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木薯生料发酵工业化生产酒精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木薯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生料发酵生产酒精的工艺条件和工艺参数,并对工业化生产中的原料粉碎度、醪液浓度、杂菌的控制、发酵过程中还原糖和残总糖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优化后的工艺进行木薯生料发酵工业化生产酒精,最终发酵周期84 h,成熟醪酒分12.7 %vol,残还原糖0.15 %,残总糖1.93 %.  相似文献   

2.
酵母菌与糖化酶共固定化木薯酒精连续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乙烯醇(PVA)为载体共固定化酵母菌细胞和糖化酶制剂,并以木薯为原料进行酒精连续 发酵工艺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木薯酒精连续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铵添加量为原料量的0.5%,α-淀 粉酶用量为5u/g,糖化酶的用量为150u/g,适宜pH值4.5,酵母菌细胞与糖化酶制剂共固定化凝胶颗粒填装 量为50%。在稀释速率为0.155h$C1、糖化醪总糖为119.8g·L-1、还原糖为80.33g·L-1、醪液在反应器中 停留时间为3.1h时,发酵醪酒精浓度为12.3%,成熟发酵醪残余总糖为2.72g·L-1,残余还原糖为0.6g· L-1,总糖利用率达96.91%。  相似文献   

3.
经过为期30天共20批次大生产的试验研究,对比分析糖蜜/木薯共混合发酵和纯木薯发酵的各项指标,结果显示:添加5%糖蜜的木薯液化醪混合发酵后成熟醪酒份提高0.68%(V/V),均值为12.30%(V/V);添加糖蜜可降低成熟醪粘度约9.77%,均值为204.54m Pa?S,有利于醪液管道输送;而添加糖蜜与否对成熟醪残总糖、挥发酸等指标影响不大,保证酒精发酵持续正常。因此,糖蜜/木薯共发酵生产燃料乙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酒精浓醪发酵联产乳酸化饲料新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玉米为原料,耐高温耐高酒精度的活性干酵母为发酵剂进行浓醪酒精发酵实验,对糖化发酵工艺过程中酒精度、总糖、还原糖、酸度以及CO2失重等指标的过程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利用一株嗜酸乳酸杆菌,以酒糟为基质进行酒糟混合料的乳酸发酵实验.结果表明玉米原料经酒精浓醪发酵60 h后,玉米发酵醪中酒精体积分数达12.8%,残总糖质量分数为3.46%,残还原糖质量分数为0.19%,淀粉利用率89.88%以上.酒糟混合料接种乳酸菌,33 ℃条件下发酵15 d,发酵后酒糟混合料水分质量分数为53%,粗蛋白质量分数18.62%,粗脂肪质量分数3.32%,粗纤维质量分数3.95%,17种氨基酸质量分数达18.3%;乳酸质量分数1.93%,每克酒糟发酵料含乳酸菌菌数为4.2×107个,达到所设计乳酸菌菌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木薯与糖蜜同步糖化混合发酵工艺的研究,实现燃料乙醇原料多样化,开辟木薯与糖蜜制备燃料乙醇的新思路,达到应对原料市场价格波动控制生产成本的目的。通过50L发酵罐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现有木薯燃料乙醇工艺基础上,木薯液化醪内添加5%以下的糖蜜,成熟醪酒份达到14.5%(v/v),发酵率达91.31%,残总糖2.21%,同时提高了发酵醪液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两种生产用糖化酶,隆科特糖化酶优于诺维信糖化酶,以木薯为原料发酵成熟醪的残总糖比降低0.27%;以水稻为原料发酵成熟醪的残总糖降低0.15%。通过以上对统计的数据表明,以木薯为原料发酵成熟醪中残淀粉含量比降低0.205%;以水稻为原料发酵成熟醪残淀粉含量降低0.2%。说明山东隆科特淀粉转化率更高。成功筛选更加便宜的隆科特糖化酶,年可降低生产成本50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7.
以陈化水稻作为原料,采用大罐间歇发酵方法,进行乙醇发酵罐放大试验,探讨了陈化水稻大罐酒精发酵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大罐间歇发酵,成熟醪酒份可达13.1%vol,残总糖1.56%,残还原糖0.21%。  相似文献   

8.
研究用木薯液化滤液对木薯粉调浆进行浓醪酒精发酵的工艺条件。主要利用α-淀粉酶对木薯浆进行液化、过滤处理,重点考察液化时固液比、保温时间、pH值、酶用量等因素对木薯粉液化得率的影响。再用液化滤液对木薯粉调浆进行浓醪酒精发酵试验,考察发酵醪液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物料流动性能及发酵效果。结果表明木薯浆液化的固液比为1∶11,pH值为6.2,在90℃以上保温75min,液化酶用量为15U/g。在此工艺条件下木薯粉液化固形物得率为85.10%。使用不同比例液化液对木薯粉调浆至初始总糖为25.5%(w/v)进行浓醪酒精发酵,发酵醪酒精度均达15.0%vol以上。结论:利用木薯液化滤液对木薯粉调浆进行浓醪酒精发酵,发酵醪在发酵过程的流动性增加50%,能够顺利进行浓醪酒精发酵。  相似文献   

9.
对60Co诱变后得到的高产酒精酵母菌株Co-158进行了发酵工艺优化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适宜发酵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2,接种量4.5%,发酵时间84 h,初始pH值4.5;对流加葡萄糖工艺进行优化,适宜工艺为:以玉米粉糖化醪为基质,发酵时间84 h,发酵过程中间歇流加6%的葡萄糖,其三角瓶发酵酒精产率为19.20%(v/v),残还原糖为0.685%;10L发酵罐小试酒精产率为18.60%(v/v),残还原糖为0.013%.  相似文献   

10.
《广西轻工业》2013,(6):25-27
生料淀粉酶是直接影响生淀粉发酵生产酒精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高效生料淀粉酶筛选以及生料淀粉酶添加方式的研究,筛选出最佳生料酶为N酶、最佳添加量是1.9kg/t原料,其添加方式为45℃条件下,先酶解3.5h然后再采用同步糖化发酵的方式进行发酵,发酵84h时发酵酒分15.2%(v/v)、残总糖1.75%、残还原糖0.2%、挥发酸0.22。  相似文献   

11.
以甜高粱杆为原料利用压榨方法取得鲜糖汁,进行酒精发酵工业化试验,验证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发酵成熟醪酒份为7.02%(V),残总糖为0.12%,发酵率为92.8(v/v),发酵周期为24小时。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生淀粉发酵存在发酵周期长、淀粉利用率低等问题,以木薯粉为原料研究生料低温水解发酵工艺。实验先分析了酵母的耐糖能力,然后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了低温水解发酵最佳工艺,并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生料低温水解发酵工艺相对于生料同步糖化发酵工艺有明显的优势,发酵周期缩短了48h,残总糖下降了52.6%,出酒率和淀粉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9.0%和18.0%。  相似文献   

13.
玉米生料发酵制乙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振  冯书晓 《酿酒》2008,35(2):42-44
提出了以玉米为原料,生料发酵制乙醇的工艺。对各个影响条件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原料与水的比为1∶2.0;原料粒度小于0.45mm;糖化酶、液化酶和酸性蛋白酶的添加量分别为250u/g、5u/g和10u/g。在此条件下,醪液中乙醇浓度可达16.6%vol,淀粉利用率为92.7%。通过对发酵过程的分析,发现残余还原糖一直处于低水平,表明生料发酵工艺具有自身避免染菌的优势。实验表明,玉米生料发酵工艺简单、原料利用率和醪液酒精浓度均超过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14.
以甜高粱糖浆为原料,以筛选的糖质酵母为菌种,进行发酵酒精工艺条件的研究。经单因素、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工艺为:糖浆浓度32.0°Bx,酵母接种量7.5%,发酵pH4.0,32℃发酵64小时后,发酵成熟醪酒分为12.2%(v/v),残还原糖为1.19%,发酵率为93.1(v/v)。  相似文献   

15.
以碳化木薯和正常木薯为原料,在相同工艺条件下,采用摇瓶发酵法,进行酒精发酵效果的初步研究,探讨了碳化木薯的酒精发酵效果。结果表明,碳化木薯干的成熟醪酒分和发酵效果与正常木薯酒精发酵差别较大,为采购木薯和木薯储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固定化酵母进行选育,得到3株酿酒酵母编号分别为SLS、SYA、SJY和1株自絮凝酵母FJY。以木薯为原料,对固定化酵母浓醪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自絮凝酵母菌株FJY的乙醇生产能力最高,在发酵86 h后,最终酒精分达到15.7%vol,残总糖1.35%,甘油产量比其他3株酵母菌株低20%。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固定化酵母的选育,得到三株酿酒酵母编号分别是SLS、SYA、SJY和一株自絮凝酵母FJY。以木薯为原料,对固定化酵母浓醪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自絮凝酵母菌株FJY的乙醇生产能力最高,在发酵86h后,最终酒精分达到15.7%v/v,残总糖1.35%,甘油产量比其他三株酵母菌株低20%。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米酒发酵工艺的创新升级以及大罐发酵的需求,对米酒发酵过程大米熟料与生料预糖化发酵等进行了深入探究。结果表明,原料经过蒸煮糖化后发酵,发酵醪还原糖含量升高至2倍左右,蒸馏液酒精度提升了10.62%,酒精度达到接近峰值的时间提前1~2 d,但是总酸、总酯含量都有所降低;熟料制浆糖化后酒精度进一步提高9.31%,总酯含量提高56.71%,但总酸略有降低;生料粉碎糖化酒精度进一步提升8.61%,但总酯含量相对减少21.47%。生料粉碎糖化发酵节省能源,发酵醪分散均匀、流动性好,在大罐发酵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新鲜木薯直接转化生产乙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利用新鲜木薯生产乙醇的新工艺:用真菌α淀粉酶和降粘酶预处理新鲜木薯醪液,后加入颗粒淀粉水解酶STARGENTM进行酵母酒精发酵.该工艺可直接利用新鲜木薯进行酒精发酵;相比传统高温工艺,该发酵新工艺过程中新鲜木薯醪液粘度显著降低,有更多可发酵性糖被利用,并且最终发酵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木薯粉浓醪酒精同步糖化发酵5L~100L放大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木薯粉为原料进行浓醪酒精同步糖化发酵,在前期三角瓶试验的基础上进行5L~100L罐的放大试验.结果表明,在总糖含量为24.5%(m/v)左右时,放大试验效果较好,发酵效率在90%左右,发酵的终酒精浓度最高达到14.55%vol;当总糖含量提高为30%(m/v)时,发酵效率明显下降,只有7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