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吐哈盆地丘东洼陷侏罗系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具有埋藏深、高压、储层破裂压力高、地温高、特低孔特低渗、非均质性强、横向储层厚度变化大、纵向分布多等特点,储层加砂困难,增产改造工艺技术面临极大挑战。针对区块储层改造难点,优化了针对性的压裂工艺技术:针对致密砂岩储层特低孔特低渗、岩石致密,采用滑溜水+胶液混合压裂工艺技术,滑溜水形成复杂体积缝,胶液携砂增大砂浓度并提高导流能力;采用分簇射孔+复合桥塞分层压裂工艺实现分层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改造效果,对探索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改造技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多级加砂压裂工艺技术现场应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强  刘峰刚  郭栋栋  陶涛 《辽宁化工》2010,39(9):939-941,947
对于较薄,有底水边水的低渗储层油藏来说,多级加砂压裂工艺能够有效的控制缝高,增加裂缝的延伸深度,最大限度的提高油井压后形成裂缝导流能力,从而提高油井产量。从实践验证理论方面出发,讲述了该工艺的原理,使用三维压裂软件模拟预测裂缝形态,设计施工排量和加砂程序,3口井现场应用与施工评价,压后效果分析,最后客观的总结出了三口实验井的成功之处和不足,对今后该区块以及同类区块科学使用多级加砂压裂工艺技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致密砂岩储层经过水力压裂施工后,支撑剂通常会嵌入裂缝壁面导致有效缝宽减小,进而导致裂缝导流能力的降低,影响压裂施工的效果。以鄂尔多斯盆地某致密砂岩油藏储层段岩样为研究对象,评价了不同类型支撑剂、支撑剂粒径以及铺砂浓度条件下支撑剂嵌入对裂缝缝宽和导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石英砂在致密砂岩板上的嵌入对缝宽和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要大于陶粒;支撑剂粒径和铺砂浓度越小,有效缝宽越小,支撑剂嵌入导致裂缝导流能力的下降幅度越大。在致密砂岩储层压裂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优化压裂施工设计,选择合适的压裂施工参数,尽可能地降低支撑剂嵌入对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庆外围探区油气资源丰富,包括致密油以及致密砂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煤层具有杨氏模量低、泊松比高、节理发育等特点,对于砂煤互层类低渗透砂岩储层,水力压裂时裂缝容易穿入煤层或沿砂煤界面延伸,造成高停泵、裂缝扭曲、裂缝形态复杂等现象。同时由于煤层动态滤失大,易造成局部过液不过砂,加大施工难度,导致目前施工成功率低。综合分析国内外致密砂岩气及煤层气技术发展现状,开展了砂煤互层压裂工艺技术研究,通过岩石力学测试及应力精确解释,结合现场试验,形成压裂优化设计及现场施工工况诊断、分析控制方法,现场试验效果良好,为非常规储层压裂深入开展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某油田致密砂岩油气富集,开发潜力大,但储层致密、压力系数低、天然裂缝不发育、砂体跨度大,储层改造面临裂缝启裂难、裂缝复杂程度低、加砂难度大、施工成本高及稳产难度大等问题。针对油藏地质特征及储层改造难点,试验应用水平井甜点体积压裂技术,通过水平段甜点识别、段内小缝间距分簇射孔速钻桥塞分段压裂、连续油管环空加砂压裂及高排量多液性段塞式注入相结合,保证裂缝高效起裂延展;组合应用大砂量加砂工艺与大液量缔合压裂液体系,在改善裂缝纵向及远端支撑剂铺置效果、提高裂缝导流能力的同时,实现地层增能蓄能;配合工厂化压裂作业施工,提高压裂效率、降低储层改造费用;同时择机注水补能,确保水平井投产长期有效。目前该项技术已在我厂致密油区块全面推广应用,累计在3个区块实施20口水平井,改造后水平井增产稳产效果显著提升,有效推动了我厂致密油区块整体高效开发和规模效益动用。  相似文献   

6.
长庆油田三叠系油藏为典型的砂岩岩性油藏,油层厚度较小,长期以来,压裂改造以实现长缝为目标,并且由于油层厚度小通常需要配合采用控缝高工艺,以保证缝长并在储层内形成有效支撑。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钻遇厚度大的油层,对于该类储层,在适用范围内可以采用多级加砂压裂工艺。多级加砂压裂是以控制裂缝纵向延伸、增加裂缝长度、提高裂缝导流能力为目的,对低渗厚油层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7.
压裂施工设计是压裂施工的指导性文件,一口井压裂施工的成功并不能说明这口井压裂措施的成功,尽管施工达到了设计参数,并不一定说明就能保证压裂效果,压裂效果是油井改造的最终目标,它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选井选层,施工的效果,另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压裂施工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压裂施工设计是根据油井所在区块,从油藏工程的角度出发,如考虑油井的开发开采现状,井网井距分布等,优化确定合理的裂缝半长,再根据油井储层地质参数、岩石力学参数等,选取适当的裂缝扩展模型,利用计算机优化计算一定裂缝几何维度所需的砂量、液量以及所需设备功率等等,从而指导压裂施工,在储层中形成所设计的裂缝几何尺寸。  相似文献   

8.
腰英台油田具有超低渗、储层层多、层薄、物性差、储层微裂缝发育的特点,压裂开发的难度大,成功率低,油井压裂效果不理想。本文针对该油区主力层位青山口组隐蔽天然裂缝发育、压裂过程压裂液虑失大、加砂难、排液难等问题,通过研究其天然裂缝的虑失特征、分析双重介质储层的水力裂缝延伸规律,并结合实践,逐步总结出以射孔优化、段塞压裂、高砂比小陶粒控缝、控制缝高等配套工艺技术,解决该类储层由于天然裂缝引起的高滤失导致提前脱砂的问题,形成了基本上适合腰英台区块的压裂工艺,提高压裂改造效果,使压裂施工成功率总体上达到80%以上,取得了明显的压裂增产效果,为该类油藏的有效开发动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苏德尔特油田布达特浅变质岩储层具有储层厚度大,基质致密,储层破裂压力梯度高,现场通过应用加砂前加入粉沙对裂缝进行预处理工艺和变排量施工工艺有效减少砂堵的发生率,降低排量和加入控高剂可以有效的控制裂缝的高度,减少窜槽的发生,在隔层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量的提高排量,降低加砂难度。采用降低排量施工后,有效的防止了窜槽的发生。这些工艺措施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苏德尔特油田压裂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卫北三叠系砂岩裂缝型油藏由于天然裂缝的存在,压裂液大量滤失,增加了施工的砂堵几率和对储层的伤害。通过压裂液、压裂工艺技术研究,解决了砂岩裂缝性储层压裂施工易砂堵和储层污染问题,形成了一套以降滤失为主,适合于砂岩裂缝型油气藏的压裂工艺技术。并经过现场实施,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1.
吐哈油田三塘湖马朗凹陷条湖组致密储层属于中孔、特低渗储层,岩心含油饱和度高,实施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平均日产油13~30t/d,探索出了一条致密油效益开发的途径。但是随着生产过程中地层压力的下降,产量的快速递减,致密油年递减率达到60.2%;二是一次改造累产低,平均单井累产油3935t;三是体积改造仍存在裂缝未控制到区域,有71%的簇低效动用或未动用。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缝控体积压裂理念通过优化合理的布井方案和压裂段长、缝距,将井控储量转变为缝控可采储量。通过优化水平段长、井距、缝间距等参数,形成井网及布缝优化技术;通过施工排量、蓄能注入体积、液量、砂量等系列参数优化,形成压裂优化设计技术;现场试验21井次,日产油24.7 t,平均单井有效期> 66 d,累计产油26 371 t。  相似文献   

12.
大庆深层天然气主要分布于徐家围子气田火山岩储层,气水界面复杂,在以往勘探与开发井的压裂改造中,有多口井(层)压裂后大量产水,气井产水会大幅度提高气田开采难度并降低气田整体开采效益。针对火山岩储层特点(高角度天然裂缝及界面发育、断裂韧性纵向差异大)以及应力剖面特点(受成岩作用影响纵向应力差别小),选用施工参数优化、射孔位置优化、动态胶塞及人工隔层压裂控水工艺技术,经11口井现场试验,采用该系列压裂控水工艺技术可有效控制裂缝高度,保证大庆火山岩储层压裂后不产水。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老爷府油田储层特征及压裂技术需求,井下作业工程公司采用高强度加砂压裂配套技术,优化压裂设计方案,在老井补压技术上取得重要进展,重点解决了改造不彻底、单井产量低的难题,优化了压裂规模并提高了裂缝导流能力,保证了水力裂缝与井网最佳匹配,单井增油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本文通过对高强度加砂压裂优化方案的详细论述和现场施工效果的分析总结,为创新应用多元化压裂增产技术增强老井储层改造效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徐宏兵 《广东化工》2016,(14):43-46
大牛地气田属于低孔、低渗、低压致密砂岩储层,随着规模开发、层位的不断拓展,储层厚度、物性和连续性不断变差。支撑剂的无效铺置、支撑剂运移、压裂液的残渣堵塞伤害等多种原因造成加砂压裂效率降低、开发成本浪费。针对这些问题,室内评价了一种新型压裂工艺——高速通道加砂压裂。通过对岩石力学、支撑剂导流能力、支撑剂在压裂液段塞中的稳定性及开放性通道进行评价,对纤维加量、铺砂浓度剖面和加砂规模优化,以及对纤维降解和纤维加注配套技术优化,优选出纤维加入浓度为4‰,压裂液用量降低39%,支撑剂用量降低44%,施工水马力降低了33%,脉冲时间间隔为1.5~2.5 min。××井现场实验表明高速通道加砂压裂工艺具有压后快速放喷、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等特点,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陈睿  符鑫  冯涛  曹建军 《清洗世界》2020,36(2):66-67
为分析致密砂岩油藏水力压裂裂缝在压裂后的形态及延伸规律,通过延长组厂7段储层露头,制作成岩心样品进行压裂分析物理模拟,设计了滑溜水压裂液体系,并优选了支撑剂及参数,通过物理压裂实验模拟表明,压裂过程裂缝延伸较为复杂,受层理及应力影响极易产生复杂的网络系统。现场微地震压裂监测反应出裂缝水平延伸无明显规律,纵向上向下裂缝高度大于向上裂缝高度。  相似文献   

16.
首次在胜坨地区发现深层油藏的坨764井,储层温度高(162℃),压力高(71.39MPa),埋藏深(4344.1~4359.9m),岩性复杂,为高温高压深层低孔低渗砂砾岩储层。针对储层特点和压裂改造的难点,进行了高温压裂液体系优选、井温测试、压裂工艺方案和施工参数优选、小型测试压裂等大量前期工作,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优化压裂施工方案、配套完善压裂设备的关键部件和地面高压流程。历时165min,加入支撑剂共42m^3,井口最高施工压力88MPa,最高砂比49%,顺利完成该井的加砂压裂施工。为胜坨探区及胜利油区高温高压深层压裂工艺设计及现场实施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神府区块致密气藏具有垂向上砂煤泥互层、天然裂缝局部发育等特点,给压裂试气带来了极大挑战。本研究结合储层特征和生产实践,研发了低伤害低温生物压裂液体系;优化形成了砂煤泥互层多级段塞压裂工艺和大跨度储层全剖面体积压裂技术,显著提高了压裂施工成功率及压后产气效果;基于精细控压,制定了致密气藏压后优快试气返排制度控制方法。神府区块强非均质致密气藏高效压裂完井技术在神府区块的成功应用为同类储层高效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田进 《云南化工》2018,(4):117-118
致密砂岩储层压裂效果评价方法较多,压裂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监测法,常规压力恢复试井和裂缝净压力拟合,需要的样本数据较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找其他方法来评价储层的压裂效果。基于基础地质资料、压后产量及压裂施工参数的分析来评价低渗油藏压裂效果,认识储层特性,为压裂设计的优化及压裂施工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致密砂岩储层水力压裂裂缝扩展形态及空间展布规律,利用真三轴水力压裂模拟实验系统,分析了水平应力差、压裂液黏度以及排量对复杂缝网形成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水平应力差(3 MPa)下,水力裂缝更容易发生转向,趋向于沿着相对薄弱的天然裂缝和层理面延伸,使得裂缝趋于复杂,有利于致密砂岩储层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在水力裂缝扩展中,低黏度压裂液能充分保证滤失,在裂缝中流动摩阻小,有利于裂缝尖端的破裂,而且形成复杂缝网;压裂液泵注排量越大,破裂压力越大,裂缝越容易多处起裂,使得压裂裂缝形态趋于复杂。研究结果为致密砂岩储层现场压裂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压裂是低渗油气藏开发的有效手段,砂堵严重影响了开发效果和作业周期。通过对鄂北工区气井压裂施工过程分析,认为储层泥质含量高、塑性强,近井地带裂缝发育或靠近断层、液体滤失量大、压裂目的层与上下隔层地应力差值小、缝高失控等地层因素是造成工区气井压裂砂堵的主要原因,此外也存在施工质量控制不严等问题,加剧了砂堵风险。提出了优化前置液类型和比例、采取多段塞降滤失和打磨裂缝及炮眼、渐进式加砂、优化控缝高和穿层改造等技术措施,并加强压裂现场施工监管,确保各项指令得到严格落实,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有效解决该类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