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唐才均 《建筑工人》2010,31(6):44-45
1.引言梁构件有楼层框架梁KL、屋面框架梁WKL、楼层框支梁l(ZL、楼层梁L、屋面梁WL、悬臂梁XL、井字梁JZL等。梁钢筋计算的项目有上部通长钢筋、上部非通长钢筋(上一排、二排、三排)、上部架立钢筋,下部通长钢筋、下部非通长钢筋、下部二排不伸入支座钢筋,梁侧构造钢筋(俗称“腰筋”)、梁侧抗扭构造钢筋,  相似文献   

2.
规范规定,梁高超过700mm 应在梁内中部增设构造腰筋。一般的施工方法是,将腰筋直接绑扎在箍筋上,而箍筋大多使用光圆钢筋,如绑扎不牢会使腰筋下滑,达不到设计及规范的要求。可采用φ6钢筋两头弯钩的方法,竖向放置,上面的弯钩挂在梁上部的纵筋上,下面的弯钩钩住梁中的腰筋,使腰筋稳定在设计位置。见图1。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房建施工现场,有较多的管理者及作业人员容易将梁上部架立筋和梁上部不同直径的通长筋与支座负筋的连接构造做法混淆,文章结合项目施工现场钢筋工程细部做法施工,讨论梁上部架立筋、梁上部不同直径通长筋分别与支座负筋的连接构造问题,以及两者之间连接构造的异同点,为钢筋工程此类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现浇混凝土圈梁的施工操作常有以下一些错误与不足,造成质量缺陷甚至事故隐患。1.钢筋搭接长度计算错误圈梁钢筋搭接绑扎时,一些施工人员往往按照上部纵筋受压、下部纵筋受拉来计算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这样计算是错误的。《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规定,圈梁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2.钢筋穿插位置错误圈梁在通过构造柱时,由于两者的断面宽度相同,会出现钢筋碰头现象,一些施工人员便随意穿插绑扎圈梁筋。从受力条件考虑,圈梁在通过构造柱时,圈梁筋应放在构造柱钢筋的内侧,放在柱筋外侧…  相似文献   

5.
钢筋间距小而影响梁的浇注质量,主要发生在梁的受压区,在连续梁、井字梁结构以及需要按计算配置受压钢筋的结构和现浇构件中都会遇到。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的施工中,当梁宽小于30cm,上部钢筋多于4根或钢筋间净距小于5cm时,就会影响混凝土的振捣质量和造成钢筋的移位,这时可采用钢筋悬挂式定位绑扎方法,即在梁的基本骨架绑扎固定后,将梁跨中上部受压区中间部分钢筋采用临时悬挂固定,如图1所示。具体操作就是梁受压区钢筋除两侧靠箍筋的受压筋(或架立筋)正常绑扎以形成骨架外,中间位置上的钢筋用6钢筋做成S钩或用铁丝…  相似文献   

6.
某门诊楼,大厅有圆孤梁及井字梁。为施工圆孤梁,我们用钢筋料头焊制图1所示模具,上、下筋及腰筋分别放在卡子里。为施工井字梁,我们焊制如图2所示模具固定在木模梁底板上。如果是钢模梁底,长钢筋,模具每隔1.5m放置1个,下部用φ12钢筋固定,增加U形卡。这样既保证了保护层厚度,又控制了主筋间距和位置,料头也得到了充分利用,便于绑扎。  相似文献   

7.
崔秉安 《建筑工人》2010,31(1):31-31
04G101—3图集中梁板式筏形基础(底板位)底部钢筋层面布置图,绘出3个钢筋层面并有注明,这是很好的,但不易读懂。为了便于理解.将该图加上箍筋、基础梁(设双向等高)上部筋,改绘如图1所示:X(Y)向可为筏基纵向或横向,东西向或南北向,由设计或施工酌定;  相似文献   

8.
三、梁新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与钢筋构造1.梁的集中标注、原位标注和个别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信息,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信息,个别标注表达个别梁特有的非通用个别信息,图1为梁平法施工图实例。(1)集中标注梁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信息,有以下6项必注信息:1)梁编号,如KL1(5);2)梁截面尺寸;3)梁箍筋;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制;  相似文献   

9.
三、梁新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与钢筋构造 1.梁的集中标注、原位标注和个别标注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信息,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信息,个别标注表达个别梁特有的非通用个别信息,图1为梁平法施工图实例. (1)集中标注 梁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信息,有以下6项必注信息: 1)梁编号,如KL1(5); 2)梁截面尺寸; 3)梁箍筋; 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制; 6)梁顶面标高高差,这也是必须标注的信息,如果梁顶面存在高差,那就必须标注.  相似文献   

10.
梁板式筏形基础在施工前,正确理解和掌握梁、板的布筋顺序和施工方法是施工前的重要准备工作之一。依据现行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形基础)》(04G101—3)的要求,结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的具体要求及以往施工中的实践经验。编制切实可行的钢筋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文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纵筋分别采用钢-纤维复合筋(SFCB)和玄武岩纤维复合筋(BFRP筋)的混凝土梁受剪性能,以普通钢筋混凝土梁作为对比,设计并开展了46根梁的受剪承载力试验,变化参数为剪跨比、纵筋配筋率和有无箍筋。试验结果表明:三种纵筋梁的受剪承载力均随着剪跨比的减小而增大;SFCB梁的受剪承载力随着纵筋配筋率的增大也增大。此外,提出广义销栓作用影响系数的概念,推导其计算式,用于评价复合纵筋和玄武岩纵筋对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的贡献,并据此建立受剪承载力计算式。经与国内外共223组混凝土梁(纵筋为钢筋、BFRP筋和SFCB等)受剪试验数据对比,验证所提广义销栓作用受剪承载力计算式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采用与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规范公式相近的安全度,建议了适用于纵筋为复合筋和玄武岩筋的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设计公式。  相似文献   

12.
黄均沛 《广东建材》2011,27(6):112-114
本文阐述了高层框架结构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梁柱节点箍筋安装、柱变截面位置纵筋构造、梁板钢筋保护层超标、梁柱节点区混凝土强度不一致,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3.
肋形楼盖的主梁、次梁、楼板的负筋如何排放,直接关系到梁板的有效高度,即承载能力问题。因此,如何合理排放,尽量减少其有效高度的损失,是设计和施工共同关注的问题。 负筋的位置可能有三种排放形式:①次梁负筋排放在楼板和主梁负筋的上面;②次梁负筋排放在楼板和主梁负筋的下面;③次梁负筋排放在楼板负筋的下面,主梁负筋的上面。笔者认为,①最不合理,②不太合理,③最合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厦门BRT枢纽站工程实例,针对转换梁施工中,梁截面大、井字梁纵横交错、箍筋多肢密集的施工难题。着重论述了在工程实践中,采用型钢控制箍与闭合箍施工方法替代传统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并阐述了该施工方法具体工艺及控制要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际工程的结构设计与现场配合施工经验,深入浅出地论述了框架结构钢筋设计应明确抗震钢筋的应用范围,以及框架柱纵筋在基础内的锚固长度、楼板边支座上部钢筋弯钩长度等构造问题,通过优化设计,在满足结构受力和经济性的前提下,方便施工,保证计算假定与实际构造相符,纵筋连接应优先采用机械连接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砌体结构规范GB5 0 0 0 3中挑梁的构造设计 ,分析、探讨了砌体墙中钢筋混凝土拖梁的细部构造问题 ,包括纵筋的截断、锚固、截面承载力、抗倾覆的计算要点 ,特别是拖梁的长度问题 ,应引起设计、施工及监理人员重视。  相似文献   

17.
大跨度井字梁结构采用缓粘结预应力技术,通过预应力结构设计合理地利用预应力钢筋线型,有效地解决在井字梁挠度变形及裂缝宽度的问题。同时结合双向预应力钢绞线的施工难点,着重阐述预应力筋定位、预应力筋张拉顺序和张拉应力控制中的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在井字梁和框架梁等相交梁施工中,由于设计人员没有考虑钢筋的实际排放情况,施工图中钢筋表有误,图纸交待不明,以及施工单位加工钢筋时只依据施工图内的钢筋表和构造要求加工钢筋,而没有考虑钢筋绑扎的实际情况和认真核对钢筋,当钢筋绑扎成型和支模后,会使梁的高度增加、箍筋高  相似文献   

19.
钢筋绑扎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对于重要的部位,项目总监均设置“停止点”。现将常见钢筋绑扎质量问题分析如下。一、主梁上有次梁作用常采用吊筋抗剪(图1),常见问题:水平锚固长度不足20d(d为钢筋直径);吊筋下部只放至次梁底处,应放至主梁底部。二、主梁上有次梁作用,附加箍筋的构造见图2,常见问题:箍筋间距过大,通常为50~100mm,具体按设计要求;加密宽度不足。三、受力钢筋接头面积允许百分率,同一截面的概念是指接头区段。对于搭接指至任一接头中心间距1.3倍搭接长度范围内;对于焊接指至任一接头中心…  相似文献   

20.
工工程施工中 ,经常发现箍筋绑扎倾斜 ,与梁轴线不垂直现象 ,见图1。箍筋不与梁轴线垂直 ,便没有充分发挥箍筋的抗剪能力 ,并且在梁的端部 ,不能保证箍筋间距的准确。如此施工 ,没有完全达到设计目的。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是计算箍筋高度时 ,没有考虑现场当梁交叉时纵筋所占的空间 ,如图2所示。箍筋下料计算时 ,仅根据梁的高度减去主筋保护层厚度 ,便当作箍筋高度的内包尺寸。例如梁截面300mm×700mm ,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 ,箍筋内包尺寸便计算成250mm×650mm。如果梁上面有一条交叉梁 ,此梁面筋为直径22mm ,箍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