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装载机的大型化,其转向阻力矩提高,靠单级全液压转向器控制的液压动力转向装置已不能满足重载装载机的转向要求。本文介绍1种采用2级液压控制及负荷传感技术动力转向系统及其在CAT装载机转向装置上的应用。图1为该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工作原理图。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动态负荷传感全液压转向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系统的油泵工作流量、转向器工作最高转速、转向器压力损失等参数,提高了负荷传感液压转向系统的效率和响应速度,使转向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全液压转向系统的主要组成,重点介绍了全液压转向器、组合阀块、单路稳定分流阀、优先阀的工作原理、特点和用途。给出了全液压转向系统的分析和计算的步骤,可作为轮式液压转向系统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工程机械的液压转向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机械的转向系统对于整机性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用户对转向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前的机械、半机械转向系统已逐渐被全液压转向系统所代替,特别是随着液压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向元件的不断完善,全液压转向系统的结构和性能也有很大的改进和发展。1.使用全液压转向器全液压转向器由于体积小、结构紧凑和安装方便等优点,在工程机械的转向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全液压转向器的结构型式很多,按负荷型式分,可分为负荷无反应型和负荷有反应型。负荷无反应型转向器在计量装置中位时,转向缸的两油口与计量…  相似文献   

5.
<正>集装箱正面吊的转向系统对其行驶安全至关重要,若转向系统出现故障,往往会造成重大的事故。本文以DRF400-450型卡尔玛集装箱正面吊为例,介绍全液压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1.工作原理全液压转向系统巾液压泵1、优先阀2、梭阀3、转向器4、转向阀5、转向缸6以及扪关  相似文献   

6.
大型工程机械广泛采用由全液压转向器、液压泵和液压缸组成的液压转向系统,实现机器的动力转向。全液压转向器主要由配流阀、溢流阀和转子泵等组成,溢流阀体上装有安全阀和双向缓冲阀。如果转向器发生故障,在对其进行诊断和修理之后,应进行全面测试。本文分析了全液压转向器的故障原因,并给出了转向器的测试回路和测试方法。 1.常见故障诊断 (1)转向器漏油 上部漏油,转向器阀芯与阀体处密封圈损坏;下部漏油,下盖螺栓松动,或垫圈损坏,或密封圈损坏。 (2)液力转向时,转向盘操纵沉重 液压泵发生故障;人力转向时,单向阀密…  相似文献   

7.
装有负荷传感流量放大型全液压转向器(同轴流量放大转向器)的液压转向系统(见附图),具有液压元件少、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制造成本低、液压元件总质量轻等优点。这种转向器在大吨位装载机上得到广泛应用,与工作液压系统实现双泵合流,可减小工作液压系统工作泵的排量,降低功率损失。  相似文献   

8.
针对定量泵构建的全液压转向系统工作时传动效率低、压力和流量损失严重等问题,将负载敏感式变量泵技术应用到全液压转向系统中。对转向系统中转向器、优先阀及负载敏感式变量泵的结构进行了详细阐述;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对转向系统进行了建模;基于AMESim仿真模型对负载敏感式全液压转向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转向器转速在30 r/min和40 r/min时,压力和流量输出相对稳定;优先阀对转向器可起到流量调节作用;负载敏感式变量泵倾斜角在20°内能够控制输出流量的大小;负载敏感式全液压转向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压力和流量损失,从而提高传动效率。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自行式框架车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分析了自行式框架车驱动液压系统、悬挂液压系统以及转向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自行式框架车由液压负荷传感转向器和流量放大器组成的新型全液压转向系统,并对该转向系统的优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工程机械底盘的前轮转向多采用全液压转向器。全液压转向系统主要由转向器、流量控制阀、转向液压缸等组成,利用转向盘操纵转向器实现前轮转向。附图为BYZ-320转向器的结构图。转向器结构图互阀体2.阀盖3.连接块4.定位蝶式弹簧5.拨销6.单向阀7溢流问8.隔盘9.端盖...  相似文献   

11.
全液压转向器计算机测控系统设计及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介绍全液压转向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设计了液压试验系统的原理图,依据大批量快速检测的工艺要求,构思了全液压转向器计算机测控系统。在工程实践中完成了测试系统的硬件配置,并以组态软件和数据库软件为平台,实现了测试数据的记录、保存、调用、后续处理及报表生成,解决了全液压转向器大批量快速检测的技术难题,为全液压转向器的检测和性能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工程机械的转向方式通常采用全液压转向技术。以装载机为例 ,目前均为液压伺服转向技术和液压负载优先伺服转向技术。前者由液压泵、液压单路稳流阀、液压伺服转向器、安全阀块及液压缸组成 ,如图 1所示。液压单路稳流阀的主要作用是保证车辆在发动机的转速变化时 ,转向器所需要的油量始终恒定 ,使转向操纵作业不受发动机转速变化的影响。但是系统流经液压单路稳流阀超过 5 0 %的液压油没有作功就返回至油箱 ,能量消耗较大。后者采用液压负载优先伺服转向技术将液压负载转感系统集成至全液压转向器上 ,可减少转向系统的功率消耗达 30 %左右 …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全液压转向系统在大吨位自卸车上极有可能出现不能转向或者转向发沉的问题,基于现有的流量放大全液压转向系统结构特点,提出一种双转向器合流方案。选用排量较小的两组全液压转向器OSPBX LS控制一个流量放大器OSQB合流工作。基于AMESim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将新方案与原有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并分析转向负载和入口流量变化对系统响应的影响;基于液压转向系统试验台对方案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使用双转向器的模型在方向盘转角输入斜坡信号时,各参数均趋于稳定;影响双转向器系统性能的因素主要还是方向盘的转速和负载,从而说明负荷传感转向系统具有很好的性能,其能保证转向系统的流量不受发动机转速和负载的影响;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以四川川龙丘陵山地拖拉机为平台,设计了一种丘陵山地拖拉机电控液压自动转向系统。在原有的方向盘加全液压转向器助力转向机构的基础上,通过并联加装了一个由电磁换向阀、步进电机、同型号全液压转向器、前轮转角传感器及相应的油路构成的自动转向机构,并配以相应的电控单元系统,实现了能人机切换并可以自动控制的转向功能。系统具有成本低及维护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全液压转向器具有结构简单、转向轻便灵活、安装布置方便等诸多优点,所以在转向系统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鉴于全液压转向器对整个工程的影响,研制了全液压转向器检测台.它以三菱FX2N型PLC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MCGS工控组态软件作为可视操作界面和PLC数据的最终处理工具.该检测系统具有测试目的性强、测试周期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介绍了某型号矿用防爆胶轮车的总体方案及结构参数,以及采用全液压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图。以该型号矿用防爆无轨胶轮车液压转向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负荷传感全液压转向系统的动态模型进行仿真,并进行试验验证,从理论和实验上验证了该转向系统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负荷传感全液压系统响应速度快、能量损失小、系统稳定性良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的全液压转向器存在无缓冲和流量放大不够等缺点.双向缓冲负荷传感高流量放大全液压转向系统,在原有的同轴流量放大负荷传感转向器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进,实现了双向缓冲和高流量放大的功能,从而使转向系统的性能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我厂系北京液压工业公司下属企业,1970年开始生产BZZ_1型摆线式全液压转向器。1994年被评为部一等品。 BZZ_180-500全液压转向器,用于轮式行走工程机械、装载机、叉车、拖拉机、农用作用车辆上的转向系统。具有体积小、转向平稳灵活,操纵可靠、系统布置方便。  相似文献   

19.
工程机械全液压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全液压转向系统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便于布局和安装,目前被广泛用于装载机、叉车和筑路机械等工程机械上。现将工程机械全液压转向系统在使用中转向突然沉重和不能转向等故障的诊断方法作一介绍,供同行们参考。故障现象工作中突然感到转向沉重,提高发动机转速后转向时仍有同样的沉重感;转向盘转动费力或不能转动;转向不起作用。故障原因转向器阀块上的单向阀脱落,将进油口堵塞;转向泵连接套滚键或损坏;转向器内的单向阀(一般为小8mm的钢球)失效;转向缸活塞脱落或损坏。故障诊断诊断全液压转向系统的转向故障时应首先使发动…  相似文献   

20.
全液压转向器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展大吨位工程机械中,全液压转向器充分显示出结构紧凑、尺寸小和操纵省力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但在使用和维修中对全液压转向器的工作原理及构造以及内设的单向阀所起的作用等还不甚了解。为有利于使用和维修,现将其工作原理浅析如下。 全液压转向器主要由转阀式控制阀和摆线式计量马达两部分组成(图1)。控制阀由阀芯4、阀套5和阀体2等组成,其上的槽孔形成各种配油通道。控制阀工作时,通过转动调节阀芯、阀套和阀体间的相对位置,改变配油关系,从而控制液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