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探讨了在移动交互界面中,引发焦虑感元素的类型与价值以及移动应用中关于焦虑感的设计原则与方法。以目标导向为出发点,指出了移动应用界面中的焦虑感可以分为视觉层面、听觉层面以及情感需求层面,论述了适度利用焦虑感是一种提升用户操作的积极性、提升交互体验、增加产品的趣味性的有效方式,探索了移动应用界面中有关焦虑感的设计原则,为实际移动应用产品的情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论文以大量卡通造型的儿童产品设计为例,深入分析儿童和家长的心理需求,结合产品造型美学法则,提出卡通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原则,为更好地进行儿童产品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电脑迷》2012,(11):87
深度定制的儿童用户界面及内容9.7英寸IPS屏绿色上网,使用时间可控400-6535-8001880元/16GB粉红色我的移动小伙伴作为一款专为儿童打造的平板电脑,卡布休Tapkid外观设计充满卡通元素,粉红色机身配以白色边框,色彩搭配让人颇感温馨,隐约可见的暗花设计十分精致。机身外壳材质通过欧盟市场玩具类产品EN71认证,手感舒适且绿色无毒。  相似文献   

4.
张碧琼 《程序员》2004,(12):20-22
随着科技的进步,移动技术已经渐渐地融入大家的生活中,成为“移动生活”。目前,大多数人所感受到的移动生活是以PDA、Smartphone、随身播放器(例如Apple iPod、Sony VAIOPocket)为装置,搭配各种应用,例如:沟通、订位、购票、交友、资讯、地图、播放、储存。可以预期的是,这些应用也会越来越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上善若水 《电脑迷》2011,(17):14-15
个性张扬的年代,IT产品逐渐成为用户生活中的时尚元素,尤其是手机、平板、笔记本等移动设备,随身携带的特点让这类产品成为用户表达个性的新元素。今天,就让我们以DIY的方式,让心爱的移动设备将个性演绎到底!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整个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移动设备作为承栽和传播信息的简捷平台,成为现代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生硬的交互体验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情感化交互将会成为未来产品设计的发展方向。只有关注人与移动设备在交互过程中的情感需求,满足用户的情感体验,才能获得用户的青睐。文章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对移动应用中情感化交互设计做了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们常常以"时代"去概括一个新的时期出现的颠覆性的变革意义,而移动互联网就是一个划时代的开端。它使信息与人之间二元关系得到更强的链接,甚至让人成为信息的一部分,移动手机应用无疑演变为中间链接机制的永动机。移动设备不仅仅是PC的延伸,更是一种变革性的产品。通过手势交互的使用创造良好的产品用户体验成为设计打动用户的方式。如何使人机交互体验变得更加人性化,交互手势更为自然直接将是文章重点研究的主旨。针对目前触屏手机中的手势交互形式和种类进行总结性的研究,探索手势交互的发展规律和未来发展方向,为设计师在手势设计的运用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图像变形生成个性化人脸卡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利用图像变形技术生成个性化人脸卡通的方法,该方法以真实人脸图像、卡通人脸图像和中性标准人脸网格为输入。根据提取的特征点,在人脸上分区域构建多个径向基神经网络;将标准人脸网格变形,分别和人脸以及卡通脸配准,得到人脸和卡通脸的个性化网格;将卡通脸图像作为纹理映射到个性化人脸网格,并做色调分离提取原始人脸的光照信息,得到个性化卡通人脸图像。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一个移动平台下的卡通人脸动画系统,其输入是一张二维真实人脸照片和一段文本,输出为具有娱乐效果的手机卡通人脸动画。首先,根据输入的照片生成人物的卡通肖像,采用了基于特征发现的卡通人脸肖像生成方法。其次,在卡通肖像的基础上结合文本驱动产生卡通人脸动画。最后,将系统移植到移动平台,在手机上播放卡通人脸动画,该系统在局域网和PDA上具有很好的娱乐动画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二维卡通制作技术大致分为计算机辅助2D卡通动画制作和利用3D建模技术渲染生成动画。将两者结合,提出一种2.5D卡通制作模型,通过几何结构的旋转进行纹理贴图,并构造卡通的旋转过程。在2D动画中,一个卡通形象本身隐含几何结构,将卡通形象定义为由只含一个典型几何结构卡通元素构成的卡通对象,利用典型几何结构二维投影变化规律,构建相应结构卡通元素的变形算法,分析长方体和球体卡通元素在转动时投影的变化规律,给出基于这些规律实现相应结构卡通元素伪3D转动效果的算法。通过长方体、球体、圆柱体进行旋转的实验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移动网络的出现极大推进普适计算发展,智能设备成为生活、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形成个体随时、随地在线状态,显具身和情境性,形成应用研发新环境,为软件设计理论、方法、技术等层面创新提供条件。基于被誉为认知科学二次革命的具身、分布认知等新思想,情境、认知将成为移动应用创新切入点,为情境矢量化,认知大数据处理提供理论;移动情境是Agent生存数字空间,其设计思想、方法、矢量化技术直接关系到服务品质。以物流行业移动应用为例,阐述物流情境矢量化架构,认知动力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12.
当前,各种移动通讯设备填满了我们的生活,这些实现信息实时交流的工具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了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主流方式,例如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手机、PDA以及笔记本电脑等等。正是因为我们对通讯的种种需求,互联网以及移动通讯得以迅速发展起来,同时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大规模的普及。在现有的网络技术条件下,GPRS的出现满足了大众对信息获取技术提出的高要求。本文就GPRS技术在嵌入式系统的中应用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13.
《软件》2017,(1):108-110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线生活服务迅速通过移动终端走进消费者的生活,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与原有的网络生活服务平台对接,企业、商家可利用方便快捷的微信终端为消费者提供在线生活服务的接入,已成为许多企业、商家店铺在线服务在移动终端应用的发展趋势。本文注重分析微信数据处理业务流、利用微信公共接口设计并实现与在线生活服务实现数据对接。  相似文献   

14.
游戏场景设计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并且对于镜头画面的呈现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渲染游戏主题,从目前来看,卡通风格的3D游戏场景设计具有极佳的应用前景.本文中以某游戏场景设计为例,运用卡通3D设计制作技艺进一步阐述了场景设计的具体实施情况,塑造独特的卡通风格的制作效果,谨以此给予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金鹰卡通频道包装方案以主持人卡通造型为主线来贯通全频道,推广了频道的主持人的同时.也为频道产业提供了新的卖点。推出改版方案时“飞行家族酷乐园”栏目对主持人卡通造型也做出相应的介绍.此次改版分为三个部分:频道ID部分、频道导视部分、元素应用部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上的移动设备呈爆炸性的增长。为了解决网站和未来新设备的兼容性和可访问性,为PC端和移动端的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访问界面和速度,将其设计成为响应式。分别对响应式元素及媒体、响应式伸缩布局、响应式字体和图片、响应式框架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最终将响应式的有关技术应用到了B2C模式的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17.
周仁琴  刘福新 《计算机工程》2008,34(10):277-279
给出一个基于人脸特征分析的卡通人脸动画系统,其输入是一张二维真实人脸照片和一段文本,输出为具有娱乐效果的卡通人脸动画。该文采用基于人脸特征分析的卡通人脸肖像生成方法,在卡通肖像的基础上结合文本驱动产生卡通人脸动画。将系统移植到移动平台,在手机上生成卡通人脸动画。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PDA上能产生较好的娱乐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移动应用设计开发过程中,基于类的设计成为应用开发的主流方法,类的设计方法及运用直接影响应用开发过程及结果。在Android移动应用平台上,采用面向对象的移动应用开发,以雷电游戏为例,着重探讨类的设计,开发一个射击类游戏。在应用设计过程中,分析了系统接口类的特点。通过系统分析,设计和分析类、类间关系和类的组织。为了便于团队开发,提高类的复用性,提出了类的优化建议。最后实现并发布游戏。为移动应用平台,尤其是Android平台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微电脑世界》2012,(8):105
超级卡通,超级Q的忍者手表,估计能萌到不少人吧。它是由Andy Kurovets设计师设计的,手表与忍者的形象被结合。忍者的两个眼睛成为了时针和分针,而忍者的耳朵则成为了调整手表时间的按钮,太可爱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学校的人机工程学专业逐渐成为热门专业。因为,现代人的生活充满许多贴近生活和符合人类需要的产品。人机工程学便是以人的需求和追求为基准,设计产品来提高人们的高质量生活,作为朝阳专业,人机工程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发展是十分突出的。本文将以探讨工业设计中人机工程学应用的发展为话题而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