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颜色测量的根本任务是测定色刺激函数φ(λ),对于光源的测量,实际上是要测定光源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P(λ);对于物体色的测量,则是测定物体的光谱光度特性,如反射物体的光谱辐亮度因数β(λ)和光谱反射比P(λ)、透射物体的光谱透射比,γ(λ)等.在测得了色刺激函数φ(λ)之后,就可以根据色度学的三个基本方程求出被测颜色的CIE三刺激值X、Y、Z,将所选择的标准照明体的Y值调整到100.  相似文献   

2.
一、测色色差计简介上海第二光学仪器厂生产的Wcsc-1型测色色差计,是利用色度学的原理,匹配好标准光源照明被测物体,按光积分原理,通过滤色片和硅光电池的适当组合,模拟标准观察者的三种响应,从而测定各种物体和物质的颜色以及两种颜色的色差,也可以测定白度值。 Wcsc-1型测色色差计由照明光源、探测器、放大调节、数字显示、数据运算处理和数据输出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3.
眼镜文摘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可以辨清物体的形状、大小,也可以辨别物体的颜色,医学上称之为眼睛的视力与色觉。眼睛为什么能辨清颜色,这与视网膜上锥细胞的功能有关。原来锥细胞具有感光色素,这种色素使人在识别外界物体形状、大小的同时又可以辨别物体的颜色。当人的感光色素发生异常  相似文献   

4.
吕俊来 《西南造纸》2005,34(5):40-41
1 概述 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中,颜色与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颜色的测量和控制在一些工农业生产中极为重要。在许多部门颜色是评定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最简单的颜色是物体色。自发光物体色简称光源色,非自发光物体色简称表面色,它必须靠光源照明后被物体反射或透射才能显现出来,本文着重讨论被物体反射后所看到的颜色。  相似文献   

5.
颜色定性到定量的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传输颜色信息。什么是颜色?多数人对颜色的理解总是模糊的、朦胧的。你可以说红是一种颜色、黄是又一种颜色,但是这样描述颜色,却是不精确的。为了准确地表达颜色,人们长期探索着。颜色的形成过程必须有四要素:光源、物体、人眼、大脑。当光源照射到颜色物体,颜色物体经过有选择性的吸收和反射或透射后,人眼接收到可见的电磁辐射,再到达视网膜感色区域,形成影像,传送给大脑的视觉中枢,最终感知颜色。所以我们称:颜色是除了空间和时间的不均匀性以外的光的一种特性,即光的辐射能刺激视网膜而引起观察者通过视觉而获得的…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颜色还原方法,特点是可以还原数码相机在彩色光源下捕获图像的真实颜色。分析了颜色还原的原理及实现过程,用计算机语言编制了该专业软件,并对之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比研究了三种彩色光源下,物体颜色被还原的外貌效果,并给出了量化的颜色对比数据。研究表明,用该方法处理后得到的物体颜色值与外界的光源无关且能真实反映物体的颜色外貌,其还原过程与人眼的颜色适应过程相似。  相似文献   

7.
当一定波长的光波射入到人眼时,人们就能从生理上和心理上感受到颜色。但若在缺乏光源的情况下,人对颜色就无法感受到,眼前只能是一片黑暗。一件物体之所以能表现出某种颜色,是因为该物体能反射出一定波长的波,而该波长所表现的颜色又被观察者的眼睛所分辨,其余波长都被该物体所吸收,使得人们无法看到。  相似文献   

8.
<正>物体总体外貌的概念最早由Hutchings提出。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了表征物体外貌的四个参量,即颜色、光泽度、透明度和纹理。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对物体总体外貌的定义是:包含颜色、光泽度、透明度和纹理的统一,是由照明角度、颜色、照度水平和观察角度所组成的函数。获取完整的物体外貌信息,则需要以多种照明和探测条件下的测量为前提。爱色丽公司(X-Rite)也曾提  相似文献   

9.
利用BRDF实现物体色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获得一种实现物体色度特性的方法.结合颜色光学理论和光散射理论.将光散射理论中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与颜色光学中光谱反射率因数联系起来,详细研究了通过BRDF测量去实现物体色度特性的方法.利用BRDF实现物体色度特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色度学原理及其在食品测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物理学角度出发,颜色是光的性质,以光强(辐射能)和波长表示。面食品的颜色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眼的视网膜在可见光范围内对食品表面反射光的刺激所用的反应。所以颜色是由光波产生的物体表面现象,受光源物体性质和人跟三种因素决定。面光泽(glossiness)是由于光以几何形式产生反射或透过所产生的物料性质。常由光泽、透明度、暗淡度、混浊度等表示。我们通常所说的食品的色泽实际上应是颜色和光泽的混合。由于色泽具有物理和心理的双重作用,故以往在测定上常少用仪器,而且也没有数字化。随着科学的发展,这种文字的描述越来越显得不精密。本文简单介绍了色度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食品测色中的应用,包括颜色的特征、食品测色中常用的颜色表达系统、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色差计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陈鸿明 《印刷世界》2000,(4):32-33,21
一、照相制版光源 人们观察物体形态主要是以太阳光为基准的,因而所制作的光源其发光光谱必须与太阳光的光谱相一致或接近。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们说光源光辐射强度可根据实际受照需要来调节功率大小,而要反映物体自身颜色真实程度就要求其制作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与太阳光的光能分布尽可能相似,这样人们观察到的物体自身颜色才具有真实性。人们观察到物体自身颜色,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而产生的反射效果。照相制版光源必须具有在同功率的光源中具有较强的光辐射,同时具有好的显色性(高的显色系数)。 (1)氙灯 氙灯光源是应用得最…  相似文献   

12.
胡涛  唐兆菊 《印刷世界》2004,(6):29-29,32
影响颜色再现的因素是很多的。看一看颜色形成的过程就可以发现,第一个条件是光源,如果光源的光谱组成发生了变化,相应的物体的吸收光谱就可以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到物体的颜色。这个光源在色度图上叫做白点,应注意,这时的色度图是在此光源下所产生的颜色的色度图。光源有很多,应该制定出一  相似文献   

13.
科技动态     
《江苏纺织》2013,(6):34
变色围巾可根据扫描对象呈现相应颜色近日国外使用价值$25的的FLORA可编程主板和$10的传感器成功打造了变色围巾。和传统变色不同的是使用围巾头部的传感器对当前物体进行扫描,然后会自动呈现出物体的颜色。比如对苹果、粉底等女性随身携带物品进行扫描,围巾就能自动呈现相应的颜色,目前共有12种颜色提供变化。  相似文献   

14.
徐海松 《印染》2006,32(1):42-44
2CIE光源显色性评价方法 对光源颜色特性的评价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人眼直接观察光源时所看到的颜色,其评价方法与物体色类似。可以通过计算其三刺激值和相关色温来描述光源本身的颜色;另一方面就是物体在光源照明下所呈现的颜色效果。研究照明光源对物体颜色的影响及其评价方法,即光源的显色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1.印刷三强色是指_。a.红、绿、蓝b.黄、品、青c.品红、青、黑d.黄、品、黑2.某一物体之所以能呈现色彩,是由于该物体对光的颜色作_的结果。a.反射b.选择‘性吸收c.吸收d.折射3.消色是人眼三类感色单元受到同等强度刺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光干涉变色油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荇 《烟草科技》2001,(12):41-42
光干涉变色油墨 (简称光变油墨 ,又称光学变色油墨 )是 2 0世纪 90年代问世的具有动态变色效果的新型油墨。用它印刷的图文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能变幻出不同的颜色 ,特别在 0°或 60°左右观察时会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这种变色效果来自于油墨中的光干涉颜料。1 干涉色和反射色颜色是眼睛和大脑对可见光谱 (波长范围 4 0 0~70 0nm)的感光反应。当白光 (如自然光 )照在物体上时 ,我们感受到的只是被该物体表面反射波长的光 (反射色 ) ,其余波长的光被物体吸收而感受不到。不同的物体对光波的吸收和反射是千差万别的 ,反射色由物体内…  相似文献   

17.
1影响印刷质量的因素 色彩是一种视觉现象,是通过眼睛和大脑传导的一种感受。色彩不是一种物理变量,因而没有单位。物体本身从本质上说是没有色彩的,但由于光照,可见光反射就会产生色彩。当日光照射到物体上时,部分光线就会反射出来,反射什么颜色,物体就呈现什么颜色。如反射红色可见光的物体就呈现红色。通常,一个物体全部反射所有可见光,则呈现白色。而全部吸收可见光,即呈现黑色。  相似文献   

18.
颜色级16问     
1.怎样理解棉花的反射率(Rd)和黄色深度(+b)? 答:任一物体的颜色,都可以用色度学的三个基本参数来描述它的特性,即明度、色调和饱和度.明度是指非自发光物体表面相对明暗的特性,相当于自发光物体的亮度因素.色调表示色彩彼此区分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特性,相当于光的主波长.饱和度表示颜色的丰满程度,即浓淡程度.若以这三个参数为坐标,可以形成一个三维的颜色空间,任一颜色对应于空间中的一个点.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孟塞尔(Munsell)颜色空间来表示颜色特性.孟塞尔色空间的中心轴代表无彩色黑白系列的明度等级,与中心轴垂直的平面的各个方向代表不同的孟塞尔色调,离开中心轴的距离表示饱和度.  相似文献   

19.
物体呈色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选择性吸收,即在于物体表面对白光中不同波长色光吸收、反射(或透射)率的不同.因此,颜色测量最本质的方法是测量物体表面的分光反射率(或透射率).  相似文献   

20.
怎样选择在线颜色测定系统HowtoSelectOn-lineColorMeasurementSystem使用在线颜色测定仪器确保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在以往的15年间,在使用在线颜色测定控制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方面作过许多努力。有些努力取得了成功,另一些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