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对用急冷铝合金粉末制备的SiCp/LY12 复合材料,进行了时效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SiCp/LY12 复合材料的时效硬化效果随SiCp/LY12 含量的增加和时效温度的提高而增大。自然时效时,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时效硬化效果。差热分析表明,随着SiC颗粒含量的增加,SiCp/LY12 复合材料GP区形成的数量减小,而S′相形成的体积分数增加,分布更加弥散细小  相似文献   

2.
碳化硅颗粒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讨论了铝液温度,保温时间和SiC颗粒尺寸等因素对制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惰性气体和真空保护,只要适当地控制参数,就能制备出有较高体积分数的SiC颗粒的铝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3.
流变铸造法制备SiC_p/Zn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流变铸造法制备了SiCp/Zn基复合材料,对该材料进行了弯曲强度、冲击韧性、压缩强度、硬度及耐磨性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SiCp的加入,使锌合金的压缩强度、室温和高温硬度以及耐磨性明显提高,其弯曲强度略有降低,而其冲击韧性下降3~5倍。最后还讨论了颗粒含量、颗粒直径以及基体特性对该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用半固态搅熔复合铸造法制备的SiC_p/LC4复合材料的三种状态和三种试验温度的拉伸性能以及线膨胀系数进行了测定和研究,对其微观组织和拉伸断口也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法能够获得颗粒均匀分布的复合材料,其性能也得到了改善和提高,SiC_p/LC4界面结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反应烧结碳化硅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系统总结了反应烧结SiC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Si/SiC复相陶瓷、Silcomp和连 续纤维增强Si/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与性能,提出了反应烧结SiC材料今后的研 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复合材料断口分形维数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SiC晶须增强Al和碳纤维增强SiC复合材料断口的分形特征,分别用小岛法和垂直截面法测定了断口的分形维数。实验表明,这两类复合材料的断口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小岛法测得Cf/SiC复合材料断口的分形维数为1.312;垂直截面法测得SiCW/Al复合材料断口的分形维数为1.099,表明可以用分形维数来定量表征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  相似文献   

7.
采用示波冲击试验及断口形貌分析技术,对液态搅拌铸造SiCp/A359 复合材料的冲击断裂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体的塑性变形能力、界面结合情况及铸造缺陷都会影响SiCp/A359 复合材料冲击破坏抗力,而基体的塑性变形能力是决定因素。同时,讨论了在AW和AW+ T6 状态下SiCp/A359 复合材料不同的断裂机制  相似文献   

8.
添加SiC的增韧莫来石陶瓷(ZTM/SiC)复合材料比基体的性能有较大的提高。该陶瓷在烧结过程中及高温下使用都伴随着SiC组分的氧化,从而影响陶瓷的烧结致密化并导致性能衰退。文中针对ZTM/SiC陶瓷在空气下烧结过程中出现的变化,探讨SiC组分的氧化过程及其对陶瓷烧结致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不同晶须含量的SiC_W/Al复合材料,并测试和分析了铝合金和不同晶须含量SiC_W/Al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物理性能。结果表明,随晶须含量的增加,SiC_W/Al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明显提高,并且比强度和比刚度也有所提高;热膨胀系数和热传导率随晶须含量提高而降低,并且热传导率与热膨胀系数比值也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0.
搅拌铸造制备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采用搅拌铸造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探讨了制备工艺。添加颗粒分别为Al2O3和SiO2,其中SiO2与Al液发生原位反应。  相似文献   

11.
SiC_p/Al复合材料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SiCP/Al复合材料,研究增强相粒径及含量对SiCp/Al复合材料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增强相粒径不变,随着增强相含量的增加,SiCP/Al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降低;增强相含量较低时SiCP/Al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比增强相含量高的SiCP/Al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高。与其他研究者的结论进行比较,发现不论采用什么方法制备SiCP/Al复合材料,结果都表明增强相含量为10%的SiCP/Al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抗弯强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金属基体与陶瓷颗粒之间润湿性差的问题,采用化学镀铜对SiC颗粒进行表面改性,试图提高其界面结合能力。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化学镀铜参数,探讨镀液参数对复合粉体质量增加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化学镀铜过程中,随着硫酸铜浓度和甲醛浓度增加,镀后复合粉体质量增加率增加;随着络合剂浓度增加,质量增加率逐渐降低;化学镀铜参数优化后可实现SiC粉体表面化学镀铜层的均匀镀覆。  相似文献   

13.
SiC粒度对磁力搅拌-化学沉积Ni-P-SiC镀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磁力搅拌-化学沉积方法在45钢表面制备Ni-P-SiC镀层,研究镀液中SiC颗粒粒度对镀层表面形貌、显微硬度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C颗粒的粒度逐渐减小,镀层的平整度和致密性增加,SiC颗粒团聚现象越来越不明显;当SiC粒度为0.2 μm,Ni-P-SiC镀层表面均匀分散着微小的SiC颗粒,镀层平整、致密,平均显微硬度为853.4HV;当SiC粒度为1,2 μm,最大硬度差分别为25.8HV和40.5HV。随着磨损时间的增加,含有SiC粒度0.2 μm的Ni-P-SiC镀层的磨损量缓慢增加,而SiC粒度为2,1 μm的Ni-P-SiC镀层的磨损量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4.
液态搅拌铸造SiC_p/ZL101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进的机械搅拌法在液态下将氧化态SiC_p分散进ZL101合金液中,制备了SiC_p/ZL101复合材料。对该复合材料的复合工艺、组织和常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C_p/ZL101复合材料中SiC_p分布均匀,与基体结合良好,SiC_p与基体界面上存在Mg和Si的富集。与基体合金相比,SiC_p/ZL101的硬度、抗拉强度和耐磨性,尤其是重载下的耐磨性显著提高,塑性虽然降低,但通过优化工艺可以使之降低得最少。  相似文献   

15.
利用热压烧结技术制备高致密度短碳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Csf/SiC)复合材料。研究稀土氧化物添加比对烧结后Csf/SiC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力学特性和增韧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助剂中La2O3含量增加,烧结后材料中SiC颗粒平均粒径减小,相对密度逐渐降低,而强度和韧性则先增加后降低;颗粒桥连、纤维拔出和裂纹偏转是该材料体系的主要增韧方式。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半固态机械搅拌法制备不同粒度的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SiC粒度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硬度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度为100μm时,复合材料中SiC颗粒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团聚现象,布氏硬度值最大,相对磨损率最小。其磨损机理是较软的铝基体对SiC颗粒起很好的支撑效果,使镶嵌在合金基体中耐磨的SiC颗粒对合金基体起到保护作用,减少粘着磨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常压烧结制备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及其显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微米SiC颗粒和工业氧化铝为原料,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Al2O3/SiC复合粉末。将复合粉末煅烧、成型,在1 600℃,2h烧结可制备出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通过XRD、DSC-TG、SEM和TEM等分析了煅烧和烧结过程中相组成的变化,烧成收缩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氧化铝基体中添加80%(质量分数)平均粒径为5μm的SiC粒子,复合粉末经700℃煅烧后再成型,试样于1 600℃烧结,其相对体积质量可达93.8%。SiC粒子主要被包裹在Al2O3晶内形成“晶内型”纳米复合陶瓷。在烧结过程中由SiC氧化形成的SiO2包裹层与基质氧化铝反应形成的无定形莫来石前躯体可大大促进烧结;SiC埋料氧化形成的外壳可有效阻止烧结体内SiC的进一步氧化。  相似文献   

18.
无压浸渗法制备高体积含量的铝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对SiCp表面预氧化后镀镍处理,将颗粒大小为28、43、74μm,质量之比为2∶3∶5的SiCp和有机胶PVA混合后,用液压机制成Φ(100±1)mm、厚10mm、相对密度为68%的预制件,将预制件置于N2气氛的箱式电阻炉中850℃浸渗2h制成SiCp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试验结果表明,SiCp表面镀镍后明显地改善了铝合金对其的润湿性能,促使浸渗过程快速进行。显微组织观察表明,复合材料中SiC颗粒在基体合金中分布均匀,并与基体合金界面结合良好,无孔洞。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不同层深的 Si C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损伤过程分析发现其损伤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高速率线性阶段、低速率平缓阶段及损伤加速阶段。梯度结构材料的芯部高塑性层或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基体对裂纹扩展有延迟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化学镀工艺制备了镀铜SiC微粉。化学镀工艺参数对该复合粉体的包覆行为影响较大。利用冷压成型和无压烧结技术制备了SiCp/Cu基复合材料,并对该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热膨胀系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iC颗粒分布较均匀,SiC颗粒与基体之间界面结合良好;随测量温度增加,SiCp/Cu基复合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呈非线性增加;当SiCp体积分数相同时,减小SiCp颗粒尺寸有利于降低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