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标题化合物是从Metrodorea stipularis树枝中提取出来的,此化合物具有抗南美洲锥虫病、抗疟疾、抗肿瘤等药理作用。以廉价的2,4,6-三羟基苯乙酮、4-羟基苯甲醛为原料,经吡喃环化、苄基保护酚羟基、羟醛缩合和Pd-C/H2还原不饱和双键及脱保护基,完成天然产物1-(5,7-二羟基-2,2-二甲基苯并吡喃)-3-(2,2-二甲基苯并吡喃)双氢查尔酮的全合成。所有新化合物的结构均经过NMR、IR、HR-MS确认。初步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1-(5,7-二羟基-2,2-二甲基苯并吡喃)-3-(2,2-二甲基苯并吡喃)双氢查尔酮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2μg/mL。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龙血竭中主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组成,通过碱溶酸沉初步提取,聚酰胺柱层析、硅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对龙血竭进一步分离,借助波谱分析手段对分离出的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共分离得11个黄酮类成分,其结构分别为:7-羟基黄酮(1),5,7,4'-三羟基-8-甲基黄酮(2),5,7,4'-三羟基黄酮(3),2,4'-二羟基-4,6-二甲氧基二氢查尔酮(4),2,4,4'-三羟基-6-甲氧基二氢查尔酮(5),4,4'-二羟基-2-甲氧基二氢查尔酮(6),4-羟基-2,4'-二甲氧基二氢查尔酮(7),7-羟基-4'-甲氧基黄烷(8),7,4'-二羟基-5-甲氧基高异黄烷(9),7,4'-二羟基-6-甲氧基高异黄烷(10),7,4'-二羟基高异黄烷(11)。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蓝光材料的量子效率,以蒽(AN)分子为发光核,一侧分别选取电子给体基团吩噁嗪,电子受体基团1,3,3a~1,4,6,7,9-七氮杂菲,另一侧连接具有不同给电子能力的三苯胺,二苯胺,9,3′:6′,9″-三咔唑,构建出了一系列蓝光分子。对这一系列分子进行构型优化,且针对其吸收和发射光谱以及激发态性质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AN一侧与吩噁嗪基团连接另一侧分别与三苯胺,二苯胺和9,3′:6′,9″-三咔唑连接所构建的蓝光分子不但具有较好的荧光效率并且具备"热"激子材料的显著特征,有可能发展成为高效率的蓝光"热"激子材料。  相似文献   

4.
使用二甲醚和氢生产甲基支链有机化合物的两步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与氢化吸电子基团相邻的α-碳原子上引入甲基的方法,其包括:提供含有α-碳和吸电子基团的分子;在酸催化剂的存在下将该分子与二甲醚反应以取代α-碳上的甲基;和氢化所述吸电子基团,以提供与甲基取代的α-碳相邻的  相似文献   

5.
以苯乙酮(ACP)为模型底物研究了水相体系中面包酵母的不对称还原催化特性,考察了多个因素对产率及ee值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考察了面包酵母细胞对苯丙酮,4-氯苯乙酮,4-羟基苯乙酮,4-硝基苯乙酮等不对称还原催化效果。结果表明:产物的立体选择性受到羰基相连基团的体积和苯环上连接基团电子效应的共同作用。基团的体积差异越大,产物的立体选择性越高;苯环上吸电子基团提高产物的立体选择性,供电子基团降低产物的立体选择性。产率只同羰基相连基团体积大小有关,体积增大使反应产率降低。  相似文献   

6.
8-羟基喹啉的丙烯酸酯及其聚合物的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同一分子中既含有电子给体基团,又含有电子受体基团的单体,如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苄酯(DMABMA),N-(4-N′,N′-二甲氨基苯基)代丙烯酰胺(DMAPAA)及其聚合物的荧光光谱颇为有趣。在这类单体中,由于同时有电子给体二甲氨基苯基和电子  相似文献   

7.
4-二甲氨基苯甲醛与4-氟苯乙酮通过羟醛缩合反应生成了4-二甲氨基-4′-氟查尔酮,再与咪唑反应合成得到了4-二甲氨基-4′-(1-咪唑基)查尔酮,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考察了温度、物料配比、无机碱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优化的条件为:n(4-二甲氨基-4′-氟查尔酮)∶n(碳酸铯)∶n(咪唑)=1∶2∶2,反应温度110℃时,总收率79.2%。  相似文献   

8.
以水为溶剂,1,3-环己二酮与甲醛和二甲胺进行Mannich反应,生成2-亚甲基(1,3-环己二酮),该生成物进而与1,3-环己二酮经Michael缩合,得到2,2′-亚甲基双(1,3-环己二酮)粗产物,将其采用弱碱中和的简单分离方法进行提纯,所得最终产物中2,2′-亚甲基双(1,3-环己二酮)纯度为99.8%(质量分数),收率为92.8%;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pH及提纯用碱的种类对反应产物收率和纯度的影响;最佳制备条件为:20℃2、.5 h、pH=6、弱碱NaHSO3中和,整个制备过程操作简单,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9.
以间苯二酚和苯丙酸为原料,三氟化硼乙醚为催化剂合成了2',4'-二羟基二氢查尔酮(收率84%),再经过增碳成环得到7-羟基-高异黄酮(收率84%)。此法绿色简捷,生产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0.
以2,4-二叔丁基苯酚为原料,合成了2,2′-二羟基2,2′-四叔丁基联苯,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及元素含量分析确定了其结构。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2,4-二叔丁基苯酚/氢氧化钠/月桂酸(质量比)=68.7/16/1,反应温度100℃C,反应时间2h,目的产物收率为85%左右。  相似文献   

11.
通过羟醛缩合反应,研究了在强碱(10%氢氧化钾)、有机碱(哌啶)、弱酸(硼酸)三种催化条件下合成4-二甲氨基-2′,4′-二羟基查尔酮的反应。考察了溶剂、温度、物料配比、哌啶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得到优化条件,在优化的条件下,合成总收率为56.5%。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香豆素母体结构进行修饰,采取7-位引入二乙基氨基供电子基团,3-位引入酰胺基吸电子基团,成功制备了一种结构简单的荧光化学传感器:7-二乙氨基-N'-(2,4-二硝基苯基)-2-氧代-2H-色烯-3-甲酰肼,并通过1HNMR、13CNMR和ESI-HR-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传感器对Cu^2+显示出明显的“off-on”型荧光增强响应,荧光强度增强了21.8倍,Stokes位移为2033 cm^-1,检测限为0.52μmol/L。由Job曲线可知,传感器和Cu^2+之间的配位比为2∶1,通过推测,传感器对Cu^2+的识别机理属于光诱导电子转移机理(PET)。pH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器适宜的pH范围为7~8.5。  相似文献   

13.
α-多硝甲基氧化偶氮含能化合物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α-多硝甲基氧化偶氮基团的构建方法,重点介绍了以伯胺和2,2-二甲基-5-硝基-5-亚硝基-1,3-二氧环己烷为原料,经过氧化偶联、水解、脱羟甲基、硝化等步骤合成该类含能基团的研究现状。根据文献及理论计算数据,对比分析了3,3′-双(α-二硝甲基氧化偶氮基)-4,4′-氧化偶氮呋咱、3,3′-双(α-三硝甲基氧化偶氮基)-4,4′-氧化偶氮呋咱等8种已报道的典型化合物的物化性能和爆轰性能。指出α-多硝甲基氧化偶氮基团是合成高能量密度化合物理想的结构单元,将其引入现有的氮杂含能母体结构,有望设计合成出性能优异的新型含能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环丁酮衍生物是四元环状化合物,分子内张力较大,难以合成,本研究采用在乙烯双键上连接推电子基团使乙烯双键基团的反应活性增强即:CH2=CH-G,G-为推电子基团,将乙酸分子中的酰基及羰基的α—C上引入卤族元素使羰基的反应活性增强,再将乙烯基醚与卤代乙酰卤经一步反应即可合成四元环状化合物环丁烯衍生物,该合成方法原料易得,反应活性高,选择性强,无副反应发生,收率较高,是制备中医药原料3,4-二羟壁-3环丁烯-1,2-二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甲基邻苯二甲酸酐和丁二酸为起始原料,经一系列反应同时得到了5,5'-二甲基-2,2'-联茚满-1,1',3,3'-四酮和3,8-二甲基-6,11-二羟基萘并萘-5,12-二酮两种化合物。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这两种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5,5'-二甲基-2,2'-联茚满-1,1',3,3'-四酮能产生稳定的自由基,3,8-二甲基-6,11-二羟基萘并萘-5,12-二酮既能产生稳定自由基又具荧光性。  相似文献   

16.
吴永标  刘德飞  吴颖  奚红霞 《化工学报》2013,64(8):2891-289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甲醇、乙醛和丙酮3种VOCs气体在MOF-5中的吸附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结果表明:3种气体分子在MOF-5中的吸附位置主要有4种,分别为大胞腔中的金属簇Zn4O、苯环BDC位置和小胞腔中的金属簇Zn4O、苯环BDC位置,其中在金属簇Zn4O位置吸附能皆为最大。对比甲醇、乙醛和丙酮的结构特性和在MOF-5中的吸附能,结果预测:在有机配体苯环中引入吸电子基团有利于甲醇这类含有羟基基团的有机分子在MOF-5上的吸附,而引入给电子基团或更多含氧官能团,则有利于增强乙醛和丙酮这类含有羰基基团的有机分子与MOF-5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一种2-羟基-3-(3-氧代-1,3-二苯基丙基)萘-1,4-二酮的合成方法。以2-羟基萘醌-1,4-二酮和(E)-查尔酮为原料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得到标题化合物2-羟基-3-(3-氧代-1,3-二苯基丙基)萘-1,4-二酮,采用MS、~1H NMR和~(13)C NMR对其化学结构进行验证,并考察了反应条件。n(查尔酮):n(2-羟基-1,4-萘醌)=1.1:1;TEA用量为n(TEA):n(2-羟基-1,4-萘醌)=0.20:1;以二氯甲烷为溶剂,25℃,反应45 min为最佳反应条件,此时产物1a收率为92.9%。对反应底物进行拓展,该最佳反应工艺条件被用于1-(3-羟基-1,4-二氧代-1,4-二羟基萘-2-基)肼-1,2-二羧酸二异丙酯1b的合成,收率达到94.4%。  相似文献   

18.
利用2,2′-二喹啉-4,4′-二羧酸(2,2′-bca)为主配体,1,10-邻菲罗啉(1,10-phen)为辅配体,与四水合醋酸锰通过溶剂热反应得到配合物1([Mn(2,2′-bca)(1,10-phen)(H2O)2]n)和配合物2([Mn(2,2′-bca)(H2O)]n),并使用X-射线单晶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与性质研究。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由一个2,2′-bca配体、一个1,10-phen和两个配位水分子组成,通过主配体2,2′-bca的桥联作用连接Mn2+形成一维链结构,并通过氢键相互作用与π-π堆积,进一步有序堆积形成三维网络结构;配合物2是由一个2,2′-bca配体和一个配位水分子组成,通过2,2′-bca配体的两个羧酸基团桥联Mn2+形成无限三维框架结构。两种配合物均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新型不对称结构荧光增白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4-硝基-4′-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替代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与三聚氯氰和氨基化合物经过四步缩合得到2个新型不对称结构和用作参比的3个传统对称结构荧光分子。对比研究这两类增白剂在水溶液中的紫外吸收、荧光发射、光致异构化现象及其应用性能。结果显示不对称结构增白剂紫外吸收和染色性能提高,但其荧光发射性能下降,且同样存在较为明显的光致异构化现象,耐光性也较差。  相似文献   

20.
以5-溴靛红和2,5-二溴吡啶为原料,合成了2,8-二溴-11H-吡啶并[2,1-b]喹唑-11-酮(Ⅱ),再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在分子两侧用三芳胺等供电子基团进行了修饰,合成了3个喹唑啉酮衍生物,收率在68%~85%,其结构经1HNMR、13CNMR和MS确证。通过UV-Vis、FL测试考察了其光学性能,用循环伏安法和理论计算考察了其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喹唑啉酮母体分子两侧接入供电子基团延长了分子的π共轭体系,增加了喹唑啉酮母体两侧的空间位阻,减少了分子间的π-π堆积,两侧的供电子基团与喹唑啉酮母体形成了推挽结构,有利于分子内的电子转移,减少电子由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能,其中接入三芳胺基团的2,8-双(4-(二苯基氨基)苯基)-11H-吡啶并[2,1-b]喹唑-11-酮(Ⅲa)的能带隙(Egap)最小,为2.2533 eV,而未修饰的喹唑啉酮母环(Ⅰ)的能带隙Egap为2.7231 eV。喹唑啉酮化合物的能带隙具有明显优势,该类化合物是一类潜在的三阶非线性光学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