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种基于小波包和双谱的信号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斯噪声背景下,为了尽可能地消除噪声的干扰来提取有用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和双谱对加性高斯噪声信号进行处理的方法。主要利用小波包变换良好的时频分析能力和双谱对高斯噪声不敏感,不但能够抑制噪声、提高信噪比,而且可以得到信号幅度、相位、能量、非线性等丰富的特征信息。最后仿真表明了此方法分析信号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含噪声混沌信号的小波去噪方法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基于混沌信号具有分形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分数维与小波变换相结合的带观测噪声混沌信号的噪声去除新方法,利用噪声小波变换特性提取信号的真实分数维,进而根据欲处理混沌时间序列分数维与信号真实分数维之差控制小波包除噪的阈值及位置,达到噪声与信号的自适应分离。该方法克服了以往对未知动力系统方程信号除噪的盲目性,仿真结果表明此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3.
由于舰船辐射噪声有其自身的非高斯、非线性和非白噪声的非平稳特性,传统时域或频域的信号处理方法不能满足对这类信号的处理.而小波包变换对信号的非平稳特性有适应性.本文通过利用小波包变换分解舰船的辐射噪声,统计噪声在各个频段上的能量分布,将统计的分频段能量作为舰船的目标特征,实现舰船目分类识别标的目的.结合Matlab对舰船辐射噪声进行仿真,提取的目标一和目标二的特征,实现了舰船的分类识别的目的,验证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气体泄漏声波信号降噪的问题,提出一种集合小波包分析(WPA)与变分模态分解(VMD)相结合的降噪方法。通过小波包变换对信号的噪声进行预处理;利用VMD对去除噪声的信号进行分解,得到所有的本征模函数(IMF)分量,并根据相关系数准则判断有效IMF;最后提取有效成分并进行信号重构。对本文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剔除气体泄漏信号中包含的各种噪声,降噪后信噪比为15.485 1,均方根误差为0.028,为后续信号分析减少了干扰,也为气体泄漏声波信号的特征提取与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将小波包变换良好的时频分析能力用于分析双模噪声的统计特性,因为小波包变换具有带通滤波的作用,当分解的层数足够多时,变换可看作窄带系统,将双模噪声作某一尺的小波包变换,在此空间上双模噪声的输出近似于高斯分布,在这一空间上进行信号的识别与检测。将小波包变换用于双模噪声背景下的信号检测系统,并将此方法与经典检测系统进行性能上的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小波包方法优于经典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小波变换研究微弱生命信号提取问题,简要介绍Mallat算法,采用小波阈值去噪法对强噪声背景下微弱生命信号进行去噪研究,并简要介绍阈值的估计方法,通过实例,利用MATLAB仿真验证小波变换在微弱生命信号的提取中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此阐述了小波变换及小波包变换的基本原理。小波包变换是建立在小波变换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对信号的均匀划分,能够更好地提取信号的时频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小波包变换方法能够正确地提取电力系统的谐波信号,将电流信号中的基波分量和高次谐波分量分离,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小波变换微弱生命信号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渡变换研究微弱生命信号提取问题,简要介绍Mallat算法,采用小波阈值去噪法对强噪声背景下微弱生命信号进行去噪研究,并简要介绍阈值的估计方法,通过实例,利用MATLAB仿真验证小波变换在微弱生命信号的提取中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一类非高斯噪声———双模噪声为背景噪声,利用小波包变换良好的时频分析能力,对双模噪声的统计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将经典最优检测器的结论推广到背景噪声为双模噪声的情况,提出了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双模噪声中信号的检测方法。他是对传统的双模噪声中信号处理的完善与补充,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要明显优于经典检测。  相似文献   

10.
超声多普勒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超声多普勒血流信号中夹杂了大量的噪声严重影响了时频声谱图的清晰度,所以必须采用一定的措施消除噪声。本文分别利用离散小波变换算法、小波包变换算法和匹配追踪算法对超声多普勒血流信号进行分解、变换以及降噪处理,并通过仿真实验,给出了不同信噪比情况下,对基于三种算法处理后的信号时域波形和频域波形进行了比较,证实了匹配追踪算法是一种非常适合于对像超声多普勒血流信号这样的频率带宽随时间变化很快的强噪声背景的信号进行噪声处理的算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多阈值法语音信号去噪净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飞 《通信技术》2009,42(8):118-120
文中在小波包变换和传统阈值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多尺度多阈值语音信号去噪净化方法。采用小波包分解,克服了传统的正交小波变换的缺陷。采用多尺度多阈值方法,通过改进噪声方差估计方法,在去噪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信噪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有效去除信号中的噪声和较好保留语音细节,达到更佳的语音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
马宏锋  高晶晶  党建武  刘馨 《通信技术》2010,43(12):135-137,154
小波分析具有时频局部化和多分辨率特性,而小波包分析是在小波分析的基础上对信号高频部分的更精细地分解,选取合适的小波基一直是小波包去噪分析中的关键问题。将熵函数作为选取最优小波基的评价标准,通过计算语音信号小波包分解系数的熵值来确定合适的分解方式,同时采用小波包阈值去噪算法对三种小波基进行小波包去噪仿真实验,并进行对比分析。仿真实验表明,两种熵函数选取的最优小波基都能较好地消除强噪声背景下的噪声,得到信噪比较高的语音信号。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自适应滤波的语音降噪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和研究自适应滤波和小波变换法的原理及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综合使用自适应滤波和小波变换法的语音降噪方法。该方法首先用仿生小波变换法对带噪声的语音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将小渡变换法分离出来的噪声信号作为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入。最后选择用最小均方误差(LMS)的自适应算法对带噪声语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实现了信噪分离,去除语音信号中的噪声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语音信号有较为明显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4.
应用最优小波包变换的特征提取方法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王首勇  朱光喜  唐远炎 《电子学报》2003,31(7):1035-1038
在模式识别或分类中,从原始模式中提取有效的分类特征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大量的非平稳或时变信号模式来说,如语音,雷达,地震信号等,用于分类的特征往往包含在局部的时-频信息中,用一般的变换方法提取有效的特征比较困难.近年来小波变换在信号处理和特征提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小波包变换的任意多尺度分解特性,是分析非平稳信号更有效的方法,这是由于小波库中包含了丰富的小波包基,不同的小波包基具有不同的性质,反映不同的信号特性,能获取其他变换所不能获取的信号特征.本文主要研究由给定的训练样本集,如何选择最优小波包基,从被识别或分类的信号中提取具有最大可分性的特征.为此提出了应用三种可分性准则,即距离准则,散度准则和熵准则选择最优基.通过实验,对应用各准则选择最优基提取特征与小波基提取特征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皮肤听声器分辨语音的能力,提出了利用小波包变换提取语言信号特征参数,并将其应用于皮肤听声器的新方法。小波包变换对频带进行多层次划分,提高了时-频分辨率,所以通过小波包变换得到的特征参数更加准确、更加精细,且是唯一的。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说明了该特征参数的优越性,并且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皮肤听声器分辨语音的能力,从而验证了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It is classical problem to extract signal itself from noise signal in speech processing. We can separate them according to their different statistic characters. Commonly the frequency band of noise is wide but that of original signal is limited and mainly lies in low frequency bands. How to eliminate noise effect becomes a challenging problem in speech processing. Speech enhancement algorithms have been developing considerably, many theories and approaches have been brought forward to suppress…  相似文献   

17.
基于子波变换的语音去噪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沈亚强  金洪震  刘旭 《信号处理》2000,16(3):221-226
本文在分析了随机噪声的子波变换系数在不同尺度上的传递特性和噪声信号奇异性与子波模极大值的关系后,提出了用一个尺度间变化的门限阈值来抑制带噪语音信号在不同尺度上噪声子波系数,从而实现在重构语音信号中消除噪声的目的。文中还给出了不同信噪比语音信号的子波去噪的计算机仿真结果,从结果上看出,本文的方法有较好的语音去噪、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改进阈值函数的小波包语音增强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小波分析的阈值语音信号去噪技术是语音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热点技术,由于语音信号的非平稳性,传统的小波阈值去噪算法虽然能够衰减一部分语音信号中的噪声,但这些算法会不可避免地造成有用语音信号的损失。小波包可以同时对语音的低频和高频部分进行分解,能更好保留语音信息,减少噪声对语音的影响;同时,文中提出一种新的阈值函数,它对噪声清除得更加干净。仿真结果显示,该阈值函数较软、硬阈值函数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new wideband speech coding and integrated speech coding-enhancement systems based on frame-synchronized fast wavelet packet transform algorithms. It also formulates temporal and spectral psychoacoustic models of masking adapted to wavelet packet analysis. The algorithm of the proposed FFT-like overlapped block orthogonal wavelet packet transform permits us to efficiently approximate the auditory critical band decomposition in the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s. This allows us to make use of the temporal and spectral masking properties of the human auditory system to decrease the average bit rate of the encoder while perceptually hiding the quantization error. The same wavelet packet representation is used to merge speech enhancement and coding in the context of auditory modeling. The advantage of the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over previous approaches is that perceptual enhancement and coding, which is usually implemented as a cascade of two separate systems, are combined. This leads to a decreased computational load.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wideband coding procedure by itself can achieve transparent coding of speech signals sampled at 16 kHz at an average bit rate of 39.4 kbit/s. The combined speech coding-enhancement procedure achieves higher bit rate values that depend on the residual noise characteristics at the output of the enhancement process  相似文献   

20.
基于小波变换的动态阈值法语音信号净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飞 《通信技术》2009,42(10):198-200
语音信号实时去噪净化处理是语音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传统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由于阈值的单一性,在去除噪声的同时,造成语音信号损伤。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动态阈值法语音信号净化方法。能根据噪声和信号的变化而动态调节阈值;采用改进的阈值函数对小波系数缓变地压缩,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能有效去除信号中的噪声和较好保留语音细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