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彬  杨大禹 《华中建筑》2010,28(12):131-133
东西方造园存在着许多方面的差异,根源在于两种文化的不同,而对理水这一造园方式,可以说是两种造园体系中最大不同点的体现。该文从水体本身的特点出发,由此展开对东西方传统造园中理水的论述比较,以便能更加清晰理性地看出,在东西方两种不同造园风格和形态表达的背后,潜藏着彼此不同的文化哲理和设计观念。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24)
造物是一种文化现象,带有原发性和综合性,是一种"本元文化",推动着人类的文明进程。人类的造物活动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生不息。同时,一个社会或民族所孕育的文化,对"为人造物"的理念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制约造物的思想和形式。  相似文献   

3.
林箐 《中国园林》2006,22(3):42-48
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一种重要风格.这一风格的开创者是17世纪法国造园家勒·诺特尔.他在继承了欧洲造园传统、尤其是文艺复兴园林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伟大风格".它是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状况的一种反映,代表了理性主义的文化思潮,反映了绝对君权制度.这种风格具有宏伟壮丽、中轴突出、严谨对称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风靡欧洲各国100多年的一种造园样式,并影响到各国的城市建设.并且,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现代风景园林师从勒·诺特尔式园林中汲取营养,在现代社会创造新的风格.介绍了多个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实例以及它们产生的背景和具有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伟大风格"--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1)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箐 《中国园林》2006,22(2):31-41
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一种重要风格.这一风格的开刨者是17世纪法国造园家勒·诺特尔.他在继承欧洲造园传统、尤其是文艺复兴园林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伟大风格".它是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状况的一种反映,代表了理性主义的文化思潮,反映了绝对君权制度.这种风格具有宏伟壮丽、中轴突出、严谨对称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风靡欧洲各国100多年的一种造园样式,并影响到各国的城市建设.并且,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现代风景园林师从勒·诺特尔式园林中汲取营养,在现代社会创造了新的风格.介绍了多个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实例以及它们产生的背景和具有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10)
不同的地域孕育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的思想观念形成风格迥异的景观,继而产生不一样的景观立场、赏识角度和造园方式。文章从文化理念的角度探讨古典景观,探索两大体系园林景观的发展脉络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正中西方艺术奇葩为何摇曳着独特的风姿?中西方诗学为何闪烁着殊异的色彩?这些追问使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审美体验"这一重要的美学范畴。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审美体验方式。通过对中西方诗学的比较研究发现,"思"和"悟"都是中西方诗学中两个各具特色的重要概念,于审美体验更有画龙点睛之妙,我认为"悟"和"思"分别代表了中西方不同的审美体验方式。中西审美体验的不同源于对"美"的理解这一起点的不同。在审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美学观、自然观、哲学思想,分析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景观差异的原因.从整体布局、风格差异与手法差异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中西方古典园林景观差异的表现.对中国与西方国家园林进行深度解析,比较其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进而说明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是天人合一,其意境之韵美,是中国园林的灵魂所在,西方人主张"人工美高于自然美"的造园理念.  相似文献   

8.
齐芳燕 《安徽建筑》2010,(2):12-14,26
中西方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园林,它们的艺术风格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由于中西方对自然的认知不同、造园思想的差异、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审美情趣、造园方法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中西方园林在园林类型、园林规模、园林与建筑的关系、造园艺术与美学风格方面的巨大差异。文章对中西方园林的艺术风格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指出了造成其风格差异的主要原因。找出其共性和差异,以便对现代的造园活动提供借鉴,并对传统造园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寺庙园林造园意匠研究——以宁波天童寺 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明  金荷仙 《中国园林》2020,36(1):134-139
寺庙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三大主流类型之一,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皇家园林的气势恢宏、私家园林的精致细腻不同,基于佛教文化背景产生的寺庙园林,有着独树一帜的造园特色。以宁波天童寺为例,从整体布局、相地风水、植物配置、理景艺术等方面对寺院的“匠心”布局进行分析,从视境、声境、嗅境、味境和触境五境对寺庙园林造园“意境”进行阐述,总结寺庙园林造园意匠特征,丰富传统园林文化7理论,传承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董雅  夏婷 《建筑与文化》2016,(8):196-197
中国宋代政治安定,经济繁荣,造就了一场文化与美学精神的艺术盛宴。绘画与造园作为自古一同发展的艺术形式,在宋代背景下,突破了视觉的表层,上升到精神的高度,对“意”与“境”拥有独特的解读与追求。研究首先从宋代意识形态所产生的“意”与“境”的视角展开,对其影响的绘画与造园进行分析。然后,分别从三方面论述了宋代绘画之“意”与造园之“境”。最终,阐明“意、境、心”三方面对宋代绘画与造园的重要作用,以此观念为范本,重新审视、启迪当代艺术。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15)
文章试图通过对董希文在"油画民族化"实践中两种不同表达样式进行比较,以期通过这种方式更为全面、客观地认识这位以其气度恢宏的作品阐释时代精神,而又富于中国风格的油画家、美术教育家的创作实况。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19)
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东西方的园林因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而形成迥异的风格。园林作为文化的体现,在东方,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在西方,则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典型。前者着眼于自然美,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后者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表现人工的创造。其实,我们很难分出中西园林孰高孰低,但通过对比分析,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它们各自的风格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和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邵星宇 《建筑学报》2021,(11):116-123
通过回溯明末至清代有关张南垣造园风格的文人记载,在对关键文本——吴伟业《张南垣传》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其背后所包含的清初文人遗民的主观意图,辨析了其所反映出的张氏之山的实际面貌,认为传统文献中出现的对张南垣造园风格进行"多样画意"解读存在两个重要原因:一方面是张南垣自身所体现出的造园活动的高度职业化、造园风格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直观地反映了传统文人主动运用文人画论构建有关"园林"的艺术话语体系的意图.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13)
<正>"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乃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知"与"行",孰难孰易,孰先孰后,孰重孰轻,谁与评说?翻阅中国哲学史,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尚书》有云:"非知之艰,行之惟艰。"讲的是,知非行艰。也就是说,行比知更难。《论语》记载,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耻其言而过其行",言必有果。讲的是,君子必须言行一致,先行后言。荀子在《儒效》中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园林文化艺术典型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建宁 《风景园林》2010,(3):108-111
中国园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中国文化的特性深深隐含在造园思想和造园理论中,从而形成中国园林艺术的文化特征。本文首先从中西方不同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各自的语言文字特点出发,分析东西方文化体系的不同特点,主要体现在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和注重整体性与直观性的形象思维,以及西方"天人相分"的哲学思想和追求精确性与分析性的语言思维。进而导出中园林文化的四大特征:天人合一、君子比德、寓情于景、虚实相生。这四大特征在造就独树一帜的中国园林艺术的同时,也使其具有着与生俱来的一些弊病。因此,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引进和借鉴西方先进的思维方式、优秀的文化成果,取西方园林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是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19)
殷商甲骨文符号构成了我国最早的文字体系,而文字直排是我国传统的版式格局。这种"由上至下、由右至左"的直排方式,历代相承,似乎被我们视作约定俗成的排版布局。追本溯源,文字直排是中国古代造物文化观念催生的排字范式。为什么会选材甲骨这种载体传播信息?形成纵向直排的文字格局的缘由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该文从造物之法的角度探讨殷商甲骨文载体的造型结构、造物方法、契刻规律、书写程式与文字直排的内在联系;从视觉设计文化的层面总结我国文字起源的造物之法对文字直排的形成的影响,解读我国传统审美的造物思想与古代刻本的排版结构和范式规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造园艺术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造园活动,而且各具不同的艺术风格。如中国古典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希腊,罗马的文艺复兴园林,英国自然风景林,伊斯兰园林,日本园林等,这些园林都自成体系,各有明显的特点和很高的成就。但概括地讲,以中、法两种园林风格最典型,也最引人注目,可分别作为中、西方造园艺术风格的代表。而且,这两种园林风格恰好处在相反的两极上,拿它们作比较,有助于更加深入地把握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特点及它的造诣和局限。这对发展我国的造园艺术是不无裨益的。中西方造园艺术的差异及原因  相似文献   

18.
古人以盆盛水照形而有了最早的镜子——水镜。水镜与风景园林的结合大约肇始于东汉永和五年(140年)的镜湖。经过唐宋的诗人造园、元明的画士造园以及诗论、画论对园林的影响,中国风景园林形成了诗情画意的造园思想。"境"由边界、边境之义演变为"围绕主体并与主体互动的有显著特性的多维空间"。水镜上升至艺术、文学、美学的高度并与"境"发生紧密联系。水镜造境既有虚实互映、浮光朗照和漏月招云3种方式,又有以园林建筑与周围水域所形成的空间尺度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自然式山水园是融冶多门艺术的境域,是蕴含诗情画意的人间乐园。造园如撰文,写文章首先要确定主题,划分章节段落,有启承转合和结尾。造园以造景为要,要有立意构思。以心造境,以境为景。景分主次,有景序,有层次,有开有合。造园的布局讲究含蓄,欲扬光抑,欲路先藏,景愈藏则境愈深。所以古代将造园比之为文。清·张潮《幽梦影》中  相似文献   

20.
正古之造园以至今之"造园",其具有积极价值的实质并非在于"自然环境→园林"的简单直观引入,"师法自然"背后深层次所达成的状态,其实是在一种业已界定化的类型模式(如宅院)中、介入叠加另一种"在他处"或原本"不在场"的类型模式(如园林),——这其间所营造的是一种"意义"的衔接,进而也就关涉到一种"可理解性"的建立与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