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研究OSMAC策略下海洋真菌FYF J-9化学成分多样性.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不同培养基、海水盐度和培养时间等因素对红树林内生真菌FYF J-9次级代谢产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次级代谢产物产量因素依次为:培养基>海水盐度>培养时间,综合微生物外观分析与TLC指纹图谱分析,最终确定红树林内生真菌FYF J-9最...  相似文献   

2.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PHPLC等手段对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内生真菌广布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disseminata)的发酵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数据分析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内生真菌Pestalotiopsis disseminata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共分离并鉴定了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7-羟基-5-甲氧基-4,6-二甲基苯酞(Ⅰ)、腺苷(Ⅱ)、尿苷(Ⅲ)、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Ⅳ)、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Ⅴ)、1,1′-二(1,1′-羧基乙基)醚(Ⅵ)、赤藓醇(Ⅶ),其中化合物Ⅱ、Ⅲ、Ⅵ、Ⅶ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Ⅴ为首次从该种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对新鲜荔枝内生菌进行分离纯化,共获得5株纯系微生物。通过筛选获得一株代谢产物香气优雅、甜润、生长迅速的菌株。利用GC-MS对其发酵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微生物代谢产物的香气成分主要为β-苯乙醇、2,3-丁二醇、糠醛及十六酸。利用该菌株发酵制备得到的发酵型烟用香料产品Lizhi-A具有使烟香柔和、细腻、饱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3代谢产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3的代谢产物。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3的菌体中分离得到4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别为2-(3-chloro-2,6-dihydroxy-4-methylbenzoyl)-5-hydroxy-3-methoxybenzoate.(1),3'-dihydroxy-5,5'-dimethyldiphenyl ether(2),7,8-二甲基苯并[g]蝶啶-2,4(1H,3H)-二酮(3),5-o-methylbostrycoidin (4)。初步药理活性显示化合物1对人体肝癌细胞hepG2抑制的IC50值为25μg·mL-1。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3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研究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3的代谢产物。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3的菌体中分离得到4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别为2-(3-chloro-2,6-dihydroxy-4-methylbenzoyl)-5-hydroxy-3-methoxybenzoate.(1),3'-dihydroxy-5,5'-dimethyldiphenyl ether(2),7,8-二甲基苯并[g]蝶啶-2,4(1H,3H)-二酮(3),5-o-methy lbostrycoidin(4)。初步药理活性显示化合物1对人体肝癌细胞hepG2抑制的IC50值为25μg·mL-1。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3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研究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4b的代谢产物。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4b的菌体中分离得到4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别为1,4-dihydroxy-2-methoxy-7-methylanthracene-9,10-dione(1),3,8-dihydroxy-3-methyl-3,4-dihydroisochromen-1-one(2),8-hydroxy-6-methoxy-3-methyl-3,4-dihydroisochromen-1-one(3),3-hydroxy-4-(2-hydroxy-6-methylheptan-2-yl)benzoic acid(4)。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4b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5的代谢产物。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表明,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5的菌体中分离得到4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别为灰黄霉素(1),去氯灰黄霉素(2),7-22-二烯-3-羟基-6,9-氧桥-麦角甾(3),piliformic(4)。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5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研究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58的代谢产物。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58的菌体中分离得到6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别为tetracenomycin D(1),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2),dehydroaltenusin(3),5-O-methylbostrycoidin(4),bostrycoidin(5),环(苯丙-酪)肽(6)。初步药理活性显示化合物1对人体口腔癌细胞(KB,KBv)抑制的IC50值分别为8μg·mL-1和10μg·mL-1。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58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研究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Sk-3的代谢产物,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Sk-3的菌体中分离得到4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别为3-(羟甲基)-6,8-二甲氧基香豆素(1),4-(Hydroxymethyl)-7-methoxy-6-methyl-1(3H)-isobenzofuranone(2),环(苯丙-苯丙)二肽(3),环(苯丙-酪)肽(4)。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Sk-3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以实验室分离纯化的杜仲内生真菌拟茎点霉属SX2018-06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进行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确定SX2018-06产松酯醇二葡萄糖苷(PDG)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8.0℃、初始pH值6.0、通气量6.5 L·min~(-1)、接种量12.5%,在此条件下,PDG产量43.28 mg·L~(-1),较优化前提高了132.31%。本研究所构模型可显著提高杜仲内生真菌SX2018-06发酵PDG产量,为规模化生产PDG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
对西南手参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及形态学和分子学鉴定,并以CDC25A/CDC25B磷酸酶和PD-1/PD-L1作为抗肿瘤活性筛选靶点,对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从西南手参根部分离得到20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镰刀菌属(Fusarium)、壳隔孢属(Camarosporium)、青霉菌属(Penicillium)、土赤壳属(Ilyonectria)、柔膜菌属(Hyalodendriella)、曲霉属(Aspergillus)、栓菌属(Trametes)、胶膜属(Tulasnellaceae)、油瓶霉属(Lecythophora)、红菇属(Russulaceae)、丝膜菌属(Cortinarius)等11个属;菌株G.orc-10的代谢产物对CDC25A/CDC25B酶活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菌株G.orc-05、G.orc-06的代谢产物对PD-1/PD-L1结合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揭示西南手参内生真菌代谢产物可能具有抗肿瘤药物筛选潜力,为从西南手参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中发现抗肿瘤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罗汉果内生真菌SG-69的发酵培养液和菌体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运用IR、。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波谱数据与文献数据对照鉴定了其结构分别为麦角甾-5,7,22-三烯-3β一醇(1)、对羟基苯甲酸(2)、白僵菌酮(3)、苯乙酸(4)、尿囊素(5)和甘露醇(6),其中尿囊素(5)首次从罗汉果内生真菌中发现。研究结果表明,罗汉果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与宿主罗汉果化学成分有很大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OSMAC策略为指导,研究深海真菌Stachybotrys sp.3A00409的次级代谢产物多样性,对其燕麦大米培养基发酵产物中与原始培养基具有差异的部分进行靶向分离,共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鉴定为丁内酯类化合物butyrolactone-Ⅰ (1)、butyrolactone-Ⅲ(2)、butyrolactone-...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枝状枝孢菌大米固体发酵后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以及NMR、MS等现代波谱手段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8-二羟基-3-甲基-1H-异铬-1-酮、6-甲氧基-8-羟基-3-甲基异香豆素、豆甾-4-烯-3-酮、3β-羟基-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2-二烯、腺嘌呤核苷、甘露醇。结论 :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红树林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 Y2-2-1的次级代谢产物。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层析、反相C-18柱色谱层析及化学导向的方法分离、纯化出1个肽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及理化鉴定,最终确定化合物为Anthranicine(1),化合物Anthranicine(1)首次从青霉属首次发现。此外,化合物1对食源性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海洋微生物代谢产物所含化合物的数量繁多,并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这是近年来海洋微生物成为研究热点的原因之一。文章综述了的天然产物分离纯化技术和海洋微生物代谢产物主要天然产物活性物质,为未来对相关课题的研究做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球毛壳菌素A的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球毛壳菌素A具有优异、广谱的抑菌活性,具备良好的新型杀菌剂的开发前景。为了更好的分析发酵过程母液中球毛壳菌素A的含量,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球毛壳菌素A定量分析方法。[结果]经梯度洗脱优化出的色谱条件:使用DuPont ZORBAX ODS C18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A、水为流动相B,梯度条件:(A)0~10 min,20%~25%;10~20 min,25%~40%;20~55 min,40%~55%;55~75 min,55%~75%;75~85 min,75%~90%。流速为1.0 mL/min,柱温:25℃,波长为254 nm。[结论]该方法精密度为1.49%,重现性为5.41%,可以作为球毛壳菌发酵优化过程中代谢产物球毛菌素A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一株藏红花内生真菌CSL-13固体发酵产物的化学成分。利用硅胶柱层析、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从CSL-13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通过核磁、质谱等波谱分析技术以及文献数据对照,鉴定其结构分别为:Beauvericin(1),Prolipyrone C(2),过氧化麦角固醇(3)。三个化合物均首次从藏红花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挖掘三七植物内生菌来源链霉菌Kib015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链霉菌Kib015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核磁共振NMR确定了化合物结构。结果:共分离得到11个已知化合物,经核磁共振确定化合物分别是邻氨基苯甲酸(1)、对羟基苯乙酸甲酯(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9-hydroxy-4-megastigmen-3-one(4)、阿魏酸(5)、对羟基肉桂酸(6)、3,5-二羟基苯甲酸(7)、3,5-二羟基苯乙酸(8)、3-羟基-2-甲基-4-吡喃酮(9)、(2E)-3-(2-aminophenyl)-2-propenoic acid (10)和Tetillapyrone(11)。抗菌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化合物(6)对白色念珠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从链霉菌Kib015发酵液中分离鉴定了多个具有抗菌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丰富了抗菌药物前体的结构多样性,能够为抗菌药物的开发提供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从134株海洋微生物中筛选得到放线菌JWH-09,其发酵代谢产物具有较好的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根据生物活性跟踪测试,采用硅胶柱层析、薄层层析以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JWH-09发酵产物中的抗菌活性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抗真菌活性化合物JWH-09-A,经ESI-MS、EI-MS、1H NMR、13C NMR、2D NMR等谱图分析,确定该活性物质的结构为1-菲羧,1,2,3,4,4a,9,10,10a-八氢-1,4a-二甲基-7-(1-甲基乙基),俗名脱氢松香酸(dehydroabietic acid).经盆栽试验证明该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黄瓜白粉病和灰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