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了和尚桥铁矿石的矿石特点,进行了矿石的高压辊磨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按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细筛及筛上再磨再选和高压辊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细筛及筛上再磨再选,以及高压辊磨、3~0 mm粗粒抛尾、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细筛及筛上再磨再选进行了选矿工艺流程的试验研究,分别取得了精矿品位64.87%~66.06%、回收率72.00%左右的较好指标。针对低品位磁铁矿矿石的特点,根据对工艺指标、运行成本和流程合理性的分析对比,推荐高压辊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细筛及筛上再磨再选和高压辊磨、3~0 mm粗粒抛尾、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细筛及筛上再磨再选两个流程为和尚桥铁矿石合理选矿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2.
张祖刚 《现代矿业》2020,36(9):150-154
针对梅山混合铁矿石两段连续磨矿易过磨、微细粒级含量高的问题,利用高效外磁系选矿机对球磨排矿样和-3 mm混合矿样分别进行选别试验,研究了有无介质、分选筒坡度对选别指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选别条件。与现有流程对比,球磨排矿经高效外磁系选矿机预选抛尾,在一段磨矿后预先抛出产率24.51%的尾矿,二段球磨可少磨尾矿24.51%,+0.30 mm粗粒级尾砂产率增加6.37个百分点、-0.30 mm细粒级尾矿减少5.63个百分点;与现有流程对比,-3 mm混合矿经高效外磁系选矿机预选抛尾,预先抛出产率25.00%的尾矿,一段球磨可少磨尾矿23.59%,二段球磨可少磨尾矿25.00%,+0.30 mm粗粒级尾砂产率增加9.39个百分点、-0.30 mm细粒级尾矿减少8.6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轻南京梅山铁矿尾矿库的压力,针对现有选矿厂总尾矿(以下称“降磷尾矿”)粒度较细、制砂量少的问题,进行了ZCLA重磁拉选矿机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抛尾制砂工业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原有流程对比,试验流程理论上能在磨矿流程提前抛出产率为20.12%的尾矿,降低后序二段磨矿、浮选、降磷工序能耗。同时,对入磨矿+0.28 mm粗粒级尾砂产率增加9.14个百分点,并减少-0.28 mm尾矿8.54个百分点。ZCLA精矿平均铁品位52.53%,尾矿平均铁品位22.11%,尾矿中Fe3O4含量0.57%,尾矿产率20.12%,其中+0.28 mm尾矿平均产率12.28%。尾矿铁品位和Fe3O4含量与同期降磷尾矿相近。  相似文献   

4.
姑山矿和睦山选矿厂入磨磁铁矿石(20~0 mm)中存在大量废石,导致选矿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尾矿库压力大、影响最终精矿品质的提升。为解决这些问题,对入磨铁矿石分别采用XGD65 50吸出辊带式干选机和ZCLA560 500选矿机进行了干式预选和湿式预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入磨磁铁矿石采用干式预选可抛除产率达15.94%的尾矿,抛尾全铁品位8.68%,尾矿磁性铁品位1.20%,预选精矿较原矿全铁品位提高了4.48个百分点。入磨磁铁矿石采用湿式预选可抛除产率达21.34%的尾矿,抛尾全铁品位8.89%,预选精矿较原矿全铁品位提高了6.74个百分点。预先抛尾减少了入磨矿石量,提高了后续作业的入选铁品位,有利于降低能耗、提高流程处理能力,为选矿流程的技术改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洋县钒钛磁铁矿矿石品位极低,铁矿物赋存状态复杂,属于难磨难选类矿石,采用传统方法钛损失量极大。为了减少选厂选矿过程中钛资源的浪费,采用ZCLA新技术对该矿球磨排矿进行了抛尾工业试验,提出了洋县超贫钒钛磁铁矿选矿新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给料粒度为-5 mm,采用ZCLA粗粒抛尾新技术,抛出的尾矿TiO_2品位仅为1.62%,抛尾率为36.36%,可直接抛废,减少了36.36%的选钛磨矿量;该工艺与筒式弱磁选粗粒抛尾工艺相比,尾矿TiO_2品位大幅降低,流程简单,且运行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6.
对攀西地区某低品位钒钛磁铁矿进行了矿石性质研究,并根据矿石性质进行了湿式粗粒中磁预选抛尾、连续磨选、阶段磨选选铁试验研究.采用湿式中磁预选抛废-阶段磨矿-弱磁选工艺流程,最终可以获得产率20.48%、铁品位57.41%、TiO2品位9.69%、铁金属回收率52.88%的铁精矿.根据试验结果,推荐的选铁试验流程为原矿(6 ~0 mm)-湿式中磁抛废-阶段磨矿(一段- 0.076 mm粒级占55%、二段-0.076 mm粒级占70%)-弱磁选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7.
鲁中某低品位铁矿石有用铁矿物主要是磁铁矿,矿石有用矿物嵌布粒度微细,细磨是获得良好选别技术指标的关键。采用预选抛尾—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工艺流程进行选别,在最终磨矿粒度为-0.043 mm占85%的情况下,可以获得铁品位为66.61%、回收率为68.47%的精矿。  相似文献   

8.
和睦山选矿磨矿系统现有生产工艺中,高压辊磨机开路超细碎物料粒级0~20 mm,因其粒级范围较宽且矿石物料潮湿,加之矿物特性大量脉石的混入、部分矿物过磨等问题,造成磨机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不理想等。通过试验研究,成功将重磁拉选矿机(ZCLA)应用于磨矿给矿的强弱磁性矿物的回收,同时配套自主设计的绞笼式脱水分级筛设备,探索研究了选矿分级磨矿联合作业新工艺,形成粗粒分选分级磨矿组合,实现提前选别、提前分级,减少磨矿负荷,降低磨矿成本的目的,最终提前抛尾产率大于17%,磨矿系统处理能力提高20%,为铁矿山宽粒级湿式预选与磨矿工艺开拓了新的技术模式,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湖南某低品位铁矿石TFe品位24. 10%,磁性铁占总铁的34. 56%。铁主要以磁铁矿和赤(褐)铁矿的形式存在,硫、磷含量较低。为实现"能抛早抛",对矿石块矿干选抛尾精矿进行高压辊磨—预选抛尾试验。结果表明,相比高压辊磨开路流程,闭路流程辊磨产品-1 mm粒级含量高31. 34个百分点,达63. 59%,粒度更细;闭路辊磨产品中磁粗选—强磁扫选粗粒湿式预选抛尾可获得产率82. 71%、TFe品位27. 28%、回收率93. 56%的预选精矿,抛除产率17. 29%、TFe品位8. 98%、回收率6. 44%的合格尾矿,抛尾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后续磨选流程负荷和选矿成本。  相似文献   

10.
刘义云 《现代矿业》2013,29(5):172-173
对马钢南山矿业公司和尚桥铁矿石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着重对矿石进行了预选工艺技术条件和预选产品磨选工艺技术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经3~0 mm湿式粗粒预选后,再经两阶段磨矿-弱磁选,可以获得铁品位为64.02%、回收率为68.18%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国内某铁矿石采用高压辊磨机的碎矿效果和节能效果,对该矿石进行了辊压破碎试验、相对可磨度试验、邦德球磨功指数试验和粗粒湿式预选抛尾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原矿经高压辊磨处理后,细粒级含量大幅度提高,矿石变得更易磨,邦德球磨功指数也更低;辊压后矿石的最佳入选粒度为-5 mm,-5 mm粒级产品粗粒湿式预选可抛尾产率为42.39%,尾矿中全铁品位为14.77%,磁性铁品位为0.93%。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磁选预选技术在贫铁矿石选矿中的应用情况。以高效圆锥破碎机、自磨/半自磨机和高压辊磨机为代表的新型碎磨设备使贫铁矿石的预选粒度有效降低,为预选抛尾提供了有利条件。磁选技术既可以实现贫磁铁矿石粗碎产品(约350~400 mm)的预选抛尾,也可以实现超细碎产品(小于3 mm)的预选抛尾,并可根据矿石性质及现场生产实际采用干式或湿式预选工艺。永磁辊式强磁选机可对中碎或细碎后的弱磁性贫赤铁矿石进行预选,电磁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对细粒级(小于3 mm)贫赤铁矿石的预选效果较好。指出了未来贫铁矿石磁选预选的主要发展趋势为高效碎磨设备和工艺的基础性研究,磁选设备对贫铁矿石性质和生产工艺适应性的研究,弱磁性贫赤铁矿石永磁强磁预选技术的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利用白云鄂博西矿白云石型低品位铁矿,在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磁辊筒转速、抛尾粒度、抛尾段数、磨矿细度等因素对干式抛尾、粗磨-弱磁选和细磨-弱磁选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矿石TFe含量为20.55%,铁元素主要赋存于磁铁矿中;通过干式抛尾、粗磨-弱磁选、细磨-弱磁选工艺可获得TFe品位68.09%、回收率56.90%、MFe回收率79.84%的铁精矿。该研究为白云鄂博西矿白云石型低品位铁矿石的利用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某贫磁-赤混合铁矿石铁品位低,目前原矿破碎后直接入磨选,采用阶段磨矿—弱磁—强磁—阴离子反浮选工艺流程,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为降低磨矿能耗,在实验室进行了破碎产品(-12 mm)筒式中磁—辊式强磁干式预选试验、破碎产品(-12 mm)湿式外磁内筒式磁选机预选试验、超细碎产品(-3 mm)—粗粒湿式中磁—脉动高梯度强磁预选工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超细碎—粗粒湿式中磁—脉动高梯度强磁预选工艺选别指标最好,在超细碎产品粒度-3 mm、中磁选磁场强度318 kA/m、强磁选磁场强度955 kA/m的条件下,可抛除产率25.19%、铁品位6.46%、铁损失率仅5.42%的合格尾矿,预选精矿铁品位较原矿提高了7.93个百分点,为37.92%,预选抛尾效果十分显著,可为赤铁矿石或混合铁矿石的预选工艺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马钢和睦山选矿厂入磨磁铁矿石(20~0 mm)中存在大量废石,导致磨选及其后续系统负荷大、生产成本高、尾矿库压力大、影响最终精矿品质的提升。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ZCLA950-2000选矿机进行了湿式预选抛废工业试验,并根据工业试验结果实施了ZCLA湿式预选系统改造和效果考查。在分选筒倾角为15°、转速为11.3 r/min、处理量为150 t/h、分选矿浆浓度为47%的条件下,处理TFe品位为34.06%的矿石,取得了抛废产率为19.73%、尾矿TFe品位为10.67%的试验指标;处理TFe品位为29.19%~37.64%的矿石,取得了抛废产率为10.93%~29.72%、MFe回收率高达98%以上的生产指标。生产实践表明,ZCLA湿式预选及其配套系统运行顺畅、平稳、可靠,ZCLA950-2000选矿机对现场矿石铁品位波动的适应能力较强,对低品位、高废石混入率矿石具有更高效的抛废能力,能有效控制磁性铁矿物的流失,是和睦山选矿厂磨前预选的理想设备;该工艺系统的运行提高了入磨品位,减少了磨选及其后续系统的处理量,减轻的尾矿库压力,降低了选矿厂的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的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熊建 《现代矿业》2020,36(8):149
为了确定安徽某贫磁铁矿石的高效开发利用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①30~0 mm原矿在单位压力45 N/mm2下开路辊磨,F50/P50值为46。②矿石采用高压辊磨机闭路辊磨—湿式中场强磁选抛尾—2阶段磨矿(一段磨矿-200目占50%、二段磨矿-200目占85%)弱磁选—筛分—筛上再磨(-200目占85%)弱磁选、筛下直接弱磁选流程处理,30~0 mm原矿辊磨至335~0 mm所对应流程的精矿铁品位为6542%、铁回收率为7293%、磁性铁回收率为9699%;50~0 mm原矿辊磨至6~0 mm所对应流程的精矿铁品位为6521%、铁回收率为7333%、磁性铁回收率为9707%。  相似文献   

17.
新疆哈密某铁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铁矿,少量赤铁矿,磁性铁占总铁的8042%;磁铁矿的嵌布粒度在004~1 mm,主要在01~065 mm,嵌布粒度较粗。为了确定矿石的选矿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原矿在粗磨细度为-0071 mm占55%,弱磁粗选磁场强度为9554 kA/m,粗精矿再磨细度为-0071 mm 65%,弱磁精选磁场强度为6369 kA/m的情况下,可获得铁品位6540%、铁回收率7808%的铁精矿;干式磁选抛尾试验结果表明,该矿石的干式抛尾效果比较显著,可以抛去产率为2769%的干式粗粒尾矿,可将入磨铁品位由3407%提高至4280%,铁回收率达9082%。基于矿石干抛效果较理想,因此,矿石在进入磨选作业前宜增设磁选干抛作业。  相似文献   

18.
攀枝花白马钒钛磁铁矿选矿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白马铁矿铁、钛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效益最大化,分析了白马铁现在的选铁流程,指出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白马铁矿需要进行粗粒抛尾,并用ZCLA 选矿机进行了粗粒抛尾试验,可以抛出尾矿产率为20%~40%的合格尾矿,抛尾尾矿TiO2含量仅为1.5%左右,铁钛回收率为89%~94%。进行了“半自磨-ZCLA选矿机抛尾-选铁-强磁选流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粗粒抛尾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并且有利于后续的选钛作业。  相似文献   

19.
魏茜 《矿冶工程》2013,33(6):46-49
对某低品位难选氧化铁矿进行了阶段磨矿-弱磁-强磁-阴离子反浮选试验研究。首先在磨矿粒度-0.074 mm粒级占65%的条件下通过预先作业抛尾, 因矿石中有用矿物嵌布不均匀, 粒度较细, 选择对粗精矿进行再磨。再磨后的强磁精矿单独反浮选得到浮选精矿与再磨弱磁精矿混合得到最终铁精矿。全流程试验获得了铁品位为61.53%、铁回收率为63.31%的混合铁精矿。  相似文献   

20.
东鞍山铁矿石资源储量丰富,但原矿品位低、组成复杂、嵌布粒度细、磨矿特性差,属典型难选贫杂铁矿石.但现有选矿流程存在的生产工艺复杂、粗细分级和再磨效率低、重选选别效果差、含碳酸盐铁矿石及尾矿固废资源无法高效利用等问题,总结了近年来东鞍山贫杂赤铁矿矿石选矿技术取得的进展,介绍了贫杂赤铁矿石"磨矿—弱磁选强磁选抛尾—搅拌磨磨矿—反浮选"短流程新技术、含碳酸盐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磁选"新技术以及浮选尾矿"磁选预富集—悬浮磁化焙烧—磁选"新技术,为东鞍山贫杂铁矿石的高效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