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众所周知,地下铁道是现代大城市各种交通工具中运能最大的一种,而且还有其他交通工具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如:快速、安全、可靠、准时、舒适等。因而世界上几乎所有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都已建有或正在建设地铁系统。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盾构法隧道,由于其先进的施工工艺和不断完善的施工技术,使得其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城市地铁隧道工程建设中。  相似文献   

2.
盾构法隧道施工的成本缩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盾构法施工作为一种新型隧道工法,因其先进的施工工艺和不断完善的施工技术,使得其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城市地铁、越江通道以及地下管线等隧道工程的建设中。与此同时,由于其高昂的造价,使得这种工法的进一步推广受到限制。文章在分析了国内外众多工程实例的基础上,研究了盾构法隧道的成本构成,并结合现有的技术水平,从管片和衬砌、盾构机器设备、竖井建造和高速化施工等四个主要方面论述了如何进行成本缩减,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更好地指导设计与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门窗》2016,(5)
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原有道路扩建已不能满足发展要求,交通压力已成为现代城市人口日益头疼的问题。就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现状而言,发展地下轨道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最佳方法。盾构法是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施工中应用最广泛、最安全、最快捷的施工方法。由于盾构法已非常成熟,在未来地下铁道、地下管廊、及其它地下构筑物建设中将得到更广泛应用和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现阶段城市化不断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及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产生了大量深基坑及隧道工程,其规模和深度不断增加。目前的地铁隧道建设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利用盾构法进行区间隧道施工。但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多处于城市中心地带,地表多为重要构建筑物,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区间隧道施工环境复杂。所以在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对盾构施工各技术处理不当就会引发地表沉降问题,从而对隧道上部构建筑物及管线造成破坏。本文以南昌市轨道交通2号线八一广场站~永叔路站盾构区间地面隆起事件为例,在现场进行应急处置的同时,通过对现场施工过程参数及施工环境进行分析论证,得出了一系列应急处置经验,对后续类似问题处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上可开发利用的空间越来越小.与此同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城市地下轨道交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就城市轨道交通的地铁项目而言,因其难度相对较大,要真正提高施工质量并满足大众出行需求,往往需要利用盾构法进行施工.论文论述了盾构法施工原理,分析了其在地铁项目隧道施工过程的...  相似文献   

6.
黄土地区隧道盾构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盾构法施工在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选取西安地铁二号线隧道,建立了盾构施工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隧道盾构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并对影响地表沉降的有关因素进行了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对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学松  陈馈 《建筑机械化》2011,32(6):22-23,7
目前,我国城市基础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地铁隧道、水工隧道、越江隧道、铁路隧道、市政管道等地下工程正在或将要建设。作为世界最大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市场,我们正处于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的高速发展时期。盾构及掘进机是地下工程的重要施工装备,在地下空间开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就是将电力、供热、给排水、通信、燃气等各种工程管线分类布置于地下空间隧道中的一种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又名"共同沟"。地下综合管廊盾构法施工中安全管理为重中之重。结合沈阳市地下综合(南运河段)工程分析盾构法施工中地下综合管廊的智能化安全管理,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面交通的拥堵使得地铁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地铁通过利用地下空间有效缓解了地面交通拥堵。盾构法是目前城市地铁开挖常用的施工手段,地铁往往会设计成为往返线,在施工的过程中修建2条独立的隧道。双线平行隧道往往会采取先后施工的方法来减小对周边环境产生的扰动,而后挖的隧道不可避免地会对先挖的隧道产生影响。为此,论文针对城市地铁盾构在施工过程中对平行隧道的影响以及主要的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综合管廊能够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传统的明挖法满足不了在复杂的环境下的施工要求。随着盾构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该技术在综合管廊的建设中也日趋普遍。结合广州某综合管廊的工程实例,从盾构法应对复杂地质的技术难点、地面沉降的控制等方面阐述了盾构法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盾构法施工技术因其具有保障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等优势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地铁隧道施工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施工技术。探究了城市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技术的特点,并分析了地铁盾构法施工技术的要点,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地铁盾构法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可为城市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盾构法因其适应性强、施工质量好和对环境干扰小等诸多优势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盾构隧道衬砌是由管片拼装而成的装配式结构,其整体性要劣于整体式衬砌。为考察盾构隧道的抗爆动力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考虑管片与管片间、管片螺栓间、管片与土体接触以及钢筋与混凝土耦合的有限元模型,以典型的地铁区间盾构隧道为例,分析了爆炸对盾构隧道结构的破坏作用机理,研究了管片以及连接螺栓的破坏特性。研究结果可为盾构隧道结构防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陆幸  郦亮  班勇婷  刘震  柳献 《建筑施工》2021,43(8):1579-1581,1585
为进一步完善类矩形盾构法隧道的施工保护技术,以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类矩形盾构区间为工程背景,开展了建筑物保护施工配合研究.经工程实践检验证明,类矩形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在沿途近距离侧穿老旧建筑的情况下,对周边的地层环境有较好的保护效果,验证了类矩形盾构法隧道工法在城市核心区、老旧城区地下空间诸多限制条件下修建隧道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各国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以其独到之处,日益成为现代化城市空间发展的方向之一,其中盾构法隧道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这也使世界隧道技术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各种类型的隧道在城市建设中也已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现代城市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加大,电力增容扩容建设越来越多,而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住宅区、商业区架设高空高压电缆变得越来越不可能,采用地下电缆隧道供应电力成为了电力建设的唯一选择.盾构法电力隧道施工在国内尚处于试验阶段,设计施工仍在探索,未形成成熟的施工工艺.本文通过对盾构电力隧道管片的设计施工工艺探讨,提供一种新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的学术讨论会中,概括了地下铁道、隧道设计与施工、隧道力学、地下空间利用、地下防排水等五个方面的最近成果,论述了我国城市隧道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石家庄新胜利大街地下空间利用工程位于穿城入地铁路六线隧道的上方,地下空间开发工程的建设及后期运营对铁路六线隧道的安全影响极为重要,保证铁路六线隧道安全是地下空间开发项目成立的前提条件。本文通过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理论公式推导计算等手段,分析了地下空间施工、建成对铁路六线隧道结构安全的影响,以及地下空间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对铁路六线隧道结构及运输安全的影响,并据此得出地下空间开发对铁路六线隧道安全性影响评估结论,同时根据地下空间开发工程的特点,提出了保证铁路六线隧道安全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盾构市场的前景预测及企业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地下工程的施工已形成明挖、暗挖、浅埋暗挖、矿山法、盾构法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有各自适合的施工条件.其中盾构法具有安全、可靠、快速、环保等优点,目前已经在中国地下工程建设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运用,适用于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引水隧洞、矿山巷道、城市市政隧道等各种地下工程的施工.  相似文献   

19.
盾构法隧道施工是目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备受关注且深受喜爱的一种安全、高效的施工工艺,但城市地下隧道施工无可避免地需要穿越地下管线、城区河流、地表或者地下建(构)筑物等,在盾构法施工范围边界外6m范围内存在的上述物体称之为风险源(危险源),施工过程中由于刀盘切削土体,可能对其造成地表沉降、结构破坏、河底穿孔、管线断裂等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在盾构穿越既有建(构)筑物前做好防护措施,或者在盾构机穿越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施工对其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东海  刘军  刘继尧  郑知斌 《市政技术》2008,26(2):131-132,171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逐步拓展,盾构法成为城市地下铁路修建的主要工法.本文对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结合北京地区进行盾构隧道掘进的工程实践,提出地表沉降的历时阶段,并结合工程实例对盾构施工不同阶段、现场监测和数据分析进行讨论,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