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聚(苯乙烯-b-异丁烯-b-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IPS)作为紫杉醇药物载体,研究了紫杉醇释放动力学行为。对紫杉醇-SILKS载药共聚物进行了差示量热扫描仪分析(DSC)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的表征;研究了不同苯乙烯(St)含量的紫杉醇-SIBS载药共聚物在pH=7.4磷酸缓冲液(PBS)(37℃)中的动力学。结果表明紫杉醇-SIRS载药共聚物随着St含量的增加,紫杉醇的释放率较低,且其释药率在8d以后趋于平稳;在体外释药过程中随着磷酸缓冲液的置换量越大,紫杉醇的释放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首次以头孢吡肟为球心物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载药微球。透射电镜、光学显微镜测试表明微球球型规则,表面平滑,分布均匀,微球粒径在400nm左右,包覆效果良好,微球栽药率为6.50%,药物包封率为35.75%。经红外光谱(FT—IR)分析得知,两种物质互相融为一体。以pH=7.4的PBS缓冲溶液为释放介质,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对微球的体外释药过程进行了实验,微球在前10d有明显的突释,此后缓慢释药,最终药物释药率达65.30%以上。实验结果表明:PLGA是一种理想的控缓释材料。  相似文献   

3.
以可生物降解的亲水性天然葡聚糖为反应底物,通过缩醛化反应制备两亲性的缩醛化葡聚糖,核磁共振、傅里叶红外等理化表征手段确定缩醛化葡聚糖成功地合成。利用乳化法制备出载药缩醛化葡聚糖纳米粒子,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得粒径为501.9±15.8 nm。且具有优异的pH响应性,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载药纳米粒子在pH=5.0的缓冲介质中阿霉素荧光药物的酸敏释放的荧光强度增强5倍,说明所设计的纳米载药系统具有酸敏释药功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制备靶向型药物载体系统,采用超声乳化技术,以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液体石蜡为有机分散介质,Span80为乳化剂,戊二醛为交联剂,对壳聚糖(CS)进行乳化交联,制备了壳聚糖-5-氟尿嘧啶(CS-5-Fu)微球。对超声频率为40kHz时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为:戊二醛用量2mL,CS浓度1.0%,5-Fu浓度1.0%。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该条件下所得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对其药物释放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S-5-Fu微球外形为比较规整的球形,粒径在1~4μm之间,分布均匀,包封率为46.7%。在pH=7.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CS-5-Fu微球在30h内的累积释药率为60.4%,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5.
PLGA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释药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巴比妥为球心物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载药微球。透射电镜、光学显微镜测试表明微球球型规则,表面平滑,分布均匀,微球粒径在400nm左右,包覆效果良好,微球载药率1.039%,药物包封率42.34%。红外(FT—IR)分析得知,两种物质互相融为一体。以PH=7.4的PBS缓冲溶液为释放介质,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对微球的体外释药过程进行了实验,微球在前10天有明显的突释,此后缓慢释药,45天后药物释药率在80%以上。实验结果表明:PLGA是一种理想的控缓释材料。  相似文献   

6.
可用作面膜、隐型眼镜等的聚硅氧烷的制法为:将含(A)HO(SiR^1R^2O)nH(R^1.2=甲基、乙基、苯基;n〉0)或HO[SiR^3R^4O]x(SiR^5R^6O)1x]nH(R^3-6=甲基、乙基、苯基;n〉0;0〈x〈1)和(B)含R^7R^8R^9N^+R^10Si(OR^11)3(R^7-10=烷基,R^11=C1-6烷基)的交联剂的组合物进行反应。  相似文献   

7.
采用纤维素、淀粉、聚羟基丁酸酯(Polyhydroxybutyrate.PHB)、聚羟基丁酸/戊酸酯[polyhydroxybutyrateco—hydroxyvalerate),PHBV]、聚乙烯/淀粉共混物和聚乙烯等6种试验材料,在可控堆肥条件下通过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以及在水性培养液中需氧条件下分别通过测定氧气消耗量和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测定材料的生物分解能力。结果表明3种方法测得的材料生物降解百分率(%)分别依次为:纤维素(76.9)〉淀粉(74.3)〉PHB(73.3)〉PHBV(7 0.5)〉〉聚乙烯/淀粉共混物(20.3)〉〉聚乙烯(0.3):PHB(78.7)〉PHBV(71.2)〉纤维素(70.7)〉〉聚乙烯/淀粉共混物(24.4)〉〉聚乙烯(0.3):PHB(73.6)〉PHBV(72.4)〉纤维素(71.9)〉〉聚乙烯/淀粉共混物(26.2)〉〉聚乙烯(0.2),在评价聚合物生物降解能力上基本具有等效性。  相似文献   

8.
化学疗法是目前癌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但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却普遍存在水溶性不佳、缺乏选择性、毒副作用大等不足,而限制了其应用。本研究基于肝素前体K5多糖为模板,利用具有pH响应性的硼酸酯键,构建了K5-脱氧胆酸(K5AD)两亲性药物传递系统,用于阿霉素(doxorubicin,DOX)的靶向传递释放。考察了该体系的体外药物释放行为,并在体外评价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K5AD的临界胶束浓度值为23.5mg/L,在水溶液中能自组装形成平均粒径为196.7nm的胶束;K5AD-DOX体外药物释放实验显示其具有pH-响应的释药行为,在pH 5.0的酸性环境下药物释放速率较pH 7.4下更快。细胞实验表明,K5AD-DOX对肿瘤细胞的毒性远大于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表现出治疗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以ε-己内酯(ε-CL)为疏水原料,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PEGMA)为亲水原料,通过引入亲疏水性过渡原料L-丙交酯(LLA),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法(RAFT)制备了超低临界胶束浓度(CMC)的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交酯-聚己内酯(PEGMA-b-PLLA-b-PCL)。通过FTIR、1HNMR、GPC、DLS和SEM对聚合物的结构、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及粒径进行测定,用界面张力法测得PEGMA-b-PLLA-b-PCL 胶束溶液的CMC,用溶剂挥发法负载姜黄素(CUR)制备载药胶束溶液,并计算其载药量和包封率,进一步考察载药胶束溶液在不同环境下的释药能力。结果表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为1220~8782,粒径为28~180 nm,且最低CMC为0.62 μg/mL(pH=7.4)。载药胶束的载药量和包封率最高可达12.6%和78 .0% (pH=7.4),且药物释放可在15 d内完成,在pH=5环境下释放量最高可达45.53%。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抗癌药物5-氟脲嘧啶(5-FU)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及选择性,采用超声-透析法制备了具有pH敏感性的纳米药物载体5β-胆烷酸/O-羧甲基壳聚糖/磺胺地托辛(5β-CHA/OCMC/SDM)自组装水凝胶纳米粒,并用同样的方法将5-FU包载于纳米载体中进行体外释放研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269nm波长下检测5-FU的载药量和包封率以及释放浓度。结果表明,对于5β-CHA/OCMC/SDM纳米粒,药载比(药物和载体的质量比)增加到0.6时,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高达51.3%和85.4%。体外释药结果表明,在pH=7.4(人体正常组织的pH值)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接枝5β-CHA的OCMC水凝胶纳米粒对5-FU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且随接枝量的增加缓释效果增强。pH6.8(肿瘤组织的pH值)时,接枝SDM的载药纳米粒迅速聚集并强烈释放,表现出良好的pH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常温和常压下,氢氧直接合成过氧化氢过程中,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Pd/TiO2催化剂。考察了pH、搅拌时间t1、静置时间t2及焙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催化剂活性的顺序为:pH>搅拌时间>焙烧温度>静置时间。在pH=8、t1=0、t2=0和(250~300) ℃焙烧3 h的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2.
李可群 《浙江化工》2010,41(10):22-24
提出了配合物萃取平衡计算公式1gD=1gKe+n1g[HL(0)]+npH和pH1/2。计算公式的使用条件分别为lgλMLn2+Σni=2(lgKl-lgKi)和lgλMLnΣni=2(lgKl-lgKi)。提出了应用范围更广的配合物萃取平衡计算公式为:lgD=lg(KeλbHL)/(βbKba)+(n-b)lg[HL(0)]+(n-b)pH,式中b为水相中浓度最大配离子的级数。两个配合物体系被用于计算,其结果与计算机直接求解萃取平衡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发展一个新的生物活性物质利用纤维素资源,采用高碘酸钠(NalO4)对微晶纤维素(MCC)进行选择性氧化,又与亚硫酸氢钠(NaHSO3)进行磺化反应,得到了双醛纤维素硫酸酯(OSC)。通过红外光谱(FTIR)分析手段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工艺参数对DAC醛基含量和OSC取代度的影响,得出了各合成阶段的关键工艺参数——时间、温度、pH值和反应物配比的最佳控制值。结果表明:当反应物配比为n(NaHSO3)∶n(DAC)=2∶1,产品合成温度为22℃,合成时间为2 h时,所得产品磺酸基取代度最高,并具有明显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4.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婥  冯雪风  陆春 《工业催化》2009,17(5):61-65
采用浸渍法和微波法相结合,制备负载型杂多酸光催化剂H3PMo12O40/TiO2。在紫外光照射下,研究对模拟染料废水酸性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H3PMo12O40/TiO2比单独的H3PMo12O40光催化性能好,〖JP2〗在初始浓度10 mg·L-1酸性蓝溶液、m(H3PMo12O40)∶m(TiO2)=1∶3、催化剂加入量为90 mg·L-1、pH=1.05、30%的H2O2用量10 mL·L-1和180 min条件下,脱色率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15.
对工业原料拟薄水铝石进行改性研究,通过拟薄水铝石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制备出孔径集中分布在中孔范围的中孔氧化铝,并对制备条件进行考察。利用XRD、TG-DTA和N_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样品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pH=1),合成的氧化铝具有较集中的中孔孔径[(3~6)nm]分布。  相似文献   

16.
采用活性白土工艺废酸液补加硫酸和铝矾土的方法制备工业硫酸铝,既消除活性白土工艺废酸液排放造成的污染问题,又回收了废酸液中的硫酸和硫酸铝。通过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pH=3.0、铝矾土量为每100 mL废酸液加入15 g、浓硫酸用量为10%(质量分数)。研究了结晶法与硫化钡法除铁,可分别得到硫酸铝产品,一等品中Al2O3和Fe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6.5%(±0.06%)和0.095%(±0.18%),合格品中Al2O3和Fe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6%和0.308%,符合标准HG/T 2225-2010中工业硫酸铝Ⅱ类产品质量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新型不饱和聚酯基亲水性药物缓释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本体熔融聚合方法,以三羟甲基丙烷二烯丙基醚(TMPDE)对不饱和聚酯酰胺脲树脂进行封端,得到了一种药物缓释载体的亲水性预聚物,以盐酸环丙沙星为模型药物,制备了盐酸环丙沙星-不饱和聚酯酰胺脲树脂药片。研究了尿素含量和饱和二元酸对材料降解性能和亲水性的影响。体外降解和药物释放(37℃,pH 7.4 PBS缓冲溶液)结果表明,该空白材料的降解速率可通过改变尿素含量来调节;缓释药片释药平稳,持续释药时间可达30 d。  相似文献   

18.
以壳聚糖为模板,通过反向乳液聚合制备得到羟基磷灰石微球(CTS-HAP),在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红外光谱(FT-IR)对改性和吸附前后微球进行微观分析基础上,测定其在氟化钠溶液中的平衡吸附量为17.8 mg/g(吸附pH=4),微球对氟离子吸附符合多层分子吸附模型——Freundlich模型。针对氟离子质量浓度为2 789.2 mg/L、pH为1.7的酸性高含氟废水,设计二阶段除氟。初步除氟阶段氢氧化钙用量为10 864 mg/L,剩余氟离子质量浓度为200.6 mg/L,去除率为92.81%;深度除氟采用CTS-HAP微球吸附法,CTS-HAP微球用量为24 g/L,去除率为95.2%,满足处理后废水氟离子浓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乳酸菌是常见的益生菌和食源性酸败菌,为了研究它们对酸性条件、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的耐受性,5株常见的乳酸菌被挑选出来,在不同pH值和防腐剂浓度下进行生长情况的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乳酸菌对于低pH值(3.0)和防腐剂(如苯甲酸钠浓度500×10-6)的耐受性均较强。  相似文献   

20.
用硒作催化剂,CO/H2O体系水相高压还原1-硝基蒽醌制1-氨基蒽醌,选用碳酸氢钠为助催化剂。由L9(34)正交实验得出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强弱顺序为:水量>压强>Se量>温度。最佳反应条件为:1-硝基蒽醌1.265 g(5 mmol),Se用量0.0158 g(0.2 mmol),水量30 mL,NaHCO3用量0.42 g(5 mmol),反应温度150℃,压强5.0 MPa,反应时间3小时。1-氨基蒽醌的纯度为96.53%,最高收率大于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