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洞庭湖区河湖水网密布,纵横交错,各水量之间交换关系复杂,为准确评价该区水资源量,根据水量平衡的原理,依据相关的水文气象资料,将湖区下垫面分为水面、水田、不透水面和陆面等4部分,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分别提出不同的产水量计算方法,建立了具有一定物理概念的产水计算模型,并在湖南省洞庭湖纯湖区的3个四级区套县的各部分天然年产水量计算中得到应用,对于水网地区的地表水资源量的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洞庭湖纯湖区由西洞庭湖水系区、南湖庭湖水系区和湖区等3个四级区组成。洞庭湖区河湖水网密布,纵横交错,各水量之间交换关系复杂,为准确评价该区水资源量,根据水量平衡的原理,依据相关的水文气象资料,结合洞庭湖的特点,将湖区下垫面分为水面、水田、不透水面(含城区道路及房屋)和陆面等4部分,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分别提出不同的产水量计算方法,建立了具有一定物理概念的产水计算模型,并在湖南省洞庭湖纯湖区的3个四级区套县的各部分天然年产水量计算中得到应用,对于水网地区的地表水资源量的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南四湖水量调度中,各站水位出现了不合理现象,直接影响湖区洪水分析计算及调度决策.为查找出现不合理现象原因,进行了湖区水准系统勘测,根据测量成果,按照有关规范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湖区各站点高程系统变动情况的结论,为湖区各站点水准基面高程的修正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南四湖水量调度中,各站水位出现了不合理现象,直接影响湖区洪水分析计算及调度决策。为查找出现不合理现象原因,进行了湖区水准系统勘测,根据测量成果,按照有关规范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湖区各站点高程系统变动情况的结论,为湖区各站点水准基面高程的修正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衡水湖水面蒸发量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泊水面蒸发量是水量平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常用的水面观测仪器有20cm口径蒸发皿、80cm口径套盆蒸发器、E601型蒸发器等,其观测值与天然水面蒸发量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实验资料分析,大水体水面蒸发资料接近于天然水面蒸发量。本文采用衡水试验站20m^2蒸发池观测资料,对衡水湖水面蒸发量进行同步计算.能真实地反映衡水湖水面蒸发情况。通过对衡水湖水面蒸发量计算,衡水湖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2939万m^3.水面蒸发量是水资源规划等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项目,采用大水体观测资料分析计算水面蒸发量,较准确地计算出水面蒸发量.对水资源利用及水量平衡计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南四湖行洪工程实施前后的实测水文资料,从洪水水面比降变化、洪水落平时间等方面,分析了湖区行洪道工程实施前后湖区行洪能力的变化。湖区行洪道工程实施,不同程度改变了湖区各湖段的水面比降以及辛店、南阳、二级坝(下)洪峰水位落平时间。行洪工程的实施,使原来的阻水段行洪能力得到改善,提高了湖区输水能力,降低了阻水段湖区的水位。该分析结论为南四湖的进一步治理,湖区行洪治理工程的立项以及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据邯郸市1990~2000年的自产水量、区外流入量与供水量的统计资料,分析不同频率的自产水量和相应年份的区外流入量与邯郸市地表水供水量之间的关系,由此建立经验公式计算不同保证率的地表水供水系数:β=W供水量/(W自产+W净入境)式中:β为不同保证率的地表水利用系数;W供水量为不同保证率的地表水供水量;W自产为不同保证率的地表水自产水量;W净入境为不同保证率的地表水净入境水量。绘制"自产水量~净入境水量"和"地表水利用率(β)~频率(%)"相关图,  相似文献   

8.
鄱阳湖水面蒸发量的计算与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闵骞 《水资源研究》2006,27(2):18-21
利用器测折算法与气候模式法,分别计算鄱阳湖周围康山、棠荫、都昌、星子、湖口5站的单站水面蒸发量,以5站两种方法计算值的平均值代表鄱阳湖大湖面的水面蒸发量,求得鄱阳湖1955-2004年各月的水面蒸发量和蒸发水量,结果为: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081.2mm,年蒸发水量27.06亿m^3。对年、月水面蒸发量在近50a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表明除5月份外,其他各月蒸发量和年蒸发量均呈逐渐减少趋势,年蒸发量平均每年减小2.79mm,年蒸发水量平均增加2.01亿m^3,对湖区水资源持续利用和湖泊环境将产生明显影响。对水面蒸发量递减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会在一定程度上阻拦长江与鄱阳湖的江湖连通性,湖区水流情势将发生改变。本研究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非结构网格下的二维浅水水动力水质模型,根据初定的枢纽工程水位调度方案,研究典型丰枯水年湖区水动力与水质条件变化。结果表明,枢纽工程建成后,丰水年星子站年平均水位抬升1.49 m,枯水年星子站年平均水位抬升1.88 m,枯水年水利枢纽工程对湖泊水位抬升变幅值、流速变幅值和工程影响的持续时间均高于丰水年。工程后丰水年枯水期水面面积增加15.3%,水量增加29.2%,枯水年枯水期水面面积增加22.8%,水量增加54.1%。选用示踪剂模型研究工程后湖区物质输运条件的改变,发现湖区物质输运过程明显减慢。典型丰水年水力滞留时间增幅为1~2 d,典型枯水年水力滞留时间增幅2~9 d;典型丰水年示踪剂传输时间增加值1~9 d,典型枯水年示踪剂传输时间增加值1~20 d。  相似文献   

10.
鄱阳湖环湖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分析和解决环鄱阳湖区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需解决的问题,根据政府批准实施的水资源分配方案,建立了环鄱阳湖区水资源平衡分析模型,并运用模型对环鄱阳湖各用水区进行了水量平衡分析计算。在满足河道基本生态需水的前提下,分析了各区的缺水情况。通过分析发现,环鄱阳湖各区用水对入湖河流来水依赖较大,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存在不均衡情况,湖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涝灾害发生。针对所分析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