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地震属性技术在桑塔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桑塔木潜山构造奥陶系风化壳储层岩性特征,总结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反射特征,提取了相应的地震属性,应用交会法分析技术优选适当的地震属性进行储层缝洞预测,研究该区潜山油气藏缝洞发育带和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综合其他研究预测了油气富集区,指出有利勘探目标。钻探表明,地震属性技术是该区有效的储层预测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韩天宝  成鹏  王永莉  张敬东  方海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Z1):102-105,163,171,172
冀中拗馅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发现和探明的古潜山油气藏为古生界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其储集空间以孔洞、裂缝为主,非均质性强,物性横向变化较大,且裂缝是影响储集性能的主导因素,因此裂缝预测对该区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条件分析和预测等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二次三维采集地震资料,在河西务构造带中北部地区,利用相干、体曲率、振幅和频率等多种地震属性研究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缝洞特征,预测和刻画储层缝洞体系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储层发育有利区带。该区实钻结果表明,河西务构造带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发育,油气显示良好,证实了本文所述碳酸盐岩储层特征预测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乍得邦戈盆地在L-1井区的花岗岩潜山获得油气发现,在该区开展了“两宽一高”(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的油气勘探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攻关。充分利用“两宽一高”地震资料的高信噪比、全方位观测、低频信号的强穿透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等优势,有效提高了潜山顶面偏移成像质量,获得了丰富的潜山内幕信息,为花岗岩型潜山的储层表征和潜山目标评价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基于“两宽一高”地震资料提出了花岗岩潜山复杂储层表征技术,根据储层的储集空间组合特征、储层类型、岩石物理特征和对应的地震响应特征,将花岗质基岩潜山储层序列划分为风化淋滤带、缝洞发育带、半充填裂缝发育带和致密带;将裂缝型和孔隙型储层分类表征,孔隙型储层通过地震多属性融合和地震反演技术进行储层定性和定量预测,裂缝型储层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分别应用曲率体、相干和OVT域地震属性等进行裂缝识别与预测;综合裂缝预测和孔隙型储层预测结果进行储层评价和优质储层预测。该配套技术在乍得邦戈盆地的实践表明,应用“两宽一高”地震资料及针对性配套技术,能有效提高邦戈盆地花岗岩潜山储层预测的精度和勘探成功率,在B区块实施的潜山探井成功率高达79%。  相似文献   

4.
冀中坳陷霸县凹陷牛东潜山构造带发现和探明的古潜山油气藏为古生界寒武系碳酸盐岩储层,其储集空间以孔洞、裂缝为主,物性横向变化较大。针对潜山及潜山内幕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的难点,开展叠前弹性反演研究,采取叠前弹性阻抗反演技术、AVO属性分析技术;并结合叠后子波分解与重构技术,预测和刻画储层缝洞体系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储层发育有利区带,准确预测裂缝发育区、油气富集区。该区实钻结果表明,牛东潜山构造带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发育,油气显示良好,证实了碳酸盐岩储层特征预测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碳酸盐岩岩溶型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碳酸盐岩岩溶型储层是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重要的储集层。根据钻井揭示的岩溶型储层,对测井、地震响应以及地震各种属性的特征进行了标定、对比和归纳分析指出:碳酸盐岩岩溶的缝洞型储层,在测井上的响应特征主要为低伽玛、具有正幅度差异的双侧向低电阻率等特征;利用模型正演和岩溶精细标定技术,确定了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储层在潜山表面表现为弱振幅、弱连续、低速度、低频率的反射特征;而其内幕的缝洞系统则表现为,强振幅、低频率、低速度的杂乱反射特征;在地震属性上潜山表面岩溶型储层具有低相干、弱振幅、低阻抗等特征;而在潜山内幕则表现为低相干、强振幅、低阻抗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潜山裂缝储层地震多信息综合预测方法及应用实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针对潜山碳酸盐岩裂缝储层埋藏深、横向变化大、成藏条件复杂的特点 ,应用地震能量吸收分析、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地震相干分析、地震振幅频率参数提取分析等技术 ,综合分析潜山裂缝性油气储层的各种地震属性特征 ,研究了一套预测潜山裂缝性储层分布规律的方法。该套综合分析方法避免了单项技术分析的多解性 ,可以提高同类油气藏储层预测的精度 ,从而降低钻探风险。该方法应用于胜利油田车古 2 0 1地区 ,预测该区古生界潜山裂缝储层的分布和厚度 ,并对储层进行含油气性研究 ,为该区上报探明储量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7.
罗霞 《石油物探》2007,46(5):501-504
在胜利油田沾化地区,由于受多期构造运动叠加的影响,发育了高、中、低多位序潜山。低位序潜山埋藏深,一般大于3800m,成藏条件好,但勘探程度低。为此,在沾化地区开展了深层潜山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获得了构造清晰、信息丰富的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低位序潜山储层预测。通过对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潜山层位的准确标定和精细构造解释,落实了低位序潜山顶面和内幕构造形态;利用正演模拟结果和钻井统计信息建立了缝洞型储层与地球物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潜山储层的反射特征;利用裂缝预测技术、属性分析技术预测了有利储层发育区,部署钻探的渤深6-12井,获得产油180t/d的工业油流。  相似文献   

8.
耿福兰 《石油物探》2013,(1):89-96,112,7
针对南堡2号潜山顶部奥陶系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基于宽方位角采集的地震资料,结合已有钻探成果,开展了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地震综合预测研究。在对地震资料进行相对保幅处理的基础上,通过构造精细解释落实潜山顶面层位和断裂格局;应用P波方位各向异性分析技术进行叠前裂缝预测,利用曲率属性技术进行叠后裂缝预测,再辅之以叠后衰减梯度属性检测溶蚀孔洞分布。通过叠前、叠后预测结果的对比分析,以及FMI成像测井解释结果和钻井实际生产效果的验证,证明了研究思路的正确性和所用预测方法的有效性。综合预测研究成果为圈定南堡2号潜山奥陶系储层裂缝发育的有利目标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花岗岩基岩潜山缝洞型储层的预测存在成像精度低、裂缝预测结果多解性强且分辨率低、洞穴地震响应弱等问题,制约了其内部油气藏的勘探效率。以乍得Bongor盆地Baobab潜山为例,基于全方位局部角度域深度偏移处理方法,应用角度域分解与成像,获取地层真实角度域信息,提取全方位共反射角道集和全方位共倾角道集,以提高潜山成像的精度和裂缝、洞穴预测的准确率。以潜山缝洞型储层发育地质模式为指导,采用全方位共反射角道集预测Baobab潜山的裂缝发育强度,有效提高了裂缝的预测精度、降低了裂缝预测的多解性。对全方位共倾角道集资料进行散射成像处理,加强了超出地震分辨率的几何特征,突出了小尺度地质体的不连续性,可在地震剖面上较清楚地识别溶洞。研究方法在Baobab潜山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在缝洞型花岗岩基岩潜山储层预测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牙哈断裂构造带寒武系白云岩潜山储层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塔里木盆地牙哈断裂构造带寒武系潜山地层剥蚀严重,由上寒武统、中寒武统和下寒武统白云岩组成。寒武系潜山储层主要分布在潜山风化壳,厚度不超过100 m,总体上属于裂缝-孔洞型复合型储层,储层孔缝洞级别较小,地震响应特征不明显,储层横向非均质性较强,基于模型的储层反演结果不能真实反映潜山储层横向展布规律,利用保幅的三维地震纯波数据进行地震属性储层预测结果较为可信。通过属性相关性分析,选取了均方根振幅、反射强度斜率和弧长3种属性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寒武系潜山白云岩储层主要发育在构造高部位和北部斜坡区,呈星点状而非片状分布,与钻井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为预测塔里木盆地三道桥地区潜山储层有利发育区,在钻井取心岩性观察、薄片鉴定基础上,结合潜山地震相分析,明确了该区潜山岩性及储层特征——区内存在白云岩、浅变质岩及变质岩3种岩性的潜山,潜山储层以裂缝为主;运用地震振幅属性圈定了潜山岩性分布范围;利用高精度相干体属性对裂缝有利区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在后期钻井中得到证实,获得了良好的油气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2.
深水盐下湖相碳酸盐岩缝洞地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托斯盆地F油田位于巴西深水区域的盐岩之下,具有埋藏深、岩性多样、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与常规的以孔隙型为主的储层和中国西部“串珠状”的大型溶洞储层不同,研究区碳酸盐岩为深水盐下湖相碳酸盐岩,其溶蚀孔洞孔径小、裂缝类型多,导致地震响应特征极其不明显,常规缝洞预测方法不适用。另外,受上覆巨厚盐岩层的影响,缝洞发育储层段的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增加了利用叠后地震方法预测其分布规律的难度。因此,针对研究区缝洞发育特点,采取井震相结合的思路,以消除泥岩及火成岩岩性干扰为前提,首先进行地震资料优化处理,然后充分利用岩心、FMI测井等资料以及生产漏失等信息,综合分析地震异常可能表达的地质信息,探索了一套适用于深水盐下多种岩性发育背景的小尺度湖相碳酸盐岩缝洞储层地震预测方法。该方法明确了裂缝与孔洞的敏感地震属性,通过联合构造应力场进行裂缝预测,结合波阻抗、孔隙度及CGR等地震反演结果,开展溶蚀孔洞预测,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对湖相碳酸盐岩缝洞储层预测研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岩油藏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裂缝发育段预测的准确程度决定了基岩油藏勘探开发的效果.针对基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多,导致储层预测难度大等问题,以辽河油田兴隆台潜山为例,综合分析钻井、录井、测井、地震等多种资料,识别裂缝发育段地质、地震、产能特征.结果表明,潜山内幕储层可划分为3类:酸性侵入岩、混合花岗岩为...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 桑塔木地区奥陶系潜山为裂缝-溶洞型储集层。2000-2001年采用三维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加强了地表一致性、叠前去噪和保真处理力度,应用现代岩溶学理论、地震属性聚类分析、地震相技术,研究了桑塔木地区奥陶系潜山的构造特征、岩溶的空间展布规律,进而圈定出有利的储集层分布区。通过--系列配套技术的应用,精确描述了桑塔木地区奥陶系潜山顶面形态和特征,划分出了5条大的古水系和12个较大的岩溶高地,较客观地预测了潜山储集层的发育情况,计算了该区的油气探明储量。目前该区已建成年产20x104t的原油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5.
南海石炭系潜山储层特征及地震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某盆地A凹陷基底石炭系碳酸盐岩遭受了二叠纪-白垩纪期间漫长地质时期的风化和侵蚀,发育了大量的优质碳酸盐岩岩溶型储集层。但碳酸盐岩潜山岩溶型储层发育的复杂性,一直制约着对其进一步的勘探。为此,通过对岩溶型储集层的划分对比,认为该区岩溶型储集层可以划分为表层岩溶带、渗流岩溶带和潜流岩溶带;其储集层主要以溶蚀孔洞、洞穴以及构造裂缝组成,其中溶蚀孔洞、洞穴是主要的储集空间,构造裂缝主要起着连通基质孔隙、溶蚀孔洞、洞穴和改善储集层渗滤条件的作用。利用钻井资料对岩溶型储集层进行标定后,认为表层岩溶储集层为弱振幅、弱连续(低相干)和低阻抗的特征,内幕储集层则为短轴状强振幅、高能量和低阻抗的特征,能够利用地震属性对岩溶型储集层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16.
碳酸盐岩潜山储层成因及分布的复杂性制约了该类油藏的勘探。综合利用地震资料、岩心-薄片观察、测-录井分析、地化分析以及埋藏史分析等技术方法,从构造演化差异性角度对大港探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进行分类,并开展了储集差异性和优质储层成因研究。大港探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可以划分为残丘山、间断侵蚀断块山、断块山、挤压褶皱山和重力滑动褶皱山5种类型。残丘山为晚期大气水淋滤型储层,储集空间以岩溶孔、洞为主,发育少量裂缝;间断侵蚀断块山为中期大气水淋滤-深部溶蚀共控型储层,溶孔和裂缝均较发育;断块山、挤压褶皱山和重力滑动褶皱山未经历中、晚期表生淋滤,储层成因与断裂和埋深密切相关,可分为断裂破碎-深部溶蚀共控和断裂沟通-TSR溶蚀共控2种成因类型。前者在靠近基底断裂部分发育孔、洞、缝复合型储层,随着距基底断层距离增加,逐渐变为裂缝主导型储层,溶孔含量降低;后者主要发育在地温较高(>140 ℃)的深埋区,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发育部分溶蚀孔、洞。上古生界缺失区、基底断层发育区和发育上古生界的深埋高温区(>140 ℃)可作为优质储层预测的有利指向。  相似文献   

17.
野外模拟类比调查对油口地质研究用处很大,通过冀中地区潜山油藏碳酸盐储集层的野外模拟调查,并解决了油田内中、上元古界及古生界层序问题;指导了油田地下断层裂缝的分布规律研究;明确了油田潜山构造的北东向断层展布。类比研究潜山古碉溶的发育特点为:晶洞、孔洞顺层分布,大型溶蚀缝、洞多沿断裂分布,是流体运动的主要通道。潜水面附近是水平岩溶发育带,任且古潜山有三个水平溶蚀带。储渗空间类比研究认为,冀中油藏诸集层  相似文献   

18.
 碳酸盐岩潜山由于经历了长期的风化剥蚀,岩溶储集体非常发育,而火成岩体(侵入岩和喷发岩)的发育,导致碳酸盐岩潜山进一步复杂化。由于火成岩的地震响应特征与岩溶的地震响应特征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使得对碳酸盐岩岩溶型储集体的识别和预测更加困难。为了对碳酸盐岩潜山发育的火成岩进行识别和预测,本文通过对典型地区的岩溶型储集体、火成岩体的地震反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建立了四种火成岩地震相模式,并总结出了一套利用地震相干、沿层地震属性特征与地震剖面的地震相特征相结合的方法。将该套方法用于塔里木盆地塔北英买力地区碳酸盐岩潜山的火成岩识别和预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