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等网(P2P)系统因其开放性和匿名性等特点易受到恶意攻击和非法滥用,建立基于社区的信任模型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而现有的模型忽略了节点的动态性、活跃度及影响范围。该文在分析了P2P用户模型后,提出一种基于拓扑势的P2P社区推荐信任模型,综合评估了节点的影响力、交易量及信任度。在该模型中,分别建立了社区内部和跨社区信任度计算机制,给出了超级节点评选算法。最后的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信任模型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在点对点(P2P)网络中,信任模型能够有效的降低恶意节点的影响。Eigen Trust是最具有权威性的信任度算法之一,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反馈的推荐信任度算法,通过区分服务信任值和推荐信任值,防止拥有较高服务信任值的节点对正常节点的诋毁和欺骗。引入请求信任值,对不积极参与文件共享的节点和恶意服务节点进行访问权限的限制,识别并拒绝使用该类恶意节点的推荐信息,有效提高交互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加权信任向量的混合结构式P2P网络信任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非结构化P2P网络信任模型的全局信任度的迭代计算和结构化P2P网络信任模型的网络规模不易扩展性的缺点,设计了基于加权信任向量的混合结构式P2P网络信任模型(简称W-TPP),它采用信任向量来存储历史经验数据,利用结构化网络中的节点来分布式存取全局信任向量表.并且为了解决历史经验数据的时间有效性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节点信任值算法-加权信任向量算法.通过对W-TPP信任模型的性能分析和模拟仿真试验,验证了该信任模型具有可扩展性,降低了查询全局信任度所占的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4.
P2P网络层次化信任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规模文件共享P2P网络中节点之间发生重复交易的可能性较小而难以建立信任关系,从而导致P2P网络容易受到恶意节点攻击。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群组的P2P网络层次化信任模型。该信任模型将信任关系划分为群组之间的信任关系,群组与节点之间的信任关系和节点之间的信任关系3个层次。节点利用本地信任信息或所属群组的推荐信任确定给定节点的信任值。仿真分析表明,该信任模型能够有效识别恶意节点,使P2P网络中合作节点具有较高的成功请求率。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信任模型大多通过单一信任值来判定节点的好坏,这种方法无法抵抗网络中的某些恶意行为,特别是对于P2P网络中独有的搭便车行为、"公共物品的悲哀"等问题,缺乏有效的抑制。针对这些问题,文中针对P2P网络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层多维信誉模型,通过节点的信任值、贡献值、资源值等不同维度综合评价节点的信誉,并且按照信誉将节点划分为不同层次。分析可知该模型可以有效抵御多种恶意行为及多种自私行为,并能解决传统信任模型产生的一些性能问题。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基于超级节点的P2P信任模型TSN.改进了模型节点加入、节点信任值的计算方法.在模型中综合考虑了节点兴趣相似度和节点响应时延等因素,并通过调节直接信任和间接信任的权重,提高了信任值计算的精确性.采取了相应的健壮性策略,增强了模型的抗攻击能力.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的信任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成功请求率和系统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吴秀  杨庚  陈珊珊 《广东通信技术》2009,29(9):24-29,69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反馈机制的P2P系统信任模型,该反馈过滤机制运用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有效地识别一些恶意和噪声反馈,以提高计算节点信任值的精确性,同时引入一种新的信任度量方法对恶意反馈节点进行有效地惩罚,以遏制系统内的恶意反馈行为,保证了对系统贡献大的节点更容易在获得高质量服务。文章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相比己有的一些信任模型该信任模型能够有效识别恶意反馈节点,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和公平性,提高了系统戍功交易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P2P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隐Markov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P2P信任模型,采用HMM对节点行为进行建模,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节点交互结果作为观测历史,由前向-后向算法计算得到节点行为概率分布,作为节点的信任值评估。考虑到信任评估实时性的需求,文章还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和遗忘因子的模型更新算法。  相似文献   

9.
面向P2P网络应用的基于声誉的trust管理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一种新的面向P2P网络应用的信任管理模型,该模型根据节点的历史交易情况和系统中其他节点的推荐计算节点的信任度,给出了普遍适用的、具体量化和更新推荐者可信度的数学表达形式,同时考虑到节点的自主性动态行为影响信任度计算的不确定性,引入风险因素,提出了采用信息熵理论来量化风险,将实体之间的信任程度和信任的不确定性统一起来.仿真实验及分析表明,该信任模型能够有效识别恶意节点,相比已有的一些信任模型在系统成功交易率、模型的安全性等问题上有较大改进,可以使节点之间更有效的建立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信誉和风险评价的分布式P2P信任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目前大规模P2P系统不能有效处理恶意节点攻击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信誉与风险评价的P2P系统信任模型,该模型考虑到节点的动态行为影响信任度计算的不确定性,引入风险因素,并提出采用信息熵理论来量化风险,将实体之间的信任程度和信任的不确定性统一起来。仿真试验及分析表明,该信任模型能够有效识别恶意节点,相比已有的一些信任模型较大程度地提高了系统成功交易率,可以使节点之间更有效地建立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11.
P2P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动态安全信任管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P2P电子商务中的信任评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任云的动态安全信任管理模型(TCDSTM).TCDSTM利用云理论来刻画信任及信任等级,然后给出具有抗攻击能力的全局信任度融合算法、节点的类型识别和拓扑重构机制.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一致表明,TCDSTM小仅可以抵御共谋、振荡等恶意攻击,而且大大提高了交易成功率.此外,该模型具有较低的通信丌销.  相似文献   

12.
在P2P环境中,信任管理是一个新颖而又重要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系统的分布式信任模型,该模型在Chord协议的基础上进行扩展,采用了一种新的信任值发布、查询、获取的方法,信任值的计算与更新的过程,采用了全局信任值和局部信任度合成的方法。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满足信任值的安全管理需求,保证了在开放分布的P2P环境下信任值的存储,更新,和获取的安全性,为信任管理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的基于改进型D-S证据理论的P2P信任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大规模对等网(P2P)文件共享环境中,节点之间信任问题亟需解决。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D-S证据理论的P2P信任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数学分析和抑制各类恶意节点攻击的措施。实验证明该算法较已有的一些信任机制在系统成功交易率、模型的安全性等问题上有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14.
P2P系统具有开放性和匿名性,这就使得恶意节点能够轻易地在网络中传播虚假的甚至有害的文件,从而损害了整个P2P系统的鲁棒性.针对该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传递关系建立可信对等网络的算法,能够动态调整信任路径,隔离恶意节点和恶意节点集.实验表明即使在大量恶意节点相互合作的情况下,算法仍能有效地降低网络中虚假文件的下载数量.  相似文献   

15.
经典的P2P网络信任模型采用迭代方法由局部信任值推算出全局信任值,每次交易都要引起整个网络节点的迭代运算,导致计算复杂,通信流量大,并且面临交易数据过于稀疏,计算不够精确从而容易陷于恶意节点的共谋、诋毁和睡眠等攻击问题。为了保证数据的稠密性与计算结果的精确性,论文基于概率统计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全局信任模型。该模型根据节点的历史交易情况,运用最大似然估计,假设检验等方法计算出节点的信任度,节点选择与可信度高的节点进行交易。数学分析与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抵抗恶意节点的攻击,与经典信任模型Eigentrust相比,较大程度地提高了整个P2P网络的成功交易率。  相似文献   

16.
与P2P技术相关的信息安全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和P2P技术相关的信息安全问题,既包括P2P技术能增强网络的抗毁性和隐私保护这些令人鼓舞的好处,也包括由其自身的技术缺陷所带来的主要安全威胁,如路由攻击、防火墙穿越等.针对这些安全问题,我们介绍了如何构建P2P网络的安全防御体系.本文的最后对P2P安全的一些研究方向做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文中提出了一种非中心的P2P网络信任管理模型NewTrust。在P2P网络中,需要根据一个节点在网络中的信誉来判断其是否可信,通过在信任向量中引入评价方差,有效抑制了不稳定节点和策略类恶意节点;通过区分陌生节点和不可信节点,解决了陌生节点的融入问题;通过对不同信誉的节点提供不同质量的服务,解决了节点激励问题;通过引入分布式哈希表(DHT)资源发现模式解决推荐信息的管理问题,降低了搜索与管理推荐信息的代价,并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模型能够有效地抵御多种恶意攻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