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研究新化合物HNPC-A12211对同翅目害虫的杀虫活性,采用浸渍法研究了HNPC-A12211对蚕豆蚜虫的杀虫活性,其对同翅目害虫的活性经温室盆栽和田间小区防治蚕豆蚜虫和蔬菜蚜虫的药效试验确证。试验结果表明,HNPC-A12211对蚜虫具有较高活性,LC_(50)值为4.02 mg/L;温室和田间试验结果也表明,HNPC-A12211对蚕豆蚜虫和蔬菜蚜虫的防治效果可与对照药剂吡虫啉相媲美,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新化合物HNPC-A202的杀虫、杀螨生物活性,采用喷雾法测试了HNPC-A202对鳞翅目害虫粘虫的杀虫活性,采用浸渍法分别测试了HNPC-A202对同翅目害虫蚕豆蚜虫和害螨棉红蜘蛛的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HNPC-A202对粘虫具有较高活性,对蚕豆蚜虫具有优异活性,其LC_(50)值为0.42 mg·L~(-1),优于对照药剂吡虫啉LC_(50)值0.70 mg·L~(-1),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发现高效杀虫剂,采用活性药效基团融合策略,以2-氟-3-氨基苯甲酸甲酯和2-三氟甲基苯胺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间二酰胺类化合物N-[2-溴-4-(全氟丙烷-2-基)-6-(三氟甲基)苯基]-3-[N-(氰甲基)苯甲酰胺基]-2-氟苯甲酰胺(NC-1),其结构经1HNMR、13CNMR和HRMS确证。初步的室内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NC-1具有优异的杀虫活性,在质量浓度0.05 mg/L下对小菜蛾的致死率为96.67%,在质量浓度0.625 mg/L下对二化螟的致死率为93.33%。化合物NC-1可作为先导化合物或候选杀虫剂进行深入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开发氧化偶氮类的新型杀线虫农药。[方法]以戒台霉素为母体结构,保留氧化偶氮和端链乙烯基结构,合成了10个结构新颖的戒台霉素衍生物。[结果]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过了1H NMR、红外和质谱的验证。经过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在500mg/L质量浓度下,化合物JTCD-05、JTCD-06对松材线虫、根结线虫、甘薯茎线虫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其中化合物JTCD-05松材线虫的LC_(50)值为0.066 mg/L,优于对照药剂阿维菌素(LC_(50)值为0.511 mg/L)。[结论]戒台霉素衍生物对线虫具有较好的毒杀效果,此类化合物作为新型杀线虫剂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筛选试验研究新化合物HNPC-A69的生物活性。生测实验结果表明:HNPC-A69具有广谱杀虫和杀菌生物活性,其对同翅目害虫如蚜虫(LC_(50)0.24 mg·L~(-1))、稻飞虱(LC_(50)1.08 mg·L~(-1))等害虫的杀虫活性明显优于对照药剂吡虫啉(蚜虫LC_(50)0.60 mg·L~(-1);稻飞虱LC_(50)2.00 mg·L~(-1));HNPC-A69对玉米锈病的杀菌活性(EC_(50)3.95 mg·L~(-1))明显优于对照药剂Tebufloquin(EC_(50)8.61 mg·L~(-1)),与戊唑醇(EC_(50)3.64 mg·L~(-1))相当。  相似文献   

6.
《农药》2015,(8)
[目的]发现具有潜在抑菌活性的化合物。[方法]通过串联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螺[四氢噻吩-3-醇]类化合物。采用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该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该类化合物对细菌及真菌都具有抑菌活性,化合物3d对小麦赤霉病菌、苹果树腐烂病菌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3.40、0.92 mg/L,化合物3d的IC50值已接近阳性药的活性(IC50值为3.3、0.3 mg/L)。[结论]该合成方法收率高,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化合物3可以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设计合成农用杀菌剂。  相似文献   

7.
设计并合成了10个苯并三嗪酮-3-胺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1H NMR和MS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杀虫活性,如在500 mg/L浓度下,化合物4c、4d和7c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e)的活性达到80%以上;在500 mg/L浓度下,化合物7d对蚜虫(Aphis fabae)的活性达到80%以上,对螨虫棉红蜘蛛(Tetranchus urticae)的活性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NC-510的生物活性,以硫代苯甲酰胺为起始原料,经环化、取代、酰化等一系列反应合成了(E)-2-氰基-1-(2-甲基-4-三氟甲基噻唑-5-基)-2-(2-苯基噻唑-4-基)新戊酸乙烯酯(NC-510),其结构经过1H NMR和MS确证。室内生物活性测试结果初步表明,NC-510对蚕虫蚜的LC50值为0.661 mg/L;在10 mg/L剂量下药后2 d对蚕虫蚜表现出94.95%的防治效果,优于相同条件下吡蚜酮对蚕虫蚜的活性80.50%。  相似文献   

9.
七种烟碱类杀虫剂对甘蓝蚜虫的室内毒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吡虫啉、啶虫脒等7种烟碱类杀虫剂对甘蓝蚜虫的毒力。采用浸渍法对7种烟碱类杀虫剂对甘蓝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甘蓝蚜虫对啶虫脒的敏感性最高,LC_(50)为1.7566 mg/L,甘蓝蚜虫对吡虫啉的敏感性最低,其LC_(50)为12.2627 mg/L,七种烟碱类杀虫剂对甘蓝蚜虫的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啶虫脒噻虫嗪噻虫啉噻虫胺呋虫胺烯啶虫胺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对甘蓝蚜虫的活性较高,可以进行推广应用,但要密切注意这类药剂交互抗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氰虫酰胺的合成与生物活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2条路线合成了目标化合物氰虫酰胺,经核磁验证其结构,室内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甜菜夜蛾具有优异的杀虫活性,在0.2 mg/L下防效仍达100%,同时发现其对蚜虫和霜霉病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