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主要方法,分析各种修复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和实用性。物理法主要包括客土与换土法、分离修复法、隔离法和热力修复法。化学法主要包括化学固化法、土壤淋洗法和动电修复法。生物法主要包括植物稳定法、植物挥发法、植物提取法、微生物修复法和土壤动物修复法。  相似文献   

2.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是全球性环境问题。因此,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对于降低重金属毒害风险、维护环境健康和恢复生态意义重大。与其他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相比,植物修复因其绿色环保、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的主要作用方式,讨论了微生物法、化学法和物理法协同植物修复的作用机制和研究现状,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及联合修复法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这一绿色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开采活动的加剧,矿区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如今的修复方法主要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其中化学修复法效率高、修复快速,但修复过程中容易造成矿区土壤环境的退化,因此,在利用化学修复方法的同时,如果结合其他方法,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矿区土壤化学修复法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总结了化学法联合其他方法的研究热点,分析得出当前化学修复方法应当结合其他方法,开展联合强化修复,以确保修复过程减少化学物质对矿区土壤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4.
研究重金属污染影响下的矿区土壤生物修复技术,通过土壤性质测定法与BCR三步提取法,分析粪肥与熟石灰不同配比改良剂的生物修复效果;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法,分析了生物强化修复与生物刺激修复等的生物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影响下,粪肥、熟石灰配比为15 g/kg与20 g/kg,土壤的物理形状提升效果最为显著,有效提升生物修复效果与土壤持水能力,使修复后的土壤适合植物生长;石油污染影响下,在土壤内添加氮磷营养液,即生物刺激修复方案的生物修复效果最佳,有效提升降解菌数量,显著减少石油烃、烷烃与多环芳烃含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汞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种类、来源、赋存形态及迁移转化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汞矿区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尾矿和冶炼废渣中重金属的释放,矿区周围土壤中的重金属形态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都是以残渣态为主;汞矿区土壤中重金属主要发生溶解、吸附、氧化还原、沉淀、共沉淀、矿化等反应,其迁移转化受物理、化学和生物多方面因素影响;同时对目前的治理技术和研究动态进行了概述,明确植物修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但尚需探究植物修复与土壤改良措施结合的联合修复技术,从而提出应充分关注土壤中多种重金属之间的拮抗和协同作用,以期为研究汞矿区重金属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及汞污染土壤的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探究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应用效果,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旅游经济发展,基于土壤生态修复的相关原理,以常见的紫花苜蓿为主要生态修复植物,探究了紫花苜蓿对重金属镉(Cd)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通过实验发现,土壤中的Cd对紫花苜蓿的生物量以及植物形态均有着显著的影响,使用紫花苜蓿修复或生物炭吸附的方法均可以起到土壤修复的作用,但是修复效果较差;使用两者协同处理方法,可以使土壤中Cd的降解率达到15.18%,土壤中有效态的Cd含量降低41.48%,使用该方法可以大幅提高土壤修复的效果。基于试验结果,研究设计了以紫花苜蓿种植协同生物炭吸附为主的土壤生态修复设计方案,将研究区分为3个主要的功能区并对应种植不同的植物,起到生态修复的作用。研究可为后续生态修复相关研究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我国部分地区日益发达的金属矿业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了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危害,推荐和评述了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及其特点,指出了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及相关修复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给陕西潼关金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依据,总结了该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指出重金属污染的环境危害,并提出物理修复法、化学修复法和生物修复法等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优缺点,指明开发高效环保经济和工程实践性强的修复方法是今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
将海绵铁介于活性污泥中以SBR法培养得到生物铁,通过单因素实验对生物铁修复模拟Cr(VI)污染土壤的影响因素、效果及其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铁修复Cr(VI)污染土壤受时间、pH值、生物铁投加量、Cr(VI)初始浓度的影响;生物铁投加量越大、Cr(VI)初始浓度越低,Cr(VI)的修复效果越好,pH对修复效果影响较小。Cr(VI)初始浓度为333.33mg/kg,投加1440mg/kg生物铁,7d后土壤中Cr(VI)的浓度为42.87mg/kg,去除率为87.14%,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生物铁通过氧化还原、电化学、物理吸附、络合沉淀及生物作用修复土壤Cr(VI)。  相似文献   

10.
我国铀矿废渣石污染特点及治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磊  钱建平  唐专武 《中国矿业》2013,22(1):61-64,75
我国铀矿废渣石的污染特点,主要包括:废渣石中放射性核素含量高、辐射潜在危害时间久、放射性物质与非放射性物质复合污染及废渣石伴随浸出液的污染等.根据我国的铀矿废渣石的污染特点及其造成的危害,提出了红土覆盖法、添加含磷物质修复法和植物修复法.红土覆盖法对治理铀矿废石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达到抑制氡的析出的效果;含磷物质作为一种廉价有效的重金属污染修复剂而被应用于土壤修复;植物修复法是利用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作用,以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具有费用低、重金属再循环好、对修复场地的破坏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许石豪  徐彦昭  张文艺 《中州煤炭》2023,(3):118-122+127
镉污染土壤修复可以增强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但是生物可降解螯合剂的种类和添加量会影响镉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分析了生物可降解螯合剂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机理。以油麦菜为被试植物,采用盆栽的实验方法,利用氢氟酸—硝酸—高氯酸消解法,测试了APAM、NTA和EDDS三种生物可降解螯合剂在强化油麦菜对镉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分析了3种生物可降解螯合剂对土壤中总镉的去除效果;利用Tessier提取法,分析了不同形态镉在施加和未施加不同生物可降解螯合剂的油菜种植土壤和原配土中的分布形态。实验结果表明,3种生物可降解螯合剂对油麦菜降解的强化力度依次为NTA>EDDS>APAM,当NTA的浓度为3 mmol/kg时,对土壤中总镉的去除效果最佳,NTA可以对土壤中的镉起到活化作用,通过改变重金属镉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增强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该文在大量搜集国内外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阐释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探索性的将各种修复技术划归为四大类,即物理法修复技术、化学法修复技术、生物法修复技术和复合修复技术,以期能对我国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选用、命名和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使其免受或少受污染,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介绍物理法、水力法、抽出处理法、化学法和生物修复法,重点阐述目前研究最为热点的生物修复法,较全面地介绍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并针对地下水污染现状,提出了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蒲公英和铜草对土壤中铜的富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安徽重点矿区排土场土壤受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现状,探索采用植物修复法恢复被铜污染的土壤。通过对蒲公英、铜草进行盆栽试验,分析土壤铜浓度对两种植物生物量的影响,并考察蒲公英和铜草对土壤中铜的富集特点。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铜浓度的增加,蒲公英和铜草的生物量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当土壤中铜浓度达到100 mg/kg时,蒲公英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均大于1,符合超富集植物的特征,可作为修复被铜污染的土壤的超富集植物,而铜草不属于铜的超富集植物。结果对于筛选出重金属的超富集植物,进而采用植物修复法代替物理和化学方法修复被铜等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归纳了遥感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分析了适合遥感监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并论述了结合修复技术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效果进行监测的研究,进而提出了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遥感监测研究的不足与解决方法,最后展望了遥感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的应用前景.分析表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反演研究集中在可见光-红外遥感与微波监测,其中可见光-红外遥感反演已较为成熟,微波监测的研究有待加强,两者结合反演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方面,生物修复及其联合修复(生物间联合修复)的过程适合遥感监测;在遥感监测土壤修复效果的过程中,对植物性状的监测多于动物、微生物监测研究;同时,对于修复效果基本体现在土壤与植物表现出的特性.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遥感监测研究涉及多源数据的使用以及多学科交叉研究,且平台较为单一,致使整体研究还处于相对松散的状态.未来,解决遥感技术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不足问题,依赖于精度不断提高的遥感数据、土壤修复体系完善等方面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采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评价方法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微生物的修复技术。探讨了植物修复特点以及研究动态、植物修复技术目前尚存在的某些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阐明了土壤微生物修复的机理,指出以较敏感的土壤微生物作为指示生物,确定土壤中重金属的最大允许浓度;展望了以生物技术培育对重金属具降解能力的微生物应用前景,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整治及其生态修复提出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是当今全球生态修复中面临的一项难题。植物修复因其成本低、环保等优点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高效、无损、实时地获取植物的生理生化参数信息,可为评价植物修复效果提供技术支撑。阐述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应用进展,探讨了高光谱遥感反演植被理化参数含量的估算模型,并对基于微分光谱、基于“三边”参数、基于植被指数等估算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为有效评价矿区植物修复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劲松  胡俊良  张鲲  雷鹏  周学良 《金属矿山》2018,47(11):155-160
为了解柿竹园矿区及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采用连续提取法对该矿区及周边的农田土壤重金属Cu、Pb、Zn、Cd、As、Hg的形态分布和生物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柿竹园矿区及周边农田土壤未见Hg污染情况,但不同程度受到Cu、Pb、Zn、Cd、As的污染,尤以Cd、As污染为重;(2)柿竹园矿区及周边农田土壤中Cu、Pb、Zn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分别占其总量的48.3%、67.3%、47.1%,Cd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最高,残渣态、离子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次之;As和Hg以残渣态为主,含量比例在90%以上;(3)矿区及周边土壤中Cd的有效态含量最高,所占比例平均值为31.1%,远高于其他5种重金属元素,生物有效性最高,As的有效态含量最低,生物有效性最低。最后提出了采用稳定化修复技术清理污染源、采用磷酸二氢钙降低土壤中污染最严重元素Pb、Cd的生物有效性、采用香蒲等植物对工矿废弃地及部分未利用土地进行修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强化修复的机制与实施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治理土壤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成果。分析影响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因素,包括土壤环境因素、污染物因素和微生物因素。探讨生物强化修复的机制,总结出投加营养物、氧化剂、表面活性剂、高效降解菌或基因工程菌以及应用生物反应器、堆肥等有效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20.
煤炭矿区开发会产生和堆存大量的废弃物,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并引起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使用煤矸石等废弃物制作多孔土壤应用于矿区的生态修复,既解决了煤矸石等废弃物的堆存问题又可以恢复生态环境,是矿区生态修复重要的研究方向。该文章考察了煤矸石发泡制备多孔土壤特性,包括松装密度、粒级分布、pH、保水性、流失率、保温性等,并与天然土壤特性进行对比。试验表明,与天然土壤相比,煤矸石多孔土壤松装密度降低约36%,保水量增加约51%,流失率降低约63.1%,且保温性更优,但pH偏高,适于种植耐碱性植物,需进一步加工处理后方可用于大宗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