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质量数A≈130轻稀土核的高自旋态行为对于核结构研究有重要意义。这些核处于从球形向大变形的过渡区,其价中子和价质子分别占据h_911/2)壳的中上部和底部轨道,h_(11/2)中子有使核朝向γ=-60°扁椭球形状的驱动力,而h_(11/2)质子则产生朝向γ=0°长椭球形状的驱动力。因此,A≈130过渡区的原子核基态组态处于长椭球形变和扁椭球形变的竞争中,随着转动频率的增大,这  相似文献   

2.
质质量数A≈130的轻稀土核处在从球形向大形变的过渡区,其价中子和价质子分别占据h11/2高j壳的中上部和底部轨道,产生不同γ的形状驱动力。这些过渡核的基态组态存在长椭球形变和扁椭球形变的共存,而在高自旋时出现集体运动和粒子激发之间的竞争。理论预言[1],随着转动频率增大  相似文献   

3.
由于质子与中子不同的形状驱动效应影响,A=130缺中子核区的核在高自旋态下可呈现丰富多彩的核结构特性,如形状共存、扁椭形变、旋称反转、手征二重带结构等。对双奇核^122Cs与^136La进行了高自旋态研究,目的是在^122Cs中寻找手征二重带,在^136La中研究旋称反转与扁椭形变特性。  相似文献   

4.
^8Li(p,d)^7Li是大爆炸原初核合成非标准模型和r过程种子核合成反应网络中的关键反应。在非标准模型中,A=8处稳定核空隙可以通过^4He(t,γ)^7Li(n,γ)^8Li(α,n)^11B(n,γ)^12B(e-v)^12C…、^8Li(α,n)^9Li(e-v)^9Be(n,γ)^10Be(e-v)^10B(n,γ)^11B(n,γ)^12B(e-v)^12C…等一系列反应链跨越过去,从而使核合成的反应能够向更重的核区发展。  相似文献   

5.
质量数爿约为120~130的碘同位素核位于从球形核50Sn到大形变核57La和58Ce的过渡区,这些碘同位素核同时具有球形核和大形变核的一些特性,并展现出丰富的核结构信息。因价核子的形变驱动效应很容易发生形变甚至性状的改变‘卜引,原子核相对具有较软的形状和较小的形变。  相似文献   

6.
采用推广的液滴模型(GLDM)研究了超重核^263Db的宏观形变势能,形变势能对α衰变道起重要作用。在GLDM模型中假定核为质量不对称准分子形状,系统的宏观能量包括体能、表面能、库仑能和亲和势。微观单粒子能是由准分子形状的轴对称的Woods-Saxon势计算得到,并用Strutinsky方法计算壳修正。在不同形变下核的总能量由宏观-微观方法得到,即液滴能加上Strutinsky壳修正能。  相似文献   

7.
A=130核区缺中子变形核对研究高自旋转动带结构特点及平滑带终止特性有着特别的意义。该核区中核的共同特点是:在以100Sn或114Sn为核实的闭壳外,有恰好合适个数的(约10~20个)价核子或价空穴,因而有着非常丰富的转动带结构,如形状共存、带交叉及合适的带终止自旋值(即该带所能达到的最大自旋值)。 131La的高自旋态已经被研究[1,2],最近的实验结果是R.Wadsworth小组用EUROBALL IV在束能量为160MeV时测量核反应100Mo(36S,p4n)的退激γ谱[3]得到。其中,正常形变宇称和旋称为(π,α)=( ,-1/2)的一条转动带的自旋达到75/2h,这条转动带在I=20h处未测量  相似文献   

8.
用组态相关推转Nilsson—Strutinsky方法研究了缺中子核素^125,127,129Ce的转动带结构,讨论了转晕带的旋称劈裂和核的形状,转晕带形状均是近轴对称的。^127,129Ce在同一个组态中可能有形状共存。理论指出,即使对于无三轴形变核,也有可能出现较大的旋称劈裂。  相似文献   

9.
由于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特别是发生电子俘获和内转换过程的半衰期与核外电子密度有关,因而改变核外物理、化学环境就有可能改变核素的半衰期。精确测量这些核素的半衰期以及研究它们在不同核外环境中半衰期的变化在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7Be是发生电子俘获最轻的放射性核素,具有简单的电子壳层结构,并且^7Be电子俘获会伴随放出478keVγ射线,因此常被人们用来研究核的衰变率变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推广的液滴模型(GLDM)研究了超重核263Db的宏观形变势能,形变势能对a衰变道起重要作用。在GLDM模型中假定核为质量不对称准分子形状,系统的宏观能量包括体能、表面能、库仑能和亲和势。微观单粒子能是由准分子形状的轴对称的Woods- Saxon势计算得到,并用Strutinsky方法计算  相似文献   

11.
八极形变核具有反射不对称性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核结构信息。探讨这些核的高自旋行为有助于加深对核结构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A≈110区原子核高自旋态表现出许多非常有趣的核结构现象。如单粒子运动与集体转动,形状共存与演变,磁转动,特别是最近理论与实验上都证实了这一核区还存在手征二重带。为了开展这方面的系统研究,我们对106Ag的高自旋态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进行。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00Mo(11B,5n)106Ag来布居106Ag的高自旋态,11B束流能量为60 MeV,100Mo靶厚2.5 mg/cm2,并带有11 mg/cm2的铅底衬。剩余核退激产生的γ射线由14台HPGe-BGO反康谱仪进行γ-γ符合测量,共记录了134×106 个二重γ-γ符合事…  相似文献   

13.
稀土区的核往往表现出多样的核形状和核结构。^152Dy(N=86,Z=66)核在低自旋态时有3个带共存于扁椭形的单粒子态中。对于同中子数的^153Ho(N=86,Z=67)和^154Er(N=86,Z=68)也发现了与在^152Dy中相同的3种结构:单粒子结构、SD结构和形变的转动结构。即N≤90的Dy、Ho和Er同位素核,表现出集体性与单粒子性共存的特点。为了研究质子对形状共存的影响,对同中子数核^155Tm(N=86,Z=69)的自旋态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核裂变是一个复合裂变核在它们的断点形成两个质量数相差不太多的大形变碎片过程。由于弯曲(bending)和扭动(wriggling)激发以及断裂后碎片间Coulomb力引起Coulomb激发,形成的大形变碎片将具有大的角动量。当在断点分离后的碎片回到它们的基态平衡形状时,形变能与它们在断裂前取得的内部激发能一起构成了碎片发射中子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6Li和^7Li双玻璃闪烁体γ补偿法测量中子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6Li玻璃闪烁体中子,γ皆灵敏,而^7Li玻璃闪烁仅对γ灵敏的特性,研究成功用^Li,^7Li双玻璃闪烁体γ补偿法,实现在强γ辐射场干扰下,对弱中子注量率探测的方法,当^60Coγ在中子信号幅度区的干扰计数率,占中子计算数率的18.7%时,该方法对净中子注量测量结果导致的误差约为1%。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对A≈100核区的核结构研究中,发现该区存在丰富的核结构信息,如原子核的磁转动、三轴形变、形状跃迁、形状共存和扁椭形变带等。本次实验选择的目标核为^106Ag。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  相似文献   

17.
核裂变是一个复合裂变核在它们的断点形成两个质量数相差不太多的大形变碎片过程。由于弯曲(bending)和扭动(wriggling)激发以及断裂后碎片间Coulomb力引起的Coulomb激发,形成的大形变碎片将具有大的角动量。当在断点分离后的碎片回到它们的基态平衡形状时,形变能与它们在断裂前取得的内部激发能一起构成了碎片发射中子的动力,而碎片具有的角动量将以γ光子发射形式释放出来。由于核的中子发射宽度Γn远远大于γ光子发射宽度Γγ这一事实,因此,裂变碎片的γ光子发射是中子发射后的角动量退激过程。鉴于每次裂变的中子多重性ν和γ光子产额…  相似文献   

18.
由于质子与中子不同的形状驱动效应影响,A=130缺中子核区的核在高自旋态下可呈现丰富多彩的核结构特性,如形状共存、扁椭形变、旋称反转、手征二重带结构等。对双奇核122Cs与136La进行了高自旋态研究,目的是在122Cs中寻找手征二重带,在136La中研究旋称反转与扁椭形变特性。实验  相似文献   

19.
大爆炸原初核合成的标准模型假定重子密度均匀分布,已经成功预测了直到^7Li的原初核合成,并预言仅能合成极少量的重核素,主要是由于没有A=8的稳定核。在重子密度不均匀的非标准原初核合成模型中,该稳定核空隙可通过包含有不稳定核的反应跨越过去,使核合成的反应流延伸到更重的核区,从而预测了^7Li以上核素有更高的丰度。  相似文献   

20.
原子核平均场中的八极形变成分会影响到原子核的单粒子轨道,进而影响原子核的转动带结构,并在奇A核能谱中表现出来,如“宇称二重带”的出现。因为奇A核的能谱性质直接与内禀宇称被破坏的单粒子轨道密切相关,所以八极形变奇A核能谱的研究在原子核反射不对称性研究方面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本工作推广反射不对称壳模型(RASM)以描述八极形变奇A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