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4 毫秒
1.
基于Erasure Code编码冗余存储技术,结合传统的文件分割存储思想,提出称为SegEra的Erasure Code与分割相结合的P2P存储结构.研究了SegEra的文件构成方式和存储结构特性,讨论其所适合的索引化离散数据存储分布架构;然后,从理论上研究了SegEra的P2P存储节点选择的优化方案,并针对P2P存储环境特点设计了与之相适应的简化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表明SegEra采用简化节点选择算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存储文件的可用性水平.  相似文献   

2.
基于DHT的P2P系统中高可用数据冗余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基于DHT的P2P系统中需要采用冗余机制以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文中结合用户下载行为来衡量数据存储与共享系统中的不同冗余机制.此外,作者提出了一种混合式的数据冗余策略,它兼具传统的复制策略和分片冗余策略的优点.实验表明,复制策略虽然比分片冗余策略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但当节点平均可用性高于47%时,更节省网络维护带宽.混合式冗余策略在各种网络环境中均能较传统冗余策略更节省网络带宽,并且冗余因子适中.  相似文献   

3.
纠删编码是一种通过产生数据冗余来提高P2P存储系统容错性和可用性的有效方法。对基于纠删编码的非结构化P2P存储系统来说,使用洪泛算法进行数据维护会在网络中产生大量冗余消息,系统效率低。本文提出一种使用二叉树来保存文件块的信息的算法。二叉树结构被建立以后,更新消息在二叉树中的节点间传播,不需要在网络中洪泛。分析表明,相较于洪泛算法,本算法有效减少了冗余的消息数量,提高了数据维护的效率,而付出的是极小的存储代价。  相似文献   

4.
P2P持久存储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田敬  代亚非 《软件学报》2007,18(6):1379-1399
P2P(peer-to-peer)的组织模式已经成为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重要形式,它为应用带来了更好的扩展性、容错性和高性能.P2P存储系统一直是研究界所关注的热点,被认为是P2P最具前途的应用之一.数据的持久存储是制约P2P存储系统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其研究的难点.综述了P2P存储系统及数据持久存储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首先概述了P2P存储系统的基本技术组成及其在不同应用环境中的优势,并介绍了数据冗余、数据分发、错误检测和冗余数据维护等多种持久存储的基本技术.在一个P2P存储系统研究框架下,介绍了目前知名的P2P存储系统及其使用的持久存储技术.对各种技术进行了详细综述和对比讨论,分析了各种技术的适应环境及优劣,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轨迹标签的无结构P2P副本一致性维护算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副本的存在是一种提高P2P系统的可扩展性、容错性、可用性和减少查询响应时间的有效手段.随着P2P应用逐渐由只读静态文件共享转换为需要实时更新的读写动态文件交互,副本一致性维护成为确保新业务正确运行的关键.从直接更改消息报文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节点轨迹标签的无结构P2P副本一致性维护算法,通过在传输消息的报文中添加已接收更新消息的节点轨迹地址链表标签,可以在消息传输源节点进行冗余判断,以减少冗余消息数目.同时,针对直接存储节点地址轨迹标签算法的消息长度随着消息传输轮数和网络度数增加而不断加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用Bloom filter替代地址链表轨迹标签的算法.通过Bloom filter这种简洁的结构表示地址链表,可以减少添加到报文中的轨迹长度,利用Bloom filter的"或"运算可以简化传输节点的冗余判断.实验结果表明:节点轨迹标签算法可以极大地降低冗余消息数目,提高P2P系统的可扩展性.副本节点网络连通性越强,消息数目和传输带宽的减少就越明显.该研究可以用到传感器网络等其他自组织网络的一致性维护中.  相似文献   

6.
高性能气象数据存储集群及在线扩展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气象数据快速增长和高效应用的业务需求,设计采用基于SAN和GPFS的高性能存储集群进行数据存储,并随着数据量的快速增长,实现灵活在线扩展以满足数据存储需求.结合国家级气象资料存储检索系统、省级风能资源数据库共享服务系统和风能资源数值模拟系统的存储设计,阐述基于SAN和GPFS技术的存储集群架构,并重点介绍存储集群的在线扩展技术的实现.基于SAN和GPFS的存储集群在线扩展技术包含在线扩展服务器节点、在线扩展存储容量和在线扩展文件系统容量三方面,实现了气象数据存储系统随着业务数据变化的灵活扩展,使系统具备优秀的扩展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移动P2P具有一些良好的特点,但是由于移动设备之间的多维异构,设备具有较低的带宽,较高的数据传输代价,加之资源分布的任意性,使得基于MP2P的数据存储和传输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如何采用针对性的存储方式及其相应的传榆方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考虑到存储节点的空间限制,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等综合因素,提出一种基于云超级节点的移动P2P的存储和传输模型,将部分数据传输到合适的云节点上进行存储,利用云端节点的高可靠性提供较高质量的MP2P服务.结果显示,本文的算法性能较之以往类似的算法有较大的性能提高,同时在存储空间上节约了50%以上,实验和理论分析充分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存储和传输策略及相应算法是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分布式存储逐渐成为存储技术研究的重点,但对离线数据存储的研究仍是个空缺.提出一种基于封闭式P2P网络的离线数据存储系统.客户端将离线数据发送至P2P网络,网络中节点利用chord路由算法存储数据;目标用户上线后,提出查询下载请求,从系统中获取与自身相关的离线数据.为了提高离线数据存取效率,每个节点保存一张包含网络中所有节点信息的路由表,离线数据的定位通过本地查找实现;另外,对传统Chord路由算法进行改进,使其更好地适应封闭式P2P网络的离线数据存储.实验表明,在封闭式网络中进行离线数据存取可以获得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在P2P的基础上采用了Server-to-Server的模型,各个Server之间完全对等,通过路由关系连接起来,提出一种基于P2P的分布式存储平台的实现框架和基于关键字路由算法的系统模型,实现了跨网段的资源共享与存储,并通过冗余备份,提高系统的容错性.  相似文献   

10.
在P2P存储网络中,为保证数据安全可靠,当网络中数据丢失后需生成新的冗余数据.因此,如何快速生成新的冗余数据并保持数据的可靠性就成为评价存储网络性能的关键.网络编码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已被证明可以提高网络吞吐率和鲁棒性.将网络编码思想引入冗余数据维持,可以加快冗余生成速度,从而提高数据可靠性.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给出了快速修复冗余数据的方法、开销和相应的传输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较传统修复方式所提出的快速修复方法可以节省60%以上的传输时间.  相似文献   

11.
基于流特征的P2P流量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2P业务流量在对互联网应用起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因资源过度占用而引起的网络拥塞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妨碍了正常的网络业务的开展.为了保证网络能正常有序的运行,有必要对P2P流量进行控制.但是,随着动态端口和数据加密技术的出现,传统的流量识别方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简要介绍了三种主要的流量识别技术,并且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着重对基于流特征的流量识别方法效率低下的原因做了详细的分析,分别指出了引起误报和漏报的原因,并且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实验证明:文中方法能够有效提高P2P流量识别效率.  相似文献   

12.
P2P技术综述   总被引:47,自引:18,他引:47  
P2P(Peer-to-Peer)系统由一组地位相等的节点构成,节点间可以直接通信,无需第3方参与。在介绍了P2P技术的基本概念、P2P网络分类、一些典型的P2P协议和软件,并分析了P2P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之后,得出结论:P2P技术的分散特性,与因特网的协议和结构完全相适应,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网络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互联网上P2P应用业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占用了大量的带宽资源造成了带宽吞噬。至此,点对点网络数据传输新体系P4P技术应运而生,能有效减少网络骨干线路的负载和提高ISP的网络效率。本文从P2P的发展困境引入,分析P4P技术原理并比较P2P与P4P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半监督学习的P2P协议识别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P2P技术的发展,网络上充满了大量的P2P应用.协议加密技术的发展,使得P2P应用的识别和管理变得非常困难.描述了如何运用半监督的机器学习理论,根据传输层的特征,用聚类算法训练数据并建立一个高效的在线协议识别器,用于在内核协议层对协议特别是P2P协议进行识别,并对BitComet和Emule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很高的识别准确率(80%).研究并解决了将选取好的特征用于聚类并高效地实现最后的协议识别器.  相似文献   

16.
现有的P2P网络仿真器都有其各自的弊端,不能够对现实中的P2p的一些实际应用进行仿真.把P2P网络中的各个元素按实际情况模型化,设计一个能够用于对现有P2P应用进行仿真测试的P2P仿真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设计了一个尽可能真实反映P2P实际运行环境的仿真模型,该仿真模型用于仿真现有的很多P2P应用.该模型根据现实P2P资源共享系统中用户的行为的基本特点设计了Peer的各种属性,包容了现有常见的P2P资源共享应用中peers选择和pieces选择策略,并为进一步设计P2P底层覆盖网络拓扑结构提供了接口.该仿真器初步运行结果表明,它能够反映现实P2P应用中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P2P对等网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由于P2P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使得对等网络的共享文件服务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问题。防污染模型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分析了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几类防治污染机制,归纳了普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基于P2P网络的视频点播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视频点播(VOD)是以用户需求为主导的视频系统,如何提高视频点播(VCD)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在动态环境中的可靠性,成为视频点播系统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P2P(Peer to peer)的VCD(video-on-demand)系统,并阐述了系统设计所采用的相关技术与方法.系统中考虑了节点均衡负载对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采用服务器集中调度与节点分布协调管理相结合的资源定位方式,灵活的候选父节点策略使节点失效后能进行快速的失效恢复,提高了VOD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动态环境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Peer-to-peer (P2P) based content distribution systems have emerged as the main form for content distribution on the Internet,which can greatly reduce the distribution cost of content providers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system scalability.However,the mismatch between the overlay and underlay networks causes large volume of redundant traffic,which intensifies the tension between P2P content providers and ISPs.Therefore,how to efficiently use network resources to reduce the traffic burden on the ISPs is crucial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2P systems.This paper surveys the state-of-art P2P traffic optimization technologies from three perspectives:P2P cache,locality-awareness and data scheduling.Technological details,comparison between these technologies and their applicabilities are presented,followed by a discussion of the issues that remain to be addressed and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content distribution research.  相似文献   

20.
钱权  萧超杰  张瑞 《软件学报》2012,23(12):3161-3174
依赖结构化对等网传播的P2P僵尸是未来互联网面临的重要威胁.详细分析了两种典型的结构化P2P协议Chord和Kademlia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使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了结构化P2P僵尸网络的传播模型.该模型将Kademlia,Chord协议与双因子免疫机制、主机在线率等因素相结合,较为全面地研究了两种典型的结构化P2P网络中僵尸的传播机理,并使用软件仿真的方法模拟了节点超过百万时,结构化P2P网络中僵尸的传播行为,通过软件仿真得出的数据与理论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对于Kademlia和Chord两种结构化P2P网络,僵尸传播无论是双因子免疫模型还是结合双因子与主机在线率的模型,理论模型与仿真结果都非常吻合,体现了模型的准确性,为僵尸的检测与防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