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针对传统渐开线罗茨转子存在参数干涉和啮合不平稳的问题,采用圆弧和圆弧包络线代替销齿圆弧,对传统渐开线转子型线进行改进设计,提出新型圆弧包络线-渐开线罗茨转子型线。以微分几何和啮合原理为基础,推导了改进转子组成型线的参数方程,构建出三叶和四叶改进转子型线。面积利用系数和啮合特性对比分析表明:改进后的转子型线,在相同结构尺寸下面积利用系数增大、啮合重合度明显提高,以四叶转子为例,面积利用系数增大12.3%、啮合重合度提高30.7%;改进后的转子由齿顶圆弧与齿根圆弧包络线连续的点啮合逐步过渡到渐开线部分啮合,啮合平稳性好。为新型转子的数字化设计及运动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罗茨机械增压器的低噪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君  刘凯  郑川  章大海 《流体机械》2012,40(5):30-33,62
针对罗茨风机转子在制造加工和生产维修过程中,其转子啮合型线难以光滑连接或不连续问题,本文根据罗茨风机两转子的运动规律和型线啮合特性,构建出罗茨风机能够实现完成啮合的转子型线,分别为圆弧—圆渐开线转子型线、圆弧包络线转子型线和摆线型转子型线,得到各转子的组成型线方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型线的啮合特性和面积利用率,同时构建出三叶罗茨风机转子型线。  相似文献   

3.
三叶罗茨鼓风机圆弧型转子型线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出了三叶罗茨鼓风机三种不同的圆弧型转子型线的设计公式,并指出这三种不同型线圆弧型转子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罗茨鼓风机二叶叶轮改为三叶叶轮设计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将目前普遍生产的二叶渐开线叶轮罗茨鼓风机改为三叶渐开线叶轮罗茨鼓风机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5.
王晓军 《机电信息》2010,(18):223-224
基于机械增压器的实际应用,针对传统渐开线型线的不足,对罗茨转子进行了型线简化。对改进后的转子面积利用系数、重合度等参数进行了分析。以一种机械增压器的转子为例,在不同压比条件下,对改进前后2种转子的排气压力和流量脉动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改进的转子型线在特定工作条件下具有优势,为这种型线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得出三叶机械增压器在排气量、振动和噪声方面的各种优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利用展成法和加工渐开线型三叶罗茨鼓风机叶轮的原理及工具齿轮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小企业设计能力薄弱的实际情况,对三叶罗茨风机转子啮合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建立了一种便捷的转子叶型设计方法:首先根据转子外圆半径R和中心距a,确定节圆压力角α,确定转子渐开线啮合起始点和终止点,进而确定渐开线发生线在基圆上的滚动角(α+α'),确定转子渐开线位置α'。在此基础上根据R0=2Z(R-a)ξ/π(0.787 8≤ξ≤0.927 7),基于最佳面积利用系数,利用现代优化算法确定最优R0,最后以工厂实例3L4系列罗茨风机渐开线转子叶型为例,详细介绍了转子设计和优化求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罗茨真空泵转子型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减小压力角的方法,对传统渐开线转子型线进行改进.根据啮合原理,对转子型线进行参数化设计,并同传统渐开线转子的面积利用系数做出了比较,研究表明,改进后的渐开线转子型线,比在同样结构下的传统型线的面积利用系数有所降低,但其重合度随压力角的减小而增大,提高了转子传动的平稳性,同时提高了转子传动的承载能力,延长了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工作齿廓含直线段的三叶罗茨鼓风机( 真空泵) 转子的复合型型线,即直线共轭线型型线;根据啮合基本原理对该复合型线中各个组成区段进行了啮合分析,建立了直线共轭线的啮合方程,对转子的啮合连续性问题和多点啮合现象进行了探讨。该型线已在生产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三叶罗茨鼓风机三种圆弧型转子的曲率半径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仲和  蔡海毅 《风机技术》2001,(3):12-14,16
提出了圆弧型转子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型线,对于圆弧及其包络线型转子,转子齿顶圆兰径γα与两转子中心距α的比值γα/α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推导出该转子曲率半径的公式以及该比值极值的明显表达式。计算了这三种不同的三叶圆弧型转子罗茨鼓风机的风量并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