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研究细叶石仙桃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测定其总黄酮含量,研究自由基清除活性和总黄酮含量之间的关系。采用冷浸法得到细叶石仙桃乙醇提取物,并采用DPPH和羟自由基体系评价其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细叶石仙桃乙醇提取物对DPPH清除率最高可达到83. 7%,对羟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达到100%。细叶石仙桃乙醇提取物具有优异的自由基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2.
测定树上虾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总酚含量,并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和总酚含量之间的关系。采用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得到树上虾提取物,并采用ABTS体系和还原能力体系研究其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树上虾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总酚含量为43. 9 mg/g,其对ABTS自由基的最高清除率为96. 2%。树上虾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高的总酚含量,其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可能与其所含酚类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3.
测定细叶石仙桃乙酸乙酯部位总黄酮含量,并测定其自由基清除活性,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细叶石仙桃乙酸乙酯部位总黄酮含量,并采用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体系评价其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细叶石仙桃乙酸乙酯部位总黄酮含量为39. 6 mg/g,其对DPPH自由基最高可达到85. 1%,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在较低提取物浓度即达到100%。细叶石仙桃乙酸乙酯部位具有优异的自由基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丙酮为溶剂,通过浸泡龙眼叶的方法得到龙眼叶丙酮提取物。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测定该提取物的总酚含量,并采用ABTS体系评价眼叶丙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探讨抗氧化活性和总酚含量之间的关系。龙眼叶丙酮提取物在较低药液浓度时即对ABTS自由基表现出一定的清除能力,且该清除能力与药液浓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在最高药液浓度时,龙眼叶丙酮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74. 94%。此外,龙眼叶丙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5.
章莺鸿 《化工时刊》2012,26(8):19-21
为了提高牡荆子的综合利用价值,测定了牡荆子75%乙醇提取物的总酚含量,同时以总还原能力、清除DP-PH.为指标,对其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牡荆子75%乙醇提取物中总酚含量为5.6%(以没食子酸计),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但其抗氧化能力弱于芦丁。  相似文献   

6.
章莺鸿 《化工时刊》2011,25(12):31-33
为了提高菊花脑的综合利用价值,测定了菊花脑花70%乙醇提取物的总酚含量,同时以总还原能力、清除DPPH.为指标,对其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菊花脑花70%乙醇提取物中总酚含量为3.2%(以没食子酸计),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但其抗氧化能力比芦丁弱。在样品浓度0.02到0.2 g/L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升高,其总还原力、清除DPPH.能力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采用ABTS和还原能力法考察龙眼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对于龙眼叶乙醇提取物,其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在非常低的浓度下就达到了不错的效果。药液浓度提高,龙眼叶乙醇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超过60%。当作用时间增长,龙眼叶乙醇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展现了更强的清除率。  相似文献   

8.
实验以皇后葵果实为原料,研究其果实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总黄酮和总酚酸的含量,通过DPPH和ABTS两种自由基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和总酚酸含量与其自由基清除能力之间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提取咖啡壳中的酚类物质,进行表征分析及酚羟基含量的测定,并对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性研究。采用红外,GPC,核磁对提取出的样品进行表征。采用DPPH,ABTS,FRAP三种方法对样品的抗氧化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咖啡壳中多酚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0%。样品酚羟基含量为4.392 mmol/g。抗氧化性研究表明,DPPH中样品抗氧化性略好于BHT,ABTS中样品抗氧化性明显高于BHT,FRAP中样品抗氧化能力与维生素C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虎杖根6种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利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2,2-二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法和总还原力检测法对6种不同溶剂虎杖根提取物进行抗氧化能力评价。选用抗氧化活性较强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细胞层面内源性抗氧化能力的研究,评价其对抗氧化基因Nrf2、SOD、CAT、HO-1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5种提取物,95%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且具有最高的多酚含量。95%乙醇提取物可显著增加Nrf2、SOD、CAT、HO-1等抗氧化基因的表达。95%虎杖根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开发成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中国不同地区蜂胶的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化活性。方法通过测定DPPH、ABTS、OH-三种自由基体系9个产地蜂胶乙醇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蜂胶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不同产地的蜂胶均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活性,但是总多酚含量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存在差异,山东泰安蜂胶对三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都最强,其总多酚也最高。结论蜂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天然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不同产地的蜂胶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差异较大,抗氧化活性高的蜂胶总多酚含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总抗氧化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泽泻水提取物、65% 乙醇提取物和95% 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采用HPLC法分析3种提取物中主成分23-乙酰泽泻醇B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泽泻水提取物、65% 乙醇提取物和95% 乙醇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0.305U·g-1、0.313U·g...  相似文献   

13.
对客家常用中草药五指毛桃进行提取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为利用五指毛桃开发天然抗氧化剂提供依据。采用9种溶剂(甲醇、60%乙醇、80%乙醇、95%乙醇、异丙醇、正丁醇、三氯甲烷、乙酸乙酯、蒸馏水)结合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及传统煎煮法分别提取五指毛桃活性成分,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分光光度法、福林-酚法、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法分别测定提取液的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表明,以五指毛桃干粉重计,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最大,甲醇提取物的总酚含量最大;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中60%乙醇、95%乙醇、蒸馏水三种提取物和传统煎煮法的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大于15%,其余均小于1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新疆5个不同产地沙枣花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并对其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采用薄层鉴别对沙枣花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薄层生物自显影方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Al(NO33-Na NO2-Na OH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总多酚含量;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椴树苷;采用薄层生物自显影评价抗氧化活性。结果 5个不同产地沙枣花总黄酮含量在18.29~22.34mg·g-1、总多酚含量在11.78~30.04mg·g-1,存在一定差异;沙枣花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能力;薄层色谱鉴别出椴树苷,斑点清新;薄层生物自显影表明抗氧化活性良好。结论 不同产地沙枣花中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实验表明,沙枣花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红毛藻乙醇提取物活性成分及其功能活性,使用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提取红毛藻,并测定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提取物中的总多酚、总生物碱、总黄酮含量。通过研究胰脂肪酶、酪氨酸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来评价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提取红毛藻的活性差异。通过LC-MS/MS技术完成红毛藻乙醇提取物中的多酚鉴定。结果表明,红毛藻不同乙醇浓度提取物均具有DPPH清除能力以及酪氨酸酶、胰脂肪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乙醇浓度不同,其提取物生物活性不同,总多酚、总黄酮、总生物碱含量不同;其中100%乙醇浓度提取物总多酚、总黄酮和总生物碱含量最高,具有较强的DPPH清除能力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同时结果还表明,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与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和DPPH清除能力均具有极显著相关性。LC-MS/MS结果显示红毛藻100%乙醇提取物中含有37种多酚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广州化工》2021,49(3)
建立微量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法评价山奈酚对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大小;建立微量总抗氧化能力法评价山奈酚的抗氧化活性强弱。山奈酚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大,二者的IC_(50)分别为16.17和6.97μmol/L,其中山奈酚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V_C相当。山奈酚的总抗氧化能力随浓度升高而增加,当浓度为500μmol/L时其总抗氧化能力为1.04±0.019 mmol/L。山奈酚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对DPPH和ABTS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7.
提取了饿蚂蝗中的黄酮化合物,并研究了其含量及与体外抗氧化活性关系。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提取饿蚂蝗全草黄酮化合物,并采用HPD-100大孔树脂对粗提液进行精制,利用NaNO2-Al( NO3)3-NaOH显色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精制黄酮的含量。采用DPPH和ABTS自由基测定法,对饿蚂蝗黄酮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自由基清除实验中,精制饿蚂蝗黄酮类化合物自由基清除能力高于未精制的乙醇提取物。饿蚂蝗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与黄酮含量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郭靖  张彦青  尚伟华 《山东化工》2023,(19):17-19+23
旨在探讨金盏花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采用分光光度法来测定金盏花粗提物及萃取物的总黄酮和总酚含量。结果表明,正丁醇层萃取物的总黄酮、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90.04 mgRE/g, 152.66 mgGAE/g。为了评估金盏花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DPPH、ABTS、超氧自由基清除实验和FRAP试验。金盏花正丁醇层对DPPH、ABTS、超氧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104.04,3.78,91.00μg/mL,其FRAP值为1 466.63μmoL/g。在低浓度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其IC50值为50.67μg/mL,FRAP值为1 681.67μmoL/g。研究结果显示,金盏花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这与其具有较高的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不同果皮颜色高粱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涛  王华 《应用化工》2011,40(7):1201-1204
通过对6种不同果皮颜色高粱的总酚含量测定,以及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能力评价,分析高粱果皮颜色对其总酚含量的影响;以及高粱总酚含量与其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之间关系。结果表明,高粱果皮颜色深浅不是其总酚含量高低的可信指标。高粱总酚含量越高,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能力越强,总酚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之间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83 1;总酚含量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之间也具有线性正相关特性,相关系数是0.915 1。  相似文献   

20.
以蓝莓为原料,考察了体外消化前、后蓝莓提取物(总酚和花色苷)含量、抗氧化性、抗癌作用及花色苷组成的变化,并推测了花色苷的降解途径。分别采用福林-酚法和pH示差法测定总酚和花色苷含量;以脂质体的抑制率、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体外消化前后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二级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花色苷组成。结果表明,与未经消化的提取物相比,经肠道消化后样品总酚含量增加47.21%,花色苷含量降低71.82%,脂质体的抑制率、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提高38.45%、29.41%和29.12%;对Hep G2肝癌细胞、A549肺癌细胞和Hela人宫颈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显著增加,蓝莓花色苷组分由12种降为9种。对胃肠消化花色苷的降解过程推测发现,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降解形成槲皮素的过程与天竺葵素-3-葡萄糖苷降解成山柰酚的过程机制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