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水利》2013,(3):185
5月29日23时,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标志着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二期导(截)流工作顺利结束,工程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为下一步枢纽工程蓄水和首台机组发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流龙口总宽度约80m,龙口水深约4.5m,龙口流速约为2.8m/s。此次截流任务由葛洲坝项目部承担,共投入30台自卸汽车,  相似文献   

2.
长洲水利枢纽工程导流采用"三期五段"导流方式,中江截流为第三期,截流设计流量为2 030 m3/s.采用单戗堤立堵截流,最大流速为5.52 m/s,设计截流最大落差为1.96 m.文章重点介绍了中江截流的施工.  相似文献   

3.
长洲水利枢纽工程导流采用三期导流方案,中江截流为第三期,截流设计流量为2030m^3/s,仪次于三峡和葛洲坝工程截流。采用单戗堤立堵截流,最大流速为5.52m/s,设计截流最大落差为1.96m,文章重点介绍了长洲水利枢纽工程中江截流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4.
高桥水电站工程根据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和河床狭窄,导流流量较大的特点,选定枯期采用隧洞导流,围堰挡水;汛期采用泄洪表孔、冲砂底孔和导流隧洞联合泄流,坝体挡水的施工导流方案.根据坝址上游年实际历史洪峰资料,工程导流标准定为主汛期10 a一遇洪水标准,设计洪峰流量Q=609 m3/s.高桥电站于2003年11月上旬截流,实测截流流量8.9 m3/s,导流建筑物枯期实际最大泄水流量为30.73 m3/s,上游水位1 811.51 m,施工期间汛期最大来水流量为187.60 m3/s,上游水位为1 805.2 m.从电站导流实际实施情况看,施工导流设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5月29日23时,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这标志着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二期导(截)流工作顺利结束,工程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为下一步枢纽工程蓄水和首台机组发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于2010年11月中旬完成施工准备,2010年11月底实现导流明渠过水,2011年3月主体工程截流成功,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经过两年时间,在各参建方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13年4月底,枢纽土建工程基本完工,泄洪闸坝段、电站坝段、土石坝段等主要建筑物施工具备二期导(截)流条件,围堰完成使命并正式开始拆除,进入二期泄洪闸导(截)  相似文献   

6.
三峡工程施工导流采用“三期导流,明渠通航”方案。大江截流采用“上游单戗立堵、双向进占、下游尾随、预平抛垫底”施工方案。截流设计流量为14000~19 400 m~3/s,最大落差 1.24 m,最大流速3.7 m/s,优选合龙时段在 1997年11月中旬,实际已在 11月 8日胜利合龙。大江截流及二期围堰的特点是工程量大,工期短,强度大,流量大,水深大,库容大,以及围堰基础地质复杂等;关键技术问题是堤头坍塌和堰体稳定、堰基新淤砂稳定以及复杂地质条件和填料条件下的防渗墙施工问题。  相似文献   

7.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坝址处地层主要以粉细砂为主,河床抗冲流速低,极易对龙口部位形成严重冲刷。通过实施“先进后退”护底法,成功实现了截流,为同类地层条件截流施工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
国家重点工程——贵港航运枢纽二期工程的大江截流于1997年10月18日圆满结束,比设计截流时间提前一个月。  该枢纽工程分两期施工,一期施工左岸厂房,6孔溢流坝和右岸台地船闸;二期施工右岸12孔溢流坝和接头重力坝。一期主体工程自1995年1月开工至1997年10月,按进度要求完成了左岸厂坝的水下工程施工任务,满足了二期导截流的施工条件。因此,按调整的施工进度安排,提前于10月中旬截流。  二期工程截流设计流量为1510m3/s,标准为10月中旬5年一遇洪水流量。导流泄水建筑物为6孔,每孔净宽14m的溢流坝。实际截流流量为3100m3/s~2500m3/s(截流…  相似文献   

9.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境内的黄河干流上,是一项以防凌、发电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从多个方面对明渠导流和分期导流两种导流方式做了详细比较,选用了明渠导流方案。  相似文献   

10.
漫湾水电站位于滇西澜沧江中段,1986年5月1日正式开工。本工程原设计截流的时间为11月下旬,截流流量1090m~3/s,相应的截流主要指标:龙口最大落差及流速分别为3.96m和5.6m/s最大单宽功率81.47T·m/s,截流材料总方量近7万m~3,是迄今省内规模最大的,在全国也不多见。后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决定1987年12月20日炸除导流隧洞进出口预留的岩埂分流,25日合拢。实际上于12月15日下午2时进行岩埂爆  相似文献   

11.
岷江上游太平驿水电站首部枢纽河道截流于1992年11月8日胜利完成,比施工总进度计划提前17天。今夏,导流工程遭多次自然灾害及超标准洪水,严重影响施工,工期被迫推迟1个多月。为确保截流成功,我院设代和监理人员协同管理局,对截流方案、施工组织措施、物料储备和机械配置等认真审查,总价承包截流工程的水电七局克服工期紧、施工机具不到位等困难,按时作好了各项截流准备工作,终于顺利截流。截流采用上围堰下趾单戗堤从右岸单向进占,截流设计流量300m~3/s,实际流量255m~3/s,龙口最大落差4.5m,截流的主要料物为铅丝石笼及大块石串。经过8个小时紧张的奋战,龙口胜利合龙。  相似文献   

12.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导流明渠为枢纽主体工程的前期导流工程,需要在左岸Ⅰ级阶地上施工导流明渠进出口围堰,因工期要求,对围堰防渗体进行了设计优化,取消了高喷防渗墙结构,同时在围堰填筑时充分利用明渠开挖砂壤土料,严格施工过程控制。围堰填筑完成后堰体渗水量较小,防渗效果较好,并节约了施工成果。  相似文献   

13.
筱溪水电站在二期截流施工中,因为工程变更多截流时段多次变动,因此施工工况相应发生较大变化。为达到工程目标导流流量由原设计1910m^3/s调整为3000m^3/s,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就近取材采用土石围堰形式进行施工截流,在围堰进占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改进常规采用的上下游两条戗堤立堵进占截流方案。顺利完成二期截流工程,为今后类似围堰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4.
金安桥工程利用1号导流洞单洞分流下进行大江截流,截流流量为829 m3/s,龙口最大落差4.72 m,最大流速达7.15 m/s,截流段河床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在截流模型试验各种工况的试验成果基础上,结合截流的现场地形条件、分流特点、截流填筑材料等方面的分析比较后确定了上、下游土石围堰一次断流、右岸2条导流洞全年导流和60 m宽戗堤右岸单向进占立堵的截流方案,顺利实现了大江截流。  相似文献   

15.
三峡水利枢纽大江截流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工程施工导流采用“三期导流、明渠通航”方案。二期施工围左岸,进行主河床截流,迫使江水从右岸导流明渠下泄。截流流量为11月下旬的20年一遇最大日平均流量14000m3/s,截流时间选在1997年11月中旬,采用上游单戗堤立堵截流方案。龙口位于主河床深槽右侧,龙口宽130m,最大水深达60m。为防止戗堤头部坍塌,在龙口段先行平抛垫底。龙口进占由两岸同时进行,投抛材料为块石和石渣。设计龙口水位落差0.51~0.71m,口门流速2.13~2.73m/s。  相似文献   

16.
尼尔基水利枢纽二期导流设计标准为5年重现期洪水,流量为534 m3/s.文章介绍截流技术参数和导截流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黄河内蒙古段唯一一座调节控制性工程——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主体于8月21日竣工运行。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内蒙古段最大的水利工程,将在防凌、发电等综合利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将黄河内蒙古段的防洪标准由50 a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该工程为大(2)型Ⅱ等工程,设计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校核防洪标准为2 000 a一遇,于2010  相似文献   

18.
<正>1月22日,由水电三局、水电五局参与建设的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组织的工程竣工验收,标志着该工程正式投入运行。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流域防洪规划》和《"十一五"全国大型水库规划》中的黄河干流梯级工程之一,是水电五局承建的第一个沙漠水库。黄河海勃湾  相似文献   

19.
金安桥水电站大流量截流条件下的截流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安桥工程实施截流时只有1号导流洞单洞导流,截流流量为829m^3/s,最大落差4.72m,最大流速达7.15m/s,截流段河床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在截流模型试验成果基础上对截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进行了分析,按确定方案实施了截流,顺利实现了大江截流。  相似文献   

20.
糯扎渡水电站大江截流通过左岸2条导流隧洞泄流,截流流量为2890m3/s,龙口最大流速9.02m/s,合龙时龙口最大水位落差8.71m。在截流戗堤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情况下,成功实现了大流量、大落差、高流速大江截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