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戴宏民 《中国包装》2010,30(3):11-14
本文在阐述气候变暖关系全人类生存坏境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包装的"碳足迹"、碳排放可能对包装形成新的绿色贸易壁垒,提出绿色包装是包装碳减排的主要途径及具体举措,同时分析了引进碳排放权交易对包装碳减排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构建考虑碳减排投资的废钢铁再制造企业利润最大化模型,求解得到最优生产量和碳减排投资量,基于模型分析得到了最优生产决策和最优减排投资决策的一些基本性质。最后通过算例分析探讨了碳价、碳限额和碳减排投资额对废钢铁再制造企业利润和碳排放总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碳限额与交易政策背景下,废钢铁再制造企业进行碳减排投资有利于增加利润,减少碳排放量;当碳减排收益一定时,废钢铁再制造企业引入碳排放投资效率高的碳投资减排方式有利于实现利润和碳排放同时优化;提高碳价会促进废钢铁再制造企业积极采取碳减排投资措施,合理的碳限额可以有效减少废钢铁再制造企业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3.
提出我国碳排放和碳减排评价的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实施路径与总体布局,论证了认证认可在我国碳排放和碳减排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以温室气体审定/核查认可为核心,以碳排放和碳减排评价相关检查机构认可、评价质量保证为基础和补充的完整认可体系,从而确保碳减排和碳减排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可信性、可比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全寿命周期”理论研究了基于绿色电网,对其中具有碳减排潜力的重要环节及设备进行了碳排放测算:疗法研究,从而进一步提升电网企业电气化水平,强化环保社会责任。本文研究范围包括发电侧、输配电侧、用电侧,其中电网企业自身产生碳排放测算包括:使用六氟化硫设备的修理与退役过程产生的六氟化硫排放,以及输配电损失所对应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5.
在碳限额交易政策及消费者低碳偏好条件下,针对两个制造商(一个碳减排、一个不进行碳减排)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分析了碳限额及消费者碳排放敏感系数对产品零售价和最优碳减排量的影响,并利用Shapley值法协调供应链。研究发现:最优碳减排量、产品零售价不仅依赖于碳限额和消费者碳排放敏感系数,还与初始碳排放量相关;清洁型制造商最优碳排放量为零;政府应该实行差异化碳限额交易政策,对于中间型及轻污染型制造商应该适当降低碳限额,对于重污染型制造商应该适当提高碳限额并给予企业碳减排补贴;对于清洁型及中间型制造商,政府应该提供低碳消费补贴;另外政府还应该加强节能环保宣传。  相似文献   

6.
针对外包情境下品牌商主导的绿色供应链,考虑产品全外包与制造外包两种情境,分别构建集中式决策、分散式决策博弈模型,得到各主体相应的最优决策。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全外包还是制造外包情境下,相比分散式决策,集中式决策时的碳减排水平更高;同时,无论采取何种决策方式,全外包情境下能达到更高的碳减排水平。通过数值分析探讨碳减排成本系数和碳回扣系数对最优订购量、碳排放总量以及供应链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考虑碳减排技术投入下,为了实现不同碳排放政策下的供应链协调,通过建立集中式和分散式决策下的供应链模型,根据供应链协调的条件,给出了供应链实现协调的契约形式及契约参数。为了确定不同碳排放政策下的最优订货量和最优碳减排率,通过对博弈模型进行优化,提出了具体的求解方法。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碳排放政策的变化,供应链的最优订货量、最优碳减排率和供应链的利润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而生产成本、缺货损失、产品残值、销售价格、批发价格等参数变化不仅会影响最优订货量、最优碳减排率和供应链利润,还会影响收益共享比例、碳减排技术投入和碳排放成本的分摊比例。  相似文献   

8.
考虑碳排放权的二级供应链碳减排Stackelberg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转化和物流环节两个方面测量供应链多阶碳足迹,以制造商为核心企业,分别建立了政府碳排放权免费分配、阈值分配和完全市场交易机制下,碳减排率价格敏感型需求下的两级供应链碳减排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了3种机制对供应链均衡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碳分配和交易机制影响供应链总收益和制造商转化环节碳减水平,碳排放权由免费分配至完全市场交易机制过渡时,对供应链碳减排的激励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9.
《中国包装》2009,(8):86-87
近日,国际济丰集团下属的上海济丰纸业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家通过自愿碳减排及碳交易实现碳中和的包装企业,在中国绿色供应链、绿色环保包装的推行上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在企业自我节能减排、使用环保材料及工艺等传统方式之外,国际济丰此举开创了一种的企业参与环保的全新模式,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废钢铁再加工过程的工艺特点和约束条件设计了碳足迹计量方法,构建了最小化经济成本与碳交易成本总和的低碳调度模型。从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两方面探讨了碳限额、碳价及碳交易对总成本、碳排放和最优调度方案的影响。研究表明:废钢铁再加工低碳调度方案能有效减少碳排放,但可能会引起总成本的增加,若政府设置合理的碳限额,可大大提高废钢铁企业碳减排的积极性;碳限额的增大能有效降低总成本,对碳排放和最优调度方案无直接影响;高碳价促使废钢铁企业选择更具减排优势的加工设备、工艺路线和精料调度方案,从而降低碳排放,但过高的碳价对碳减排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践行国家节能减排倡议与为中国的绿色发展做出贡献,探索低碳化理念下茶叶一体式包装的设计与应用,将传统文化与绿色环保材料相结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路径,提高茶叶产品的文化内涵与外在视觉表现。方法 首先通过分析当下茶包装现存的问题,并解构茶包装的各个生命周期;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茶绿色包装低碳化设计进行研究,重构茶包装低碳化设计原型;最后依据分析调查大众当下对热销茶产品的包装设计元素的喜好,对包装材料、包装结构及包装视觉设计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 通过改良茶的外包装结构及对包装的回收再利用,拓展了探索低碳化设计研究的新方向,也验证了从产品包装生命周期与设计伦理理念出发,对包装材料与视觉信息简化设计以降低资源消耗的有效性。结论 低碳化理念下的茶包装设计在使用环保材料的同时,也在包装的视觉设计上使用带有中华文化元素的简洁设计,可在提高产品商业竞争力的同时,还起到传播传统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运输包装中的减碳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推进运输包装低碳发展,应从设计、模具制作、原材料生产、材料加工成型、制版印刷、封装、物流、使用、回收、降解等整个生命周期出发,从总体上减少运输包装中的碳排放。运输包装中的减碳技术主要涉及运输包装设计、运输包装过程、运输包装材料和器具等方面。运输包装减碳技术可以为我国包装业低碳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绿色低碳卷烟材料的应用是助力烟草工业企业向节能减碳型企业转型的重要途径,也是向消费者传达绿色低碳概念的“纽带”。方法 介绍烟草工业企业在降重减碳、降解材料减排、循环减排、印刷工艺减排以及智能化绿色设计减排5个方面的应用。结果 用减重、材料替换和V槽工艺减少生物基碳使用,利用丰富的可降解资源减少木材使用,用环保材料替代不可降解材料,让烟箱和香烟固弃物循环再利用,优化纸张效果替代印刷工序和油墨,通过数字化平台打造让设计高效、碳足迹可视、绿色低碳概念,从设计源头到产品输出渗透到卷烟包装材料中的各个环节。结论 未来,还需聚焦于纸基功能材料和其他行业在“双碳”目标中的新举措,纳米纤维素、木质纤维素、非木材纤维和可食性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碳交易、碳信用、碳捕捉材料等应用,以及不断在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中融入AI概念,不断解放科研人员去做创意性工作,提升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4.
包装产业低碳化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公司利益相关者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了包装产业低碳化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相关问题,论述了包装产业低碳化利益相关者对减排活动关键主体(政府、企业和公众)进行功能定位,并配置协调它们之间矛盾冲突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更清晰地认识低碳包装生态结构,明确节能主体的相互关系及其责任义务,建立更合理的包装产业低碳化发展管理机构体系。  相似文献   

15.
绿色包装对低碳物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正军 《包装学报》2011,3(4):66-69
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物流活动呼唤“低碳”与“绿色”。然而,中国物流业的低碳发展之路受制于观念落后、引导和管理政策滞后、行业发展模式粗放、物流设施装备陈旧、物流业与其他行业协同不够等诸多因素,低碳物流举步维艰。而包装是物流活动的基础,大力发展绿色包装可促进低碳物流的实现。绿色包装对低碳物流起到促进作用的途径有二:一是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和绿色包装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二是包装方式在设计与应用上的绿色环保,努力实现物流与包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建筑产品包装不应只界定为狭义的建筑装修,而应贯穿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之中。减碳集成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建筑产品前期决策和勘测设计、建造施工、使用和运营、拆除等阶段的减碳技术、建筑能耗与碳排放分析及建筑能源管理技术。在建筑产品的生命周期内,建筑材料和建筑运行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多,建筑材料减碳技术包括水泥,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节能门窗,新型玻璃,屋面、地面、楼板及楼梯间隔墙等的节能技术;建筑运行减碳技术主要有建筑供热制冷系统和建筑设备节能、建筑照明节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等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碳限额及交易下考虑低碳补贴和零售商低碳宣传的双渠道供应链联合减排策略问题,构建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双渠道供应链,分别建立碳减排补贴与低碳宣传的双渠道供应链集中式决策模型以及无碳减排补贴且无低碳宣传成本分摊、有碳减排补贴但无低碳宣传成本分摊、碳减排补贴且低碳宣传成本分摊的双渠道供应链分散式决策模型,分析其最优决策,并指出政府碳减排补贴、碳减排成本和低碳宣传成本分摊能够实现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研究结果表明,在碳限额及交易下,最优碳减排率、最优低碳宣传水平和双渠道供应链利润与政府补贴比例、低碳偏好对需求的影响系数、低碳宣传对线上消费者需求的影响系数、低碳宣传对线下消费者需求的影响系数都成正向变化关系;最优碳减排率、最优低碳宣传水平和双渠道供应链利润与低碳宣传成本系数、最优碳减排成本系数成反向变化关系;最优碳减排率与碳排放交易价格成正向变化关系,而最优低碳宣传水平、双渠道供应链利润与碳排放交易价格成反向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8.
Carbon emission regulation policies have emerged as mechanisms to control firms’ carbon emissions. To meet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firms can make changes in their production planning decisions or invest in green technologies. In this study, we analyse a retailer’s joint decisions on inventory replenishment and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investment under three carbon emission regulation policies. Particularly, we extend the economic order quantity model to consider carbon emissions reduction investment availability under carbon cap, tax and cap-and-trade policies. We analytically show that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additional to reducing emissions as per regulations, further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while reducing costs. We also provide an analytical comparison between various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and compare different carbon emission regulation policies in terms of costs and emissions. We document the results of a numerical study to further illustrate the effects of investment availability and regulation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19.
任姝珩  张媛  朱磊  刘笑  江东何 《包装工程》2023,44(13):245-252
目的 针对目前循环箱碳足迹的计算缺乏统一标准且相关研究较少,使循环箱的环保价值存疑的问题,本文对循环包装箱的碳足迹进行研究,旨在建立一种适用于循环包装的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的碳排放计算模型。方法 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参考国内A循环包装企业B2B应用场景,采用eFootprint软件及数据库量化分析。由于聚丙烯材料具有可循环利用的特点,在快递循环包装中广泛应用,本文以聚丙烯材料的循环箱为例进行碳足迹的研究。以1 m2的循环快递包装箱为功能单位,采用“从摇篮到坟墓”的方法对其生产、运营、回收等过程的物耗、能耗及环境排放进行环境影响量化比较。结果 研究评价分析了各个单元过程中对全球变暖潜值这一环境指标的贡献值。结果显示,循环包装箱碳排放贡献主要来源于4个方面:循环使用过程运输排放,约占总排放的57.95%;其次为原材料聚丙烯,约占总排放的24.25%;电力排放包括生产、清洗2个阶段的电力,占总排放的11.71%;报废后垃圾焚烧处理过程排放,占总排放的5.33%。使用近50次的二氧化碳当量为9.854 1 kg/m2。结论 循环包装单次使用排放低于相同面积单位5层瓦楞纸箱的碳排放,说明在理想条件下循环包装具有较高的环保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