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研究了用注F工艺制作的CC4007 电路电子和X射线辐照响应结果。实验表明,把适量的F注入栅场介质,能明显抑制辐射所引起的PMOSFET 阈电压的负向漂移和NMOSFET阈电压的正向回漂及静态漏电流的增加。I-V特性表明,栅介质中的F能减小辐射感生氧化物电荷和界面态的增长积累。注F栅介质电子和X射线辐照敏感性的降低,是Si-F结键释放了Si/SiO2 界面应力,并部分替换在辐照场中易成为电荷陷阱的Si-H弱键的缘故。  相似文献   

2.
注氟SIMOX隐埋SiO_2的辐照感生电荷分布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常规工艺制备的SIMOX(SeparationbyIMplantationofOXygen)材料,注入不同剂量的F+并退火,其电容经(60)Coγ射线电离辐照后平带电压漂移较小,通过同理论值相比较,说明F+的注入减少了SIMOX隐埋SiO2层(BOX:BuriedOXide)的空穴陷阱浓度,增强了SIMOX的抗电离辐照能力.  相似文献   

3.
《电子与封装》2017,(4):34-38
对MTM反熔丝单元的总剂量辐照特性进行了研究,对未编程和编程后两种状态的反熔丝单元在不同电压偏置条件下进行总剂量辐照(Co~(60)-γ射线),辐照总剂量为2 Mrad(Si)。辐照试验结果显示,未编程状态下的MTM反熔丝单元的电压-电流特性曲线基本保持不变,漏电流变化率小于10%。编程后反熔丝单元的电阻特性保持不变,并且编程电阻大小对辐照试验结果无显著影响。试验结果表明,MTM反熔丝单元的抗总剂量(Co~(60)-γ射线)辐照能力达到2 Mrad(Si)以上。  相似文献   

4.
稳态X射线管是一种重要的X射线辐照模拟装置,在辐照效应等研究领域有重要应用。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计算了50 kV,150 kV和225 kV管电压下的X射线能谱,并对X射线辐照下电子发射进行了模拟;研究了准直孔直径分别为2 mm,4 mm和6 mm条件下X射线的焦斑分布和电子发射弥散情况,以及不同能谱的X射线轰击到聚乙烯、聚酰亚胺、Si、SiO2、Cu、Ta和W等样品上产生的电子发射能谱和电流强度等特性,为X射线辐照下材料电子发射特性的实验研究和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针对浮栅晶体管在不同射线下的响应差异问题,进行了60Co-γ射线、25 MeV质子和1 MeV电子的辐照试验,研究了不同射线下浮栅晶体管的剂量响应差异。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器件灵敏区的吸收剂量进行了修正。通过中带电压分离出界面陷阱电荷,分析了不同射线下电离辐射响应差异的微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等效剂量下,质子辐照后电离响应特性与60Co-γ射线较为接近,电子辐照后响应程度略低于质子和60Co-γ射线。对器件灵敏区的吸收剂量进行修正后,三种射线下的剂量响应特性差异降低。质子辐照后界面陷阱电荷数量多于60Co-γ射线和电子射线。试验研究为浮栅晶体管辐照传感器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引起的总辐射场分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等离子体X射线源辐照另一等离子体时所形成的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LPX)的空间分布性质。结果显示整个等离子体二次X射线的发射性质和在相互作用中两束等离于体的空间几何位置对LPX总辐射场的影响。指出相互作用区域X射线发射增强现象和电子密度分布极不均匀及喷流状结构。  相似文献   

7.
采用商用标准0.6μm体硅CMOS工艺设计了不同宽长比、不同沟道长度及不同版图结构的非加固型NMOS晶体管作为测试样品.经高剂量60Coγ射线的总剂量辐照实验,讨论其在不同栅源偏置电压下的总剂量辐照特性.研究表明NMOS总剂量效应对辐照时栅源偏置电压敏感;辐照引起阈值电压的漂移随W/L的变化不明显;沟道长度及版图结构对NMOS管辐照后的源漏极间泄漏电流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
用薄膜SIMOX(SeparationbyIMplantationofOXygen)、厚膜BESOI(ffendingandEtch-backSiliconOnInsulator)和体硅材料制备了CMOS倒相器电路,并用60Coγ射线进行了总剂量辐照试验。在不同偏置条件下,经不同剂量辐照后,分别测量了PMOS、NMOS的亚阈特性曲线,分析了引起MOSFET阈值电压漂移的两种因素(辐照诱生氧化层电荷和新生界面态电荷)。对NMOS/SIMOX,由于寄生背沟MOS结构的影响,经辐照后背沟漏电很快增大,经300Gy(Si)辐照后器件已失效。而厚膜BESOI器件由于顶层硅膜较厚,基本上没有背沟效应,其辐照特性优于体硅器件。最后讨论了提高薄膜SIMOX器件抗辐照性能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纳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器件中采用的高介电常数HfO2栅介质,开展电离总剂量效应对栅介质经时击穿特性影响的研究。以HfO2栅介质MOS电容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栅极偏置条件下60Co-γ射线的电离总剂量辐照试验,对比辐照前后MOS电容的电流-电压、电容-电压以及经时击穿特性的测试结果。结果显示,不同的辐照偏置条件下,MOS电容的损伤特性不同。正偏辐照下,低栅压下的栅电流显著增大,电容电压特性的斜率降低;零偏辐照下,正向高栅压时栅电流和电容均显著增大;负偏辐照下,栅电流均有增大,正向高栅压下电容增大,且电容斜率降低。3种偏置下,电容的经时击穿电压均显著减小。该研究为纳米MOS器件在辐射环境下的长期可靠性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商用标准0.6μm体硅CMOS工艺下,设计了采用普通单栅及多栅版图结构的nMOS和pMOS晶体管作为测试样品,讨论其经过γ射线照射后的总剂量辐照特性.辐照中器件采用不同电压偏置,并在辐照前后对器件的源漏极间泄漏电流、阈值电压漂移及跨导特性进行测量.研究表明nMOS总剂量效应对器件的版图结构非常敏感,而pMOS的总剂量效应几乎不受版图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描述了确定半导体器件表面粒子污染的红外热粒子探测新技术;提出了在真空中和空气中加热和探测粒子的方法;分析了低温红外光纤辐射器的最小可分辨温差;给出了可行性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The properties of gallium nitride (GaN) make it a promising material for a variety of different electronic and optoelectronic devices. GaN has a wide direct bandgap and a resulting high breakdown field. Further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GaN-based devices necessarily requires new theory and modeling techniques that capture the physics of electron transport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So,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provide an optimized analytical model for low- and high-field electron mobility in wurtzite (hexagonal) GaN in wide temperature and concentration ranges basing on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lgorithm. A Monte Carlo transport simulations developed in this work has been evaluated and serve as the basis for the model development. The proposed model describes the dependence of the mobility on carrier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and electric field. Good agreement between our results and measured data has been obtained. Thus, the presented mobility models can be used in device simulations to design and optimize different GaN device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3.
高功率相对论返波振荡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自洽的线性场理论对相论返波管进行了分析和数值计算,预见出器件的工作频率及特性,报道了X波段相对论返波管实验结果:器件在束流1.8kA,束能450keV的相对论电子注驱动下,在中心频率9.30GHz处产生了峰值功率达100MW的微波辐射。运用全电磁的相对论的21/2维粒子模拟程序MAGIC模拟了返波管中注波互作用的非线性过程。最后对实验结果,线性理论分析结果,MAGIC模拟结果进行了全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燃油喷雾流场DPIV测速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粒子图像测速技术(DPIV)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并得到重视的流场测量新技术。本文开发了一套用于燃油喷雾流场研究的DPIV测速系统。该系统包括全透明玻璃容器、光导系统、X—Y坐标系统,和控制喷嘴、激光器、CCD相机动作时序的同步信号控制系统,从而能全过程拍摄燃油雾化全场。利用该系统所进行的柴油喷雾实验表明,喷雾与空气相互作用产生卷吸现象,在局部雾化区域形成涡流。  相似文献   

15.
多级降压收集极是提高行波管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在粒子算法的基础上,编写了多注行波管收集极的专用软件,实现了电子收集的三维模拟,计算结果与二维程序进行了比较,并利用该软件设计模拟了一个五注行波管两级降压收集极,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梁源  赵鼎  阮存军  王勇  丁耀根 《微波学报》2012,28(S1):289-292
带状注器件在高频率、高功率方向发展潜力巨大,而多间隙腔是提高效率和功率容量的有效手段。本文提出了一 种带状注速调管多间隙输出腔,并设计了一种Ka波段带状注速调管输出腔。此输出腔结构可以获得好的输出耦合特性, 以及理想的电场场形。最后通过MAGIC粒子模拟软件对电子注群聚,能量转换以及输出腔频谱特性等作了仿真和详细分 析,在中心频率获得了稳定的功率输出,互作用效率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化学机械全局平面化过程中各种颗粒的污染十分严重.随着时间增长,吸附状态由物理吸附转变为化学吸附最终形成键合.文章提出了一种优先吸附模型,是表面活性剂分子优先吸附在硅片表面,降低能量达到稳定不但可以有效控制颗粒在硅片表面的吸附状态,对已经吸附的颗粒可以起到解吸的作用.实验证明用表面活性剂对硅片进行处理,可以有效控制颗粒的吸附状态,对CMP清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浮栅结构的新型有机薄膜晶体管(FG-OTFT)器件,并阐述了这种器件的工作机理.该器件通过控制浮 置栅上的电荷来控制 FG-OTFT 器件的阈值电压的大小,而器件不同的阈值电压便可用来存储“0”和“1”两个状态,故这种器 件可以被用作有机非挥发存储器.我们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这种器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给出了一种新型的相位延迟器-光纤相位延迟器的设计方案,工作原理及理论分析结果。这种光纤相位延迟器具有连续可调和直读特性,同时具有宽波带特点。它可广泛用于光纤和光学系统的相位延迟测量和应用研究中。  相似文献   

20.
ispPAC20在系统可编程模拟器件集放大器、比较器、D/A转换器为一体、方便地完成放大器、有源滤波器、方波发生器等模拟电路单元的设计。还可将其与isp1032结合实现可编程的逐次逼近式A/D转换。本文给出了一个设计,它具有控制灵活,可8方便地嵌入到电子系统设计中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