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阳极在各行业中应用的要求,从贵金属(铂、铑、铱、钌等)中筛选了铱和钌,在钛基体上进行涂覆,然后,在不同温度下烧结制备成RuO2-IrO2-TiO2/Ti阳极,并对涂层阳极的强化寿命和析氯开路电位进行了测试,采用扫描电镜(SEM)对涂层结构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RuO2-IrO2-TiO2/Ti钛基涂层阳极的最佳烧结温度为450℃,IrO2含量的最佳值为30%(摩尔百分比).  相似文献   

2.
在钮扣形的99%钝钛和铌基材上等离子喷涂导电性锂铁氧体而制成一种阴极保护用阳极。选择锂铁氧体是因为它在钛和铌基材上具有极好的附着力,而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低溶解速率以及长期稳定性。描述了钛基材在氯化物溶液中的点蚀性状;最差的保护电位为9.66伏。对涂层阳极在恒电流条件下以0.2安/厘米~2的电流密度在电解槽中进行了溶解试验。利用失重测最法测定了锂铁氧体涂层阳极在两个月试验期内的溶解速率,在充气的3.5%氯化钠溶液内测定值为1~2克/安·年。未观察到对涂层的任何损害作用。钮扣形阳极经独到的设计以便于在不排除水的情况下安装在地下管线、船舶或诸如航道闸门和高架贮水槽等水中结构上。  相似文献   

3.
TA2纯钛材阳极氧化着色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钛及钛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可提高其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性能.将TA2纯钛片在磷酸、葡萄糖酸钠混合溶液中阳极氧化得到不同颜色的氧化膜,研究了电解液配方、阳极氧化工艺参数(电压、电流密度、氧化时间、电解液温度)、基材酸洗前处理以及氧化膜封孔后处理对氧化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浓度影响膜层的均匀性和颜色深浅,葡萄糖酸钠浓...  相似文献   

4.
含铂钛合金中间层的铱钽涂层钛阳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延缓钛基体的钝化、提高铱钽氧化物涂层钛阳极寿命的思路出发,采用激光合金化的方法研制含铂钛合金中间层的铱钽氧化物涂层钛阳极。采用SEM观察了中间层的表面及截面形貌,用XRD分析了中间层的成分及相结构,采用拉开法测试了中间层与基体的附着力,用电化学分析仪分析了阳极的电化学特性,采用加速寿命试验测试了加速使用寿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制备铂钛合金中间层的方法可以显著延长铱钽氧化物涂层钛阳极的寿命。  相似文献   

5.
铂中间层的制备及对铱钽涂层钛阳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延缓涂层钛阳极基体钝化的角度出发,采用电镀、刷镀、磁控溅射三种工艺在钛基体上制备了含铂中间层;利用SEM研究了三种不同中间层的表面形貌;采用拉开法测试了中间层与基体的附着力;利用XRD分析了三种不同的铂中间层的成分及相结构.本文还系统对比研究了含不同中间层的涂层钛阳极的表面形貌、电化学性能以及加速寿命.研究结果表明含磁控溅射镀铂中间层的涂层钛阳极的寿命最长.  相似文献   

6.
扩孔钛网阳极具有电流荷载能力较强、在阴极保护中能提供重现性较好的电流、杂散电流少、安装省时省力等特点,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的阴极保护工程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扩孔钛网阳极的制造工艺和安装角度对其进行了阐述,认为扩孔钛网阳极是钢筋混凝土外加电流阴极保护中最为理想和最有前途的阳极材料.  相似文献   

7.
罗艳归  隋贤栋 《材料保护》2012,45(4):5-8,72
辅助阳极是电子防腐蚀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为提高其性能及寿命,利用热分解法制备了Ru-Ir-Sn-Ti混合氧化物涂层钛基阳极,用SEM,XRD,动电位极化曲线、强化电解寿命试验和热水器内胆电子防腐蚀试验考察了不同Sn含量的混合氧化物涂层钛电极的性能。结果表明:Ru-Ir-Sn-Ti混合氧化物涂层覆盖良好,呈均匀龟裂状;添加适量的Sn能提高涂层的电化学活性,含10%(摩尔分数)Sn涂层的电化学性能最优;含30%(摩尔分数)Sn涂层的强化电解寿命达58 h;混合氧化物涂层钛阳极在输入很小的电压时,能有效防止水下搪瓷碳钢在高硬度热水中的腐蚀,且能使阴极材料表面沉淀一层钙质层,增强了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8.
从提高钛阳极在析氯环境的电催化活性出发,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Pd-PdO/Ti涂层钛阳极。采用XRD分析了涂层的成分及相结构,测试不同烧结温度获得的阳极的电极电位和循环伏安曲线。研究结果表明,Pd-PdO/Ti涂层钛阳极具有极高的析氯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稀土Ce对涂层阳极电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清泉  刘贵昌  景时 《材料保护》2005,38(12):1-3,10
在涂层阳极中掺入稀土Ce对电催化性能的影响报道较少.利用热分解方法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了不同摩尔分数Ce的三元涂层Ru0.3Ti(0.7~x)CexO2,通过极化曲线测试、交流阻抗谱测试、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所制备涂层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Ce的掺入量有一个最佳范围,摩尔分数为0.2~0.3时涂层阳极电催化性能最好;适当的热分解温度有利于含Ce涂层阳极性能的提高,最佳温度为450℃;在阳极涂层中引入Ce可以提高其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钌系涂层钛阳极具有稳定性好、电催化活性高、环境友好等特点,在电解水、阴极保护以及电化学除垢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涂层中二氧化钌(RuO2)的比例与存在形态是决定其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在涂层钛阳极的制备中,热分解法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易工业化生产等优势而被广泛使用。介绍了目前在电解行业广泛应用的钌系涂层钛阳极——RuO2-TiO2/Ti阳极的应用领域,简述了RuO2-TiO2/Ti阳极中钌钛氧化物的特点和作用,并对RuO2-TiO2/Ti阳极的失效原因和制备工艺进行了阐述。主要综述了前处理、涂液组分比例、涂液浓度和烧结温度等工艺参数对通过热分解法制备的钛电极稳定性和电催化活性的影响,以及针对RuO2-TiO2/Ti阳极的失效原因提出钛阳极未来的改进方向,旨在促进本领域研究者更深入地了解钌钛阳极的特点、失效原因以及如何制备性能优良的涂层钛电极。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国内外钛基氧化物涂层阳极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包括有色金属电积用钛基贱金属氧化物涂层和贵金属氧化物涂层,其中,钛基贱金属氧化物涂层详细阐述了钛基Pb系氧化物涂层、钛基Co系氧化物涂层、钛基Mn系氧化物涂层以及钛基Sn系氧化物涂层电极;钛基贵金属氧化物涂层重点阐述了Ti/Ta_2O_5-IrO_2涂层和Ti/Ru O_2-TiO_2涂层电极。评述了多元化钛基涂层的性能、各种涂层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12.
船舶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用辅助阳极组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阴极保护和优质涂层相结合是防止海水中金属结构物腐蚀的有效方法。在船舶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中 ,辅助阳极组件是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介绍了船舶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用辅助阳极组件的研究发展及工程经验 ,评述了铅银阳极、铂阳极和混合金属氧化物阳极的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传统锌电积用阳极材料存在的能耗高、污染大、机械强度低、易弯曲等缺陷,以钛为基体,使用WC颗粒掺杂改性,通过直流电镀法制备了Ti/β-PbO_2-WC复合电极。通过电化学Tafel曲线、阻抗谱和扫描电镜等考察了温度对电极表面形貌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复合电极主要成分为β-PbO_2及少量的WC,当电镀温度为60℃时,β-PbO_2镀层表面平整、晶粒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电极具有较小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和较大的电荷转移电阻,且弥散效应较小,耐蚀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热分解法制备了二组元(RuO2-TiO2)和三组元(RuO2-SnO2-TiO2)Ti阳极涂层,并通过SEM、XRD以及电化学工作站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烘干温度130 ℃,热氧化温度500 ℃,烧结时间15 min,退火时间1 h的条件下,所制备的三组元(RuO2-SnO2-TiO2)Ti阳极涂层性能较为优异,析氯电位为1.128 V,析氧电位为1.674 V。在二组元(RuO2-TiO2)涂层中加入Sn组元,可以减少贵金属Ru的使用量,降低钛阳极涂层的成本;而且所形成的SnO2可提高涂层表面的电催化活性,降低电极的析氯电位、析氧电位,延长电极的工作寿命。  相似文献   

15.
开展了现场馈电试验,通过测量管网的管/地自然电位、管/地极化电位、地床电位梯度、接地电阻以及非保护区管线电位变化情况,确定了阴极保护所需的电流密度为10 mA/m^2。试验结果验证了该市使用深井阳极技术对燃气管道阴极保护的安全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海洋工程阴极保护技术发展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属苛刻的腐蚀环境,腐蚀是影响海洋工程结构物服役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阴极保护和涂层等手段相结合是防止海水中金属结构物腐蚀的有效方法。根据提供保护电流方式的不同,阴极保护分为牺牲阳极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两种方法。牺牲阳极方法简单可靠,但阳极材料用量大,且要较为精确的设计。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方法可以实现自动控制,通过自动调整输出电流的大小,使被保护的结构物表面处于设定的保护电位范围。这里对海洋工程阴极保护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述,介绍了海洋工程用牺牲阳极材料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分析了适用于不同强度级别结构材料的阴极保护电位范围,阐述了阴极保护优化设计技术,尤其是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并讨论了海洋工程阴极保护监检测技术。最后,指出了海洋工程阴极保护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Preparation of titanium film on magnesium substrate faces a challenge due to non-Fickian inter-diffusion between titanium and magnesium. Aluminum can build a bridge between titanium and magnesium. Al/Ti duplex coatings were deposited on magnesium alloy AZ31B using magnetron sputtering (MS). The low temperature diffusion bonding behavior of the Mg/Al/Ti coating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SEM and its affiliated EDS. The phase structure and critical load of the coatings were examined by means of XRD and scratch test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bonding strength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a post heat treatment (HT) at a temperature of 210°C. The diffusion mechanism of the interfaces of Mg/Al and Al/Ti in the coating wa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ormation energy of vacancies and diffusion rates. The Al/Ti dual layer enhanced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alloy. And the HT process further increased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coated alloy. This result implies that a post HT at a lower temperature after MS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enhance the bonding strength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Al/Ti film on Mg alloys.  相似文献   

18.
采用SEM、EDX、XRD、析氯电位、电流效率、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方法对某核电站过早失效的电解海水用MMO阳极与完好阳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失效后MMO涂层固溶体结构几乎完全消失,MMO涂层中活性物质RuI、r含量减少,强化电解寿命和析氯电催化活性降低,MMO涂层电阻增大。证实了电解海水用MMO阳极过早失效的主要机理是由涂层中有效元素的丧失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