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崔明  付亚波  王朔 《吉林电力》2009,37(6):38-40
通过对不同类型电气设备进行红外检测,以设备的本体温度升高及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设备红外热像图线温度分析数据与试验数据完全对应,指出电力设备本体温度升高红外检测具有简便、快捷,不停电、直观、准确、灵敏度高、覆盖电力设备范围广等特点,可实现电力设备运行全过程的技术监督.  相似文献   

2.
我国电力设备采用的红外检测仪器主要有红外测温仪、红外热电视、红外热像仪等。红外测温仪的基本原理是以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与温度成一定的函数关系而制的仪器 ;红外热电视是利用热电效应原理制成的热成像扫描装置 ;红外热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光学成像物镜和光机扫描系统 (目前先进的焦平面技术已省去了光机扫描系统 )接收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信号 ,最后通过电视屏显示红外热像图。在电力设备检测诊断中 ,通过红外诊断能及时发现载流的裸露接头及触头的连接部位因接触电阻增大造成的局部过热缺陷。红外诊断还可查找油浸设备缺油和高…  相似文献   

3.
雷鸣  钱晓东 《广西电力》2004,27(3):7-10
通过对现场大量运行设备进行红外检测和在实验室内对部分有内部缺陷的设备进行红外热像诊断,逐步找到了部分电力设备内部缺陷的红外热像特征,并总结出了利用红外检测的方法对电力运行设备内部缺陷进行诊断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一种基于红外热像仪的高压电力设备故障监测的方法。进行了电气设备故障红外热像仪测量原理的研究,设计了关于电气设备故障分析的相对温差判断方法,设计了一款电气红外故障识别软件,软件对导入的红外图片中的异常点进行全方位扫描,根据相对温差判断法,判断设备故障与否,并反馈故障信息。最后,进行了电气设备故障模拟试验,通过软件对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故障自动诊断。结果表明研究的故障诊断技术实现了设备红外故障自动分析功能,提高了电力设备检测的工作效率,有助于电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对电力设备进行带电检测。笔者通过红外测温实例分析,得出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中的作用。红外热像技术测量了电力设备内部绝缘介质温度分布,可发现运行中电力设备绝缘故障、设备缺陷,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跟踪和分析,采取措施避免事故扩大,为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是开展输电网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重要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红外诊断技术能快速实时地在线监测和诊断电力设备的大多数故障,防止电力设备损坏和由于这些设备损坏而导致的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发生.因此,近年来发展了电力设备状态红外监测技术及红外热成像仪,用以随时监视大多数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对保障电力设备乃至电网的安全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阐述了电力设备红外监测技术的特点、诊断原理、监测的基本要求、分析判断方法和局限性,以甘肃金昌供电局利用LAmD-S270红外热像仪捕捉的设备发热故障为例,对其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对电力设备红外监测周期和应用LAmD-S270红外热像仪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提高电力设备现场红外检测准确性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继  叶伯颖 《电气应用》2007,26(10):119-121
采用红外诊断技术对电力系统运行设备进行检测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一项新技术.红外检测和诊断是通过对运行设备温度场的分析和热像图谱的研究,找出设备故障性质和故障点,我们使用的热成像仪是日本AVIO公司生产TVS-2300 MKⅡ型仪器,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些排除干扰、提高电力设备现场红外检测准确性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带电检测工具。红外热像仪可以从安全的距离对电力设备进行温度测试,能准确地反映出设备的异常状态,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设备缺陷,目前,红外热像技术作为非常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对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红外测温时,很容易出现伞裙遮挡芯棒外护套的情况,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在分析红外热像仪镜头参数与检测距离关系的基础上,说明了通过镜头参数计算检测距离的方法,提出在现场检测选择红外热像仪时,应重点考虑视场角和探测器红外分辨率两个红外镜头参数能否满足检测设备和现场环境的要求.分析复合绝缘子结构形状(伞裙的...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红外辐射在温度测量、热像检测、气体成份分析、无损探伤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对红外热像技术在电力设备故障检测中的应用及红外气体分析仪在进行炉烟分析方面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紫外脉冲法在特高压放电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前的超高压系统一般通过红外成像仪、紫外成像仪等检测放电,但都未实现定量检测,而特高压系统的绝缘要求更高、设备对地距离更大,尤其特高压输电线路对检测距离的要求很高。为此,提出了基于紫外脉冲法的特高压输电系统放电非接触式检测方法,该法能实现对特高压输电系统放电程度的远距离精确对位的定量检测,可准确判定特高压电气设备的外绝缘状况;还研制了相应的检测器并在西北电网公司750kV官亭变电站进行了放电实测,验证了该方法的检测能力,其最大测量距离>32m。  相似文献   

12.
对电流致热型设备红外诊断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检测项目是高压电气设备定期检测和巡检的内容。为此,对红外技术和电气设备红外检测的原理作了简介,对电流致热型电气设备缺陷红外诊断的方法作了重点论述,并指出对外部热故障和内部热故障的判断应注意的事项。广州增城供电分公司开展红外检测工作的检测实践证明,红外诊断技术对于及时发现电流致热型电气设备的外部缺陷和部分内部缺陷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红外测温因具有快捷、方便、灵敏度高、非接触性远距离测量、无需使被测设备停运或解体等优点,因此在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所测量设备、外界环境影响、检测人员因素、运行负荷因素、判别方法因素等方面,探讨清除或减小这些因素影响的方法,为红外检测技术在高压输变电设备中更深入、更精确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医用红外测温仪的测量精度,达到快速准确测量人体体温的要求,综合分析发射率、测量距离、环境温度等对红外测温误差的影响,设计了发射率、测量距离、环境温度3个因素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人体温度测量值与测量距离、环境温度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设计红外测温仪温度测量补偿方法及软件。试验数据分析表明:红外测温最大误差范围达-5.0~-0.22℃,环境温度和测量距离对红外测温影响显著;补偿后的红外测温误差范围在-0.13~0.11℃,能够满足人体体温测量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一种变电站电气设备温度在线监测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实现对电气设备的远程、实时、在线的可见光图像和红外温度监测,设计并开发了具有红外检测与图像监控功能的系统。针对变电站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的特点,从红外理论出发,构建了系统测温模型,分析了影响测温的一些因素及大气衰减的影响;完成了大气透射率的仿真计算并提出了温度修正算法以提高测温精度。开发了具有RS-485串口和激光瞄准方式的改进型红外测温仪,并将其红外测温功能与图像监控软件有效结合。该系统可以在图像监控画面上选择特定的电气设备对其进行远程红外测温,并将返回的温度值加以存储和分析。系统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郭杨  陈昊 《电力工程技术》2017,36(4):125-130
为适应特高压变电站设备巡检的新要求,在对比了机器人导航模式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基于激光导航技术的变电站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讨论了该系统的结构组成、功能定义、任务执行等方面的内容。对机器人在可见光摄影、表计数据读取、红外热像检测方面的效果与传统巡检效果的进行了比较。现场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该巡检系统能很好地适应特高压变电站设备众多、结构复杂的环境。巡检系统长时间的续航能力和精准的检测方法,保证了设备巡检的可靠性,为特高压变电站的日常运维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最后对机器人系统使用中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电气设备振动台试验输入的合理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气设备抗震性能检测最主要的方法是进行振动台试验,而合理确定试验输入是关键。以正弦拍波、人工合成地震波、实际强震记录为例,详细讨论了如何合理确定试验输入,指出了《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相关条款存在的问题,为电气设备抗震性能检测标准的制订和相关规范的修改提供合理建议。基于强震记录,利用混合模拟方法,同时拟合3个不同阻尼比(2%、5%、10%)的目标反应谱,给出了适用于电气设备抗震性能检测的输入时程。  相似文献   

18.
由于非电量在线检测技术在生产实际中具有不停电、不取样、直观、准确、快速及安全等特点,通过对状态检修相关文件的分析,在设备状态检测过程中开展了红外/紫外检测技术、SF6气体激光检漏技术、局部放电超声检测技术等非电量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输变电设备的状态检测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9.
The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filaments in energy conserving incandescent lamps are described. Such lamps require compact high emissivity filaments to absorb infrared radiation reflected from heat mirrored focusing envelop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lectrical parameters in the radiation returning environment and in the clear surroundings are developed. Efficiency experiments with filaments of various geometries under conditions of radiation return were performed. A highly compact coiled coil filament seems most promising for development. A calculation is presented of the filament emissivity as a function of spacing of the windings in a coil. Measurements of the emissivity as a function of the pitch of a coiled coil filament agree with the calculation.  相似文献   

20.
用于检测电气设备电晕的盘锥天线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对变电站内电气设备电晕放电的检测,研究并设计了宽频带、高增益和水平面(H面)全向性的天线作为电晕检测的传感器。通过分析盘锥天线的辐射特性和特性阻抗,确定其设计为电晕检测天线具有优势,用离散化方法加工出的盘锥天线,在10MHz~1GHz以上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特性,平均增益4dB以上,在变电站检测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电晕放电信号接收能力。基于该天线可以开发出固定式或车载式电晕监测和定位系统,该系统可以监测整个变电站设备的电晕情况并且其工作不与设备发生接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