献   

2.
通过TG-DSC、S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二水草酸镍在氩气中热分解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水草酸镍在氩气中的热分解过程经历了2个阶段,首先,200—300℃时二水草酸镍失去结晶水;其次,325—425℃时N iC2O4被热分解为金属镍粉。与此同时,二水草酸镍在氩气中热分解制备金属镍粉过程中,在254.4—407.5℃时,二水草酸镍在氩气中热分解产物的粒径变化最大;407.5—450.0℃时,二水草酸镍在氩气中热分解产物的粒径变化次之。因此,为了制备出超细的金属镍粉,可以分段性地控制二水草酸镍在氩气中的热分解条件。  相似文献   

3.
在用于对硝基苯酚加氢制备对氨基苯酚的反应-膜分离耦合系统中,催化剂在反应时以悬浮态形式应用,然后用无机陶瓷膜分离回收,催化加氢速率及膜过滤速率是决定该系统运行效率的关键.研究通过综合考察镍粉体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与膜分离性能来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在研究体系中,化学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镍粉活性优于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纳米镍粉和微米镍粉,主要因为化学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镍粉具有较大的活性比表面积.膜分离几种镍粉时,活性较高的纳米镍通量较低,而活性较低的微米镍通量较高.通过将具有高活性的纳米镍粉与具有高通量的微米镍粉以适当比例混合使用,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催化活性,同时可以改善膜通量,对反应-膜分离耦合系统的工业化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Ni—LDPE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Ni-LDPE复合材料中镍粉含量对材料的导电性及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实验表明,在低密度聚乙烯中加入片状镍粉以后,随着镍粉含量的增加,导电性上升,但力学强度先上升后下降。在镍粉体积分数为8%~15%时,电阻率急剧下降,然而力学强度仍然上升,直至达最大值后才急剧下降。这说明,在此期间镍粒子之间巳能充分接近、接触,形成导电通路;但是,如果聚乙烯份量太少,镍粒子被润湿、粘结不充分时,力学强度就会恶化。总之,复合材料的结构对其导电性及力学强度同时产生强烈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化学镀镍工艺制备纳米镍粉,用TEM和XRD等分析仪器对纳米镍粉的结构和特性进行表征。所得纳米镍粉不含氧化物质,呈球形,为面心立方晶体,平均粒径约60 nm。采用热分析实验(TG-DTA)研究纳米镍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在高氯酸铵中加入质量分数5%的纳米镍粉,高氯酸铵的低温热分解峰和高温热分解峰分别提前了约17 ℃和72 ℃,纳米镍粉对高氯酸铵热分解催化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化学镀镍对LaMgNi3.7Co0.3储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LaMgNi3.7Co0.3储氢合金粉末表面进行化学镀镍处理。镀覆镍的合金粉末与镍粉混合后涂于泡沫镍上制成电极。当镀液中Ni2+为40 g/L、温度为50°C、镀液pH为8.0、反应时间为30 min时,合金电极在6 mol/L KOH电解液中的最大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都有显著提高,合金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增大,极化电阻降低,其动力学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7.
纳米镍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纳米镍粉的制备方法及若干新进展,分别对气相、液相和固相法制备纳米镍的研究技术进行了评述.简介了纳米镍用作催化剂的优异性能及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纳米镍粉体在无机陶瓷平板膜面上的静态吸附和错流过滤过程中的动态沉积行为.实验考察了纳米镍悬浮液浓度、温度、时间、陶瓷膜孔径等操作条件对纳米镍吸附行为的影响,测定了纳米镍在膜面上的静态吸附和动态沉积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镍在膜表面的静态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纳米镍的吸附量随着时间和浓度的增加先迅速增加而后缓慢上升并趋于稳定;在错流过滤过程中,随着料液浓度,过滤时间的增加,纳米镍的沉积量迅速增加,导致膜通量降低.对平均粒径为60 nm的镍粉过滤,孔径为0.3~0.8 μm的陶瓷膜较为合适,此时膜面上镍的吸附量小,渗透通量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催化还原法回收化学镀镍废液中的镍离子。通过对溶液pH、温度、ρ(NaH2PO2.H2O)及反应时间等几个因素的控制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镍回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为10~11,θ为80℃,ρ(NaH2PO2.H2O)为50 g/L,t为60 min,镍粉的回收率可达96%以上。对最优条件下回收的镍粉进行电子扫描电镜检测,结果表明,制得的镍粉呈圆球状,分散均匀,粒径大约在2μm,属于超微粒镍粉,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微弧氧化基础电解液中分别添加磁性镍粉体和镍包覆碳化硅粉体,研究不同种类镍粉体对微弧氧化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磁性镍粉体的试片表面更加平整,覆盖性好,并且点滴时间长。磁性镍粉体的最佳质量浓度为4g/L,此条件下自腐蚀电流为4.682×10~(-7) A,自腐蚀电位为-0.843V;镍包覆碳化硅粉体的最佳质量浓度同样为4g/L,此条件下自腐蚀电流为1.548×10~(-6) A,自腐蚀电位为-0.913V。添加磁性镍粉体使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性能变得更好。  相似文献   

11.
从人造金刚石酸洗废液中回收镍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含镍酸洗废液的处理工艺和电解回收镍粉的方法,该方法处理人造金刚石酸洗废液不仅使排放废液达标([Ni2+] 0.8 mg/L,[Co2+] 0.2 mg/L,[Mn2+] 0.01 mg/L),而且电解回收镍粉时,采用加入含镍离子的饱和离子交换树脂组成的两相电解液进行电解,能获得比在单相电解液中电解高的电流效率、稳定的阴极液组成和高的镍回收率.  相似文献   

12.
在高黏度丙烯酸树脂涂料中加入消泡剂、增塑剂、镍粉等,制备出具有导电功能的防腐涂料。通过测试涂层表面接触电阻来表征涂层的导电性。采用电化学阻抗谱、Tafel极化曲线和扫描电镜(SEM)等方法,研究了镍粉的含量与涂层耐腐蚀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镍粉的填充量越大,涂料的导电性越好,耐腐蚀性能越差。在所研究的体系中,镍粉的含量在20%左右时,涂层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以硫酸镍为原料,研究不同催化剂对液相氢还原法制备超细镍粉的作用效果,重点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对还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催化剂可以促进液相氢还原反应的进行,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单位时间内氢氧化 镍浆液还原成金属镍粉的还原率;活性镍粉、PdCl2、RuCl3及蒽醌4种催化剂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质量浓度为 10 mg/L的PdCl2作为催化剂配料,可以使硫酸镍液相氢还原反应制备超细镍粉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最高的还原率。  相似文献   

14.
采用粒度分析、扫描电镜和激光点火实验对镍铝复合粉进行了表征,对低含量镍粉、铝粉和镍铝复合粉改性双基推进剂样品的燃速、压强指数、火焰结构和熄火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外加质量分数5%的镍铝复合粉可提高低压下的燃速和降低燃速压强指数,样品的燃烧火焰暗区较长。  相似文献   

15.
在水-乙醇介质中,以氨水为配位剂,葡萄糖为还原剂,对微细镍粉进行化学镀银。考察了硝酸银浓度、葡萄糖浓度、还原液pH、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镀银镍粉的含银量和包覆效果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粒径分析仪对镍粉化学镀银前后的微观形貌、相组成和粒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较佳的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镀银镍粉表面为均匀、致密、连续的单质银镀层,平均粒径为99μm,含银量为23%左右。  相似文献   

16.
正本发明公开了节能减排高纯大颗粒醋酸镍快速生产方法,该主法采用每3m~3醋酸镍母液,加30%-50%的醋酸600L-700L,镍粉250kg-300kg,50%双氧水的体积为450L-550L;醋酸镍母液和醋酸加入带研磨装置的反应釜中,镍粉和双氧水缓慢加入中,搅拌研磨40℃-60℃反应,升温到70℃-80℃,恒定温  相似文献   

17.
以蒽醌作催化剂,水热加氢还原从Ni(OH)2水浆制备了超细镍粉.研究了催化剂量、温度、时间、氢分压、浓度和pH等因素对还原速度和粉末粒度的影响,还原率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本被还原的镍来确定.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粉末的粒度与形貌.研究表明,在温度高于200℃的条件下,蒽醌对Ni(OH)2浆料还原成金属镍粉是一种良好的催化剂.所得的粉末是平均粒径约为300nm的球状超细镍粉.  相似文献   

18.
吕燕 《山东化工》2014,(5):23-25
本文以多孔氧化铝(AAO)为模板,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镍纳米管,通过透射电镜(TEM),能谱仪(EDX),选区电子衍射图(SAED)对镍纳米管的形貌、微观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表征。并将所制备的镍纳米管制成微电极,用循环伏安法测试了其电化学储氢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镍纳米管管径约20nm,管长可达微米级,且相比于镍粉,镍纳米管的电化学储氢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9.
针对硫酸镍液相通氢还原制得球状超细镍粉品位较低(仅在96%左右)的问题,提出一条通过火法-湿法联合还原提高镍粉品位的工艺路线。首先由硫酸镍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在室温下混合而成氢氧化镍浆料,不经过过滤洗涤,转入高压釜进行悬浮态氢还原。反应结束后,液固分离,获得品位在96%左右的半成品镍粉。将半成品镍粉在氢还原炉中进行二次还原,控制还原温度为400 ℃,还原时间为2 h,获得的产品镍质量分数大于99.5%,粒度小于2.0 μm,满足金刚石工具、硬质合金等行业需求的超细镍粉性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0.
正本发明公开了节能减排高纯大颗粒醋酸镍快速生产方法。该主法采用每3m3醋酸镍母液,加30%~50%的醋酸600~700L,镍粉250~300kg,50%双氧水的体积为450~550L;醋酸镍母液和醋酸加入带研磨装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