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在已有研究中,水体中污染物降解基本不考虑泥沙的影响,考虑河流泥沙自身特性研究天然河流细颗粒泥沙对水沙体系中污染物生物降解影响的报道还不多见。以粒径小于0.008 mm和0.02 mm 2个粒径组的天然河流细颗粒泥沙为试验材料,以经稀释的生活污水模拟天然污染水体,通过试验研究了水沙体系中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从含沙量、泥沙粒径等方面分析得出了河流细颗粒泥沙对污染物生物降解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沙体系中低浓度污染物的好氧生物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过程,但泥沙的存在对污染物的降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含沙体系中污染物降解速率大于不含沙体系中的降解速率,其降解速率常数随含沙量的增大而增大,半衰期则随含沙量的增大而缩短。此外,对细颗粒河流泥沙而言,泥沙粒径对水沙体系中污染物降解过程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含水砂柱在厌氧条件下开展汽油模拟石油类污染地下水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简称为BTEX)各溶解组分均能够自然衰减.BTEX总浓度衰减的速率系数为0.0158d^-1,其中苯浓度衰减的速率系数为0.0243d^-1,甲苯为0.0268d^-1,乙苯为0.0118d^-1,二甲苯为0.0085d^-1.苯与甲苯相对容易衰减,而二甲苯与乙苯的衰减则需要较长的时间.BTEX溶解组分浓度及电子受体浓度的降低、二氧化碳气体的明显产生以及黑色硫化亚铁沉淀的产生,表明砂柱在严格厌氧条件下存在三价铁和硫酸盐被优先用作电子受体的内在生物降解作用,参与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杆状铁还原菌和硫酸盐还原菌.  相似文献   

3.
针对不同粒径泥沙对于含沙水体内污染物生物降解有不同的影响,文章以经稀释的生活污水为模拟污染物,以天然河流细颗粒泥沙为试验材料,采用BOD浓度衰减法研究了不同粒径组泥沙的多种工况条件下含沙水体内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对含不同粒径组合试验水样的降解动力学过程、五日生化需氧量、半衰期和降解速率常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了不同粒径泥沙共存对含沙水体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污染物条件下,含沙水体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过程;不同粒径组合条件下,各试验水样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半衰期和降解速率常数等均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粒径泥沙共存对含沙水体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SBR反应器中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以普通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培养好氧颗粒污泥,36d后形成好氧颗粒污泥,粒径2~5mm,对COD去除率保持在90%.对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进行基质降解和污泥生长动力学研究,得到好氧颗粒污泥基质降解动力学参数Ks/485.0(mg·L^-1),Vmax/1.2h^-1,生长动力学参数Y/0.156kgMLVSS/COD,Kd/0.30d^-1.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定石油生物降解过程中的产物,分析探寻假单胞菌属的Pseudomonas sp.StrainSY2对石油的降解机理,为解决海洋石油污染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利用色质谱分析手段测定假单胞菌属的Pseudomonas sp.Strain SY2对石油和正十四烷降解产物,对菌株SY2的降解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菌株SY2对石油中的正烷烃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其中正十四烷、正十五烷和正十六烷的降解率较高,分别为:73.4%、49.3%、48.9%;根据正十四烷降解产物推测:菌株SY2对正十四烷的降解有单末端氧化、双末端氧化、次末端氧化和直接脱氢等多种途径,产生酯类、烯烃类、烷烃类及羧酸类等物质,与文献报道的烷烃降解途径相符合。  相似文献   

6.
SBR法处理丁二醇及PAM生产废水的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小型模拟的SBR反应器模拟了高浓度丁二醇及PAM生产混合废水的好氧生化处理过程,得出修正的Monod公式能较好地反映这种特定有机废水的降解规律,确定了其动力学参数,vmax=1.092d^-1,ks=3358mg/L,得出这种废水生物降解反应级数n=0.8,反应速率常数k=0.204。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丁二醇及PAM生产废水是经济可行的,其处理过程也比较简单,并对治理同类工业生产废水的设计和运行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显微录像方法对所筛选石油降解菌降解油滴的过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阐述了降解过程的微观机制,并初步探讨了降解菌降解过程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石油降解菌在邻近油滴处的运动是趋化运动,其趋化性强弱可通过在油滴附近的运动状态和分布予以判断,且趋化性与降解性具有一致性;石油降解菌对油滴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且当菌液浓度足够高时,水中球形油滴的直径越小,越有利于降解。  相似文献   

8.
PAHs代谢物对PAHs生物降解的影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研究了芽胞杆菌CN2降解蒽产生的代谢物对蒽生物降解的影响和菲产生的代谢物对菲生物降解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外加蒽(或菲)代谢物,对蒽(或菲)的降解均表现出促进作用.蒽156 h累计去除率可提高3.07%~6.10%,菲60 h累计去除率可提高13.14%~30.35%.(2)在芽胞杆菌CN2作用下,蒽(或菲)生物降解过程能够用一级动力学方程式较准确地描述,外加代谢物可以增大降解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值;从不同时段内蒽(或菲)的降解速率看,反应初期0~2 h内,外加代谢物对蒽(或菲)的降解速率提高最为明显,对蒽可提高0.281~1.20 mg/L·h,对菲可提高0.570~1.13 mg/L·h.(3)外加代谢物对蒽(或菲)降解液的pH值有缓冲作用,使降解液的pH值随降解时间下降趋势减缓.  相似文献   

9.
黄土地区石油类挥发试验与挥发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石油类污染物在黄土地区土壤和水体表面的挥发迁移及其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温度和风速是影响石油类污染物挥发迁移的最重要因素,温度升高,风速增大都可使挥发迁移速度提高0.5~5倍以上;石油类污染物在黄土地区土壤和水体表面挥发的动力学过程可以用一级反应动力学较好描述.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石油类污染物在延安黄土地区土壤和水体表面挥发迁移的动力学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煤制气废水3种典型有机污染物(喹啉、吡啶、邻苯二酚)的缺氧生物降解性能及降解途径,利用缺氧驯化污泥作为接种污泥,以硝态氮为电子受体,考察了3种有机物的缺氧降解过程,并利用UV-Vis和GC/MS分析3种物质缺氧降解机理.结果表明:3种污染物对缺氧微生物抑制与毒害作用随初始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强;缺氧降解48 h后,剩余底物质量浓度随初始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大;3种污染物缺氧生物降解速率常数大小顺序为吡啶邻苯二酚喹啉.缺氧降解中污染物未被完全氧化成CO2和H2O,部分生成了较底物自身降解性更差的中间产物.葡萄糖共基质可以提高难降解污染物缺氧降解性能,且共代谢作用对自身生物降解性差的污染物降解性能的提高更显著.利用UV-Vis和GC/MS分析了污染物缺氧生物降解途径,结果表明,喹啉和吡啶的降解均始于分子羟基化反应.污染物定量结构-生物降解性关系(QSBR)研究表明,3种物质的缺氧降解速率常数Ks与分子连接性指数1Xv和前线最高占据轨道能EHOMO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以萘为唯一碳源,驯化分离出高效萘降解菌NPA-5,将NPA-5负载于活性炭上,制备出生物活性炭。研究生物活性炭对萘的吸附特征、生物吸附动力学及其对焦化废水中萘的吸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活性炭对萘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负载NPA-5的生物活性炭能较快地降解废水中的萘,降解率达99.3%;生物活性炭对萘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邻苯氨甲基苯酚(PMP)氧化降解过程中的质量浓度变化。采用Hypersil ODS-C18反向色谱柱(4.6 mm ×250 mm ,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检测波长243 nm ,流速1 mL/min ,外标法定量测定其质量浓度。液相测定结果表明,PM P质量浓度在5~100 mg/L范围内,被测溶液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3.22%~107.62%;试验精密度RSD=0.20%(n=8),重现性良好。该液相方法可用于邻苯氨甲基苯酚氧化反应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以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异辛醇(IOA)/环己烷/水所形成的反相微乳体系诱导磷酸铵镁晶体生长,并对影响微乳体系稳定性的诸多因素如水相、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反应温度、时间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当OP∶IOA∶环己烷∶水=1.1∶0.6∶3.0∶0.25,15℃反应15 min时所形成的微乳体系最稳定.对该体系合成的磷酸铵镁晶体进行XRD表征,结果表明,实验制得的晶体基本上是六水磷酸铵镁晶体,主要沿(111),(012),(120)面取向生长.  相似文献   

14.
利用从混合生物脱氮系统活性污泥中分离出的菌株PN1001,对含戊胺和苯胺的石化炼油废水污染进行生物修复.研究表明菌株PN1001对含戊胺和苯胺的石化炼油废水污染有很强的修复力.通过富集培养驯化后处理含戊胺和苯胺废水的菌株为假单胞菌.该菌株接种在复合生物脱氮系统反应器中的最佳实验操作条件为:温度为30℃,pH为7,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正常曝气.在污水质量浓度小于210mg/L时,戊胺的降解率达到86%;当污水质量浓度为130mg/L时,苯胺降解率可达到93%.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苯胺生物降解的反应途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修复含戊胺和苯胺污染的废水及土壤的处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甘露糖-Sepharose4B亲和柱从半夏总蛋白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12kD的半夏凝集素,经质谱分析明确其为半夏凝集素单体。将该12kD凝集素单体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并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凝集素对HeLa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O.004、0.02、0.1mg/mL)半夏凝集素具有一定促进HeLa细胞增殖的作用;高浓度(0.5、1mg/mL)半夏凝集素有一定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烷基磺基甜菜碱的合成及界面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步反应合成了十四烷基磺基甜菜碱(BEl4)和十六烷基磺基甜菜碱(BEl6),并在高矿度条件下研究了所获得的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的油水界面张力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烷基磺基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在高矿化度条件下均表现出良好的溶解性。质量分数为0.011%~0.182%的BEl4能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到10^-3mN/m量级,质量分数为0.012%~0.078%的BEl6可以在高矿化度下与原油达到超低界面张力。质量分数为0.039%的BEl6与质量浓度为800-2500mg/L的HPAM二元复合体系与原油在高矿化度条件下的界面张力也均可达到超低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了处理餐饮油脂废水中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采用类Fenton试剂(Fe-H2O2)对其进行处理,分别考察了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H2O2投加量和Fe投加量对CODCr和动植物油去除率的影响,总结得出了H2O2投加量的系列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废水初始CODCr浓度为1 633.52 mg/L,油脂值为349.58 mg/L时,在pH值为2、反应时间30 min、反应温度60℃、H2O2(30%)投加量为5 mL、nH2O2∶nFe=6∶1的最优条件下,CODCr和动植物油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2%和96.47%。  相似文献   

18.
以氧化锌、氧化镨、氧化亚钴、氧化铬和氧化钐作为原料,经配料、球磨、造粒、压片和烧结等工序制得压敏电阻片,采用电流-电压特性测试、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获得陶瓷的电性能参数,材料成分和微观结构图.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钐含量的增加,氧化锌压敏陶瓷的非线性和压敏电压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氧化钐摩尔百分比低于0.3时,非线性系数和压敏电压随氧化钐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氧化钐摩尔分数为0.3%时,压敏陶瓷具有最佳非线性电学特性,非线性系数为35,压敏电压为435伏/毫米;继续增加氧化钐至摩尔分数为0.5%时,非线性系数和压敏电压将会降低.氧化钐绝大多数聚集在晶界层,抑制晶粒生长,从而提高了压敏陶瓷的压敏电压.而极少数氧化钐与氧化锌发生置换反应,降低了氧化锌颗粒的电阻,从而提高了非线性.因此氧化锌压敏陶瓷因掺杂氧化钐提高了电性能而有望应用在高压领域.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一株细菌JS17的生长特性,同时采用活菌计数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JS17的生长曲线,并对两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活菌计数法能够真实可靠地反映体系中的活菌数量,但操作繁琐,要求高,耗时长;比浊法方便快捷,但测得的菌体浓度受死亡菌体及其它悬浮物的影响较大.从生长曲线得出JS17在松醇油液体培养基中摇床培养时,0~20 h为生长延滞期,20~48 h为指数生长期,48~72 h为生长稳定期,72 h之后为衰亡期.结合两种方法对细菌生长规律进行测定,就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细菌的生长繁殖以及悬浮物代谢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