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对Zr(Hf)—BPR—CTMAC体系的多元配合物进行了研究.发现在锆、铪共存时,可利用试剂加入顺序的不同,其锆、铪配合物之吸光度直有极大差异,则可分别测出锆、铪的含量,适用范围为锆(铪)0~37μg/25ml.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新显色剂3,5-二溴-4-偶氮-8-羟基喹啉苯基荧光酮(DBAHQPF)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与锆(Ⅳ)形成红色络合物的条件,其λ_(max)~(MR)=538nm,ε_538nm=1.72×10~5,锆(Ⅳ)浓度在0~10μg/25ml 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拟定方法已用于直接测定铝合金样品中痕量锫,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在pH=4.7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介质中钒(Ⅳ)与依来铬青R、CPB形成蓝紫色的三元配合物,其组成为1∶3∶3,λmax=59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0×104L/mol·cm,钒在0~25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用于钢中钒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对甲基苯基二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法测定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对甲基苯基二安替比林甲烷(pMDAM)与锰(Ⅳ)的显色反应条件。在磷酸介质中,Mn(Ⅱ)存在下,pMDAM与Mn(Ⅳ)反应生成橙色产物,λmax=480nm,ε=1.52×105。锰(Ⅱ)含量在15~1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工业废水及食品中的微量锰(Ⅱ)在碱性环境中加热,被空气氧化为锰(Ⅳ)后用该法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对硝基偶氮氯膦与锆(Ⅳ)显色反应的条件。试验结果表明,于0.60~3.0mol/LHCl介质中,在乙醇存在下,锆(Ⅳ)与CPA-PN能形成1:3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位于68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2×10~4,锆浓度在0~3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6.
5-Br-PADAP-TritonX-100光度法连续测定铜和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X 1 0 0存在下 ,用 5 Br PADAP光度法联合测定铜和锰的方法。结果表明 :在 pH 9 0的硼砂缓冲介质中 ,5 Br PADAP与铜 (锰 )生成紫红色络合物 ,λmax=575nm ,ε575=1 0 4× 1 0 5。铜量在 0~ 1 4μg/2 5mL(锰量在 0~ 1 0 μg/2 5mL)的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实测了钢样中铜和锰的含量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1-(4-安替比林偶氮)-4-氨基-2-萘甲酸(AANA)与钯(Ⅱ)的显色反应,在pH=4.1HAc-NaAc缓冲介质中,CTMAB存在下,AANA与钯生成2:1红色络合物,λmax=530nm,ε=5.26×104.钯-量在0~30μg/25m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钯催化剂中痕量钯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建立镁合金中杂质铜、铁元素含量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在酸性体系中,铜和铁与亚硝基R盐分别形成黄绿色络合物,其中λmax(Cu)=450 nm,λmax(Fe)=720 nm,铜、铁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1×104L.mol-1.cm-1,0.7×104L.mol-1.cm-1。铜、铁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2~12μg/mL和0.1~16μg/mL时工作曲线呈线性。方法用于镁合金中铜和铁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06%~3.25%,结果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9.
在0.24MHCl介质中,锆(Ⅳ)与DCS偶氮呻和嗅化十六烷基吡啶生成三元络合物,ε(?)=6.37×10~4。在0~20μg/25ml锆浓度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去已用于铝合金及矿石中微量锆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聚乙烯醇存在下,在0.04~0.12mol/L盐酸介质中,钼(V)-硫氰酸盐-孔雀绿形成水溶性络合物。λ_(max)=6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8×10~5L·mol~(-1)·cm~(-1),0~25μgMo/5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络合物20min显色完全,100min内稳定。1g酒石酸可以掩蔽0.5mg钨(Ⅵ)和0.02mgSn(Ⅳ),选择性较好。用于钢铁和矿石中钼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微波加热,以8 mL HCl 和2 mL HF溶解铁精矿,并在6 mol/L HCl介质中以甲基异丁基甲酮萃取Fe3+,从而消除了大量Fe对Zr、Hf的光谱干扰,以Zr 339.198{99} nm光谱线和Hf 277.336{121} nm光谱线为分析线,在选定的仪器参数下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溶液中的Zr和Hf。结果表明,Zr和Hf的原子发射光谱强度与Zr和Hf的含量(分别以ZrO2和HfO2质量浓度计)在0~8.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校准曲线相关系数r均为0.999 9,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25、0.024 μg/mL。方法用于铁精矿实际样品分析,Zr和Hf测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分别为0.98%~2.7%和1.5%~4.9%,加标回收率为94%~108%和93%~110%。  相似文献   

12.
陈文 《冶金分析》2011,31(8):31-35
利用锆(Ⅳ)在盐酸介质中能与水杨基荧光酮(SAF)形成非电化学活性络合物的性质,建立了以测定水扬基荧光酮的还原峰电流而间接测定锆的极谱新方法。该方法最佳底液组成为:0.24 mol/L的盐酸,8.0×10-5 mol / L的水杨基荧光酮乙醇溶液,2.4 mg/L的聚乙二醇(20 000)溶液。Zr(Ⅳ)在-0.68 V(vs.SCE)左右有一尖锐的极谱峰,峰电流与Zr(Ⅳ)浓度在0~840μg /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4 2 μg /L。将该法与微波消解的溶样方法相结合测定了铝锆合金标准样品中锆,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符。用单扫描极谱法研究了锆的极谱行为,证明了电极反应物为水杨基荧光酮,极谱波为不可逆还原吸附波。本方法适用于铝锆合金中含量≤10%的锆测定。  相似文献   

13.
锆矿石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矿产,准确分析锆及其共伴生有用有害元素含量对综合评价锆矿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锆矿石是一种难溶矿石,且在制样过程中Zr、Hf容易水解沉淀。实验通过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和仪器工作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偏硼酸锂熔融,稀硫酸+酒石酸提取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锆矿石中Zr、Hf、K、Na、Ca、Mg、Al、Fe、Ti、Mn等10种元素(以氧化物计)含量的方法。利用偏硼酸锂的熔融分解特性制样,熔剂质量为样品质量5倍时可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稀硫酸提取液中加入酒石酸可以抑制Zr、Hf水解;设定仪器工作条件为发生器功率1.3kW、进样速度1.0mL/min、雾化气流量0.7L/min;选择Zr 343.823nm、Hf 277.336nm、K 766.490nm、Na 589.592nm、Ca 317.933nm、Mg 285.213nm、Al 396.153nm、Fe 238.204nm、Ti 334.940nm、Mn 257.610nm为分析谱线进行测定,采用基体匹配法绘制校准曲线消除基体效应的影响。方法中各元素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各元素的检出限为1.57~58.8μg/g。方法用于测定锆矿石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07156、GBW07157中Zr、Hf、K、Na、Ca、Mg、Al、Fe、Ti、Mn(以氧化物计),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为0.67%~4.1%,相对误差(RE)为0.13%~4.8%。按照实验方法测定实际样品中各元素(以氧化物计),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0.27%~4.4%。方法能快速、完全地分解锆矿石,并有效避免Zr、Hf元素的水解,适用于锆矿石中10种元素的准确分析。  相似文献   

14.
DIBK-TBP萃取分离锆铪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二异丁基甲酮(DIBK)和TBP从HSCN介质中协同萃取锆铪的性能及热力学进行研究,采用对数函数外推法求得DIBK-TBP体系萃取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分别为log(K12,Zr)=4.73和log(K12,Hf)=-5.09,锆铪与SCN-形成配合物Zr(SCN)3+和Hf(SCN)3+的稳定性常数分别为1×109.86和1×10-0.80,而铪的分配比在硫氰酸盐存在时要大于锆的分配比,说明过渡金属离子锆和铪在硫氰酸盐存在时与一般金属离子与配位体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常数愈大,金属离子的分配比愈大的规律相矛盾,并计算出萃取反应的焓变分别为ΔHZr=-11.43 kJ.mol-1和ΔHHf=-7.80 kJ.mol-1,说明对锆铪的萃取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不利于萃取反应的进行,常温下自由能变分别为ΔGZr=-26.54 kJ.mol-1和ΔGHf=28.57 kJ.mol-1,熵变分别为ΔSZr=51.54 J.(K.mol)-1和ΔSHf=-124.07 J.(K.mol)-1,说明铪离子比锆离子更易与SCN-形成配位键,从而生成中性分子Hf(SCN)4与有机相发生溶剂化作用而进入有机相中。  相似文献   

15.
李洁  王占明 《冶金分析》2016,36(1):71-74
使用硝酸和氢氟酸溶解样品,以Zr 327.305 nm为分析谱线,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铪合金中锆含量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铪质量浓度在100 μg/mL以下时,对锆的测定结果影响不显著,不需要使用基体匹配法绘制校准曲线;由于酸度对锆的测定结果有影响,待测试液与标准溶液系列的酸度应该保持一致,酸度大约为1.0 mol/L。锆的质量浓度在0.2~5.0 μg/mL范围内与发射强度呈线性,校准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9 966 x+176,相关系数r=0.999 7。方法中锆的检出限为0.001 5 μg/mL。实验方法用于铪合金样品中锆的分析,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小于1%,回收率为99%;同时与X射线荧光光谱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对,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采用MIBK作为萃取剂,在盐酸体系下,对含铪合金渣中的铪进行萃取分离试验,主要考察合金渣中含量较高的锆、钛、铬和铪在萃前液不同氢离子浓度、NH4SCN浓度、有机相HSCN浓度及相比下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铪和锆钛分离难度较大、和铬分离较易,铪的最优分离条件为:萃前液氢离子浓度0.96mol/L、萃前液NH4SCN浓度2.56mol/L、有机相HSCN浓度2.73 mol/L、相比1。在最优条件下,铪和锆的相对分离系数为6.63,铪的分配比为1.79,对于锆含量较低的合金渣,可以有效提升锆铪分离效率,钛最好于萃取分离前进行分离。  相似文献   

17.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and substructural evolution of highly textured hafnium (Hf) has been examined in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and compared to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of zirconium (Zr). The quasi-static work-hardening rate as a function of strain for both metals exhibits a compression-tension asymmetry. Both Zr and Hf exhibit a downward work-hardening response in tension, while each displays a parabolic and then concave upward work-hardening behavior in compression. Additionally, Hf displays higher flow stresses than Zr both in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The stress-strain and strain-hardening curves for Zr and Hf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in terms of their propensity for deformation twinning and evolution of substructure with strain. Differences in the work-hardening rates and flow stresses as a function of the sense of the applied load and material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slip-twin interactions during deformation.  相似文献   

18.
在H2SO4介质中及活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存在下,于90℃加热时,痕量Ti (Ⅳ)对H2O2氧化亮绿褪色反应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据此提出了用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钛的方法,并研究了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在625 nm波长处,非催化反应(吸光度为A0)与催化反应(吸光度为A)吸光度的差值△A与Ti (Ⅳ)的质量浓度ρ在0.021~0.08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87×10-10 g/mL。该催化反应对Ti (Ⅳ)为一级反应,总反应为准一级反应,表观速率常数为5.70×10-4 /s,表观活化能Ea=45.52 kJ/mol。用该方法测定了两个炼钢烧结矿样品中钛(Ⅳ),结果与参考值相符,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4%和2.0%,加标回收率在98%~102%范围。  相似文献   

19.
锆合金和锆化合物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能、特种陶瓷玻璃等战略新兴产业,锆英砂作为其重要原料,目前的测试方法不能满足其中钡量的测试需求.实验称取0.5000 g样品于覆盖2.0g无水过氧化钠和2.0g无水碳酸钠的银坩埚中,在700℃熔融制样;水浸过滤后以硝酸、高氯酸溶解滤渣,选择Ba 233.527 nm作为分析线,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