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了一系列分子量不同的丙烯酰胺与N,N-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链节比为9∶1的共聚物(PAMDA-10)在硅藻土加填桉木纸浆中的助滤助留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AMDA-10152对桉木浆0.3%添加时,可使该浆料的打浆度从44.0°SR下降到29.0°SR,白水浊度从9.52NTU降低到4.90NTU;PAMDA-10152对硅藻土加填纸浆0.5%添加时,可使该浆料的打浆度从57.5°SR降低到36.5°SR,白水浊度从56.70NTU降低到14.02NTU,硅藻土的留着率达到97.31%。  相似文献   

2.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Poly-DADMAC-AM (PDA)高阳离子电荷密度的共聚物,并对其用于OCC浆生产瓦楞原纸的助留助滤效果进行了考察.采用NH4 S2O8-NaHSO3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单体质量分数为50%,单体质量比为3:1 (DADMAC:AM),聚合温度45℃,熟化温度60℃,聚合反应和熟化时间均为3h,引发剂用量0.33%(相对于单体)的条件下,合成的PDA的特性黏度最高,相对分子质量约150万.以OCC浆为原料,对合成PDA样品的助留助滤效果进行了应用实验,在PDA用量为0.10%的情况下,浆料的打浆度由50°SR下降到23°SR;浆料的单程留着率可以由71.0%提高到79.7%,助留助滤效果显著,且抄造纸张的抗张强度和撕裂度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3.
利用液体包装纸板的实际生产工艺,探讨了不同打浆度和纤维配比对液体包装纸板面层纤维基片抗张指数、撕裂指数、耐破指数、挺度、松厚度和内结合强度的影响,并通过压痕测试研究了其在加工应用上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改善液体包装纸板面层纤维基片强度性能上,优化打浆工艺比增加针叶木浆配比效果更好,针叶木浆/阔叶木浆配比为1∶1,打浆度22°SR时撕裂指数最大为13.4 mN·m~2/g;打浆度25°SR时挺度最大为85.9 mN·m;打浆度29°SR时耐破指数和抗张指数最大分别为5.82 kPa·m~2/g和68.2 N·m/g,此条件下压痕测试数据和效果表现佳。  相似文献   

4.
阿根廷大学科技人员研究了美国柳木和在阿根廷生长的杂交柳木(A250-33、N226992)化学机械浆(CMP)特性,采用碱性亚硫酸盐化学机械法制浆,工艺条件为:用2.6%(对绝干木片质量计)NaOH和2.6%Na2SO3溶液浸渍木片,液比5.5:1,温度80℃,时间40min,打浆度50-55°SR,通常这种CMP适用于生产新闻纸。实验结果表明:美国柳木CMP撕裂指数3.20mN·m^2/g,抗张指数28.2N·m/g,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由聚N-乙烯基甲酰胺的碱性水解得到的聚乙烯胺在芦苇浆和麦草浆造纸中对纸张的增强、助滤和助留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浆中添加w=0.2%的聚乙烯胺,可使芦苇浆和麦草浆纸张的干抗张强度分别提高23.3%和12.7%,湿抗张强度分别为干抗张强度的12.1%和11.2%;打浆度分别从30°SR降至12°SR和18°SR;纤维留着率分别从60.0%提高到80.5%和从79.5%提高到85.0%.  相似文献   

6.
用Cobb值测定仪考察了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共聚物乳液(简称苯丙乳液)的表面施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DA占单体总质量的7%、m(ST)∶m(BA)=5∶3时,苯丙乳液的表面施胶性能较佳,纸页Cobb值为28.3 g/m^2,环压指数提高20%;苯丙乳液与w(交联剂)≤1%共混后进行表面施胶,纸页Cobb值达18.1 g/m^2。  相似文献   

7.
混合阔叶木P-RC APMP制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混合阔叶木P-RC APMP制浆进行了研究.经适宜的两段预浸渍和高浓停留处理,打浆度58°SR时,制得的混合阔叶木P-RC APMP的主要指标为:白度74.8%.抗张指数43.7 N·m/g,撕裂指数3.49 mN·m2/g.  相似文献   

8.
以分离自贵州侗族、苗族传统发酵食品的36株乳酸菌为受试菌,筛选出8株高产胞外多糖(膜截留分子质量为8 000~14 000 u)的乳酸菌,分别为SR2-1(Pediococcus sp. F3S1)、SR2-2(Pediococcus pentosaceus NGRI 0304)、SR3-2(Pediococcus pentosaceus LB-WC)、SR8(Lactobacillus kimchi)、SR10-2(Pediococcus sp. 22-4)、SR12-1(Lactobacillus graminis)、H1(Staphylococcus sp. 3034O2)和XS2(Pediococcus pentosaceus GS17),并对其胞外多糖进行体外抗氧化特性研究。结果显示,8株乳酸菌的胞外多糖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胞外多糖质量浓度为30 μg/mL时,乳酸菌SR2-2、SR8和SR12-1的胞外多糖对Fe2+的清除率分别为15.55%、12.41%、53.21%;胞外多糖质量浓度为40 μg/mL时,乳酸菌SR2-2、SR8和SR12-1的胞外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NO2-的清除率分别达9.69%、11.93%、8.93%及5.73%、7.82%、3.82%。这三株乳酸菌显示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皮革废弃物制备高透气度育果袋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纤维和以皮革废弃物制备的革纤维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高透气度育果袋纸,并对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针叶木浆中配加20%的革浆、打浆度为35°SR、增强剂(PAE)和防水剂的用量分别为1.5%和2%、pH值为7的抄造工艺下,制得的育果袋纸干抗张指数为61.91 N·m/g、湿强保留率41.49%、透气度40.04 μm/(Pa·s)、撕裂指数10.12 mN·m2/g、表面吸水性11.58 g/m2.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添加革纤维制备的育果袋纸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探讨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壳聚糖、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三元接枝共聚物及两者混合使用最佳工艺条件及其增强效果.结论如下接枝率为35.59%的淀粉聚丙烯酰胺应用效果很好,对浆的最佳用量在0.8%左右,打浆度在46°SR附近,成纸的撕裂指数由原来的4.72mN·m2/g提高到9.49mN·m2/g,耐折度由原来的229次变为278次,抗张指数由原来的74.70N·m/g提高到147.94N·m/g.对于混合增强剂的使用效果,温度是首要影响因素,在反应温度40℃左右,pH值在8.5,,淀粉-丙烯酰胺二元接枝共聚物与壳聚糖、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三元接枝共聚物之比为5∶5,总用量为0.8%的实验最佳条件之下,撕裂指数提高了14.9%,耐折度提高了96.0%,抗张指数提高了82.7%.尾巨桉KP-分散蒽醌法浆加0.6%的壳聚糖类三元增强剂后的手抄纸纸页的撕裂指数提高了15.4%,耐折度提高了21.3%,抗张指数提高了22.4%.  相似文献   

11.
以N-羟甲基双丙烯酰胺(NMA)为交联性单体、2-巯基乙醇为链转移剂,以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mAPS∶mNaHSO3=1∶2)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丙烯酰胺(AM)、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进行水溶液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制备了支链状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然后用乙二醛对合成的CPAM进行改性,制备了乙二醛改性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树脂(GPAM)。结果表明:当丙烯酰胺用量为55%、NMA用量为8%、2-巯基乙醇用量为1.0%、DMC用量为5.5%、引发剂用量为0.5%(wt)、乙二醛用量为30%(wt)、改性温度为60℃、改性时间为140min时,产物的增强效果较好。当用量为0.3%时,纸张的干抗张指数提高了24.6%,湿抗张指数提高了381%。并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以未漂马尾松硫酸盐浆生产纸袋纸,研究了纸袋纸高浓打浆(HCR)后接着低浓打浆(LCR)工艺,并与高浓打浆和低浓打浆进行了比较,得出较合适的高浓后接着低浓打浆工艺条件。其最佳条件为:先用高浓打浆至打浆度15oSR,接着用低浓打至打浆度17oSR;在此条件下,成纸透气度可达5.0μm/Pa.s以上,TEA指数可达3.12J/g以上,其他指标均较好。  相似文献   

13.
纤维素酶预处理提高二次纤维的磨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纤维素酶预处理对废纸箱二次纤维磨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酶的种类、用量、预处理时间、pH值等对纤维素酶的作用效果影响大。纤维酶-5在用量为0.05%、预处理时间为45min和pH值7.7的条件下可使磨浆后的二次纤维的打浆度、环压指数和抗张指数分别达到26°SR、7.0N·m·g^-1和30.8N·m·g^-1,分别比未用酶预处理的对照二次纤维增加44.4%、18.6%和25.2%。  相似文献   

14.
实验利用水溶剂法,以普通阳离子淀粉(CS)、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体(DADMAC)、铝溶胶为原料,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制备了铝铵基阳离子淀粉(ACS)。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引发剂用量为0.54%,单体用量为50%,铝溶胶加入量为3.5%,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3 h,m(H2O)∶m(St)=2∶1,可制得氮含量约为0.58%的ACS,高于普通的阳离子淀粉CS(0.30%)。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产品的铝含量并采用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分析。将铝铵基阳离子淀粉应用于脱墨浆中,最低白水浊度为5.2 NTU;最高灰分含量为23.27%。在用量低于0.5%时,能同时提高纸张的强度和细小纤维的留着率,具有助留和增强的双重作用。通过在浆中加入相同量的ACS和CS进行比较,发现ACS的絮凝作用和助留效果均优于CS。  相似文献   

15.
赵玉柱  李蒸  吴玉英 《造纸化学品》2008,20(3):27-29,35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合成了壳聚糖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CAM);结果表明,当m(丙烯酰胺)∶m(壳聚糖)=3∶1,c(硝酸铈铵)=3 mmol/L,反应温度为60℃时,合成的CAM接枝率达到239.4%,单体转化率达到79.83%;将其与Fenton试剂联用,可处理麦草浆中段废水。Fenton氧化预处理的最佳工艺为:ρ(H2O2)=2 g/L,m(H2O2)∶m(FeSO4)=2∶1,pH=4,处理时间为60 m in。絮凝阶段处理的最佳工艺为:ρ(CAM)=10 mg/L,在此条件下,处理后麦草浆中段废水CODCr去除率达82.38%,浊度去除率达到98.53%。  相似文献   

16.
在麻浆中加入聚乙烯醇(PVA)纤维制备纸纱原纸,探究了抄造工艺条件对纸纱原纸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较优的抄造工艺条件为:PVA纤维添加量2.0%,聚酰胺环氧氯丙烷(PAE)添加量2.4%,两性聚丙烯酰胺(AmPAM)添加量0.05%,烷基烯酮二聚体(AKD)添加量0.18%,打浆度75°SR,压光线压力15 N/mm...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作为临时湿强剂的乙二醛交联丙烯酰胺的合成,重点讨论了合成过程中影响中间体及最终产物性能的各种因素,并通过应用实验对其临时湿强效果进行了检测。实验表明,中间体最佳合成条件为:n(DADMAC):n(AM)=0.2,引发温度为50℃,w(引发剂)=0.4%(对单体质量),制得的中间体固含量为40%,黏度为(25±5)mPa·s(25℃);成品乙二醛接枝聚丙烯酰胺的最佳合成条件为:w(乙二醛)=9.1%(对体系质量),制得的产物固含量为20%左右,黏度为(30±5)mPa·s(25℃)。对产物进行抄纸应用试验表明,当埘(湿强剂)=0.3%时,纸样浸水5s后乙二醛交联丙烯酰胺的湿干比为30.4%,同时其湿强度在3min内会迅速下降,下降幅度为77%,完全满足暂时湿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研究银耳腐竹生产的关键技术。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确定银耳豆浆汁浓度、银耳与大豆质量比与银耳豆浆汁pH值为关键因素,以银耳腐竹产率和韧性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银耳腐竹生产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银耳腐竹关键生产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为:银耳与大豆的质量比为5∶100(w·w-1),银耳豆浆汁浓度为2.2°Bé,银耳豆浆汁pH值为7.5。以此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条件,并将其他影响因素设定在适宜参数范围,制备银耳腐竹,其产率可达5.11g·(100mL)-1,产品的韧性好,为0.716kg。  相似文献   

19.
采用种子聚合制备了丙烯酸系无皂乳液,复配水溶性环氧树脂,在无机盐的催化下形成交联型阴离子环压强度增强剂乳液,通过实验得到丙烯酸系乳液的最佳合成工艺是:n(BA)/n(St)1-1,2,w(PVA)=4%,w(HEA)=2%,w(MAA)=8%,温度75℃,反应时间4h,水性环氧树脂交联剂备环压强度增强剂的最佳工艺是:固含量25%乳液,环氧树脂1.5%,无机盐浓度15g/L,交联温度80℃,反应3h,浆内使用工艺参数是环压强度增强剂1%,阳离子淀粉1%,硫酸铝1%,pH值为7-8时,抄片的环压指数可达11.30N·m/g.  相似文献   

20.
酶解除去蔗汁中的右旋糖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旋糖酐对制糖过程以及糖产品的危害早已在国内外引起高度关注。目前除去蔗汁中存在的右旋糖酐最有效的方法是酶解。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建立回归模型,得到应用右旋糖酐酶催化水解蔗汁中右旋糖酐的最佳反应条件:酶剂量0.05U/mL蔗汁、pH5-3、反应时间15min、反应温度51℃。在该条件下,可将蔗汁中含量为800~900mg/kg°Bx的右旋糖酐完全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