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比较了Brtinsted酸,包括硫酸、磷酸、对甲苯磺酸,催化季戊四醇与脂肪酸的酯化反应行为,结果表明,硫酸催化酯化反应速率最快,能有效催化不同类型的新戊基多元醇与脂肪酸的酯化反应,羟基转化率达到98%以上.研究了硫酸催化条件下新戊基多元醇脂肪酸酯化反应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酯化反应速率明显受到空间位阻效应的影响,提高催化剂用量和升高反应温度,能有效提高酯化速率,催化剂用量0.25%~0.50%、反应温度185~190 ℃为适宜的控制范围;硫酸催化酯化反应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非酯化催化反应,不能得到低硫含量的酯.硫酸催化酯化反应机理遵循"中间产物为烷基化硫酸"模型.  相似文献   

2.
费建奇  赵伟 《润滑油》2009,24(4):22-25
采用新型催化酯化反应工艺合成了新戊基多元醇脂肪酸酯,酯化反应转化率高达98.5%以上;FTIR分析表明,酯的羟基吸收峰消失,表明酯化反应具有高的羟基转化程度.采用该合成工艺制备了冷冻机用基础油,结果表明,基础油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一系列新戊基多元醇酯,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气质联用(GC-MS)和原子发射光谱(AES)对合成酯进行了分析鉴定,并测定其运动黏度。结果表明:合成了酯化率较高且杂原子很低的新戊基多元醇酯,季戊四醇二脂肪酸混合酯由五种组分构成;其运动黏度随脂肪酸碳原子数、长链脂肪酸、异构酸、长链异构酸、醇羟基数含量增大而逐渐增大;其黏度指数随脂肪酸碳原子数、长链脂肪酸、长链异构酸和醇羟基数含量的增大变化不明显,而随异构酸含量的增加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4.
用热失重法考察了新戊基多元醇酯结构与热稳定性的关系。长链脂肪酸和长链异构脂肪酸可以提高新戊基多元醇酯的热稳定性,而短链的异构酸则会降低新戊基多元醇酯的热稳定性。新戊基多元醇酯的热稳定性随羟基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5.
王辉  孙翔兰  刘功德 《润滑油》2012,27(5):43-46
以烯酐、新戊基多元醇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酯型无灰分散剂,研究了酯型分散剂的合成工艺及工艺路线。选择分子量1000的烯酐及新戊基多元醇为原料,选用两种催化剂,一种是磷酸酯,另一种是碱性金属盐类,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确定适宜的反应时间是10~12 h,温度为170~180,适宜的原料配比为1∶1.2,较好的真空度为0.08 MPa,并运用红外光谱对添加剂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酸催化剂和非酸催化剂对新戊基多元醇酯储存稳定性的影响,非酸催化剂合成的新戊基多元醇酯的储存稳定性优于酸催化剂的储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聚α-烯烃、烷基苯、聚醚、双酯、新戊基多元醇酯、硅酸酯、氟油等合成润滑油在冷冻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秦军 《合成润滑材料》1998,25(3):19-23,46
综述了聚α-烯烃、烷基苯、聚醚、双酯、新戊基多元醇酯、硅酸酯、氟油等合成润滑油在冷冻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国内外合成脂肪酸丁酯的研究进展,并分别对酯化反应和酯交换反应中的酸催化法、碱催化法和脂肪酶催化法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采用低成本、低腐蚀性酸(如固体酸)催化酯化和酯交换反应是合成脂肪酸丁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该发明采用固定化微生物脂肪酶在非水相体系催化合成脂肪酸低碳醇酯。将脂肪酶固定化在惰性载体膜或纺织物上 ,固定化载体可与金属丝网复合 ,形成新型反应器 ,在2 0~ 6 0℃范围内在有机相中催化脂肪酸和醇的酯化反应 ,14~ 2 4h酯化率可达 90 %~ 97%。与目前工业中使用化学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下酯化的工艺方法相比 ,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反应专一性强、副产物少的优点。与同类的酶法合成工艺相比较 ,该方法具有产物易与固定化酶分离 ,有利于连续化生产以及固定化酶易回收和重复使用的特点。同时在反应过程中加入吸水剂可缩短反…  相似文献   

11.
合成几种磷钼酸盐催化剂,并对其进行XRD和TG表征。考察磷钼酸盐催化剂的种类、催化剂焙烧温度、催化剂的用量、酸醇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油酸与甲醇酯化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磷钼酸锡为催化剂,在n(油酸): n(甲醇)=1:8、催化剂用量为油酸质量的4%、回流温度(68±1)℃下反应6 h,油酸与甲醇酯化反应的转化率达到95.4%。磷钼酸锡催化剂易回收,最少可重复使用5次。在上述条件下考察磷钼酸锡催化不同脂肪酸和不同醇的酯化反应的活性,结果表明:当醇的碳链增加时,其酯化反应的转化率减小;当脂肪酸的碳链增加时,其酯化反应的转化率仅略有减小。  相似文献   

12.
以强酸性ZSM-5分子筛催化剂合成油酸高碳醇酯,讨论了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随醇碳原子数增加催化剂催化活性相应减小,得出了油酸高碳醇酯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为油酸重量10%,反应温度170~175℃,油酸与高碳醇的摩尔比为1.2:1,酯收率90%左右。  相似文献   

13.
硫酸高铈催化合成氯乙酸异丙酯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以结晶硫酸高铈为催化剂 ,对氯乙酸和异丙醇的酯化反应进行催化 ,合成了氯乙酸异丙酯。详细探讨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 ,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结晶硫酸高铈具很高的催化活性 ,酯化率可达 97%  相似文献   

14.
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进行接枝酯化改性,制备了系列梳状两亲性SMA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单酯钠盐,SMA-g-O-3、SMA-g-O-6、SMA-g-O-10、SMA-g-O-15和SMA-g-O-20,通过红外和GPC分析佐证了接枝酯化的发生。将其应用于皮革复鞣加脂工艺中,研究了SMA钠盐及SMA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单酯钠盐对成革接触角和静态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MA钠盐及SMA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单酯钠盐处理后的铬鞣胶原纤维,随着乙氧基数目的增加,静态吸水率逐渐提高,而表面接触角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5.
采用活性炭负载磷钨酸为催化剂,以丁酸和异丁醇为原料合成丁酸异丁酯,考察了催化剂负载量、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适宜的反应条件为:丁酸用量0.1mol,醇酸摩尔比1.4∶1,催化剂用量0.8g,催化剂负载量20.2%,回流反应时间70min,酯化率达到99.2%。该催化剂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使用5次后酯化率达95.8%。  相似文献   

16.
肉桂酸正戊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香料肉桂酸正戊酯,考察了反应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产率的影响。在反应温度160℃,酸醇摩尔比为1:1.50,催化剂用量为3.30g/mol酸的最佳反应条件下,内桂酸正戊酯的产率达98.2%。并对产物进行了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氧化钙脱水法合成氯乙酸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报道了一种以氯乙酸和脂肪醇为原料合成氯乙酸酯的新方法 ,即在催化剂作用下 ,用氧化钙作脱水剂 ,采用索氏提取器进行回流脱水直接酯化。应用该方法 ,酯化反应时间仅需 2~ 3 h,产率高达 93 %~ 98% ,同时对影响产率诸因素进行考察 ,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8.
铌酸对酯化反应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新型固体酸催化剂铌酸对乙醇及异戊醇与乙酸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表明热处理温度对水洗法制备的铌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显著影响,在350℃处理时活性达到极大值.与HZSM-5相比,铌酸催化剂不仅在乙醇和乙酸的气相酯化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比性能,而且在异戊醇和乙醇的液相酯化反应中亦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以丙烯酸和高碳醇为原料、固体酸为催化剂,采用熔融酯化法合成了不同碳链长度的丙烯酸高碳醇酯纯品。反应中不使用甲苯,并优化了精制过程,在优化的条件下酯化率大于95%;经折光率、熔点、红外、核磁表征证明所得产物为较纯的丙烯酸高碳醇酯,并考察了丙烯酸高碳醇聚合物的降凝助滤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