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PBA/TiO2接枝复合整理剂及其整理棉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原位乳液聚合制备了TiO2粒子表面接枝率为13.5%的PBA/TiO2接枝复合胶乳,以其为整理剂,通过浸轧对棉织物进行抗紫外线整理。研究表明:经PBA/TiO2接枝复合整理剂整理的棉织物具有优异的抗紫外性能和耐洗性能。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PBA/TiO2整理的棉纤维表面TiO2粒子附着量大,分散更均匀。认为是纳米TiO2粒子表面存在的PBA接枝聚合物抑制了TiO2在棉纤维表面的团聚倾向,提高了TiO2与纤维聚合物的相容性和结合牢度,因而经接枝整理剂整理的棉织物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溶胶凝胶制备得到的纳米SiO2进行表面接枝改性,然后通过原位聚合制备二氧化硅/聚对苯乙烯磺酸钠(SiO2/PSSS)纳米复合粒子。研究了对苯乙烯磺酸钠(SSS)和过硫酸铵(APS)用量对SiO2/PSSS纳米复合粒子粒径的影响,探讨了SiO2/PSSS纳米复合粒子在水相中的分散稳定性。结果表明当SSS占SiO2质量分数的25%,引发剂APS占SSS质量分数的1.5%时,得到SiO2/PSSS纳米复合粒子的粒径为150nm;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镜(TEM)测试结果表明纳米SiO2表面成功包覆了PSSS,热失重(TGA)分析表明SiO2表面包覆聚合物的量约占其总重的27.5%,SiO2/PSSS纳米复合粒子在水相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以制备皮革抗菌剂为目标,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在TiO2纳米粒子表面接枝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并进行季铵化处理得到聚合物季铵盐,然后将改性后的纳米粒子负载在皮革表面。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光电子能谱(XPS)、热重分析(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抗菌性能评价等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改性前后纳米TiO2粒子对皮革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酸酯类聚合物通过共价键被引入到TiO2纳米粒子表面,季铵化聚合物的接枝率达到48%。负载后,改性纳米粒子均匀分布在皮革纤维表面。负载改性TiO2纳米粒子的皮革具有优异的抗细菌性能。培养6h后,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达到99.99%。  相似文献   

4.
宋贤良  叶盛英  黄苇  周奕 《食品科学》2010,31(12):255-259
通过高效分散剂和超声波分散技术,将纳米TiO2 均匀分散在玉米淀粉涂膜液中,对圣女果进行涂膜处理,探讨其对贮藏过程中果实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腐烂率、VC 含量及总酸含量变化的影响,以研究纳米TiO2/ 玉米淀粉复合涂膜液对圣女果涂膜保鲜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复合涂膜液中纳米TiO2 用量的增加,圣女果的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腐烂率是先减小后增大,而硬度、VC 含量和总酸含量则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纳米TiO2 用量为0.025%(m/m,以玉米淀粉的质量为基准)时的保鲜效果最好,涂膜后的圣女果在室温(25℃)贮藏11d,其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腐烂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28.6%、12.7%、78.8%,硬度、VC 含量、总酸含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33、1.12、1.34 倍。说明纳米TiO2 在水果涂膜保鲜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纳米TiO2的分散及表面改性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纳米TiO2粒子表面进行改性,讨论了反应机理.有机物改性是改善纳米TiO2颗粒表面的润湿性和分散性,无机物改性是为了提高纳米TiO2颗粒的耐久性和化学稳定性,降低粒子的表面能,提高粒子与有机相的亲和力和应用性或赋予新功能满足新材料、新技术发展和新产品开发的需要.文中所用的改性剂和改性工艺可供其他纳米颗粒的改性借鉴.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PASS复合絮凝剂,对所得复合絮凝剂的成分、结构与光催化性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并采用XRD、FI-IR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O2-PASS复合絮凝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PASS用量2mL、钛酸丁酯用量5mL、无水乙醇用量24mL、冰乙酸用量1mL、去离子水用量3mL、浓盐酸用量0.3mL.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当复合絮凝剂煅烧温度500℃、模拟染料废水pH=2.0、光照时间120min时光催化性能最佳,活性艳兰废水的脱色率达到95%.XRD、FI-IR图谱表明PASS掺杂的样品晶型均为锐钛矿型,PASS的掺杂改变了TiO2晶相转变温度,提高了TiO2晶体结晶度和粒子尺寸,有利于复合絮凝剂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o^2+掺杂TiO2纳米粒子,利用紫外一可见光谱(UV—Vig)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进行表征,考察了光催化体系中光照时间、催化剂用量、初始pH值、通氧方式等对降解制浆黑液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o^2+掺杂能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在催化剂用量为1.5g/l初始pH=12、连续通氧条件下降解效果最佳,光照反应8h后,黑液中CODCr及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70%和86.0%。  相似文献   

8.
以可聚合分散剂1-烯丙氧基-3-(4-壬基苯酚)-2-丙醇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为乳化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共聚单体,通过细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炭黑/乳胶粒纳米复合粒子。以炭黑/乳胶粒纳米复合粒子为着色剂对棉织物印花,探讨了粘合剂用量,固色温度和时间对摩擦色牢度的影响。FTIR,TEM及TGA研究结果表明细乳液聚合可以在炭黑表面包覆乳胶粒,制备炭黑/乳胶粒纳米复合粒子。炭黑/乳胶粒纳米复合粒子作为着色剂较佳印花工艺为粘合剂用量15wt%,固色温度180oC,固色时间150s。相同条件下,炭黑/乳胶粒纳米复合粒子印花织物的K/S值、摩擦牢度明显优于超细炭黑。  相似文献   

9.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表面处理,然后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等主要共聚单体通过乳液聚合方法,合成纳米二氧化钛/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用量等对丙烯酸酯单体转化率、乳液粒径及分布等的影响。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表征了改性前后纳米二氧化钛性能,采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仪对所制备的复合乳液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85℃,乳化剂用量为5%,引发剂用量为0.5%,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用量为2%时,反应单体转化率高达95%以上;且乳液粒径相对较小,分布较窄。  相似文献   

10.
贾长兰 《纺织学报》2013,34(11):24-0
为了进一步改善丝素蛋白膜的结构性能,尝试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改性丝素复合膜。测得用溶胶--凝胶法在丝素溶液中直接生成的纳米粒子粒径在76 nm左右,用AFM、有效质量近似模型估算出纳米改性再生丝素膜中纳米粒子粒径在80 nm左右; 当TiO2含量小于1.2 %时,生成的纳米粒子的尺寸小于100 nm;纳米粒子尺寸随着溶液pH的增加而增大。研究表明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再生丝素膜方法可行,成膜前后纳米粒子没有发生团聚,都处于纳米级别。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不同分散剂对纳米二氧化钛的分散效果,采用粒径分布参数以及沉淀法对分散稳定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合适的分散剂,并对分散剂与TiO2的配比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2.
氧化降解淀粉-乙烯基类单体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pan80为乳化剂 ,过硫酸铵 /亚硫酸氢钠氧化 -还原体系为引发剂 ,用乙烯基类单体与氧化降解淀粉接枝共聚 ,制备可用于皮革复鞣的改性淀粉产品。采用逐步寻优法研究了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 ,对接枝率、接枝效率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得到较佳的合成条件为单体配比 :丙烯酸 (AA)1 0 g、丙烯腈 (AN) 5 g、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1 5 g、丙烯酸丁酯 (BA) 1 0 g;乳化剂用量 :十二烷基硫酸钠 0 .75g,Span80为 5 g;引发剂用量 2 .5 g。对接枝共聚产物进行FT -IR、XRD和SEM表征。  相似文献   

13.
Supported TiO2 photocatalysts on aerosol silica were prepared by adsorption phase reaction technique (APRT) and impregnation method (IMP) under different water concentrations. Energy dispersive X-ray micro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i concentration in samples prepared by both methods increased with the content of water rising. There was a sharp increase in Ti content curve of APRT samples, while Ti concentration of IMP samples changed slowly. The grain size of TiO2 by APRT was below 6 nm and TiO2 particles dispersed uniformly on surface of silica. But the size of TiO2 by IMP was larger than 20 nm and the number of large particles increased rapidly when water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The photocatalysis activity of as-prepared catalysts was characterized by methyl-orange photodegrad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PRT photocatalysts had higher photocatalysis activity than IMP photocatalysts. Ti concentration and TiO2 crystalline form were two factors which affected photocatalysis activity the most. The grain size of TiO2 had little influence on photocatalysis activity, which might be counteracted by the decrease of anastase TiO2.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亲油化度测试筛选出钛酸酯偶联剂TC-201为纳米TiO2的表面改性剂。研究偶联剂用量、改性时间、改性温度、pH值对纳米TiO2分散时间的影响。采用FTIR、TEM手段表征了纳米TiO2的改性效果。实验结果表明:TC-201以化学键形式与纳米TiO2表面羟基结合。当钛酸酯偶联剂TC-201用量为3.5%,改性时间为60min,改性温度为46℃左右,pH=5.2时,TiO2的分散时间最长,故改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王昕  黄胶  郑振荣 《印染》2020,(1):52-55,59
试验选取TiO2和SiO2气凝胶,制备SiO2气凝胶涂层剂、TiO2涂层剂以及TiO2/SiO2气凝胶涂层剂,并将其涂覆在帐篷表面,制得隔热帐篷材料。通过测量涂层织物的内外温差、拉伸断裂强力和导热系数,讨论功能粒子质量分数对隔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涂层织物内外温差为19.8℃;当SiO2气凝胶质量分数为5%时,织物内外温差为7.9℃;当TiO2质量分数为12%时,织物内外温差为2.6℃;当两者复配以后,5%SiO2气凝胶+12%TiO2时,帐篷隔热性能最好,和未涂层织物相比,内外温差降低17.2℃,拉伸断裂强力为2 173.3 N,导热系数为0.056 W/(m·K)。  相似文献   

16.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红外光谱(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FT-IR光谱、TEM和SEM谱图分析表明,TiO2与SiO2基质之间存在着Ti—O—Si键,纳米TiO2/SiO2粒子形状基本为球形,粒径大小为20~50 nm。将纳米TiO2/SiO2复合材料用作喷墨打印涂布颜料,能够改善纸页平滑度、吸收性能、提高图像打印和印刷质量。  相似文献   

17.
聚丙烯非织造布亲水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辐照工艺,使丙烯酸与聚丙烯非织造布发生接枝共聚反应,研究了单体浓度、辐照剂量、阻聚剂用量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测试了接枝前后试样的抗张强度。实验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阻聚剂可抑止单体均聚反应的速度,提高试样的接枝率,防止反应体系出现凝胶化;单体浓度、辐照剂量对接枝率有明显的影响;接枝改性试样的亲水性明显改善,且抗张强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马来酸酐接枝羽绒粉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在羽绒粉体上接枝马来酸酐(MAH)。讨论了接枝反应的温度、时间、引发荆浓度、单体浓度等实验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接枝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接枝对羽绒粉体的回潮率有明显的影响,接枝羽蜮粉体的回潮率增大,随着接枝率的增加,回潮率逐渐下降。红外光谱图显示接枝后羽绒粉体上羰基和S-O键的数量增加,-CH2-键的数量下降。  相似文献   

19.
刘杰  韩卿 《湖南造纸》2011,(1):23-25
探讨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配比等相关工艺参数对淀粉与丙烯酸甲酯在硝酸铈铵引发下发生接枝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淀粉在硝酸铈铵引发下可以与丙烯酸甲酯发生接枝反应,当硝酸铈铵的用量为3.0%(相对于可溶性淀粉的质量) ,可溶性淀粉与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2,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90min时,单体...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以淀粉为基材,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AAC)、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聚合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技术合成两性接枝共聚物的方法。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解助剂用量、络合剂用量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产物特性粘数及溶解性的影响。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为:引发剂质量浓度为0.1%,m(单体)∶m(淀粉)=7∶3,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h。所得产物的接枝率达217.92%、转化率达93.74%、特性粘数达543.31ml/g。该聚合物用于处理油田污水效果好于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