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无线传感网工作在Wi-Fi网络环境下时易受到Wi-Fi的同频干扰,造成通信可靠性及吞吐量下降。在同频干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抗干扰方法,由干扰检测和干扰避免两部分组成。先进行干扰检测,然后根据干扰检测的结果选择不同的干扰避免机制。干扰区节点和非干扰区节点采用分布式的干扰避免方法工作在不同的信道上,避免了将整个网络都切换到选定的无干扰信道。最后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多变的无线环境下有效的避免干扰。  相似文献   

2.
开关电源传导干扰的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诊断开关电源传导干扰的主要性质,分别测量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是正确设计电源EMI滤波器的第一步。介绍了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测量的三种方法,并讨论、比较了三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用分布电容可以忽略的磁芯电感器与寄生电感很小的穿心电容器相结合的尖脉冲干扰滤波器设计方案,并详尽地给出了尖脉冲干扰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阐述了磁芯电感器滤波原理,给出了尖脉冲干扰滤波器的结构和原理,给出了尖脉冲干扰滤波器磁材料与磁芯结构的选择方法、线圈匝数和磁芯截面积的计算方法,给出了设计实例、实验方法以及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尖脉冲干扰滤波器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利用此方法可以设计出经济实用的尖脉冲干扰滤波器。  相似文献   

4.
在考虑外界干扰和挠性振动的影响下,针对卫星姿态的高稳定度控制需求提出了一种控制方案,并给出控制参数的整定方法。采用传统的PD控制结合干扰补偿器的控制方法完成姿态稳定任务。干扰补偿器的设计运用了鲁棒模型匹配的原理,并通过减小干扰输入到角速度输出的幅频响应以提高姿态控制的稳定度。分别给出了挠性影响化作广义干扰和未化作广义干扰时的传递函数模型,然后用频域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引入干扰补偿器后系统的开环特性以及干扰抑制的性能,并证明了系统的鲁棒稳定性。仿真表明,所采用的姿态控制方法有效抑制了挠性振动,并提高了姿态控制的精确度与稳定度。方法设计简单,容易实现,适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反作用力矩测试系统的力矩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干扰观测器的鲁棒控制方法。首先根据反作用力矩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在位置单闭环的基础上引入了干扰观测器,对被测力矩进行估计。其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加入干扰观测器的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干扰观测器的近似设计方法。仿真和实验表明,干扰观测器能够提高系统的抗扰性和动态特性。同时通过近似方法设计的干扰观测器易于实现,亦能达到改善控制系统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用分布电容可以忽略的磁芯电感器与寄生电感很小的穿心电容器相结合的尖脉冲干扰滤波器设计方案,并详尽地给出了尖脉冲干扰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阐述了磁芯电感器滤波原理,给出了尖脉冲干扰滤波器的结构和原理,给出了尖脉冲干扰滤波器磁材料与磁芯结构的选择方法、线圈匝数和磁芯截面积的计算方法,给出了设计实例、实验方法以及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尖脉冲干扰滤波器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利用此方法可以设计出经济实用的尖脉冲干扰滤波器.  相似文献   

7.
针对智能微型断路器在强磁干扰情况下容易出现误动和拒动的问题,对可能造成磁干扰的智能微型断路器操控系统、直流电机、开关电源等相关模块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设计方案。提出了基于微动开关与霍尔开关双模检测相结合的操控系统抗磁干扰优化设计方法,并从硬件和软件2方面加以实现。提出了直流电机抗磁干扰优化设计方法和开关电源输出功率抗磁干扰优化设计方法,提高了直流电机和开关电源抗磁干扰的能力。实验表明,经优化后的智能微型断路器抗磁干扰性能优越,稳定性、可靠性高,解决了智能微型断路器在强磁干扰情况下容易出现误动和拒动的难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智能微型断路器在强磁干扰情况下容易出现误动和拒动的问题,对可能造成磁干扰的智能微型断路器操控系统、直流电机、开关电源等相关模块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设计方案。提出了基于微动开关与霍尔开关双模检测相结合的操控系统抗磁干扰优化设计方法,并从硬件和软件2方面加以实现。提出了直流电机抗磁干扰优化设计方法和开关电源输出功率抗磁干扰优化设计方法,提高了直流电机和开关电源抗磁干扰的能力。实验表明,经优化后的智能微型断路器抗磁干扰性能优越,稳定性、可靠性高,解决了智能微型断路器在强磁干扰情况下容易出现误动和拒动的难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采集局部放电信号时,经常受到外界的干扰,主要包括周期性窄带干扰、白噪声干扰和随机脉冲干扰。噪声太大时,局部放电信号会被淹没。为了提高变压器局部放电信号定位的准确性,提出混沌控制和多重滤波的方法,在线检测去除干扰。利用相关性和谱分析识别周期干扰并确定窄带干扰的周期,设置合适参数控制混沌系统,精确去除噪声,采用多重滤波的方法去除白噪声干扰,以及利用脉冲极性鉴别法抑制随机脉冲干扰,并在虚拟仪器平台上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干扰,为变压器局部放电信号的定位系统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用稳压电源供电的直流电位差计系统因工频电网供电电压漏电而产生的干扰。文中分析了系统受到干扰的条件,产生干扰的原因,计算和测量出了干扰电流的大小,并提出了屏蔽保护方法。文中提到的一些条件、数据及屏蔽方法对一般的由工频电网供电的电子仪器也适用。  相似文献   

11.
本分析了引起差模和共模干扰现象的原因,提出了测量和确定辐射场源特性的方法,对差模干扰和共模干扰提出了抑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通信接收机干扰容限传统测量方法通用性差、费时费力和标准不统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测量方法。方法基于黑箱原理,利用干扰一评价一反馈一再干扰的测量方法,实现了干扰容限的自动测量;通过将信息损伤百分比作为评价指标,使干扰效果客观评价更加准确合理。该方法不局限于具体的接收机型号,具有更好的通用性,更有利于实际工程应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从窄带干扰背景中有效提取局部放电信号,提出一种抑制周期性窄带干扰的共振稀疏分解方法。利用窄带干扰信号与局部放电信号品质因子的不同,在基于信号共振稀疏分解理论的基础上,实现窄带干扰和放电脉冲的有效分离。该方法能在有效抑制窄带干扰的同时,削弱随机干扰。仿真和实测信号的处理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特高压线路绝缘子串的无线电干扰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简述了绝缘子串无线电干扰的产生及其试验方法,根据设定的特高压线路无线电干扰限值,提出了特高压线路绝缘子串的无线电干扰试验水平。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双馈风电机组加入惯量控制后对系统小干扰稳定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双馈风电机组为系统提供惯性支持的基本原理,讨论了两种惯量控制的方法。然后,分析了这两种控制方法对系统小干扰稳定的可能影响。最后基于仿真,用模式分析法分析了不同控制策略和参数下的惯量控制对系统小干扰稳定的影响特性。分析表明,引入惯量控制对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存在较明显的影响,在设计控制方法和参数时需要考虑小干扰稳定的安全约束。  相似文献   

16.
交直流高压输电线路并行传输时的无线电干扰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卫中  李施雄 《电网技术》1998,22(6):10-13,18
文章对交直流高压输电线路并行传输时无线电干扰特性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这种方法对三峡电站交直流出线的干扰电平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三峡电站交直流出线并行传输时的无线电干扰电平可以满足500kV交流线路干扰标准的要求,不会对周围的无线电通讯 ,广播和电视接收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法是检测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绝缘状况的重要手段。对GIS进行超声波法局部放电检测时,现场会遇到机械振动、外部电晕干扰和磁致噪声这三种典型的干扰,这三种干扰与放电特征图谱相似,极易对检测人员造成误判。结合现场实测经验,分析了三种典型干扰的信号特征,提出了现场干扰的判别及排除方法。文中提出的干扰辨别及排除方法在现场超声波局放带电检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变频器应用技术中的抗干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芒 《电工技术》2001,(11):31-32
通过变频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干扰问题,分析了产生干扰的根源和干扰的传播途径,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的干扰的抗干扰方法。  相似文献   

19.
谐波阻抗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干扰式和非干扰式两大类,研究了基于电容器开短路法的干扰式谐波阻抗计算方法,由于电容器投切是电网中经常发生的正常操作,因此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文章最后以实测数据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方法对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信号中窄带干扰抑制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S变换和快速独立分量分析的窄带干扰抑制方案。该方案首先利用广义S变换对染噪PD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在染噪PD信号的时频分布图中,根据窄带干扰和PD信号的不同时频特征,可以确定窄带干扰的特征区域;然后在窄带干扰的特征区域中,利用Candan算法对窄带干扰的频率进行估计;最后利用窄带干扰频率估计值和快速独立分量分析方法分离出PD信号,实现窄带干扰抑制。仿真和实测结果说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抑制染噪PD信号中窄带干扰,并且能准确获取PD信号的波形特征,对比传统的奇异值分解方法和快速傅里叶变换滤波方法,文中方法对窄带干扰的抑制效果更好,残余干扰的能量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