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软磁材料,特殊的制造工艺使其具有优异的软磁性能和力学性能。本文综述了软磁材料的分类及其性能对比,介绍了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的结构特征、发展过程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溶胶凝胶自蔓延工艺制备了纳米W型铁氧体,利用X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了成胶温度对铁氧体的晶体结构、晶体组成和材料磁性能之间的关系。文章研究了不同的成胶温度对材料的磁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3.
尖晶石型软磁铁氧体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软磁铁氧体纳米材料的特性,综述了近年来具有尖晶石结构的软磁铁氧体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化学共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喷雾热解法,微乳液法,相转化法,超临界法,冲击波合成法,微波场下湿法合成,爆炸法,高能球磨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等。详细介绍了各种制备方法的特点,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镍锌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传统的固相法、水热合成法、溶胶凝胶法、化学共沉淀法、自蔓延燃烧法、喷雾法以及微乳液法等方法,并介绍了不同方法制备的镍锌铁氧体的晶体结构和性能。其中,化学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及自蔓延燃烧法制备方法应用较为普遍,而喷雾法和水热合成法在制备纳米级镍锌铁氧体晶体及相关功能化材料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软磁材料的技术进展及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述了纳米晶合金、非晶合金、坡莫合金、硅钢、金属磁粉及铁氧体等软磁材料的特性及最新技术进展,提出了如何恰当地选择和使用这些软磁磁芯元件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磁性薄膜微电感器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综述了磁性薄膜微电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四种不同电感器件的结构设计(平面螺旋型,磁芯螺线管,曲折结构及夹心条状结构)及其优缺点和磁芯材料(坡莫合金,铁氧体,非晶,纳米晶软磁)对电感器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激光晶化制备Fe基纳米软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综述了激光非晶晶化制备Fe基纳米软磁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现状.介绍了Fe基纳米软磁材料的双相组织结构和性能特征及应用领域;对比分析了传统退火晶化和激光晶化制备技术的优缺点;阐述了研究激光纳米晶化技术的重要意义和理论价值.提出了激光晶化技术制备Fe基纳米软磁材料需要重点系统研究的课题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碳纳米带的合成及场致电子发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液相合成的碳纳米带的场致电子发射特性,探索其在场发射中的应用。碳纳米带的合成采用电化学液相合成的方法在硅衬底上制备而成。通过扫描电镜和Raman光谱对碳纳米带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场发射特性测试结果表明,碳纳米带膜的场发射阈值电场为2.5V/μm。研究表明碳纳米带具有一些独到的特点,也非常适合场发射显示用冷阴极的制备。研究纳米石墨带薄膜的场发射特性对其在场发射显示器件和其他真空微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已有的无机/有机复合纳米粒子制备的基础上,以Fe(NO_3)_3·9H_2O和FeSO_4·7H_2O混合均匀作为母盐溶液,氨水溶液作为沉淀剂,在无需通氮气保护的空气条件下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_3O_4磁性粒子,将其制备成Massart磁性液体,熟化后通过原位聚合完成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并用羧甲基壳聚糖掺杂,制备羧甲基壳聚糖掺杂聚苯氨基碳包覆磁性纳米材料。通过用SEM、红外对其进行了表征,该磁性纳米复合呈片状,平均粒径约15 nm。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镧掺杂钡铁氧体(BaLaxFe12-xO19,x=0、0.01、0.03、0.05)。通过XRD表征表明它们的结晶性良好,均为单一的磁铅石型钡铁氧体晶相结构,随镧掺杂量的增加,得到的镧掺杂钡铁氧体的粒径随之减小。采用溶液原位聚合法制备镧掺杂钡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材料,红外光谱分析可知聚苯胺-铁氧体纳米复合物的生成,揭示了聚合物分子链与铁氧体纳米粒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键合作用,TEM表征显示复合材料粒子呈球形,且粒径为60~80 nm左右。随着铁氧体含量的降低,样品的磁性能随之降低,即铁氧体含量是影响磁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固相球磨法,制备了镍掺杂W型铁氧体Ba(Zn1-xNix)Fe16O27粉体。利用XRD及SEM分析了所制粉体的相组成及形貌,用微波网络分析仪对镍掺杂W型铁氧体粉体的微波电磁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00℃时,生成了W型铁氧体相,形成了较完整的平面六角片状结构。在2~18GHz频段,随着Ni掺杂量的增加,W型铁氧体的ε'、μ'和μ"的值随之增大,在镍掺杂量达到最大时(x=1.0),磁损耗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2.
MLCC内电极用超细镍粉的制备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超细镍粉在MLCC中的应用进展,针对MLCC内电极用镍粉的性能要求,详细地综述了相关超细镍粉的几种制备方法,包括液相还原法、喷雾热解法、等离子法、气相法和固相分解法等。最后,对MLCC内电极用超细镍粉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尖晶石型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在尖晶石型铁氧体制备领域的一些最新进展,主要介绍了机械合金化法、sol-gel法、水热合成法、微乳液法、化学共沉淀法和燃烧合成法等,并对各种制备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评价。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以铁、锰和锌的硝酸盐为原料,分别以柠檬酸铵、酒石酸或EDTA为凝胶剂,采用有机物络合sol-gel法制备了MnZn铁氧体。借助XRD、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表征手段,研究和比较了三种凝胶剂对所得MnZn铁氧体产品的晶型、晶貌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柠檬酸铵为凝胶剂时,所得MnZn铁氧体的磁性能最佳:其Ms达到1.1237×105A/m,而Hc仅为1.6716×103A/m。  相似文献   

15.
以硝酸溶解废旧碱性锌锰电池所得的溶液为原料,以酒石酸为凝胶剂,采用sol-gel法制备出一系列Cu掺杂Mn-Zn铁氧体(Mn0.6–x/2Zn0.4–x/2CuxFe2O4,x=0.1,0.2,0.3和0.4)。经XRD、VSM测试,结果表明:Cu掺杂不仅没有改变Mn-Zn铁氧体的相结构,而且有利于尖晶石结构的形成;Cu掺杂后Mn-Zn铁氧体的Ms、Mr和Hc的变化趋势,都是先增大后减小,最适宜的掺杂量x为0.1。此时,Ms为2.66×105A/m,Mr为5.73×104A/m,Hc为1.6/π×104A/m。  相似文献   

16.
sol-gel法制备Sr~(2+)掺杂的MnZn铁氧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铁、锰、锌和锶的硝酸盐为原料,以酒石酸为凝胶剂,采用sol-gel法制备了Sr2+掺杂的MnZn铁氧体(Mn0.6Zn0.4-xSrxFe2O4)。借助于XRD、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表征手段,研究和分析了Sr2+掺杂量对所得MnZn铁氧体样品晶型、晶貌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r2+的掺杂量为0.10时,所得MnZn铁氧体样品的Ms为2.1646×105A/m。  相似文献   

17.
以氧氯化锆、二氧化钛、醋酸铅为原料,用固相合成法制备出锆钛酸铅粉体。部分粉体经压片后烧结成陶瓷片,再经机械粉碎成粉;将两种粉体分别以一定比例与聚偏二氟乙烯(PVDF)进行复合,所得材料经极化后可得复合压电材料。材料的压电性能测试表明:使用直接合成的陶瓷粉体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性能远优于用陶瓷片粉碎后所得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8.
Sm~(3+)掺杂对MnZn铁氧体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Sm3+掺杂的MnZn铁氧体。借助XRD、SEM和Agilent 8722 ET网络分析仪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微量Sm3+掺杂对其显微结构及电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Sm3+)为0.03mol,其晶格常数a增加到0.84491nm。当n(Sm3+)为0.03mol,MnZn铁氧体的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显著提高,ε″和μ″损耗峰值分别提高到2.15和5.52。  相似文献   

19.
采用传统氧化物法制备了Y2.7Ca0.3Zr0.3Fe4.70-δO12(0≤δ≤0.15,YCaZrIG)石榴石型铁氧体,研究了烧结温度及缺铁量对铁氧体相组成、烧结性能、显微结构及电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YCaZrIG铁氧体均为单相石榴石结构.缺铁越多,越难烧结.缺铁对介电常数影响不大,但可显著降低介电损耗....  相似文献   

20.
Nanocrystalline Co1−xZnxFe2O4 (0≤x≥1) powders were synthesized using the microwave hydrothermal method at different synthesis conditions. The synthesized powd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and TEM.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was obtained from TEM and it is found to be 17 nm. Then the powders were sintered using the microwave sintering method at 900 °C/15 min. A detailed study of elastic behavior of Co0.4Zn0.6Fe2O4 has been undertaken using a composite piezoelectric oscillator method over a temperature range of 300–600 K. The elastic modulus of all the ferrites was found to decrease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temperature, except near the Curie temperature (TC), where a small anomaly is observed. The above observations were carried in the demagnetized state; the application of a 380 mT magnetic field allowed us to reach the saturated state of the sample at any one of the measuring temperatures. The anomaly observed in the thermal variation of elastic moduli is qualitatively explained with the help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 of magneto-crystalline anisotropy const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