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近期某在建厂房火灾后结构构件的检测与评定,为该厂房结构灾后安全性评估和灾后加固修复提供了可靠且充分的检测数据资料,并为今后类似结构火灾后检测与评估提供了可借鉴的检测方法与检测数据.  相似文献   

2.
朱红武 《住宅科技》2011,31(Z1):222-223
对火灾后的某二层框架结构公寓大堂的现场进行了检测,通过观察混凝土表面颜色对火灾最高温度进行的分析,探讨了运用回弹和取芯方法对火灾后梁柱板构件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进行的评估方法,以及通过变形测量对构件刚度变化进行的评估方法,最后根据现场检测结果评定了结构构件在火灾后的损伤程度,为结构构件的加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某地铁车库火灾后受损板为例,通过显微结构分析、结构物理力学性能检测、现场原位荷载试验等方法,对火灾后受损板进行了检测鉴定与加固维修研究。研究火灾后受损混凝土结构的检测鉴定内容与方法,为灾后结构的损伤评价及后续的维修与加固提供技术依据。提出了一种火灾后受损结构鉴定评级层次划分与评级标准,可补充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损伤程度的评级问题。根据检测鉴定结果评定火灾受损结构构件的损伤等级,对不同程度受损的结构构件进行了加固与维修设计。通过加固与维修,消除了火灾后结构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结构的承载力与耐久性。  相似文献   

4.
商场建筑火灾因素复杂,火灾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尤为突出,火灾后该类建筑结构的检测、鉴定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和指导意义。介绍某商场建筑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检测鉴定方法,通过初步调查、火灾温度推定及温度场的划分、现场检测、构件鉴定评级等工作对构件的损伤程度综合评级。最后,针对不同等级的受损构件给出了相应的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5.
火灾后混凝土构件残余力学性能的评估一直是火灾损伤检测中的难题.现有的检测方法多是针对受火后混凝土材性层面的损伤,缺乏对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层面的力学性能的评估.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将建筑物频率变化的检测方法运用于火灾后混凝土构件的损伤评测,进行了4根混凝土连续梁的ISO834标准升温受火试验,检测、记录受火前后构件的频率变化,并进行了混凝土连续梁的承载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受火后混凝土构件的频率显著下降,并与构件力学性能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说明这种基于频率的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评估火灾后混凝土构件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火灾后的建筑物是否还有修复价值以及如何修复,是灾后人们最关注的问题。火灾后结构检测鉴定工作是灾后房屋获得经济合理和可靠有效处理措施的前提。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损伤破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采用合适的手段和方法对混凝土结构火灾损伤程度作科学、准确的评价。本文以某厂房局部区域火灾后结构检测鉴定为工程实例,探讨了火灾后结构检测鉴定的方法,获得了一些经验,为以后的类似检测鉴定项目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深圳某厂房发生火灾,持续时间3h.火灾后结合检测鉴定规范和相关专业知识,准确分析判断了现场火灾特征和温度场的分布特征,然后据此计算了混凝土构件截面的温度场和损伤深度,进行了构件的残余承载力计算,为结构的灾后处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白碧波  刘军 《工程质量》2019,37(11):50-53
建筑工程结构灾后质量评估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工作。以某厂房火灾后的结构性能鉴定为例,阐述了常见结构在火灾作用后的质量评估要点和鉴定流程,并依据检测结果对受灾构件做出评估,以供灾后建筑工程鉴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现代建筑中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厂房使用越来越普遍,火灾在部分工程中频频发生,严重影响到结构材料性能。灾后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和可靠性大幅削弱,进而引起结构安全性及可靠性大大降低。因此灾后的结构检测鉴定及加固方法受到了工程人员和设计人员的越来越多关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通过火灾后的检测鉴定和加固设计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可为混凝土结构火灾加固检测鉴定、加固设计及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火灾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具有很多不确定性,通过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火灾后的检测鉴定,探讨了火灾房屋现场检测内容、受损构件的受力特性和承载力计算以及构件受损综合评定方法,为类似灾后结构修复、加固或拆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而建筑火灾一般要占火灾总数的60%左右。就火灾而言,建筑物结构构件均会遭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损害,有的需要简单修复或拆掉重建,大多数经过有效加固便可以重新投入使用。本文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遭受火灾破坏后的不同破坏形态及不同破坏程度,以结构加固理论为基础,研究使用不同加固材料、工艺、加固方法及新型加固技术对该类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以确保其正常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2.
从材料、构件、结构3个层面梳理了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火安全可恢复性的相关研究文献,厘清发展脉络。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混凝土结构火安全可靠度要求,可以通过建筑结构设计、修复与加固等流程与措施,使得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火灾后的性能恢复到初始水平甚至有所提升;利用修复剂涂抹或浸泡、水养护的方式均能实现火灾后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逐渐恢复与裂缝愈合;利用电化学再碱化技术可实现火灾后混凝土pH值的恢复,减少碳化深度;利用碳纤维加固火灾后构件可实现承载力的恢复,但是对于刚度恢复程度较低;梁侧钢板加固、粘钢加固可实现火灾后构件承载力、刚度与延性的可恢复性。这些混凝土结构火安全可恢复性的方法可以为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的防灾减灾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对钢筋混凝土在火灾高温作用下热湿迁移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混凝土在高温作用下热湿热递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和实测数据分析,表明模型基本能反映混凝土在火灾作用下的实际过程。  相似文献   

14.
某9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在6、7层发生火灾,该两层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本文评估火灾对该房屋的损伤程度,并提出相应的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present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estimating the thermo-mechanical behavior of a composite beam exposed to fire. The framework involves: a fire simulation from which the evolution of temperature on the structure surface is obtained; data transfer by an interface model, whereby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is assigned to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structure for thermo-mechanical analysis; and nonlinear thermo-mechanical analysis for predicting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under high temperatures. We use a plastic-damage model for calculating the response of concrete slabs, and propose a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stiffness degradation parameter of the plastic-damage model by a nonlinear regression of concrete cylinder test data. To validate simulation results, structural fire experiments have been performed on a real-scal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 using the fire load prescribed by ASTM E119 standard fire curve. The calculated evolution of deflection at the center of the beam shows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local test results as well as the effective plastic strain distribution and section rotation of the composite beam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are also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6.
郑峰  樊琦 《山西建筑》2009,35(20):62-63
通过论述火灾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影响、检测、鉴定的重点和评定等级,结合工程实例得出,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应注重检测该建筑工程的过火范围及过火温度,过火构件混凝土的强度及受损深度和范围,以及过火构件钢筋的力学性能情况,从而综合分析火灾对各类结构构件的影响,提出对损伤结构构件切实可行的处理建议,确保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和优点,由于钢管的锈蚀或建筑物受风灾、火灾、地震作用后导致结构不再满足原设计的需求,利用高强度的碳纤维对原有建筑物进行补强加固处理,实践证明,用碳纤维加固钢管混凝土是可行的,且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针对钢结构在火灾时易发生局部破坏或整体倒塌的特点,首先利用FDS对特定场景进行温度场数据模拟,并对模拟的环境温度数据进行拟合,然后把拟合后的温度-时间函数以边界条件的形式导人ANSYS中,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钢框架在火灾荷载和常规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和位移的变化情况.进而用来指导如何进行钢结构的防火保护或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9.
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钢管混凝土在火灾条件下的温度场进行模拟计算,提供了一种精确分析火荷载条件下钢管混凝土内部温度分布的研究方法.通过与有关火灾实验分析比较,证明方法概念正确,分析过程简便,计算精度可靠,可以为钢管混凝土的耐火极限确定提供有效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