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能见度纺织品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制造高能见度纺织品所用的三种高能风度材料即回归反光材料、磷光质发光材料的和荧光质发光材料,阐述了这三种材料的反光原理、使用方法和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
《中国制衣》2009,(3):68-68
《产业用纺织品》2008 No.10报道,变通警员的制服在黑暗环境中也必须十分显眼,因此制服的面料要具备高能见度.目前主要用于制造高能见度纺织品的材料有:回归反射材料、光致发光材料和电致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3.
高能见度纺织品在交通安全装饰领域的应用广泛。文章从单根纤维的回归反射、玻璃微珠的制造和排列、反光涂层三个方面介绍了高能见度纺织品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安全防护功能纺织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对安全防护纤维认识的提高及功能整理研究的深入,多种安全防护织物相继出现,并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文章介绍了防紫外线织物、电磁辐射防护织物、抗静电导电织物、高能见度纺织品等安全防护功能纺织品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
相变材料在智能调温纺织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玉钗  刘磊 《河北纺织》2009,(2):25-28,41
介绍了相变纺织品智能调温的作用原理;相变材料的相变形式以及对纺织品的适用情况;应用于纺织品的相变材料应满足的要求;相变纺织品的加工方法以及相变纺织品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6.
利用相变材料的独特性能可制备具有智能调温功能的纺织品.分析了调温纺织品对相变材料的要求,讨论了用于调温纺织品的相变材料应具备的条件,介绍了适用于智能调温纺织品的相变材料种类,并对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工艺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相变材料微胶囊在纺织品中的研究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变材料微胶囊已经广泛应用于纺织品、传热流体、建筑物、军事、农业等领域。作为近年来研究热点的相变纺织品是一种新型的智能保温材料。文章详细介绍了相变材料的类别、相变材料微胶囊技术以及制备方法;从相变材料的基本概念出发,论述了相变材料在纺织品中的作用机理、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智能纺织品的发展离不开导电纺织品,在导电纺织品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导电涂层纺织品,本文介绍了制作导电涂层纺织品中的导电材料、涂覆方法和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9.
防护纺织品在医疗卫生、军事防护、消防、户外运动服装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膜材料在防护纺织品结构中起到核心防护作用。介绍了防护纺织品常用膜材料的种类与特点,阐述了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和智能材料的应用。多功能膜材料赋予防护纺织品优异的防水、防血液渗透、抑菌、防有机污染物、防化学毒物及隔离细菌和病毒等特性,必将在防护纺织品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变色材料的分类、变色机理以及在纺织品中的应用;变色纤维和变色染料微胶囊的制造方法,并展望了变色材料在纺织品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郑晴  王宏付  柯莹 《毛纺科技》2020,48(3):84-87
针对职业防护服的可视性测评方法尚不明确和统一的问题,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服装可视性的研究成果,从面料和服装整体2个方面分析了可视性测评的主要方法。指出,面料测评包括荧光面料和反光面料的性能评价,可参考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标准和相应研究。针对服装的可视性测评,归纳提出3种测评方法:可视距离测量法、图像分析法、眼动跟踪分析法,并指出各种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为职业防护服的可视性测评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并增强柔性织物电极的电化学性能,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得到高浓度氧化石墨烯水溶胶,并通过干涂层法将氧化石墨烯涂覆于棉织物表面,经化学-微波两步还原法还原氧化石墨烯,制备了石墨烯/棉织物。进一步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将二氧化锰沉积在石墨烯/棉织物上,得到二氧化锰/石墨烯/棉织物复合电极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仪对复合电极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电极材料在0.25 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到490 F/g,1 000次电容放电后电容保持在95.5%,能量密度达到17.01 W·h /kg。  相似文献   

13.
介绍玻纤布/聚四氟乙烯(PrFE)建筑膜结构材料(膜材)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分析膜材的生产工艺,并比较国内外PTFE膜材的生产工艺;列举PTFE膜材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领域,指出PTFE膜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PTFE膜材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环氧树脂为基体,分别以玻璃纤维多轴向经编针织物和玻璃纤维机织物作为增强材料,通过手糊法制备复合材料,并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两种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经编复合材料沿各个轴向的拉伸强度比复合前多轴向经编针织物及机织复合材料的强度均有明显提高,增幅均在50%以上,说明多轴向经编复合材料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这为进一步扩大玻璃纤维多轴向经编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5.
针织物的特殊结构使针织过滤材料的市场价值和发展潜力逐渐凸显。介绍了影响针织气体过滤材料过滤性能的主要因素,原料纤维的特点和选择原则,以及作为气体过滤材料用的网格织物、毛绒织物、弹性毛圈织物和间隔结构织物等不同结构针织物的优缺点和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6.
用后整理技术开发纺织新产品是一条重要途径,文中介绍了利用原料性能开发的烂花产品、轧纹绸、绉织物;利用常用的后整理技术开发的转移印花织物、植绒织物、磨毛和砂洗织物、涂层织物、涂料印花织物;利用高技术开发的喷墨(色)印花织物、新型功能整理织物、纳米技术织物、生物酶整理织物。  相似文献   

17.
Particulate matter (PM) pollution has become a severe environmental problem. The application of some static electric materials with high filtration efficiency beca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However, the escape of surface voltage was unbeneficial to the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this material. Herein, this research reported novel static electric materials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 and tourmaline.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two materials, a kind of fabric with high surface electricity, filtration efficiency, long-term stability and low pressure drop was exploited. This fabric was woven by PTFE filaments containing tourmaline particles of four different content and particle size. By means of the surface electricity and filtration efficiency measurement, the fabric containing 7 wt % tourmaline particles possessed the largest surface electricity of 830 V, as well as highest filtration efficiency of 75.6%. In addition, a model of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 in filament and fabrics were both proposed by the static electricity test to interpret the mechanism of filtration. The successful fabrication of such an intriguing material might provide a new application for the electret materials for PM removing.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下水裤着装微气候,提升渔民作业舒适性,根据水下作业环境特点,组合特定性能织物和高吸水树脂材料,针对人体出汗分布特征进行下水裤内衬研发。通过测试织物吸湿、透湿和导湿性能,以及设计模拟水下水压环境实验,探究织物和高吸水树脂材料的水分传导性能,据此选择合适的织物组合。根据人体部位出汗量差异及汗液聚集区域,分别设置高导湿织物高吸水树脂材料的组合内衬和高吸湿织物内衬,在下水裤边缘设置魔术贴,制成可拆卸的组合拼接内衬。将设计的内衬下水裤用于实地测评后发现,长时间作业中下水裤内部潮湿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下许多织物尚未有公定的统一名称、译名,尝试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命名和分类,以得到新的诠释。介绍了常见十五类机织物的基本品种,代表织物命名和分类方式,重在织物特性而非依照原料分类。  相似文献   

20.
李献鑫  孙颖  陈利  李嘉禄  潘宁 《纺织学报》2013,34(1):143-150
摘要:连续纤维及其织物增韧的二氧化硅基(SiO2)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密度低等特点,是用于天线罩的理想材料。本文从不同增韧方式的成型工艺方法、增韧特点出发,综合评价了用于天线罩的颗粒增韧、晶须增韧和连续纤维增韧二氧化硅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提出适合于增韧二氧化硅基复合材料的立体织物纤维束结构,其中典型的纤维束交织结构包括2.5D机织、正交三向、三维编织及其衍生结构。最后,结合未来导弹天线罩材料的发展趋势,指出了立体织物在二氧化硅基复合材料方面的广泛应用前景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