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黄曼平  尤显卿  金星 《铸造技术》2005,26(12):1137-1140
研究精密铸造导卫H13钢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组织结构性能,制定了该钢最佳热处理工艺,使其性能获得提高,并应用于轧制线材轧机导卫上.结果表明,精密铸造H13钢在加热温度为870~890℃,以20~30℃/h的冷却速度退火时,硬度最低;最佳淬火温度为1 050℃,淬火后应进行2~3次回火,可以获得高的热稳定性、强韧性和热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2.
PCrNi3MoV高强钢中合金元素在提升淬透性和力学性能的同时,也会在钢中因合金元素偏析形成带状组织。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电子探针研究了PCrNi3MoV钢中带状组织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显微特征,结果表明,带状组织在PCrNi3MoV钢的不同热处理阶段始终存在,其微观组织构成及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淬火态下,PCrNi3MoV钢带状组织呈大尺寸晶粒和小尺寸晶粒交替分布的显微特征;回火态下,带状组织细晶区马氏体板条束尺寸细小,碳化物析出密度高。带状组织细晶区的显微硬度高于其粗晶区,主要与C元素及Cr、Mo、Mn和V等合金元素的在细晶区偏聚,从而使得该区域内细晶强化及析出强化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3.
为了得到细晶粒的组织,轧辊锻坯在终锻时的加热温度取决于变形程度(锻造比)。当锻造比小于1.6时,加热温度可降低100~150℃。低温加热,在大多数加热炉中难以配套装炉,导致钢的变形抗力增大,因此,锻造生产率下降、此外,低温锻造时,钢的塑性降低,促使裂纹的形成。对于在热变形温度区向,具有低塑性的高碳轧辊钢90X来说,这样的锻造特别危险。很多结构钢锻件,可以加热到最高锻造温度(1200~1250℃),而与随后的变形程度无关,因为在锻造后进行热处理时,伴随着αγ转变,使晶粒细化,从而保证得到零件所必须的组织和性能。本文试图评定用热处理方法,矫正高碳轧辊用钢90Xφ,9X_2Mφ和75X_2ΓMφ锻造加热时所得到的粗晶粒组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洛氏硬度计试验研究了20Mn2钢在两种不同热处理方式下的组织特征,通过多功能拉力试验机检测钢材的力学性能。分析表明,20Mn2钢常规热处理的最优参数为淬火890℃保温20 min、回火450℃保温30 min;中频热处理的最优参数为淬火温度950℃、回火温度550℃。试验结果显示,中频热处理后20Mn2钢材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均优于常规热处理,其主要原因是中频热处理的加热模式使得20Mn2钢材的组织晶粒更加细化。在中频热处理之前20Mn2钢再进行一次正火处理来细化晶粒,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钢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洛氏硬度计试验研究了20Mn2钢在两种不同热处理方式下的组织特征,通过多功能拉力试验机检测钢材的力学性能。分析表明,20Mn2钢常规热处理的最优参数为淬火890℃保温20 min、回火450℃保温30 min;中频热处理的最优参数为淬火温度950℃、回火温度550℃。试验结果显示,中频热处理后20Mn2钢材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均优于常规热处理,其主要原因是中频热处理的加热模式使得20Mn2钢材的组织晶粒更加细化。在中频热处理之前20Mn2钢再进行一次正火处理来细化晶粒,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钢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65Mn钢弹垫常见热处理缺陷有硬度不均匀、不足或过高,氧化与脱碳,热处理裂纹,脆断等,导致产品不能满足市场和客户对日益增长产品质量的要求。本文研究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对65Mn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温加热温度对65Mn钢弹垫的金相组织和硬度有直接影响;随着等温时间的延长,贝氏体等温淬火组织中残余奥氏体以及铁素体含量减少,弹性疲劳寿命明显提高。65Mn钢弹垫采用810℃加热→320+5℃等温120 min热处理工艺,获得细小下贝氏体+适量马氏体、残余奥氏体以及铁素体的复相组织,可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和分析60Si2Mn板簧钢常规热处理(淬火 中温回火)参数,尝试了60Si2Mn板簧钢新热处理工艺,即快速加热和短时保温.结果表明:快速加热是一种高效、优质、低耗的热处理新工艺;同时,针对60Si2Mn板簧钢在热处理过程中的表面氧化、脱碳现象,采取木炭包埋保护,减少其在加热和保温过程中的脱碳倾向,对提高弹簧表面硬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4Cr3Mo3W4VNb(GR)钢的热处理及之后的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在1080 ℃以上加热淬火后,回火时GR钢出现二次硬化现象,硬度峰值在540~560 ℃之间,且淬火温度越高,回火二次硬化硬度越高.在1130 ℃油淬,实验钢得到隐晶或细针马氏体和剩余碳化物组织;经过600~650 ℃回火后,实验钢硬度达到48~52 HRC.一次剪切量达到6周要求,可以满足高强度钢板热剪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热处理模拟和金相组织观察,研究了不同加热速度对GCr15钢连铸坯的表面细晶区、柱状晶区和中心等轴晶区网状碳化物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热速度为5℃/min时,对三个区网状碳化物有明显的改善,尤其是可以完全消除中心等轴晶区的网状碳化物.  相似文献   

10.
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常温拉伸和-20℃低温冲击实验,分析了直接淬火(DQ)和再加热淬火(RQ)工艺对Q690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淬火实验钢保留了变形组织,被拉长的奥氏体晶粒沿着轧制方向分布,而再加热淬火钢中出现奥氏体晶粒呈等轴状。直接淬火工艺可显著细化马氏体板条尺寸,板条内存在大量变形位错和变形带,为碳化物析出提供了更多的形核质点,促进了回火过程中碳化物的细小弥散析出,使直接淬火钢具有更高的高温回火抗性和强韧性匹配。  相似文献   

11.
通过60Si2Mn钢相变点的测量确定碟形弹簧片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并应用金相显微镜、洛氏硬度计对热处理样品进行组织观察与硬度测试,采用SEM对回火样品进行断口分析。结果表明,采用(840±20)℃盐浴加热油淬+450℃回火工艺处理后,60Si2Mn钢组织为回火屈氏体,硬度44.5 HRC,零件断口为韧性断裂,满足碟形弹簧片性能要求,该工艺可替代等温淬火热处理。  相似文献   

12.
常少文 《钢管》2013,42(2):55-60
详细介绍了油井管中频感应加热热处理生产线的工艺流程、设备与实施方案,以及对30Mn2油管进行中频感应加热热处理(淬火+回火)的应用。实践证明:该热处理生产线加热速度快、加热温度易控制、效率高,设备投资少、成本低、维护量小,劳动条件好、无环境污染;经热处理后的30Mn2油管表面质量好、变形小、钢级达到P110、力学性能满足APISpec5CT—2007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轧制变形量条件下铝硅镀层热冲压用钢在热冲压淬火处理前后组织和力学性能的转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试验钢镀层厚度逐渐减少,合金层发生破碎且程度逐渐加大,Al-Si镀层与基体接触面积增大。相同条件下热冲压淬火处理后,随着变形量的增加,镀层厚度逐渐减少,合金层重新连续分布于镀层和基板之间,且合金层厚度增加,基板中发现粗大的马氏体组织。未热处理试验钢拉伸强度、维氏硬度随着变形量增加而逐渐增加,但伸长率急剧减少,热冲压淬火处理后不同厚度试验钢均实现1500 MPa高强化,断裂伸长率随着变形量增加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减小GCr15轴承套圈热处理变形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雪华 《热加工工艺》2007,36(10):62-64
观察了采用铸链炉淬火热处理的GCr15钢轴承套圈淬火前后的金相组织,并观察了其锻造和球化退火后的组织,发现淬火前组织均匀,而淬火后的组织中存在部分屈氏体组织。考虑到生产成本,采用适当升高淬火加热温度、延长保温时间,同时采用压缩空气搅拌冷却淬火介质的方法处理套圈零件,并对比不同方案处理的套圈变形量,发现此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套圈的热处理变形,且成本增加很少。  相似文献   

15.
汽车用TWIP钢的探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金相组织观察与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5种不同Mn含量的TWIP钢拉伸前后的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淬火态Fe-15Mn-3Si-3Al钢存在条状分布的马氏体;Fe-25Mn-3Si-3Al、Fe-30Mn-3Si-3Al、Fe-33Mn-3Si-3Al钢在淬火与退火两种热处理工艺下均能获得淬火态奥氏体和退火孪晶组织,淬火态的奥氏体晶粒更细小;母相奥氏体影响形变孪晶形貌与分布,均匀分布的细小孪晶导致优异的力学性能,随着Mn含量的增高,母相奥氏体尺寸逐步增加,形变孪晶层片逐渐增厚且分布不均匀;Fe-25Mn-3Si-3Al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热成形22Mn B5钢板不同温度淬火后的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热冲压成形的22Mn B5马氏体钢经过淬火后,力学性能得到提升。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马氏体转变量和板条束宽度随着增大;加热温度为920℃,保温时间为2 min时,热成型22Mn B5钢板得到均匀板条马氏体组织,抗拉强度达到最大为1540 MPa,同时伸长率达到8.96%,强塑积较淬火前提高了8.75%,综合力学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7.
对专用工具锄头的3种热处理工艺进行了试验,并对锄头硬度、畸变量、耐磨性和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5钢淬火回火工艺畸变量最大,硬度适中,耐磨性最差;15Mn钢渗碳淬火工艺硬度最高,耐磨性最好,畸变量适中。15Mn钢淬火低温回火工艺畸变量最小,耐磨性较好,硬度较高,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该工艺的显微组织为板条状马氏体。因此,15Mn钢淬火低温回火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是最佳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8.
1.大尺寸工件在热水空气或冷却装置中的可控淬火 2.在大范围内的变形速度xl SHIO下钢马氏体的转变 3.形变后的高锰钢组织和相变 4铁素体的磁性状况及其对Fe一C合金中变化的影响 5.低合金硼钢淬火的亚组织性能 6.X23KI ST型合金退火时亚组织的形成特性 7.工艺因素在气体渗碳和淬火时对齿轮变形的影响 8,双金属钢坯的高温加热最佳化 9.对照评价水氛镁石及其水溶液的冷却性能 10.渗碳零件热处理 11·用C.A.Ka3eel法计算热处理工序的延续时间 12.用热力学平价热处理对06x18日12钢中非金属杂质分布数量和性能影响的可能性 13.防止发热管高…  相似文献   

19.
李栾菊  董建萍 《铸造技术》2014,(7):1456-1458
以20Cr2Ni4A和钒微合金化的齿轮钢为对象,研究了其在不同淬火方式下的变形行为,并分析了渗碳热处理过程中渗碳深度与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方式从空冷到水冷再到油冷,齿轮用钢的平均变形率逐渐上升。油淬热处理后齿轮钢的有效硬化层深度大于空淬热处理。经过油淬处理后,齿轮钢组织中含有细小的马氏体组织,使得其显微硬度高于具有贝氏体+马氏体组织的空淬处理齿轮钢。  相似文献   

20.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断口检查以及光学显微镜组织分析,对ASSAB718模具钢磨削后开裂原因进行检查。结果表明:模具在锻造加工过程中工艺不规范,存在粗大的变形网状组织,显著增加零件的淬火变形。热处理淬火变形后,模具表面经过了超高温的二次加热校正,加热温度甚至超过模具材料的熔融温度,致使模具表层出现铸态枝晶组织,次表层出现过烧组织,使材料强度急剧降低,脆性显著增大。最终在模具表面磨削加工时,产生严重的磨削裂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