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零电压开关(Zero Voltage Switching,简称ZVS)谐振模式控制芯片MC34067的内部组成和主要特性.根据仿真的要求,构建了MC34067主要功能模块的宏模型,并以该宏模型为核心对LLC ZVS谐振功率变换器进行了仿真,以验证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开关电源因自身各种优势,一直是稳压电源的主流方向,但开关电源技术的仿真局限性较大,且效果不是很理想,最重要的原因是仿真软件数模联合仿真时的限制,另外开关控制关键芯片结构复杂,同样加大了建立仿真模型的复杂程度.此处以一款典型的大功率零开关谐振控制芯片MC33066为例,通过分析其电气特性,用Matlab软件搭建了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单相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结构与等效模型,提出了准比例谐振控制策略结合电网电压前馈控制,克服了传统比例积分和比例谐振控制的缺点.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显示准比例谐振控制比传统比例积分控制具有更小的静态误差;在电网电压频率发生波动时,准比例谐振控制相对比例谐振控制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4.
代锋  王钢  曾德辉  洪潮  吴为 《电网技术》2022,(6):2356-2372
目前对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高压直流(modular multilevelconverterbasedhighvoltagedirectcurrent,MMC-HVDC)输电系统的中高频谐振机理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因此,基于分块化阻抗建模方法和谐波阻抗分析法系统地揭示了MMC-HVDC输电系统的中高频谐振机理。首先,基于分块化阻抗建模方法,将MMC-HVDC输电系统进行分块,通过对交直流系统电路及MMC控制系统的分析,分别建立了MMC交、直流侧等效阻抗模型,同时根据线路的分布参数特性建立了输电线路阻抗模型,形成了MMC-HVDC输电系统等效模型;其次,通过研究控制环节和参数对MMC等效阻抗的影响,获得了主要的影响因素;然后将谐振分为有源谐振和无源谐振,从而系统地揭示了MMC-HVDC输电系统的谐振机理;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建模型及谐振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在中高频段,MMC直流侧系统仅可发生有源谐振,谐振频率主要与直流线路参数有关;MMC交流侧系统可发生无源和有源谐振,无源谐振主要受MMC交流侧阻抗负阻尼特性的影响,而有源谐振与MMC和电网参数均相关。  相似文献   

5.
倪海东 《电源世界》2004,(12):54-60
本文介绍了高性能谐振模式控制器MC33066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6.
如何用一种通用的仿真工具来实时描述系统的灵活运行方式,具有很强的移植性是仿真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湖北电网结构及其特点,建立了用于研究次同步谐振问题的湖北电网简化模型,并利用MATLAB PSB模块建立了电网次同步谐振的任意组态仿真模型.实际算例以冬季水电小发运行方式为计算水平,研究了湖北电网的次同步谐振问题.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MATLAB在分析次同步谐振问题时可以快速地得到谐振频率.  相似文献   

7.
对配电网铁磁谐振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PSpice仿真平台建立了典型案例模型,对铁磁谐振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得出了故障波形。为了预防和消除配电网谐振过电压,提出不同措施,通过仿真分析对主要措施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最后提出1种可以安全、可靠地应用于配电网的综合消谐方案。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仿真是研究牵引供电系统谐波谐振问题的重要手段,建立准确的仿真模型对谐波谐振问题有重要的意义。以AT供电方式为例,应用自然切割的思想分析牵引网的网络结构,结合多导体传输线理论,通过计算分布参数下多导体传输线系统的传输参数方程提出针对牵引网谐波谐振研究的不对称π型等效模型。在此基础上比对实测结果和仿真结论,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并归纳总结了牵引供电系统谐振频率、过电压和过电流等谐波谐振特性。  相似文献   

9.
杜兴伟  祝琳  杨攀 《河南电力》2009,(3):27-28,59
由于电压互感器励磁特性的非线性,通过主变对空载母线充电时,可能发生铁磁谐振,文中针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铁磁谐振,在Atp-EMTP下分别对其仿真模型、算法以及波形进行了仿真分析,由于铁磁谐振可能发生基波、高次谐波,分次谐波铁磁谐振,对谐振波形采用小波分析的方法来确定频率成分,并分析出谐振能量的频率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0.
擒要:多并网逆变器系统的谐振给逆变器的稳定性和电网的电能质量带来了诸多问题。为解决谐振带来的各种问题,建立了多型并网逆变器系统阻抗模型,基于阻抗模型分析了系统谐振机理,研究了谐振特性和并网逆变器数量及电网强度的关系。并以两台并网逆变器系统为例,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模型的可用性和谐振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零电压开关准谐振半桥DC/DC 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主电路谐振元件参数的计算方法, 推出了以MC34067 芯片为控制核心的系统闭环模型, 通过原理样机的实验验证, 表明计算方法和系统模型是合理正确的, 为相关变换器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双电压控制策略设计了矩阵式变换器(MC)的硬件结构,给出了其主电路的具体设计方案,完成了以DSP+CPLD为核心的MC控制器和辅助电路的硬件设计.最后,对设计的MC样机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SP+CPLD的MC硬件设计在技术卜是可行的.为MC的实现和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MC68HC908LB8的主要特点和基于MC68HC908LB8带PFC的数控可调光电子照明镇流器电路。  相似文献   

14.
87C196MC在交流变频调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自成 《电气应用》2003,(10):53-55
研究 8 7C196MC在交流变频调速中的应用。在研究中使用交 直 交电压型变频调速主电路 ,采用SPWM技术的规则采样法 ,选用 87C196MC形成SPWM波。设计了 87C196MC形成SPWM波的最小硬件电路 ,在软件设计中巧妙地解决了载波周期寄存器WG RELOAD与脉冲宽度寄存器WG COMPX值的实时计算。  相似文献   

15.
一种先进的步进电机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永瑞 《电气传动》2000,30(4):52-54
本文介绍了以MC68332的TPU为基础组成的步进电机控制电路,给出了主要的程序,详细分析了这个电路的主要性能,明确提出了该电路的优点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矩阵变换器(MC)输出电压波形受电网电压瞬时跌落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MC的新型前馈补偿控制。主要功能是根据电网电压变化实时改变调制系数m补偿输出电压波动、减少谐波含量。论文的创新点是在前馈补偿的基础上添加一种电流控制,提高控制精度。最后在输入电压瞬时跌落的情况下,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MC优化策略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优化策略有效的抑制输出谐波、改善输出电压质量。  相似文献   

17.
简单介绍了用于电动裁剪机专用变频器的2个主要元件87C196MC和PS21254IPM ,重点叙述了该专用变频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实践证明该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MC68HCK4在UPS应用中的典型程序的流程图、注解等,包括:主程序、中断副程序和副程序。  相似文献   

19.
以EVA为基体树脂,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氢氧化镁(MH)为主阻燃剂,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为协效阻燃剂,添加相容剂MC328,制备了EVA复合材料,研究和对比了MCA、MC328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燃烧、极限氧指数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CA的加入改善了体系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提高了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20.
魏伟  姚维  章玮 《电气自动化》2008,30(2):41-43
利用CAN、LIN总线两种不同协议的特点,设计了以MC68HC08AZ60A为主控MCU的CAN/LIN网关控制器,通过该网关完成了CAN/LIN数据通信,实现了车身网络控制,并从实际应用出发,进行了低功耗和故障自诊断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