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生土在当代建筑的应用具有生态和文化上的双重意义.通过对法国生土建筑发展现状的介绍,包括在法国已初步形成的生土建筑产业链的整体状况,尤其是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土建筑、建造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教席所在地的法国格勒诺布尔国立高等建筑学院生土建筑研究中心CRATerre在生土建筑研究、教育和工程方面的经验,为我国生土建筑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积极可行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生土材料由于低碳、环保、经济的优势而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近年来,伴随着建筑材料的革新,当代国外生土建筑涌现了生土和其他可持续性材料相结合的新型生土建筑形式。以当代国外生土材料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与新型材料组合应用所创造的“低成本”与“高品质”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并分析生土建筑现代性表达的途径,谨此希望对我国生土建筑的发展与革新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3.
夯土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且应用广泛的生土建造方式.随着生土材料的生态优越性在当今建筑领域的日益显现,关于夯土建筑的研究,包括建造技术的工程应用研究,及其生土材料的性能研究已上升到科学的层面.当代的夯土建造有据可依施工质量得以控制,建筑质量可以保证.夯土,这种天然的粘土“混凝土”正在世界各地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高祚  李维  高海慧  徐爽 《建筑安全》2021,36(7):55-57
文章论述了生土建筑的现状,通过在生土材料中加入水泥、稻草、粉煤灰、脱硫石膏等改性材料来提高生土材料的热工性能、力学性能等,并从建筑学的角度对其应用领域做出合理推测.  相似文献   

5.
生土建筑是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它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低碳经济理念。生土建筑可以用较低的环境负荷,较小的能源消耗,较适宜的生活质量来体现生态特征。生土建筑符合百姓当今时代居住建筑的要求,更适应当今时代大众对抵制环境污染的呼声和需求。将生土材料替代一部分水泥——这一高能耗材料,进而可以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快速推进建筑节能减排,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使建筑产业尽快构建起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生土材料是传统而又有发展前景的绿色低碳建材。  相似文献   

6.
李鎨翰 《福建建筑》2023,(11):109-113
在全球能源危机之后,生土建筑作为一种极具生态价值与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再度在国外建筑市场兴盛。生土材料应用广泛,可以用于建造墙体、室内壁炉、室内装饰墙以及制作涂料等。与国外的蓬勃发展相比,现代生土建筑当前在我国的发展似乎停滞不前。究其原因,法规对于一国的产业发展有相当的影响。了解国外法规发展经验,将对我国生土建筑产业链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此,从分析几个代表性国家的生土建筑法规出发,探究法规对该国生土材料使用与生土建筑设计的影响。并借鉴国外生土建筑法规,结合我国国情展开探讨。加强与生土建筑产业相关专项法规的制订与政策扶持,推动生土建筑产业作为生态建筑。  相似文献   

7.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气候特征以及生土材料分布的广泛性造就了生土建筑类型的多元化,集生态、艺术、文化、技术、人文等方面于一身。本文以汶川萝卜寨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数据整理,分析其生土聚落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萝卜寨生土聚落适宜性的更新策略。籍此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生土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生土民居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况下,结合当地气候、地质和地域材料等自然条件的杰出营造。生土民居无论是在气候炎热的南方还是在寒冷的北方都体现出了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宜居性。在我国众多的生土民居中,窑洞是我国西北极具特色的生土民居体系。本文通过对它的产生条件、使用功能、空间形态、和建筑艺术等方面进行其宜居性的分析,探索传统民居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作为生土建筑最重要的建筑材料,生土材料性能直接影响到生土建筑的经济性、安全性、耐久性和可循环再生性。本文简要介绍了生土材料改性的技术途径,详细论述了国内外关于生土材料改性的研究进展。基于现代生土建筑要求,强调生土材料改性研究工作需要不断深入,重点应集中于生土材料的性能优化、经济性、可再生性等方面。指出改性生土材料及其制品在生土建筑和新农村建设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传统生土材料具有取材便捷,环保节能的优势。云南地区生土建筑数量庞大,红土高原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具地域特色的营建技艺。该文以改进云南地区传统生土建筑营建工艺为研究目标,通过实地调研,梳理云南传统生土民居的种类构造,从材料性能、室内环境、整体安全性三大方面提出对应的优化改造策略,希望在实现生土建筑的使用保护、传承更新的同时,为云南地区的生土建筑保护提供更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周靓 《砖瓦》2022,(2):44-45,48
传统生土营建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世界建筑文化最具典型特性的显性载体,生土建筑自身的历史文化及经济社会价值在全世界都具有重要地位.生土建筑就地取材,易于施工,节省能源的属性使生土建筑的生命力持续不减.人们在普遍关注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生土建筑自身特点更显现出强大生命力.本文旨在对生土及建筑的概念及范畴...  相似文献   

12.
赵武斌 《砖瓦》2010,(1):3-4
生土材料是人类应用最早的墙体材料,是较理想的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建筑材料。生土墙体材料是影响生土建筑物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提高生土墙体材料性能的有力措施是改善生土墙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13.
河南民居中生土建筑的价值和表现(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生土建筑的生存背景的分析,强调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选择的唯一性.结合对河南民居的初步调研,指出生土建筑在河南民居中运用的广泛和丰富,具体描述其艺术和技术表现,进而引发对生土建筑和河南民居价值的关注和研究,并寻求改进和提升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生土建筑生存背景的分析,强调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选择的唯一性.结合对河南民居的初步调研,指出生土建筑在河南民居中运用的广泛和丰富,具体描述其艺术和技术表现,进而引发对生土建筑和河南民居价值的关注和研究,并寻求改进和提升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范涛  王欢 《建筑创作》2011,(3):130-139
通过对生土建筑的认知,从技术的角度浅析生土建筑在当代低碳与节能环保背景下的建筑创作策略,探索地区生土建筑的生成特点与要素.  相似文献   

16.
《门窗》2019,(7)
通过对生土材料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应用的调研,借助相关优秀生土建筑案例的分析,从技术以及表现两个层面上,来探究生土材料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希望可以为以后的生土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冯沛  李鹏涛  李家华 《城市住宅》2022,29(3):147-149
生土民居作为我国传统民居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广泛且类型多样.以位于山西省晋蒙边境地区的阳高县义和村现存生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村中生土民居平面、屋顶、立面3方面的形态类型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该村落区位的特殊性,分析当地生土民居建筑形态形成的内在逻辑,探讨建筑形态发展的变化历程,进一步明晰生土民居的发展脉络.希望相...  相似文献   

18.
以陕西南部地区生土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秦岭南部山区民居聚落白龙村的实地调研,依据当地经济水平以及民居特征,针对传统生土民居墙体强度低、稳定性差等缺陷,探讨麻草、淀粉两种生土墙体材料添加剂改性方案,对素土、掺入0.3%麻草、掺入0.5%麻草、掺入3%红薯淀粉、掺入5%红薯淀粉的土样进行抗压、直接剪切等试验,分析了改性前后生土墙体力学性能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麻草能显著提高当地生土民居墙的力学性能,可用于该地区生土建筑墙体改性.  相似文献   

19.
在众多建筑结构类型中,生土建筑结构是我国出现较早的且较为成熟和完备的施工技术及重要手段之一。生土建筑结构具备自然依托性好、取材便捷、施工适应性强等特点,在以往的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深入分析国内生土建筑行业的发展特点,阐述生土建筑在各项建筑性能方面的优势和特点,本文以福建省生土建筑现状为研究对象,选取了福建省农村现存生土结构进行针对性研究,就生土建筑的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结构体系及施工工艺流程进行系统分析,系统总结了生土结构的类型、基础结构、主要承载体系、屋盖结构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存生土结构的安全性及耐久性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加固技术方案,以期延长既有生土建筑结构的安全服役时限。  相似文献   

20.
生土墙体材料是以生土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墙体材料,耐水性能较差、强度较低是制约其应用发展的主要技术问题.本文介绍了生土墙体材料的改性方法与机理,以及不同改性技术对生土墙体材料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目前生土墙体材料在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