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通识教育的教育价值观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一切都是为了培养"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知识观重视学生知识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掌握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识教育的学生观是主体性的学生观,也就是要树立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是未来社会生活的主体的观念.  相似文献   

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理论之后现代解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的课程观向现代课程观的转变,体现出从学科结构理论向社会改革理论的走向,从知识中心向学生发展中心的演变。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理论,为高职课程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为解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提供了教育哲学根基。  相似文献   

3.
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起源于自由教育,是基于人与社会本质的认识而提出的大学教育思想和培养策略,其代表性的理论有进步主义、永恒主义和要素主,啦个派别。进步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克拉克·克尔,他提出了著名的“多元化巨型大学”思想;永恒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赫钦斯,主张推行永恒学科的学习;要素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科南特,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三种教育理论各有利弊,各具特色,但都为通识教育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结合通识教育课设置的目的、目标和任务,对高校环境通识教育进行讨论分析。在高校中设置环境类通识教育课非常必要,对培养高等院校学生的环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环境类通识教育课设置与实践过程中,应该注重环境类课程的有机覆盖、合理布置,并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等提升新时期环境类通识教育课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大量的复合型环境专业技术人才,改善和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论和实践已越来越被中外高校所接纳和运用.从分析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出发,阐述了通识教育的内涵,从通识教育的理念,内容、教学方式三个层面论述了通识教育是特别适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环境通识教育是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为摆脱当前大学生环境知识肤浅,环境知识与环境行为相脱节的局面,必须进一步加强环境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建设"清洁生产"通识课程,让学生学会用清洁生产的基本知识解决实际环境问题,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环境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通识教育理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如何克服过度重视专业教育所造成的弊病,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共同关心与探讨的问题。结合佳木斯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实际教学现状,探讨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意义,并从课程设置、师资培训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给出了一些研究体会,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探索了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论邓小平的教育战略观严子琪关键词:教育战略观;认识论;战略;方针;目标;策略;组织邓小平同志是当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和战略家。他的教育战略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是面向21世纪,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以传授心理知识为主,明显存在教育内容消极倾向化,教育内容简单化以及教学模式单一化等诸多问题,时至今日已与新形势下的健康教育相背离。生命教育如今成为一种新的教育革命。生命教育主张教育不仅仅让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培养技能,而是应该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这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制订教学目标、选择内容、教学方式等教学观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解答"钱学森之问"须改变专才培养模式,树立育才先育人的通识教育观念。"通中西、通古今,有知识、有见识"是通识教育在中国的应有之义。加强通识教育的三点建议是:应加强我国高等教育中民族文化归属感的生成;强调思维能力的提高,提倡研究性学习;提高高校教师通识教育意识及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建立基于大工程观的能源动力类专业工程教育模式为出发点,力图为工程人才培养构筑一个开放式的培养体系,通过更加宽泛的方式培养既具有科学人文素养又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创新型工程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进一步形成特色鲜明,符合现代教育规律,满足工程界、企业界对未来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能够进行自我调整和更新的培养体系,提高学生通过通识教育追求工程创造的机会。本文着重介绍了课程体系设置、工程实践教育系列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问题的思考和方案。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大工程观的电子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分析了基于大工程观的电子实习教学改革的意义和指导思想,参照大工程观对学生四个能力结构的要求,对电子实习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指标进行了改革,使大工程观教育理念融入到电子实习教学的全过程中,在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现代飞速发展的电子技术工程人才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国友 《中外电器》2011,(18):91-92
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学生所真正需要的并不在知识本身,而是自己寻找知识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新时代的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年轻的学科,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如伺选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如伺探索自己未来教育得我们深思的。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获得一点心得体会,以期与大家共享交流。  相似文献   

14.
结合通识教育课设置的目的、目标和任务,对高校环境通识教育进行讨论分析.在高校中设置环境类通识教育课非常必要,对培养高等院校学生的环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环境类通识教育课设置与实践过程中,应该注重环境类课程的有机覆盖、合理布置,并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等提升新时期环境类通识教育课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大量的复合型环境专业技术人才,改善和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刘义 《中国电力教育》2011,(19):22-23,34
通识教育是一种培养具有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完整的人"的高校教育理念,它对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具有独特的意义。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决定了地方师范院校开展通识教育非常必要。地方师范院校可以通过课程教育、实践教育、课外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开展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不断发生着演变。这种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古代、现代和后现代。基于知识观的角度探索其演变对高校人文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随着新的职业、岗位不断涌现,传统职业的劳动性质和职业内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高职教育必须重新审视通识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相应的措施加强通识教育,如完善通识教育课程、注重教师在通识教育课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等。  相似文献   

18.
大工程观教育理念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科学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关键保障。新型教育理念下高等工程人才的培养对高校教师的工程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大工程观理念的关照下,通过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加大培训力度以及强化政策激励来促进教师队伍转型,以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大学通识教育备受我国高等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一些知名高校就通识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但是目前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无论在认识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对通识教育的理念认识混乱,通识教育实践形式化,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通识教育实施模式机械、单一。这些问题亟待我们深刻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20.
"大工程观"教育理念是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引起工程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为适应"大工程观"教育理念,必须通过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与大工程观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工程实验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